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不同小麦品种播种期种植试验,研究播种期对小麦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方法]主要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选择里下河地区的当家品种扬麦158、苏麦6号、宁麦9号进行种植试验。[结果]冬前期干物质积累量苏麦6号和扬麦158比较接近,宁麦9号比较低;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苏麦6号、宁麦9号和扬麦158之间都比较接近;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宁麦9号>苏麦6号>扬麦158。[结论]综合考虑小麦干物质积累量与播期的关系,里下河地区小麦的最佳播期为10月25日左右。  相似文献   

2.
“宁麦12号”(原“宁96048”)为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001年以“宁9170”为母本,“扬158”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后代连续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04年8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该品种2001~2003年度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345.1kg。较对照“扬麦158  相似文献   

3.
全国小麦品种2007—2008年度长江中下游组安庆试点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12个品种(系)中,宁0310产量4900.05kg/hm^2,较对照扬麦158增产5.0%,该品种参试两年综合性状较好,产量稳定,适应性较好,建议推荐参加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4.
糯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5个糯小麦品系为母本,7个推广品种为父本,采用p×q杂交设计,研究了株高、主穗长、总小穗数、结实小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单穗粒重和单株粒重8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同一性状不同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和不同组合间的特殊配合力存在明显差异,8个农艺性状由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共同作用,但除结实小穗数外,其他7个农艺性状均以加性效应为主;糯小麦品系宁W0065的植株矮化和千粒重的一般配合力最好,TH具有增加穗粒数和提高单穗粒重的作用;杂交组合H9908×扬麦158、H9908×苏麦6号和宁W0065×豫麦50表现株高适中、结实小穗数与每穗粒数多以及粒重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苏红 《农家致富》2014,(16):23-23
宁麦19,原名“宁05-551”,审定编号:苏审麦201201,由江苏省农科院农业生物技术所、江苏红旗种业有限公司以宁9144/扬麦158//扬麦158,于2008年育成,属春性中早熟小麦品种。适宜淮南稻麦两熟地区尤其是中晚熟水稻茬(直播稻茬)种植。一、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高产稳产。2011-2012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10.6公斤,较对照扬麦11号增产8.4%。2014年江苏好品种评比专家现场测产平均亩产528公斤。(2)耐迟播,熟期早。幼苗直立,叶色淡绿,叶片较宽大。抗寒性较强,分蘖力较强,成穗数较多,耐肥抗倒性一般。穗成株期叶片大小适中,  相似文献   

6.
以抗梭条花叶病的宁麦9 号、苏麦3 号、宁麦7 号及高感梭条花叶病的扬麦5 号、扬麦158、宁9415 为亲本,配制成13 个组合,在田间病圃鉴定了亲本、F1 、F2 和回交后代对小麦梭条花叶病的抗性表现。结果表明,小麦品种对梭条花叶病的抗性为细胞核遗传,这一性状受1~2 对基因控制,宁麦9 号和苏麦3 号各含有2 对抗病基因,宁麦7 号含有1 对抗病基因。抗病性为显性,感病性为隐性。并提出通过常规育种手段选育抗梭条花叶病的小麦品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宁麦23     
<正>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05品种名称:宁麦23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品种来源:宁9534/扬麦158//宁9534特征特性:春性品种,全生育期203天,比对照扬麦158晚熟1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苗叶细长、叶绿色。株高95cm,株型紧凑,抗倒性一般。穗层较整齐,熟相较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椭圆形、半硬质、较饱满。平均每667m2穗数31.9万穗,穗粒数40.6粒,千粒重40.8g。抗病性接种鉴定,高感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中感纹枯病,中抗赤霉病。品  相似文献   

8.
宁麦19由江苏红旗种业有限公司和江苏省农科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从宁9144/扬麦158//扬麦158杂交组合中经多年合作选育而成,201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麦201201。适合淮南稻麦两熟地区尤其是中晚熟水稻茬(直播稻茬)种植。一、特征特性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叶片大小适中;植株偏松散,株高85~90厘米;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穗长8~10厘米,着粒密度中等,结实性  相似文献   

9.
豫麦158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利用矮败核不育轮回选择技术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04),具有高产、稳产、广适的特点,适于在黄淮南片麦区种植。2015~2017年多点大面积高产示范,创造了百亩连片平均11 463 kg/hm2的高产记录。通过对豫麦158的品种特性进行分析,结合高产示范,总结了豫麦158的栽培技术要点,以实现良种良法的配套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100个不同类型小麦籽粒的赖氨酸含量.结果表明:100个小麦品种(系)籽粒的赖氨酸含量平均值为0.40%,中等及以上赖氨酸含量的品种(系)有53个,占全部供试品种(系)的53%,其中宁麦9号、宁0078、宁9-18、宁96048、扬麦13号、910084、安92484、渝98767等 8个品种(系)的赖氨酸含量最高, 占全部供试品种的8%.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不同小麦品种对小麦纹枯病、叶锈病的田间抗性,特开展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扬麦18、扬麦19、镇麦5号、扬麦158、镇麦8号、扬麦13、扬麦12等品种的小麦纹枯病发病较轻,对小麦纹枯病田间抗性表现较好;镇麦8号、扬麦12、扬麦158、镇麦5号、扬麦19等品种的小麦叶锈病发病较轻,对小麦叶锈病田间抗性表现较好。建议在小麦纹枯病、叶锈病重发区,推广种植扬麦19、镇麦8号、镇麦5号、扬麦12等品种。  相似文献   

