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金属污染是影响茶园生态环境和茶叶产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我国主要茶产区(湖北、湖南、福建、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份),搜集调查茶园土壤重金属Cu、Pb、As、Hg、Cd、Cr、Zn、Ni污染的相关文献,使用Meta分析方法计算单个研究的权重,从而获得各省份及全国茶园土壤重金属浓度的加权平均值,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地质积累指数法进行生态风险评估,并通过APCS-MLR模型进行来源分析。结果表明,与背景值相比,8种重金属均有一定程度的富集,其中Hg、Cd污染较为严重,Hg中度及以上风险主要分布在贵州、陕西、四川和安徽等内陆省份,Cd中度及以上风险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海南等沿海省份,两种重金属主要表现为轻微至中度风险。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茶园或农业用地重金属含量普遍较高,Cd、Hg是污染程度较为严重的元素。来源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主成分分别为自然源、工业活动污染源、交通废气污染源、农业活动污染源,工农业活动是主要污染因素,Hg主要来自工业活动,Cd主要来自农业活动。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典型茶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湖北省61个典型茶园的土壤重金属Cu、Ph、As、Hg、Cd和Cr的含量测定,明确了湖北省典型茶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结合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国家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湖北省典型茶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湖北省茶园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良好,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处于清洁和尚清洁级标准的茶园比例分别为85.25%和13.11%,仅有1个茶园出现中度污染.茶园土壤重金属Pb、As和Hg的含量均未超标,个别茶园土壤重金属Cu、Cd和Cr出现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茶园土壤中重金属的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了福建省8个地市茶园107个土壤样品,用原子吸收法和原子荧光法对土壤中的铜、铬、铅、镉、汞、砷等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测定,茶园土壤评价依据《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和《NY/T5020—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结果表明:福建省茶园土壤总体环境良好,满足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要求,绝大多数茶叶产地适宜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茶叶种植。  相似文献   

4.
高丽云 《福建茶叶》2023,(11):30-33
茶园土壤环境条件与茶叶质量密切相关。但目前对茶园土壤环境条件的调查研究依旧不足,为了解安溪县铁观音茶园土壤环境条件,进一步促进茶叶质量提升,本研究对福建省安溪县6个铁观音主产乡镇(感德、祥华、西坪、龙涓、剑斗、桃舟)共52个茶园土壤样品进行测定,并对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污染源(镉、铅、汞、砷、铬、铜)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溪县铁观音主产区茶园土壤pH平均值为4.27,呈酸性;有机质含量丰富,平均值达到24.00g.kg-1,各乡镇土壤有机质均处于Ⅰ级水平;碱解氮平均值为85.85mg.kg-1,龙涓乡处于Ⅰ级水平,其他乡镇处于Ⅱ级水平;有效磷含量较高,平均值为44.42mg.kg-1,均处于Ⅰ级水平;速效钾含量平均值为73.22mg.kg-1,龙涓乡及西坪镇处于Ⅱ级水平,其他乡镇处于Ⅲ级水平;污染源(镉、铅、汞、砷、铬、铜)平均含量低于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和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中的相应限值。安溪县铁观音主产区茶园土壤养分水平总体较高,但土壤存在一定程度酸化,速效钾含量相对匮乏,可通过施用土壤改良剂等缓解土壤酸化,施用钾肥补充土壤速效钾含量;土壤环境质量优良,适宜...  相似文献   

