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世界》2006,(3)
各会员企业及相关企业:为促进中华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推动中国茶产业的交流与合作,为“提升茶产业水平,促进茶经济发展”构筑具有专业特色的茶产业项目合作、产品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平台,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信阳市人民政府具体承办的中国茶都--信阳第十四届茶文化节定于2006年4月28日至4月30日在河南省信阳市举行。自1992年开始,信阳茶文化节活动已经成功地举办了十三届,在国内、外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本届茶文化节旨在以茶为媒,广交朋友,扩大开放,加强与国内外客商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促…  相似文献   

2.
《茶世界》2020,(7)
正河南新林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河南省扶贫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单位,连续14年获得"中国茶叶行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50强殊荣。拥有先进蒸青绿茶、信阳毛尖茶、速溶茶、红茶以及抹茶生产线;建立有农业部标准园和有机茶叶种植示范基地15000亩;是立足当地茶叶资源优势,按照"公司+产业+农户+基地+合作社+协会"的扶贫开发产业化发展模式,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茶文化传播、茶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河南省农(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南省电商示范企业和信阳市茶产业重点企业。  相似文献   

3.
茶业作为安溪县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茶叶品质与质量安全是茶产业发展的底线、生命线。铁观音茶的发源地、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核心保护区——西坪镇,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升茶叶质量效益为目标,从生态茶园建设、土壤改良、茶山修复、品种提纯、茶园流转、技术培训、到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一系列措施,提升茶产业综合竞争力,提升优质茶叶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湖湘茶文化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构成,具备独特的地位与魅力。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茶文化,当代社会下的人们应当对其进行宣扬和丰富,并为其注入新的活力。茶文化不仅能够为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有所助益,同时作为拉动茶产业的重要因素,其对于经济提升也有很大的正面影响。当前茶叶市场已经有众多极具地方特色的茶叶品牌,如江苏碧螺春、福建大红袍、浙江龙井茶,而茶叶品种众多,产量高的湖湘茶却未在其中争得一席之地,因此,发扬湖湘茶文化,带动茶产业发展已经时不我待。本文主要论述了湖湘茶文化在现代背景下的发展方向以及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5.
茶文化旅游是一项新兴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通过对茶文化的研究,不但可以提升茶叶发展经济,还可以促进中国茶叶旅游发展。茶文化是茶旅游的主要旅游资源,可以让人们系统了解茶的文化背景、生产、艺术等特点,其已经成为茶叶产业链发展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从茶文化旅游背景、内容等方面对茶文化旅游和茶产业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带动茶文化旅游和茶叶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敖存  龚淑英 《茶叶》2009,35(4):224-226,230
信阳毛尖作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以其独特的风格驰名中外。信阳毛尖茶产业的发展,对于绿茶产业乃至整个茶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促进了信阳毛尖茶的发展,本文在对信阳市浉河区茶农、茶企等的状况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调查的基础上,对信阳市浉河区的茶叶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茶产业升级发展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居世界第一,茶叶生产贸易规模大,茶叶生产优势区域已经形成,茶叶产品特色明显,市场竞争力很强。茶已从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发展到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曲茶”,从生活必需品发展到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品质生活需求。因此,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茶饮料,正在成为21世纪的“健康、时尚的世界饮品”,茶产业更是前景光明的朝阳产业。但是,我国茶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征途中也遇到了不少成长中的烦恼,解决制约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茶叶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茶文化是中华文明瑰宝,其蕴涵的中华优秀文化精髓,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茶叶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三大商品载体之一,中国茶文化通过“一带一路”走向世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国茶产业和茶文化再现历史辉煌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如何在新时代发扬茶文化并推动中国及世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成为深受社会大众关注的话题。本文从历史、文化和新时代的角度,提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和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三茶”统筹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持续提升中国茶文化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让中国茶文化更高质量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9.
赵俊远  罗炳玲  胡皓 《茶叶通讯》2021,48(3):556-561
本文在构建信阳市茶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Entropy-Topsis评价模型对2009—2018年信阳市茶产业的竞争力进行测评.结果发现:信阳市茶产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大部分年份处于较强和强等级,但其综合竞争力呈现高度波动状态,最强年份与最差年份接近度差距超过一个数量级,产业竞争力不稳定.信阳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与茶企可通过强化品质管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科技水平、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以及创新品牌营销思路等措施实现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刘祖生 《茶叶》2016,(1):60-61
正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茶产业和茶文化呈现出比翼双飞、相得益彰的可喜态势。据统计,2011年全国茶园面积220.7万公顷,茶叶产量155.0万吨,茶叶出口量32.3万吨,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均居全球首位,茶叶出口量也名列世界第二。茶产业的蓬勃发展为茶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为弘扬茶文化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茶文化的繁荣又进一步促进茶产业的发展与提升。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代茶诗是  相似文献   

