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1、云南药用植物分布概况云南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全省自然条件具有明显的立体型特征,动、植物垂直差异十分明显,全省药材资源分为高寒层、中暖层、低热层三个层次。高寒层:以滇西北最为集中,滇东北次之,其它地区零星分布。主要的野生品种有麝香、鹿茸、熊胆、豹骨、猴骨、灵猫香、冬虫夏草、川贝母、胡黄莲、秦艽、珠子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水稻低温冷害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水稻抽穗-扬花期频繁受低温冷害影响,造成水稻减产。根据风险分析理论,使用最高气温冷积温、各县水稻种植面积、各县人均生产总值构建了云南水稻抽穗-扬花期低温冷害风险评价模型,并开展了云南抽穗-扬花期低温冷害风险区划。区划结果显示:云南水稻抽穗-扬花期低温冷害风险自南向北逐渐升高,且随海拔升高,风险也在加大;滇中以南大部及滇东北北部均为低风险-无风险区;北部地区风险较高,为次高-高风险区;滇中南部、滇东北北部低温风险低于同纬度地区。区划结果在云南地区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草业研究室培育的金江蝴蝶豆、热研24号柱花草、黔北蕉芋、滇东北薏苡4个新品种通过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金江蝴蝶豆是优良的高蛋白质青饲料,适宜生长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热区果园、幼龄胶园及椰子园,作为覆盖植物;热研24号柱花草适合在南方酸性土壤生长,可作为优质牧草;黔北蕉芋耐贫瘠、易栽、抗逆性较强,适宜在贵州喀斯特山区发展种植;滇东北薏苡主要在海拔1000米以上、1600米以下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品种介绍] 滇重楼为百合科重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滇重楼,别名独脚莲、云南重楼、草河车、灯台七等.系分布于亚欧大陆温带和热带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全属24种,其中19种遍布中国的南北地区,但是基本集中在西南地区.滇重楼是云南省地道稀缺贵重药材.其中,云南滇中、滇东和滇东北、滇西和滇西北主产滇重楼,现各地均已进行人工引种与野生驯化栽培,且发展得很成功.历代药典均有记载,滇重楼以地下块茎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消肿等功能,主治痈肿、毒蛇咬伤等.  相似文献   

5.
<正>由云南省滇型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水稻杂交品种滇杂80、滇杂86、滇杂501、榆杂34、滇优7号已授权云南汉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独占生产权和经营权,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云南汉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不得从事以上品种的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6.
青稞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稞是我国西南高原地区普遍栽培的一种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的阿坝、甘孜、云南的迪庆、甘肃的甘南海拔1 900~4 200 m的河谷地区。在海拔4 200~4 500 m的高寒农区,青稞几乎是唯一的作物。  相似文献   

7.
“那氏778诱导剂”是云南生态农业研究所那中元教授研究开发的以抗冷耐冻抗氧化、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为中心,增强生理代谢为基础,综合抗逆为特征的作物基因诱导调控物质。成功地克服了云南高寒地区玉米、水稻的生理障碍.大幅度提高了产量。经广泛试验、示范,“那氏778诱导剂”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多种作物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从营养土配制及种子处理、播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肥水运筹、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总结了东北高寒地区景甜二号薄皮甜瓜大棚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在高寒地区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自1987年开始,利用云南地方品种和优良的粳、籼品种,采用常规杂交、回交及连续多代自交等方法,通过异地种植鉴定选择,成功地培育出具有云南地方品种质源,具有较好农艺性状,育性转换明显而稳定的新型温敏不育系滇农S-1和滇农S-2等。研究表明,以云南地方品种为主要亲本进行常规杂交培育温敏不育系,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试验表明,从现有滇型水稻不育系中直接筛选温敏型不育系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近40年云南水稻热量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近40年云南水稻热量资源时空变化特征。[方法]利用云南省115个气象站1971~2010年气温资料,分析了云南5个区域水稻主要生长季(4~9月)平均气温、全年稳定通过10℃、20℃的初日、终日、日数和积温、秧苗期低温和夏季低温等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近40年云南水稻生长季热量资源有较明显的增加趋势,且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其中滇西南增温趋势最明显;云南水稻生长季平均气温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表现为滇西南滇东南滇西北≈滇中滇东北。各区域稳定通过10℃的活动积温为滇西南滇东南滇西北滇中滇东北,而稳定通过20℃的活动积温则滇中略小于滇东北,且各区域气候倾向率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云南水稻苗期(4月)低温主要发生在哀牢山以东和以北地区,全省夏季低温发生的站次呈减少趋势,有利于减轻低温对水稻抽穗扬花的威胁。[结论]该研究为气候变化背景下云南水稻种植的合理规划布局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由于受当地气候、地理位置、种植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地作物病虫害发生很轻,产品完全符合无公害生产标准。现将有关栽培技术的经验总结如下,以期能够对其他高寒地区发展日光温室瓜菜栽培有所帮助。1品种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我国南方热带草业产业发展的需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下称:中国热科院品资所)草业研究室研究人员开展新品种的培育,2019年,该研究室申报了金江蝴蝶豆、热研24号柱花草、黔北蕉芋、滇东北薏苡4个新品种(其中热研24号柱花草,金江蝴蝶豆为该研究室独立完成,黔北蕉芋、滇东北薏苡为该研究室与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合作完成。)4个新品种全部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审定。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东北高寒地区,根据"合丰42"的品种特点,适宜应用窄行(45cm小垄)密植栽培技术,是寒地提高大豆单产的最佳模式。现介绍如下。1选用适宜的品种,搞好种子处理窄行密植栽培增产,必须以"不产生严重的倒伏"为  相似文献   