5.
广藿香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国标法测定10个产区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药材及其生境土壤中Cu、Pb、Cd、Cr、As、Hg的含量,以非参数检验分析6种重金属元素在广藿香药材、生境土壤中的分布规律,并结合富集系数确定广藿香对重金属的富集情况。以单因子污染指数(P_i)、Nemerow污染指数(P综合)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对土壤样品进行污染等级评价。结果表明,生境土壤全部达标;广藿香药材中重金属含量总体合格,4个产区药材中Hg有不同程度的超标。重金属Pb、Cu、Cd在不同生境土壤中的分布、土壤Pb、Cr、As与药材中的含量、不同产地广藿香对Pb的富集均有显著性差异。P综合和P_i分别显示四会广藿香种植区域土壤、长丰土样Cd、莲塘Pb以及四会Pb、Cd均达警戒限,其他生境土壤都属清洁级别;RI值方面,各产区均属于轻微污染级别。不同产地的广藿香植株都会富集土壤的Cd、Hg。因此,从药材安全性考虑,在种植广藿香时,应该选择重金属含量较低的土壤进行种植,确保药材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以成都平原区水旱轮作稻田土壤及稻米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及稻米中的重金属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水稻田土壤污染程度进行分析评价,并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成人和儿童的致癌和非致癌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镉(Cd)、铅(Pb)、铬(Cr)、汞(Hg)的平均含量均大于该区域土壤背景值。Cd的单因子污染指数有85%的采样点达到警戒限值,最大值达1.57。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N)为0.60,无污染,5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指数大小表现为Cd>Pb>Hg>Cr>As(砷)。土壤中Cd含量与全氮、有机质、速效钾含量显著正相关;土壤中Pb含量与碱解氮含量显著正相关,但与有效磷含量、pH值显著负相关;土壤中Hg含量与Pb、As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具有同源关系,呈复合污染。稻米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无样品超标;稻米中Cd、Cr含量与土壤中Cr含量显著负相关,但稻米中Cd含量与土壤中Hg、As含量显著正相关。在经农作物摄入、手口摄入和皮肤接触三种暴露途径下6种重金属对成人和儿童的非致癌总风险指数分别为8.36和19.63。3种致癌重金属对成人和儿童的致癌风险指数均表现为Cd>As>Cr,对成人和儿童造成的致癌健康总风险分别为0.007和0.0178。研究结果显示,试验区域稻田土壤及稻米重金属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重金属复合污染已给当地居民造成一定程度的健康风险,尤其对儿童的影响较大,以农作物摄入途径最为显著。As、Cr、Hg是构成该区域非致癌健康风险的主要元素,而As、Cr、Cd是构成该区域致癌健康风险的主要元素。  相似文献   

7.
以安徽省自然土壤背景值为参数,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评价标准为依据,结合单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的计算,对铜陵市老洲乡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低于国家土壤重金属污染物二级标准,Hg、As和Cu的平均含量超过安徽省自然土壤背景值;但单项污染指标均未超过1.0,综合污染指数均在0.7以下,属于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8.
以贵州某茶叶基地为研究对象,对土壤中重金属Pb、As、Cd、Cr、Cu的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b、As、Cd、Cr、Cu的含量均值均低于无公害茶园土壤环境质量限量标准,除Pb元素外,As、Cd、Cr、Cu的含量均值均低于贵州省土壤背景值;Pb的平均污染程度为轻污染,As、Cd、Cr、Cu的平均污染均为无污染水平;土壤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Pn均值为0.94,整体处于清洁无污染程度,其整体环境质量通过适当调控适宜建立无公害绿色茶园。  相似文献   

9.
湘江源头重金属污染及其生态环境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湘江源重金属污染状况,推进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运用单项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了蓝山县域内近几年的土壤和灌溉水样品重金属数据。结果表明:湘江源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达轻污染、中污染和重污染级别的比率分别是61.76%、11.76%和2.94%,5种污染元素中镉和汞污染风险最严峻,其超标率分别为50.02%和32.35%,土壤砷无超标现象,但仍有17.65%样品处于警戒级别,具有潜在的砷污染风险;灌溉水综合污染超标,其中镉污染超标率达33.33%。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铅和镉、汞和铬分别聚为一类,具有相似的污染来源,砷单独聚为一类,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说明湘江源重金属污染风险严峻,镉污染风险最大,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治理力度。  相似文献   

