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倒置性毛囊角化病(inverted follicular kerato-sis)是一种良性皮肤病变。由于过去对此病认识不足,临床常易误诊为基底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寻常疣等肿瘤。病理组织学检查又易误诊为鳞状细胞癌、脂溢性角化病及毛母质瘤等,误诊率较高。2011年本实验室在接诊的病例中发现1例倒置性毛囊角化病,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运用病理组织学方法,观察了3例犬低分化鳞癌的病理特点,结果显示,在犬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癌细胞类似于棘细胞、基底细胞,癌组织中形成癌腔,在一些癌腔内可见角化不全细胞,无癌珠形成。癌腔是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的病理特点之一,可作为诊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一例犬胸壁肿物的性质,并对其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应用血常规、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病理剖检及病理组织学手段对该肿物进行检测分析。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该患犬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细胞总数较正常值升高。DR胸片显示该犬胸壁右侧近腋下处有一椭圆形肿物,与周围组织界限明显。眼观该肿物大小为7.5 cm×6 cm×4.5 cm,包膜可见破溃,切面呈鱼白色,质地较硬。镜下瘤细胞异性较大,以梭形细胞增生为主,间杂着圆形至椭圆形的纤维母细胞,病理性核分裂象明显,有相当数量的炎性细胞浸润。经病理学诊断结合临床检查分析将该肿物确诊为炎性纤维肉瘤。本研究为兽医临床上纤维肉瘤的诊断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诊一例犬乳腺肿瘤的种类,试验应用石蜡切片制作技术、苏木精-伊红染色(HE),对肿瘤组织进行了病理组织学的研究。结果显示,肿瘤组织内有不同分化程度的典型癌巢出现,巢癌间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癌腔内可见脱落的角化细胞,癌巢中棘细胞呈同心圆状排列,细胞嗜酸性增强,核浓缩及角质化程度增大,中心形成透明的强嗜酸性的角质化癌珠。经过病理组织学研究确诊该肿瘤为发生在乳腺组织的鳞状细胞癌。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为了探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两例犬恶性黑色素瘤进行诊断。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瘤细胞排列紊乱,细胞主要呈梭形和上皮样两种细胞形态,可见瘤巨细胞、核分裂相,肿瘤细胞胞质中可见色素颗粒,细胞异型性明显,核仁较大,有丝分裂活跃,属于恶性黑色素瘤典型的组织学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六种肿瘤标记物结果显示为CK(-)、Vimentin(+)、S-100(+)、CD34(-)、SMA-α(-)、KI-67(+)。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可以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  相似文献   

6.
<正> 1988年3月19日,我校鸡场有一石岐什种公鸡,出现呼吸困难,立即断颈放血,剖检。发现左肺变为一肿物,左肺后端另有一较大的肿物,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两肿物均为鳞状细胞癌。该鸡活重2.9公斤,4月龄,舍饲,食市售之颗粒饲料,饮自来水,不补任何责  相似文献   

7.
对门诊接诊的一例疑似腮腺癌的雄性梗犬进行了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保守治疗无效,手术切除肿物,用10%福尔马林固定病变组织,制作石蜡切片,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确诊为犬腮腺癌。  相似文献   

8.
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是一种常见的低度皮肤恶性肿瘤,又名基底细胞上皮癌、基底细胞癌和侵蚀性溃疡。本文主要探讨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为提高基底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提供依据。通过病理组织学观察,皮肤破溃、出血,肿瘤细胞成团块状增生,由结缔组织分割为不规则小叶状。细胞呈梭形、多边形及近圆形;细胞核圆形,核膜清晰,有一明显核仁,有一定异形性,偶见分裂相,作为确诊基底细胞肉瘤的主要依据,并对疾病的处理和治疗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犬毛母质瘤是皮肤基底细胞发生的良性肿瘤,在临床上非常罕见,占皮肤活检病例的1%,其细胞学特征主要为基底细胞和影细胞。人医在毛母质瘤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临床上有较高的诊断率,但笔者收治的一例犬毛母质瘤,有大量黑素颗粒和淋巴细胞,容易和黑色素瘤、转移性淋巴瘤混淆,从细胞学检查很难确定为毛母质瘤,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为毛母质瘤。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鼠伤寒沙门菌感染鹅的病理组织学变化,采取肌肉注射鼠伤寒沙门菌的方法,人工感染58日龄健康鹅,对试验鹅进行病理剖检,并采取心脏、肺脏、肝脏、脾脏、肾脏、脑、胰腺和肠道病料制作病理切片,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可见,受感染鹅18 h内开始出现死亡,死亡率达66.7%;主要病理变化为皮下、心肌、肝脏、脾脏、肠道、脑膜等多组织器官多处充血、出血,肝脏实质肿胀,表面可见大量大小不一的雪花状坏死灶,胆囊、脾脏肿大;病理组织学变化为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肠道等多组织器官的细胞变性、坏死,大量红细胞及炎性细胞浸润。研究结果表明,鼠伤寒沙门菌感染鹅,致病性强、死亡率高,感染鹅可出现全身多组织器官充血、出血与组织细胞变性、坏死的急性败血症。  相似文献   

