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揭示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在高原藏羊和平原绵羊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本研究采集藏羊和绵羊的睾丸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二者睾丸组织的形态结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藏羊和绵羊睾丸组织中EPO表达分布差异性进行分析。H&E结果显示,藏羊和绵羊睾丸组织结构均正常,绵羊生精小管形状较藏羊更为规则,且生精上皮细胞数量较多。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藏羊和绵羊的睾丸组织中均能检测出EPO,但EPO在藏羊睾丸组织中的表达量高于绵羊睾丸组织。由此看来,藏羊在长期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过程中,生殖器官组织结构发生了一定适应性变化,EPO在藏羊睾丸组织中的表达程度高于绵羊睾丸组织,对藏羊睾丸低氧适应性有重要调控作用,说明EPO可能与藏羊在高原环境下维持正常繁殖性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对111只山西省地方绵羊品种晋中绵羊的毛绒样品开展了细度、长度、强力、色度、光泽度、净毛率、油脂率、毛绒纤维类型等参数检测,旨在分析晋中绵羊毛绒品质和利用价值。结果表明,晋中绵羊羊毛平均净毛率为80.30%;通过纤维类型检测结果发现晋中绵羊含有绒纤维,平均绒含量为46.91%;晋中绵羊肩部的绵羊绒细度主体范围在19.01~23.00 μm之间,细度在19.00 μm以下的占18.02%,说明晋中绵羊整体细度较细;长度主体范围在20~60 mm之间,占样本总数的80.19%,长度范围较宽,长度分布较分散,个体差异较大。本试验发现了晋中绵羊能够生产绵羊绒,而且其中一部分纺织加工价值显著高于山羊绒和细羊毛。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高原过渡期白萨福克绵羊的机体状况,为其转运至青藏高原进行饲养奠定基础,测定了高原过渡期白萨福克绵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白萨福克绵羊各项指标均处于我国正常生长绵羊的血液指标范围内,红细胞平均容积公母羊间差异显著(P<0.05),其他19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选用凉山半细毛羊对昭觉县本地绵羊进行改良,并对其后裔初生重、周岁重、成年体重、繁殖性能等指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凉×本F1代初生重平均为3.62±0.45 kg,较本地绵羊2.44±0.36 kg高出48.36%;周岁重较本地绵羊增加9.49 kg,提高27.07%;成年体重较本地绵羊增加11.98 kg,提高25.91%;产羔率、繁殖率和繁殖成活率分别比本地绵羊提高26.32%、28.77%和28.18%;剪毛量平均为3.37±0.46 kg,较本地绵羊增加0.94 kg,提高38.68%;8月龄肥育公羔体重达47.67±0.28㎏,屠宰率为50.98%,分别比本地绵羊提高18.39%和6.13%。凉×本杂交优势明显,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青海杂种绵羊心电图的正常值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高原绵羊心电图的特征,给高原绵羊积累更多的心电图生理常值的资料,我们继测定青海细毛羊心电图的正常值之后,又对杂种绵羊进行了心电图正常值的测定。现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试验动物:我院实验动物室的成年杂种绵羊20只,(系新疆细毛羊、茨盖羊与藏羊的高代杂种羊)营养中等,听诊无心杂音,其中母羊18只,公羊2只。描记仪器:XDH—3型心电图机(上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新疆绵羊的起源以及野生绵羊对新疆地方绵羊品种的遗传贡献,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研究野生绵羊与新疆地方家绵羊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塔什库尔干羊、巴什拜羊、哈萨克羊均起源A、B、C三个世系,与东方盘羊关系较近,而和田羊、阿勒泰羊单独聚为一类,可能为D进化支,且与盘羊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医学报》2015,(4):631-635
通过对正常藏系绵羊心电图和瘤胃肌电图的分析,掌握反刍动物的循环和消化代谢的特点。固定试验绵羊,利用心电图仪和胃肠电图仪进行描记,发现心电轴普遍右偏,偏移角度130°以上(P0.05);T波显著增高,在V1、V2、V3和V4 4个胸导联中,T值均值为(0.44±0.16)、(0.73±0.35)、(0.53±0.17)、(0.43±0.47)mV;ST段等电位的时间0.12s,QT间期水平延长。瘤胃肌电的描记发现VPP电位随年龄增加而降低,主波时间随年龄增加而变短。结果表明:心电轴的右偏与右心室肥大或品种有关,T波电位的增加与缺钙、高血钾或品种相关;瘤胃收缩的强度与收缩时间随年龄增加而变弱变短,此结果可为高原藏系绵羊内科疾病提供诊断方法和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 草地是发展绵羊的基本条件之一,而建立优质高产的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是加快新区养羊速度和提高新区养羊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涪陵地区有较丰富的天然草地资源,1985年开始引进绵羊饲养,已  相似文献   

9.
《中国兽医学报》2017,(8):1577-1582
为调整西藏反刍动物的生理功能,干预高原环境对动物的不利影响,提高牛羊对饲草的高效利用。试验通过六脉穴位埋线,对试验羊只埋线前后进行心电图、胃肠电及胃内张力等进行描记,结果发现六脉穴埋线具有促进藏系绵羊血液循环和缓解心肌过载负荷,调节心电轴右偏达40°的作用;通过对瘤胃肌电图分析,埋线后VPP和RA明显降低,瘤胃内张力降低1/3。结果表明,六脉穴埋线具有缓解右心室肥大,降低瘤胃张力,改善藏系绵羊的胃肠和心血管功能,保障饲草在瘤胃中充分的消化时间。  相似文献   