11.
茶作为我国得天独厚的资源,发展前景广阔。探究如何优化茶产业融合路径对增加茶农收益意义重大。本文在分析茶产业融合于涉农产业投入、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时对茶农收入影响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茶产业发展中的茶园建设水平欠缺、茶叶质量不稳、茶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结合经济形势和政策支持,提出建设标准生态茶园,设置茶叶质量标准,推进茶叶精深加工,融合茶文化拓宽茶叶销售渠道等措施,以期促进茶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茶农拓展增收渠道。  相似文献   

12.
邱蔚琳 《福建茶叶》2016,(9):186-187
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一直伴随着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所形成的茶文化在中国人民生活中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茶叶的外包装设计能够清晰直观的反映我国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对于提升我国茶产业的世界影响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民族符号应用于茶叶的外包装中,能够有效的体现中国悠久茶文化,以及茶文化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茶叶产业在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中占有较大比重,提升茶叶产业对外贸易竞争力,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茶叶产业具有许多独特优势,如悠久的茶文化、精湛的制茶技术、多样化的茶品种以及丰富的劳动力等,但是面对竞争日益激烈国际茶产品市场,我国茶叶对外贸易必须认清自身发展现状并对自身发展策略做出探索。本文在论述我国茶叶对外贸易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提升我国茶叶对外贸易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王飞凯  张露 《福建茶叶》2016,(10):205-206
中国是茶的故乡,其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无论是茶园面积,还是茶叶产量均排名世界前列,如此大的贸易规模以及明显特色,却并没有具有中国特色的知名品牌,使得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遭遇极大阻碍。为了更好提升茶叶市场效益,本文特从茶品包装视角进行探析。首先本文论述了品牌定位与包装设计,然后分析了中国茶文化与茶包装设计,最后研究了茶文化视角下现代茶品包装的设计思路与应用,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优化我国茶品牌建设提供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15.
西藏具有悠久和独特的饮茶文化,茶产业的发展对于西藏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从西藏茶文化、茶贸易、茶产业发展几个方面对西藏茶产业发展进行阐述,分析了西藏茶产业区域特点和优势,并提出西藏茶产业发展建议,为更好地推进茶叶区域布局,促进茶叶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兴起地与发祥地,自古以来在从事着茶叶生产与制造加工工作的同时,也通过茶业经济这一媒介积极地将中华文化向世界进行传播。当下,伴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动,由茶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日益提升,茶叶贸易洽谈会、茶文化交流活动、茶叶创意产业园区等一系列与茶叶有关的经济文化活动催生了一大批茶文化企业兴起,在拉动服务业产值的同时,也在提升茶业经济的发展空间及深度。本文基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就茶产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对中国茶经济在丝绸之路上的发展予以探讨,旨在推动茶业经济更好地融入国家宏观战略背景,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闽在考察武夷山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时所提出的统筹“三茶”论述为指引,在简要回顾分析了2022年福建和我国茶业战线上所取得的主要业绩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茶文化要挖掘乡村文化底蕴,提升茶叶品牌价值;茶产业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茶叶产值;茶科技要创新科技手段,提升茶产业竞争力;‘三茶’融合,要标准化先行”的促进茶业高质量发展建议,以振兴福建乡村产业。  相似文献   

18.
全域旅游提出后,被作为了我国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指导。重点通过旅游目的地建设和运作,着力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信阳市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的产地,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茶观景。通过对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现象进行总结归纳,现状描述,结合全域旅游视角,提出了加强政府规划引领,推动信阳市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区域旅游资源,推动信阳市茶旅有机融合发展;激活社会资本,讲好信阳茶故事,做好茶文章,实现共建共享;加大媒体推介力度;加强信阳市茶旅相关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之下,茶产业以健康的产品属性和代表中国传统的文化属性,赢得海内外消费者的青睐,特别是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茶产业成为富民兴村产业的突出代表,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在广东,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文化节庆活动正成为各级政府打造知名的茶叶区域公共品牌的一大"利器",有力地推动了广东各大茶叶区域公共品牌的发展,使广东茶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不断提升。本文从茶叶区域公共品牌的兴起、茶文化节庆活动、以及如何充分利用文化节庆活动提升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等方面,探讨茶文化节庆活动助推广东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建设,让茶文化节庆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品牌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李小明 《福建茶叶》2016,(1):115-116
茶文化旅游业是一项休闲娱乐的新型文化体验旅游方式,具有绿色环保、自然生态、清心休闲、体验性、文化性的特点。茶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茶产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茶产业的附加值,带动茶消费,进而促进我国茶叶经济的繁荣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茶产业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阐述了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特征,从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多样化的茶文化旅游消费品、各具特色的茶楼与茶馆、茶的医药保健作用普及等方面阐述茶文化旅游促进茶产业发展的优势体现,最后茶产业与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市场融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