10.
以三明市郊区茶园、耕地、果园及菜地4种不同农产品土壤为调查对象,通过分析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采用单项质量指数与综合质量指数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三明市郊区农产品基地土壤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低于"HJ332-2006"(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规定的限值,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综合评价均为1级,土壤环境质量属于清洁,适宜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同时发现,部分基地的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有超标现象,4种农产品产地均出现部分取样品Cd含量超标情况;茶园、水稻田、蔬菜地均出现部分样品Pb含量超标;水稻田、果园、蔬菜3种基地部分取样品Hg含量超标;茶叶产地、水果产地出现部分样品Cu含量超标。大部分取样点土壤重金属均高于福建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表明在监测点土壤中存地重金属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1.
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和目标危害指数法对吉林省玉米子粒中重金属Cr、As、Cd、Hg、Pb进行风险评估。研究表明,吉林省玉米子粒中5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出限量值,1.57%样品中Cr处于警戒线水平,0.39%样品中Hg处于警戒线水平。吉林省玉米子粒中5种重金属的内梅罗指数均小于1,处于安全水平;目标危害指数均小于1,说明暴露人群不存在重金属Cr、As、Cd、Hg、Pb健康风险。5种重金属的暴露人群潜在健康风险高低顺序为Cr>As>Hg>Pb>Cd,其中Cr、As健康风险明显高于Cd、Hg、Pb。不同地区暴露人群潜在健康风险高低顺序为四平市>白城市>吉林市>松原市>通化市>长春市>延边州>白山市>辽源市>梅河口市。  相似文献   

12.
云南部分古茶园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个云南古茶园(种植年限为百年、数百年甚至千年)50个土壤样品的金属元素As、Pb、Cd、Hg、Cr、Cu、Fe、Mn、Zn和Se的含量进行测定,研究其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并用污染指数方法评价其土壤环境质量.结果表明:云南古茶园土壤Fe和Mn含量较高,Se含量较低,Pb(10.7~33.5 mg/kg),Hg(0.030~0.148 mg/kg),Cd (0.033~0.120 mg/kg),Zn (21.4~87.3 mg/kg)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Cr(15.4~98.5 mg/kg),As(12.2~33.1 mg/kg),Cu(13.6~43.4 mg/kg)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根据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评价古茶园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状况,所有古茶园综合污染指数小于0.7,表明古茶区土壤属于清洁水平,未受重金属污染,满足有机茶园环境条件,适合建设有机茶园.  相似文献   

13.
采集了海口市城郊3大蔬菜基地8种叶菜类蔬菜共153个代表样及其相应的根系土样品,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和食品安全标准(GB2762-2012)为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限量标准,用 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和Hakanson潜在生态指数2种评价方法对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基地土壤的重金属有效性不大,属于安全、轻微生态危害水平,但Cd的生物潜在有效性较高,对农作物污染风险大。蔬菜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大小为Zn>Cd>Cu>Hg>As>Pb>Cr。所有蔬菜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除了Cd外均无超标,其中旱菜Cd超标最严重,超标率达70%,超标倍数最高为0.21。  相似文献   

