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我国个别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含高浓度三聚氰胺事件使世人震惊.牛乳中含有高浓度的三聚氰胺,是在生产过程中人为添加三聚氰胺造成的;由于三聚氰胺是在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原料,牛乳中含有微量三聚氰胺,可能是其他生产环节的污染所造成.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通过在奶牛饲粮中添加三聚氰胺下脚料,研究三聚氰胺对奶牛瘤胃液、血液、尿液、粪和奶中三聚氰胺残留浓度的影响,进而揭示三聚氰胺在奶牛体内的代谢途径.试验设计3个三聚氰胺添加水平(添加量分别为精料量的0.516%、0.860%和1.204%),分为3个阶段进行试验,每个阶段都是相同的5头牛,同一阶段饲喂相同的试验饲粮.每个阶段试验期10 d,前7 d为预试期,后3 d为采样期.结果表明:尿、粪和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残留浓度随着三聚氰胺下脚料添加水平的增加而上升,其中添加水平最高阶段的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残留浓度为1.31 mg/kg,粪中三聚氰胺的残留浓度为3.30 mg/kg,尿中三聚氰胺的残留浓度为107.75 mg/kg.由此得出,三聚氰胺主要代谢途径是泌尿系统,而粪和牛奶只是辅助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3.
三聚氰胺时蛋鸡的急性生和蓄积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个试验,研究三聚氰胺经口染毒对蛋鸡的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试验一,选择70只220日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蛋鸡一次口服三聚氰胺的剂量分别是944.7、1 306.7、1 807.4、2 500.1、3 458.0、4 783.1和6 616.0 mg/kg,研究三聚氰胺对蛋鸡的急性毒性.试验二,选择40只240日龄的海兰褐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R,试验组蛋鸡每日口服三聚氰胺605.0 mg/kg,累积剂量至5LD50时结束试验,对照组口服等量淀粉,研究三聚氰胺对蛋鸡的蓄积毒性.试验结束后,对存活蛋鸡进行耐受性测定.结果表明,海兰褐蛋鸡口服三聚氰胺的LD50为2 419.9 mg/kg,95%可信限是2 017.0~2 903.4 mg/kg.蓄积系数K>5.三聚氰胺中毒存活鸡一次口服三聚氰胺2 419.9 mg/kg后,蛋鸡死亡率达8.3%;对照组蛋鸡初次口服三聚氰胺2 419.9 mg/kg后,死亡率达45%,二者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三聚氰胺对蛋鸡具有低毒性、轻度蓄积的特点,蛋鸡对三聚氰胺具有较高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4.
试验鸭为300只1日龄樱桃谷肉鸭SM3,随机分为10个处理.处理1-10组日粮中分别舍有0、2、5、10、20、50、100、200、500和1 000mg/kg的三聚氰胺,以研究饲喂不同水平三聚氰胺的试验日粮后在肉鸭组织中的残留量.在肉鸭1~42日龄,处理1~10组肉鸭分别饲喂含有不同水平三聚氰胺的试验日粮;在肉鸭43~49日龄,各处理组肉鸭均饲喂不含三聚氰胺的日粮.在肉鸭的14、28、42和49日龄,每个处理随机选取3只试验鸭,屠宰,取胸肉、肝脏和肾脏,用于三聚氰胺的残留测定.结果表明,用三聚氰胺含量≤50mg/kg的日粮饲喂肉鸭42d后,在胸肉、肝脏和肾脏中均未检出含有三聚氰胺;当日粮中三聚氰胺含量≥100mg/kg,肉鸭组织中三聚氰胺的残留量随日粮中三聚氰胺含量的升高而线性升高(P<0.05);在含有高水平三聚氰胺的日粮组中(500和1 000mg/kg),肉鸭胸肉、肝脏和肾脏中三聚氰胺残留量不同,以肾脏中的较高(P>0.05);43日龄开始饲喂不含三聚氰胺的日粮7 d后,各组织中均未检出含有三聚氰胺.  相似文献   