12.
宁麦22在国家长江中下游组2008—2009年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6 354.00 kg/hm2,比对照品种扬麦158增产4.20%,居13个参试品种的第3位,增产点次率达73.3%;2011—2012年度,平均产量6 229.50 kg/hm2,比扬麦158增产8.80%,居13个参试品种的第2位,增产点次率达82.4%;2012—2013年度,国家长江中下游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各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4 940.00 kg/hm2,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7.60%。宁麦22全生育期203~205 d,穗大粒多,籽粒商品性较好,中抗赤霉病,2013年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并定名为宁麦22(国审麦200303)。该品种适合在长江中下游麦区的苏皖淮南地区,湖北中北部及河南信阳、浙江中北部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10个小麦品种(系)的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永辉  李强  杨泽峰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237-2238
以扬麦158为对照,对引进和选育的10个品种(系)进行品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YD249产量最高,比对照扬麦158增产23.3%。对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发现每穗小穗数、公顷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正确评价抗病亲本和选配杂交组合,本研究选用3个感病亲本和3个抗病程度不同的抗性亲本,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置9个组合,用播种沟接菌法对各组合杂种F1进行纹枯病诱发鉴定,研究小麦纹枯病抗性的配合力。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组合的病情指数都一致倾向于病害较轻的亲本;品种之间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差异明显。一般配合力效应变幅范围在-9.59%~14.54%之间,既有正向又有负向,亲本P1中N iavt14的一般配合力的相对效应值最低,为-9.59%,其次是AR z,为-4.95%,在抗性育种中,这两个品种可以作为抗性亲本利用。特殊配合力效应值的变化范围为-12.66%~19.15%,组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AR z×宁麦8号、N iavt14×宁麦8号、水涝麦×徐州25、水涝麦×扬麦158,这些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较低,可在抗病育种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小麦籽粒颜色的遗传特性,配制了2个红皮小麦品种和2个白皮小麦品种正反交,计8个杂交组合,观察了F1、BC11(红皮品种×F1)、BC12(白皮品种×F1)、F2植株上籽粒颜色的分离表现.结果表明:籽粒颜色为细胞核遗传,红皮对白皮呈显性.扬麦158与白皮品种杂交后的F2分离符合15红∶1白,说明扬麦158籽粒颜色受2对显性基因控制;宁麦8号与白皮品种杂交后的F2分离呈3红∶1白分离,说明宁麦8号籽粒颜色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6.
保麦158是由江苏保丰集团公司于2004年以保丰048为母本、徐麦7086为父本经多年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于2019年年底通过江苏省审定。通过对保麦15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进行探讨,为其市场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 新乐市共19个乡,158个村,42万亩耕,其中薄沙漏地占60—70%,中等肥力偏低。据化验,土壤有机质为0.858%,全氮0.25%,碱解氮46.5ppm,速效磷13ppm。历年小麦亩产平均200公斤左右。据试验,小麦在各生育时期对氮、磷、钾的吸收情况如表1: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不同小麦品种播期试验,研究播期对里下河地区小麦穗粒结构的影响。[方法]主要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选择里下河地区的当家品种扬麦158、苏麦6号、宁麦9号进行种植试验。[结果]有效穗数,苏麦6号和宁麦9号接近,扬麦158较低。实粒数,苏麦6号和扬麦158接近,宁麦9号较多。千粒重,苏麦6号>扬麦158>宁麦9号。[结论]在10月25日~30日播种,播期对有效穗数和实粒数的影响较小;播期对千粒重的影响不明显。综合考虑小麦穗粒结构与播期的关系,尤其要达到高产优质的栽培目标,当地小麦的播期安排在10月25日~11月4日最佳。  相似文献   

19.
卞庆中 《农家致富》2014,(17):23-23
生选3号是江苏省农科院遗传所和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联合选育的春性早中熟类型小麦品种,200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由扬州市扬子江种业有限位公司独占经销。该品种于2001-2002年参加抗赤性鉴定试验,试验结果为农艺性状与扬麦158基本一致,对赤霉病的抗侵染能力略强于对照扬麦158,抗扩展能力优于扬麦158,是目前推广品种中抗赤性最好的一个。  相似文献   

20.
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进行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浩麦1号、扬辐麦5号、镇麦168、宁麦518、扬麦158的产量、生育期、抗性等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可在六安市裕安区及其周边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