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矮砧苹果栽培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矮砧苹果集约栽培是世界苹果生产先进国家普遍采用的栽培模式,也是我国现代苹果生产发展的趋势。推广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对于推动老果园更新、现代栽培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了解山东省矮砧苹果栽培现状,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12,(9):56
最近,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主持完成的"乔砧苹果树节本省工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了由辽宁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据介绍,此项研究结合我国苹果生产实际,开展了乔砧"华红"苹果细长纺锤形简易化整形修剪技术研究;研发出了"华红"苹果节本省工高效生产关键技术体系;制定了"华红"苹果套袋技术规范;丰富了苹果套袋行业标准;建立了果园生草管理规程,操作方法简单省工;研究了新体系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苹果产区农药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了甘肃省苹果产区农药使用现状及影响农药使用量的因素,为苹果病虫害防治中农药减施和管理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入门入户实地调查的方法,调查了2016年甘肃省主要苹果产区的17个县区市63个乡镇的212个苹果园,分析了不同生育期病虫害的发生、地区、气候条件、栽培模式和树龄等条件对农药使用量的影响.【结果】甘肃省主要苹果产区在不同生育期施药量差别大,在果实膨大期年均折纯用药量最大,为13.05kg/hm~2;在休眠期年均折纯用药量最小,为2.70kg/hm~2;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农药使用量差别较大,天水市年均温度和年均降水量最高,年均折纯用药量最高,为32.85kg/hm~2;兰州市年均降水量最低,年均折纯用药量最少,为18.75kg/hm~2;矮砧密植栽培模式下不套袋与套袋的农药折纯用药量分别为36.45、33.75kg/hm~2,乔砧密植栽培模式下分别为33.45、32.10kg/hm~2;不同树龄施药量不同,在老年期农药折纯用药量最高,为33.45kg/hm~2,幼龄期折纯用药量最低,为29.25kg/hm~2.【结论】苹果园农药使用量主要与不同苹果产区的气候条件、栽培模式、树龄和不同生育期病害的发生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苹果矮砧集约栽培在胶州市的发展现状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从苹果矮砧集约栽培在胶州市的发展现状及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两方面,细致地介绍了苹果矮砧集约栽培在胶州市的发展。把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技术分为果园建立、树体培养、土肥水管理和花果管理4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与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是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方向。介绍了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主要优点、适宜推广区域、矮砧果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技术要点,并提出了成功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连年施用腐熟的农家肥果园和连年施用化肥果园的果实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连年施用腐熟农家肥可增产增效,且腐熟羊粪的增产增效最明显。施腐熟农家肥果园的苹果品质是逐年提高,而连年施用化肥果园的苹果品质是逐年下降。2009年测得施用羊粪果园苹果的单果重量、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251.5g、10.5kg/cm2、16.4%;施用猪粪果园苹果含量分别为240.6g、10.3kg/cm2、14.8%;施用牛粪果园苹果含量分别为224.8g、10.1kg/cm2、14.4%;施鸡粪果园苹果含量分别为235.7g、9.5kg/cm2、15.1%;施用化肥果园苹果含量分别为173.2g、8.1kg/cm2、12.0%;  相似文献   

7.
一种适宜乔砧红富士的树形近年来,红富士苹果发展很快,但在修剪上,一直沿用古老的方法,出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对栽植较密的果园问题更为严重。因此,改变传统树形和修剪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笔者于1986年春建了乔砧红富士园,株行距35×5米。以前采用“基部三...  相似文献   

8.
<正>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苹果大发展时期,山东省主要推广的是乔砧密植栽培模式,90%以上的果园是按照此栽培模式建立的。此种栽培模式虽然对推动苹果产业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但由于乔砧密植树体控冠和促进结果技术难度大,果农难以掌握,管理费时费工,加上该模式自身的缺陷,致使大多数果园密闭、产量低、果品质量差,已不能适应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需要。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是世界苹果生产先进国家普遍采用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红富士苹果在河北省种植面积较大,但是还有不少果园存在着盲目施肥、施肥方法不当等问题,对果品的优质高产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特别是生产红富士等高档果品的果园,应进行"配方、高效、低耗、高产、绿色化"施肥。经过多年实践经验,现将红富士苹果施肥管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施足有机肥亩产1 000 kg的果园,按斤果斤肥的标准,(以圈肥为标准),亩产2 000~3 000 kg以上的果园,按斤果斤半肥的标准(如用鸡粪在用量上可以减半,因1 kg鸡粪相当于2.4 kg圈粪)。如果  相似文献   

10.
红富士苹果是鲁甸主要栽培的优良品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大面积果园产量低、品质差,严重影响了鲁甸县苹果产业的发展。作者对鲁甸红富士苹果低产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总结出具体的技术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1.
2012年山西省苹果主产地市场变化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山西省苹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对2012年山西省苹果产地市场的新变化和新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对产地苹果市场变化的几项建议:稳定面积,适当发展,调整结构;增强贮藏加工能力,延长苹果产业链;加大发展矮砧密植栽培果园,提高果园科技水平;增强苹果品牌意识,推进苹果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轻渭北旱塬苹果栽培中土壤干燥化对苹果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以盛果期乔砧密植园为对照,在萌芽前将相同树龄、相同产量的半矮化砧密植园和矮砧密植园0~30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调整成同一水平,定期监测不同密植栽培模式对不同土层土壤水分的影响,以便为该区域苹果栽培提供科学支撑。结果表明:矮砧密植园0~300 cm土层土壤水分高于半矮化砧密植园,半矮化砧密植园高于乔砧密植园,且从春季到秋季,不同果园土壤水分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大。监测期(2016年3—11月)矮砧、半矮化砧和乔砧密植园的土壤水分蒸散量较同期降水量分别高出4.51、46.37和92.70 mm,生长期(2016年4—10月)分别高出-18.06、22.35和65.34 mm,说明乔砧密植加剧了果园土壤干燥化。矮砧、半矮化砧密植园的土壤水分利用效率较乔砧密植园分别提高了14.98%和9.58%。综上所述,矮砧密植、半矮化砧密植可减缓果园土壤干燥化,提高果园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所以渭北旱塬应积极推广苹果矮砧、半矮化砧密植栽培。  相似文献   