5.
[本刊综合报道]最近,刚刚重创中国乳业的三聚氰胺问题再次升级,三聚氰胺风暴波及饲料行业.一时间传闻四起,"饲料行业添加三聚氰胺是行业潜规则"的说法充斥各大网站,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三聚氰胺简介 1.1 三聚氰胺的化学性质 三聚氰胺呈弱碱性,与盐酸、硫酸、硝酸、乙酸和草酸等都能形成三聚氰胺盐.中性或微碱性情况下,与甲醛缩合成各种羟甲基三聚氰胺,但在微酸性中(pH 5.5~6.5)与羟甲基的衍生物进行缩聚反应而生成树脂产物.遇强酸或强碱水溶液水解,胺基逐步被羟基取代,先生成三聚氰酸二酰胺,进一步水解生成三聚氰酸-酰胺,最后生成三聚氰酸.  相似文献   

7.
动物性食品中三聚氰胺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动物性食品中三聚氰胺的检出,引起了全世界广泛的关注,因此动物性食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的研究成为了关注的热点问题.论文综述了三聚氰胺的代谢、毒性、检测以及国内外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液态奶三聚氰胺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液态奶中三聚氰胺含量方法,采取三聚氰胺用三氯乙酸溶液提取,提取液离心后经混合型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洗脱物用甲醇溶液溶解,最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校准曲线在0.05 mg/kg~1.0 mg/kg范围内,相关系数r>0.999,奶与奶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限为0.5 mg/kg,定量限为1 mg/kg.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液态奶中三聚氰胺的方法灵敏度高,适用于液态奶中三聚氰胺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三聚氰胺的毒性及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中.近两年先后出现了由三聚氰胺引起的美国宠物中毒事件和我国被污染奶粉事件.文章对三聚氰胺的理化性质、生产用途、代谢、毒性以及残留检测方法等五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三聚氰胺在产蛋鸭不同组织中的沉积和消除规律。选用体质量(1.66 kg±0.16 kg)和产蛋率(75.15%±3.29%)相近的19周龄健康金定产蛋鸭432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试验日粮中三聚氰胺的添加量分别为0、5、50和100 mg.kg-1,连续饲喂21 d。而后改喂基础日粮。于沉积试验第4、7、14和21天和改喂基础日粮的第8、24、48和96小时分别测定产蛋鸭血浆、肾脏、肝脏和胸肌中的三聚氰胺含量。结果表明,产蛋鸭连续饲喂含三聚氰胺日粮的21 d,50和100 mg.kg-1处理组各组织中三聚氰胺平均含量均显著高于0和5 mg.kg-1处理组(P0.05);0和5 mg.kg-1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100 mg.kg-1处理组各组织中三聚氰胺含量的高低依次为:血浆肾脏肝脏胸肌。组织中三聚氰胺消除较为缓慢,日粮含量越高组织中三聚氰胺消除所需要的时间越长。改喂基础日粮96 h后,各组织中的三聚氰胺含量显著降低,逐渐接近于对照组值,但96 h各组织中三聚氰胺含量均未消除完全。试验期间,产蛋鸭组织中未检测到三聚氰酸。日粮三聚氰胺含量越高,产蛋鸭组织中的浓度越高,消除需要的时间越长,停饲含三聚氰胺日粮96 h不能完全消除各组织中的三聚氰胺。血浆和肾脏中三聚氰胺含量较高,肝脏次之,胸肌最低,建议以血浆和肾脏作为三聚氰胺残留检测的敏感组织。  相似文献   

11.
行业采风     
<正>美国食品也有三聚氰胺问题德克萨斯州州立大学历史教授詹姆斯.麦克威廉斯2008年11月17日在美国《纽约时报》发表文章,题为《我们自身的三聚氰胺问题》。鉴于三聚氰胺普遍存在,食品中可能总会有三聚氰胺的残迹。因此,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规定,食品中三聚氰胺含量的合法标准为每千克不超过2.5毫克(2.5 ppm)。这  相似文献   

12.
三聚氰胺     
几年来,法之徒利用三聚氰胺在食品与饲料中谋取暴利,引发人们的健康受到威胁,食品安全亮起红灯.本文从三聚氰胺性质、毒性谈起,分析食品与饲料中引入三聚氰胺的原因与危害,倡导人们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饲料和食品中三聚氰胺的毒性及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聚氰胺本是作为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原料,被部分不法商贩利用,添加在饲料和食品中以造成表观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假象.自2007年从中国进口的掺杂三聚氰胺的小麦蛋白粉原料引起的美国宠物食品污染事件后,陆续从大米粉、饲料、奶粉、鸡蛋等高蛋白类食品中发现三聚氰胺,已造成了严重的食物安全事故.文章综合了近几年有关三聚氰胺检测的最新报道,介绍了其毒性机理,首次从食品和饲料两个方面详尽论述了三聚氰胺现有的前处理方法和仪器方法,指出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和净化方法的重要性,为今后新方法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饲料和牛奶中频频出现三聚氰胺,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对饲料和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检测已成为必须.分析三聚氰胺的基本性质、危害性、中毒机制和饲料混入的原因,并对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的几种检测方法酶联免疫法(ELISA)、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UHPLC-MS-MS)的应用分别加以分析,以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检测方法对饲料中三聚氰胺开展检测.  相似文献   