14.
滇蓖3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利用稼祥2号与TCO-202杂交选育而成的宿生蓖麻新品种。在2014年品比试验中,滇蓖3号的平均产量为3392.7 kg/hm2,比对照品种TCO-202增产96.52%。在20152,比对照品种TCO-202增产96.52%。在20152016年多点试验中,滇蓖3号比对照TCO-202增产39.32%。另外,滇蓖3号在云南、缅甸开展的生产示范中产量高达4623.15 kg/hm2016年多点试验中,滇蓖3号比对照TCO-202增产39.32%。另外,滇蓖3号在云南、缅甸开展的生产示范中产量高达4623.15 kg/hm2。该品种粗脂肪中的蓖麻油酸含量高达88.12%。简单介绍了滇蓖3号的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是外来作物,其引入和传播在解决云南明清时期以来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宗教问题上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考据发现,马铃薯传入中国和云南省的时间及主要路线,以及传入后在云南的传播路线。传入和传播路线主要为;(1)1615年后由印度经印—缅—滇通道传入滇西,并广泛种植于迪庆、丽江、大理和怒江州,此细胞质类型为W/α型;(2)1788年后经四川凉山州传入楚雄永仁,后在滇西各州及滇中广泛传播,此为W/α型;(3)1843年左右经贵州进入昭通,在滇东北及黔西南大面积种植,此为T/β型。马铃薯的传入及传播深远的影响了几百年来云南的农业结构、移民、矿产开发、少数民族迁徙及宗教信仰,其本土化也加快了主粮化进程并提供了科学育种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茶叶是云南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红茶在云南茶产业中占有很大比例,且目前呈上升趋势。随着近年来红茶热度提升,云南各地涌现出不同品种制成的红茶,由于对品种的适制性研究较少,导致生产的红茶品质参差不齐。本课题针对目前秋季红茶生产现状,选用在云南推广、种植面积较大的10个云南大叶茶无性系品种开展秋季滇红茶的品质差异研究,做好秋季滇红茶的开发,筛选出秋季适制优质红茶的云南大叶茶茶树品种,为云茶产业提质增效提供科技支持。通过对10个云南大叶种无性系良种制作的秋季红茶内含成分分析及感官审评,"木兰1号"、"长叶白毫"、"矮丰"及"云瑰"4个品种适制秋季优质滇红茶,"云梅"、"普景1号"和"短节白毫"3个品种制作的秋季滇红茶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17.
滇蓖3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利用稼祥2号与TCO-202杂交选育而成的宿生蓖麻新品种。在2014年品比试验中,滇蓖3号的平均产量为3392.7 kg/hm~2,比对照品种TCO-202增产96.52%。在2015~2016年多点试验中,滇蓖3号比对照TCO-202增产39.32%。另外,滇蓖3号在云南、缅甸开展的生产示范中产量高达4623.15 kg/hm~2。该品种粗脂肪中的蓖麻油酸含量高达88.12%。简单介绍了滇蓖3号的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冬牧70黑麦在建立草地农业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牧70黑麦系禾本科黑麦属一年生作物。原产地为美国,20世纪80年代引入江苏太湖地区农科所试种。经20a的选育与提纯复壮,产量和营养成分均有提高,已成为我国当前推广的优质牧草品种,东北、华北、西北及云贵高原等地都试种成功。过去,该品种仅作单纯的牧草利用。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在建立草地农业系统中,不少地方把其作为与其他作物换茬的首选优质牧草。这对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意义。1988年4月7日,该品种被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定名为“冬牧70黑麦”(Secalece…  相似文献   

19.
<正>由云南省滇型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水稻杂交品种滇杂80、滇杂86、滇杂501、榆杂34、滇优7号已由该中心授权我公司独占生产权和经营权,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云南汉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不得从事以上品种的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20.
云南滇西北地区是中国种植高寒水稻最多的区域,为了了解影响滇西北高寒稻作区水稻产量的主要原因,从生态因素、品种与栽培技术两个方面,对影响滇西北高寒稻区水稻产量的因素进行了综述,并对滇西北高寒粳稻区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