14.
在琼海市12个乡镇的典型土壤中采集21个混合土壤样本,并对各土壤样本中重金属元素Hg、Cd、Cr、Pb和As的含量进行测定,以了解琼海市水稻土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现状。依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以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结果表明:琼海市水稻土各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小于二级标准值;表层土壤Pb和Hg、Pb和Cd、As和Cd、As和Pb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从单项污染指数来看,除了大路镇存在Cr元素轻度污染外,其他各乡镇均未受到重金属Hg、Cd、Cr、Pb和As的污染;从全市范围来看,仅有大路镇为警戒级程度,其他11个乡镇安全清洁,全市的综合污染指数仅为0.32,说明全市水稻土环境质量状况整体清洁,处于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调查万宁市水稻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 在该地区 12 个乡镇的典型土壤中采集了 19 个混合土壤样本, 并对各土壤样本中的重金属元素 Hg、 Cd、 Cr、 Pb 和 As 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依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结果表明: 各乡镇水稻土壤均未受到重金属 Hg、 Cd、 Cr、 Pb 和 As 的污染; 从全市范围来看, 综合污染指数仅为 0.22, 说明全市水稻土壤环境清洁, 处于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6.
建立川佛手重金属含量测定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分析方法,并对川佛手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与安全评价。样品经微波消解后,用 ICP-OES 方法测定其铅、镉、铜、汞、砷 5 种重金属含量。利用 SPSS 统计软件对不同重金属元素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 Nemerow 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表明,铅、镉和铜的线性范围为 0~1.00 μg/mL,砷和汞的线性范围为 0~0.1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8 6),检测限范围为 0.000 3~0.004 5 μg/mL,精密度实验 RSD 为 1.03%~4.39%,重复性实验 RSD<5.00%,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4%~101%。建立的 ICP-OES 方法可准确测定川佛手中 5 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铅、镉、铜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2.035、0.121、3.237 μg/g,汞、砷均未检出。铅-镉、铜-镉之间存在负相关,铅-铜之间存在正相关。30 个不同产地川佛手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均在中国《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规定范围内,综合污染指数为 0.316~0.518,处于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7.
茶叶质量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农药残留、有害微生物的存在、重金属残留等。研究表明,茶叶中重金属元素含量与灌溉水、土壤、采摘部位、生长周期有密切的联系。本研究拟通过监测不同采摘季节茶叶中重金属的含量,结合茶园生产中灌溉水中重金属监测数据和茶园管理措施,分析茶叶中重金属含量的随同采摘季节变化规律,降低茶叶重金属污染,减少企业风险。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福安市社口镇茶场等6个茶园土壤砷(As)、镉(Cd)、铬(Cr)、铜(Cu)、汞(Hg)和铅(Pb)的含量,并结合无公害、有机茶园土壤环境标准和茶园土壤污染分级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Nemerow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社口镇茶园土壤环境质量良好,符合无公害茶园土壤环境标准,6个茶园土壤的As、Cd、Cr、Cu、Hg和Pb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0,综合污染指数也都小于0.7;参照有机茶园土壤环境标准,除吉洋村茶园土壤的Pb单项污染指数略大于1.0外,其余茶园土壤的As、Cd、Cr、Cu、Hg和Pb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0,吉洋村和山里村茶园的综合污染指数介于0.7-1.0之间、为警戒级,其它茶园土壤的综合污染指数都小于0.7,符合有机茶园土壤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高邮市蔬菜产地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方法]以高邮市8个乡镇的主要蔬菜产地作为土样采集点,分析测定土壤中重金属汞、砷、铅、镉、铬和铜含量,并根据《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标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和高邮市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对检测结果进行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依据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高邮市8个乡镇土壤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1,完全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的要求;依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个别蔬菜产地有2个重金属含量单项污染指数超标,其他重金属含量未超标,表明高邮市绝大多数蔬菜产地适宜发展AA级绿色食品;与1990年高邮市土壤背景值对比结果表明,土壤镉、铬、砷、铅、铜等均有一定程度增加。[结论]高邮市蔬菜产地的土壤环境质量基本满足蔬菜安全生产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前矿区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引起了世界范围的高度关注。对广东省内某一矿区周边耕地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进行调查,采集了矿区周围耕地芭蕉、水稻、玉米、黄豆、番薯及对应土壤,参照《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进行重金属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作物样及其对应土壤都受到了重金属Cd、Pb、Cu、Zn的污染,其中污染程度最高的是Cu,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表明,4种土壤的综合污染指数都大于2,整体属于中度污染,芭蕉土的综合污染指数超过4,属于严重污染。玉米、芭蕉、番薯的重金属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对重金属有一定的富集作用。可见,采矿会对周边土地造成不可忽视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