11.
应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对临床诊断为消化道恶性淋巴瘤病的一例死亡东北虎的肺脏、肠道、心脏、脾脏、直肠肿物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解剖眼观病理变化为肺脏有出血、充血、多处纤维化病灶;肠壁黏膜变薄、出血;腹腔右侧直肠处有一肿块,切面灰白色。病理组织学变化直肠肿物为圆形细胞恶性肿瘤,肺泡水肿、充血及出血,部分区域有肿瘤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12.
猫的肾上腺皮质癌转移至脾在兽医临床非常罕见。在本报告中,描述了1例10岁田园猫,其症状表现为腹部疼痛,频繁呕吐,消瘦,有慢性肾上腺功能损伤病史,影像学检查脾肿大。对患猫进行脾摘除手术,并对摘除的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分析。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具有丰富的脂质样空泡,细胞体积大,有丝分裂象多见,且肿瘤细胞已发生血管侵袭,细胞核浓染;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synaptophysin、S-100和GATA4阳性表达。根据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及病史和实验室检查,最后诊断为肾上腺皮质癌的脾转移。首次报道了猫肾上腺皮质癌脾转移临床病例及病理学诊断,对于临床相关疾病诊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猪自然感染腐败梭菌后的病理组织学特征,试验采用病理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观察方法对2015年3月份黑龙江省某猪场爆发的猪腐败梭菌感染病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死猪全身皮肤发绀,血液呈紫黑色,凝固不良,心脏、肺脏、肝脏和肾脏淤血呈暗红色,有的表面有出血,质地变软,尤其是脾脏和肾脏软如泥状;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肺脏、肾脏、心肌、脾脏等组织/器官变性坏死,其内有大量腐败梭菌,可见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说明腐败梭菌主要引起猪各组织/器官发生变性坏死,从而导致临床感染猪猝死,病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对犬的皮脂腺瘤、肛周腺腺瘤、肛周腺癌、毛基质瘤、间叶性软骨肉瘤、腺样型基底细胞上皮瘤、囊样型基底细胞上皮瘤、水母样型基底细胞上皮瘤、混合型基底细胞上皮瘤、基底鳞状细胞上皮瘤、甲状腺腺瘤、肥大细胞瘤、组织细胞瘤、乳腺良性混合瘤(软骨腺瘤)、乳腺良性混合瘤(肌上皮腺瘤)、恶性肌上皮细胞瘤、乳腺恶性混合瘤(癌肉瘤)、汗腺囊性增生、汗腺腺瘤、汗腺癌等20种24例肿瘤(良性肿瘤14种,恶性肿瘤6种)作了详细的病理组织学描述。  相似文献   

15.
对门诊接诊的一例疑似犬外耳道肿瘤进行了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后手术切除肿物,用10%福尔马林固定病变组织,制作石蜡切片,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确诊为犬耵聍腺腺瘤。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门诊接诊的1条10岁雌性金毛猎犬进行了一般检查和B超检查,保守治疗无效,手术切除肿物。用10%福尔马林固定病变组织,制作石蜡切片,进行病理分析,确诊为犬膀胱移行细胞癌,并对此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为了优化小鼠原代黑色素细胞培养条件,试验以出生1 d的小鼠背部皮肤组织为材料,在培养过程中分别比较不同消化时间、是否向培养基中添加鼠尾胶原蛋白、首次换液时间对原代黑色素细胞培养的影响,通过观察黑色素细胞形态和生长状态以及台盼蓝染色计数细胞研究小鼠黑色素细胞的原代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小鼠原代黑色素细胞的培养条件为消化时间10 min、培养基使用含鼠尾胶原蛋白的培养基、首次换液时间24 h,可以获得大量处于良好生长状态的黑色素细胞。说明小鼠原代黑色素细胞培养条件优化成功。  相似文献   

18.
脾脏血肿通常是由脾脏组织或脾脏内血管破裂,导致血液进入脾脏包膜下引起。该病临床上多因强烈外力造成,发病率低、不易诊断和治疗。外伤引发的脾破裂,如果大出血,会危及生命。笔者对1只13岁的老年雌性金毛犬进行诊治。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为贫血;犬-反应蛋白(cCRP)结果显示重度感染。通过DR检查腹腔内见高密度团块阴影与脾脏黏连,初步怀疑为脾脏肿瘤。CT扫描腹腔,腹部有大型混杂软组织肿物,超声可见肿物内部血供源自脾脏。对其进行剖腹检查,对脾脏肿瘤切除并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脾脏病理组织学显示脾脏组织坏死及严重出血,未发现脾脏肿瘤细胞。结合DR、CT影像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诊断为脾脏血肿。通过手术摘除脾脏,术后连续使用1周抗生素和止血药,同时调节肝肾功能。术后根据伤口愈合的实际情况调整药物。病犬于术后第7天痊愈出院,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1例12岁腊肠犬后腹部存在肿块,为确定肿块性质,采用血液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细胞学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并回顾相关文献。X光显示腹部后侧存在中等密度影像;B超显示肿瘤存在低回声区及高回声外围;细胞学显示存在高度堆积细胞团,细胞异型性大、细胞质稀少、细胞核巨大、内部较为粗糙,可见数量不等的核仁,核质比大,细胞边界不清晰;病理组织学显示肿块由腺上皮细胞所组成,排列呈大小不一的管状结构,细胞边界不清楚,具有较大且空泡样细胞核和明显的细胞核仁。细胞呈现中度大小不一,可见有丝分裂相。结合细胞学及病理组织学结果确诊为罕见的管状乳腺癌。  相似文献   

20.
对新疆南疆某农户疑似感染牛乳头瘤样本进行病原鉴定及基因分型.采集疑似感染乳头瘤病变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以乳头瘤病毒(BPV)L1基因特异性引物(MY09/MY11)进行PCR扩增、测序,以及L1基因核苷酸同源性比对、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患牛体表多处生长有菜花样瘤状物呈扁圆形且大小不一,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部分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