10.
二甲苯胺噻唑对绵羊心电图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静松灵对绵羊的心脏传导系统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静松灵对心脏系统产生较生时间的抑制作用,心电图表现为第1,11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徐缓、窦性心律不齐和抑制心室的复极过程等,而对心室内的传导却无明显的影响,静松灵对心脏的抑制作用从给药后5分钟,持续几个小时。  相似文献   

11.
对荒漠地区冷季放牧绵羊体重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整个冷季绵羊体重平均下降6.4 kg;冷季日均温每下降1℃,羊只日均减重6.3 g;日均温4.1℃时是当地放牧绵羊体重变化的临界点;体重40 kg以上的母羊全期平均日减重达67.07 g,较体重30~39、20~29和19 kg以下的羊只分别高出4.56、30.48和32.52 g;最适的补饲期是11月上旬-翌年3月中旬。  相似文献   

12.
将变异黄芪中毒绵羊12只分三组 进行治疗试验。试验绵羊每日灌服芪草汤一剂,喂青干燕麦草和红豆草,自由饮水和活动。同时进行临床,实验室,心电图及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服药之次日,试验羊即食欲增加,第5天症状开始减轻,第8天症状基本消失。血液生化,免疫功能及心电图等各项指标,均趋向改善。  相似文献   

13.
分别制作绵羊左、右心房,左、右心室石蜡组织切片,通过HE、改良PTAH染色法研究绵羊心壁的组织结构特征。结果发现绵羊心壁由心内膜、心肌膜和心外膜构成,心内膜中富含浦肯野纤维;心肌膜最厚,心肌纤维较细,呈螺旋状环绕分层排列;心外膜内可见大量脂肪细胞。改良PTAH染色将肌纤维染成紫蓝色,闰盘着色深蓝,纤维结缔组织染成玫瑰红色。研究结果表明,绵羊心肌纤维较细,肌纤维横纹清晰,闰盘较稀疏。H2O2因其氧化和漂白作用,在改良PTAH染色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藏绵羊是藏族人民长期在高原特殊环境下选育的一个地方绵羊品种。长期在高寒低氧、气候恶劣条件下生存繁衍的藏绵羊,具有体质结实、耐粗放饲养管理、适应高寒自然条件的特性,不仅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生活资料,而且也是主要生产资料。笔者以西藏那曲县(藏绵羊主产区)35只成年藏母绵羊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同时进一步分析估测了藏母绵羊体重的回归模型,以期指导藏绵羊的生产  相似文献   

15.
藏绵羊对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是高原家畜低氧适应研究的最佳动物。本研究选择欧拉型藏绵羊(海拔约4 000 m)和湖羊(海拔约100 m)的12项血液生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藏绵羊HGB(117.59±0.557 g/L)、HCT(62.26±0.583%)值极显著高于湖羊(P<0.01),而PO2(34.56±0.499 Pa)、SO2(64.14±0.571%)值极显著低于湖羊(P<0.01);在血液酸碱和电解质指标中,藏绵羊的PCO2、HCO3-、TCO2、BE值极显著低于湖羊(P<0.01),Ca2+高于湖羊(P<0.05),pH、Na+和K+3项指标在两品种间无差异(P>0.05)。结果表明,与氧气运输相关指标的HGB和HCT值均为高海拔环境的藏绵羊高于低海拔生活环境的湖羊,藏绵羊低氧适应的主要生理表征是较高的血红蛋白浓度,而红细...  相似文献   

16.
研究利用14个微卫星标记,对新疆北疆9个绵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4个微卫星位点在9个绵羊群体中的多态信息含量(PIC)除BM1824、OarCP20为低、中度多态外,其余12个微卫星均为高度多态。绵羊群体的平均PIC为0.711,H为0.740,No为9.2,Ne为4.760。中国美利奴羊和新疆细毛羊与其他7个绵羊群体遗传距离较远;巴什拜羊与杂交F_1代、杂交F_2代和杂交F_3代遗传距离较远;哈萨克羊、阿勒泰羊、巴什拜羊和也木勒羊遗传距离较近;各绵羊品种与其来源、育成史和地理分布一致。  相似文献   

17.
对青海藏系绵羊皮肤切片进行H.E.染色的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青海藏系绵羊皮肤毛囊在2月份处于休止期、5月份处于兴盛前期、8月份处于兴盛期、11月份进入退行期;初级毛囊密度活动变化较次级毛囊密度活动变化恒定,S/P值明显低于其他品系绵羊;毛囊群以一元体和二元体毛囊群居多,三元体毛囊群较少。  相似文献   

18.
绵羊牧食行为及其与植物群落斑块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对群落结构、绵羊的牧食行为及其与植物群落斑块的关系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轮牧处理群落斑块结构优于自由放牧处理;从绵羊食谱构成来看,轮牧处理牧草品质明显优于自由放牧处理;家畜采食路线轮牧处理较自由处理短;影响绵羊采食行为的因素主要是草地空间异质性,采食频率这个指标对草场的植物种类组成较为敏感,可以用来较好地反映绵羊采食行为特征与草场空间异质性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 川西北高原地区复杂独特的地理环境制约着畜种的分布。同一品种中不同生态型的牲畜在地域分布上亦有着差异。草地型藏绵羊多分布在丘状高原,山谷型则多分布在中山、高山峡谷地区。本文采用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十一个主要的生态因子(海拔高度、年平均温度、年极端最高气  相似文献   

20.
<正> 绵羊是甘孜州的优势畜种之一,1987年全州绵羊存栏数达97.63万只,占各类牲畜总数的20.7%,居全省第二位。搞好绵羊改良,提高绵羊毛产量对促进养羊业发展,振兴民族地区经济将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拟就甘孜州的绵羊改良作一初步的探讨,不妥之处,请同行及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