13.
以冀砧1号为中间砧的‘天红2号’苹果为试材,研究了冀砧1号中间砧对苹果叶片矿质元素(氮、磷、钾、钙、镁、铁、锰、锌、铜、硼)含量和叶片内源激素(IAA、GA3、DH、KT)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于SH40中间砧‘天红2号’苹果,以冀砧1号为中间砧的苹果叶片具有较高水平的磷、钙、镁、锌、硼、铜含量,叶片锰含量较低。生长期内,叶片氮、磷、钾、镁、锌含量呈下降趋势,钙含量呈上升趋势。铁含量呈波动性变化,叶片锰、硼、铜含量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内源激素方面,与SH40中间砧‘天红2号’苹果相比,以冀砧1号为中间砧的苹果叶片具有较高水平的DH和KT含量;以冀砧1号为中间砧的苹果叶片生长前期GA3含量低于SH40,生长后期叶片IAA和GA3含量高于SH40。生长期内,叶片IAA和KT含量呈降低趋势,GA3和DH含量均呈先下降,再上升,最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威宁红富士苹果测土配方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威宁红富士苹果测土配方施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雪山镇果园15年生红富士苹果树的最佳施肥量为:N222 kg/hm2、P 105.45 kg/hm2、K 85.9649 kg/hm2,最高产量为52998.75 kg/hm2;黑石头镇苹果最佳施肥量为:N 212.1 kg/hm2、P 104.85 kg/hm2、K 86.25 kg/hm2,最高产量为53775.15 kg/hm2。  相似文献   

15.
苹果矮砧密植集约栽培模式,具有树冠矮小,管理方便,节省劳动力,结果早、产量高、苹果品质好,便于机械化管理和标准化生产等特点。成武县的苹果园80% 以上采用乔砧稀植模式,早期产量低,收益少,生产中关键技术应用不到位,导致进入盛果期,果园严重郁闭、光照恶化、病虫害发生加重、果实品质低,果园作业难度大、生产成本增加。通过推广应用苹果矮砧密植集约栽培模式,结果表现较好。文章围绕大苗建园、宽行密植、起垄栽培、支架支持、果园生草等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总结,对于指导果农创建苹果矮砧密植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苹果矮砧密植集约栽培模式,具有树冠矮小,管理方便,节省劳动力,结果早、产量高、苹果品质好,便于机械化管理和标准化生产等特点。成武县的苹果园80%以上采用乔砧稀植模式,早期产量低,收益少,生产中关键技术应用不到位,导致进入盛果期,果园严重郁闭、光照恶化、病虫害发生加重、果实品质低,果园作业难度大、生产成本增加。通过推广应用苹果矮砧密植集约栽培模式,结果表现较好。文章围绕大苗建园、宽行密植、起垄栽培、支架支持、果园生草等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总结,对于指导果农创建苹果矮砧密植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77~1986年在丰县大沙河果园对富士苹果作了矮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M9中砧生长量最小,树高和干周分别为对照M7/平邑甜茶的76.1%和67.2%,其次为M7自根砧。M4和MM106中砧生长旺。M7自根砧结果早,早期产量高,其次为M9中砧。10年累计株产M9中砧和M7自根砧表现高产,分别为299.15kg/株和280.70kg/株,MM106中砧产量最低,仅12.81kg/株。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M7自根砧较高,MM106中砧较低。果实硬度M4中砧较高,M7中砧较低。果实大小各砧木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不同矮化砧木对‘天红2号’短枝富士苹果生长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分别以SH6、青砧1号、青砧2号自根砧上嫁接‘天红2号’;以八棱海棠为基砧,Mark、P22、B9、M9-T337、青砧1号为中间砧,嫁接‘天红2号’为试验材料。对8个砧穗组合的株高、冠幅、主枝数量、干径、总枝量、枝类组成、叶片矿质元素、产量及品质等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SH6自根砧嫁接‘天红2号’平均单果质量较大(256.33 g),单株结果数量多(188.68个),公顷产量最高(48 751.2±351.3)kg/hm2,且果实着色面积最高(93.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优质果的要求(15.78%)。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冀中南地区以SH6自根砧嫁接‘天红2号’树体生长中庸、产量高、果实品质佳,可考虑作为当地首选的砧穗组合。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苹果2种基砧和l0种矮化中间砧的抗逆性田间比较试验表明:基砧小金海棠抗黄化能力极强。在中轻度盐碱地(春季测定全盐量为3.6‰-4.1‰)栽培表现优良;矮化中间砧77—34抗寒力与GM256相当,抗黄叶病能力较强;这些砧木嫁接金红、寒富等品种综合性状表现突出,是寒地苹果栽培的理想砧木。  相似文献   

20.
河北大名县惠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秋王苹果示范园,采用1.5 m×1.0 m乔化砧密植,定植当年树体间便有交叉枝,定植后3年果园便全园郁闭,枝与枝间交叉重叠严重,早期落叶病发生严重。2015年,笔者在邯郸市科技局组织技术人员下乡帮扶活动中,对该果园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技术改造方案,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经过3年时间的管理,果园进入盛果期,2018年产量达到52 500 kg/hm2。因此,探索出一套中秋王苹果乔砧密植园栽培技术,其在中原地区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