15.
猪鸡体内三聚氰胺残留与代谢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下半年以来,"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中毒事件发生后,引起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三聚氰胺"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为了掌握三聚氰胺对动物的危害程度,研究了解猪、鸡体内三聚氰胺残留与消长动态,分析代谢规律,采取有效措施,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本课题组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分别在余姚和鄞州两地对动物体内三聚氰胺残留的研究试验.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2月以来,三聚氰胺"毒奶粉"又多次卷土重来,部分未销毁"毒奶粉"可能向饲料行业低价抛销,人为向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污染风险增大,此外通过实验发现饲料原料中夹杂的塑料编织袋和尼龙纤维中也含有三聚氰胺,存在三聚氛胺无意污染的可能性,因此,我国饲料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并积极应对,防止三聚氰胺在我国饲料行业中死灰复燃.  相似文献   

17.
实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蛋中的三聚氰胺.鸡蛋样品经酸性缓冲液提取,混合阳离子固相萃取柱净化,提取物蒸发浓缩至干,流动相溶解,过滤用HPLC 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鸡蛋中三聚氰胺检测限为0.5 mg/kg,空白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2 %~103.5 %,能满足鸡蛋中三聚氰胺残留量检测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利用傅利叶近红外光谱对鱼粉中掺杂的三聚氰胺进行定性鉴定及定量预测的可行性及方法.本研究收集饲用鱼粉106个,通过添加三聚氰胺标准品到饲用鱼粉中,以制备三聚氰胺含量不同的掺假鱼粉236个,三聚氰胺含量为0.1%~15.0%;然后用傅利叶近红外光谱仪采集饲用鱼粉、掺杂三聚氰胺鱼粉和三聚氰胺标准品的近红外光谱曲线,采用因子算法建立定性模型,利用偏最小二乘分析(PLS)建立定量分析模型.结果显示,根据三聚氰胺标准品和鱼粉的近红外光谱,可选取6 873.4~6 514.7 cm-1作为定性分析的特征光谱,而据此所建定性分析模型对检验集样品识别率为96.5%;用于定量分析的近红外特征光谱为7 560.0~7 058.5、6 915.8~6 098.1及4 601.6~4 246.7 cm -1,用此特征光谱所建0.1%~15.0%定量分析模型和0.1%~5.5%定量分析模型的交叉验证标准差平方根(RMSECV)分别为0.634%和0.210%,决定系数R2为94.77%和98.59%.用此二定量模型对检验集样品预测,其预测标准差平方根(RMSEP)分别为0.779%和0.188%,能较准确地预测鱼粉中掺杂三聚氰胺的含量.因此,傅利叶近红外光谱能够较准确、快速地鉴定鱼粉中是否掺杂三聚氰胺及定量预测其含量.  相似文献   

19.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饲料中三聚氰胺的检测引起了广泛关注.2007年国家出台的饲料中三聚氰胺的检验方法,即NY/T1372-2007,笔者通过长期应用,发现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加强饲料和畜禽产品安全,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9月,我国多名婴幼儿因食用三鹿牌婴幼儿奶粉而患上肾结石病甚至死亡,经过检测表明,三鹿事件的"毒"源是因为奶粉中含有了过量的三聚氰胺.在"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国家有关部门对全国109家产品生产企业的491批次婴幼儿奶粉进行了检验,专项检查显示,有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2008年10月25日,香港食物安全部门在产自大连韩伟养鸡有限公司的"佳之选"新鲜鸡蛋中验出三聚氰胺含量超标88%,很多专家认为直接往鸡蛋中添加三聚氰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1],如果排除空气污染以外,鸡蛋中的三聚氰胺很有可能是从饲料中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