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ω3 脂肪酸去饱和酶(fatty acid desaturase, FAD)能使藻类细胞产生一系列具有高附加值的ω3 脂肪酸。在已克隆到缺刻缘绿藻(Myrmecia incisa Reisigl)的ω3FAD 基因基础上,为进一步了解其功能,本研究首先利用反转录 PCR(RT-PCR)技术,克隆其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片段,然后亚克隆到穿梭表达载体 pYES2 中,以构建重组酵母表达载体 pY-ω3FAD;通过电穿孔法将该重组载体转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INVSc1 菌株中,经筛选与序列验证得到含有 pY-ω3FAD 重组质粒的酵母转化株。在 5℃,添加底物亚麻酸及半乳糖诱导表达,连续培养 72 h,经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及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证明,转目的基因的酵母能将外源添加的亚油酸在 15 位脱氢生成α- 亚麻酸,表明ω3FAD具有Δ15 脂肪酸去饱和作用的功能。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诱导培养时,气相色谱结果显示,在 30℃培养的转基因酵母中没有检测到α- 亚麻酸;但在不高于 25℃培养的转基因酵母中,发现ω3FAD 能将外源添加的底物去饱和为α- 亚麻酸,且随着温度的降低,其去饱和能力增强,5℃时的底物转化效率达到29.73%。将转目的基因酵母在 5℃温度下诱导培养不同时间,结果显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LA(linoleic acid,亚油酸)转化为α- 亚麻酸的效率也提高,培养 4 d 时其转化效率达到 38.86%。该研究结果提示,缺刻缘绿藻ω3FAD 基因编码的酶蛋白为一个低温诱导酶。缺刻缘绿藻ω3FAD 基因之所以能在酵母细胞中被低温诱导表达,可能因为后者存在一个低温诱导的脂肪酸去饱和系统。  相似文献   

2.
3.
18-1目录   总被引:45,自引:11,他引:34  
【目的】 弄清中国秸秆资源数量及其养分资源量,旨在为充分利用秸秆资源、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化肥施用零增长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本研究以中国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花生和油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中国统计数据和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对2015年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数量及其养分资源量进行估算,同时对各地区不同作物最佳施肥量进行统计,分析秸秆不同比例还田下氮、磷、钾输入量分别占化肥用量百分比。 【结果】 2015年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量为71878.53万t,所含的氮 (N)、磷 (P2O5)、钾 (K2O) 养分资源总量分别达到625.6、197.9、1159.5万t。秸秆养分资源量以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最大,分别占养分资源总量的33.1%、14.5%和34.2%,其他作物以油菜秸秆养分数量最高,占7.6%。作物秸秆养分数量中以玉米氮和磷养分数量最高,分别占单质养分总量的37.4%(N) 和41.5% (P2O5);钾养分数量以水稻最高,占36.9% (K2O)。秸秆总量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较多,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6.4%和26.2%。秸秆养分资源总量最高的为黑龙江省,其次为河南和山东,分别占全国秸秆养分资源总量的10.3%、9.5%和6.8%。中国2015年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2亿hm2,产量为6.3亿t,作物理论N、P2O5和K2O需求量分别为1445.9、546.4、1652.3万t。如果将秸秆全量还田,带入农田的平均养分量可高达N 54.4 kg/hm2、P2O515.5 kg/hm2和K2O 88.1 kg /hm2,相当于化肥用量的38.4% (N)、18.9% (P2O5) 和85.5% (K2O)。 【结论】 中国农作物秸秆数量及其养分资源量巨大,依据地域秸秆特点,充分合理利用秸秆养分资源,是实现化肥减施增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Global shortages in fish oil are forcing the aquaculture feed industry to use alternative oil sources, the use of which negatively affects the final fatty acid makeup of cultured fish. Thus, the modulation of fatty acid metabolism in cultured fish is the core of an intensive global research effort.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various dietary α-linolenic acid (ALA, 18:3n-3)/linoleic acid (LA, 18:2n-6) ratios in cultured fish. A feeding trial was implemented on the freshwater finfish Murray cod, in which fish were fed either a fish oil-based control diet or one of five fish oil-deprived experimental diets formulated to contain an ALA/LA ratio ranging from 0.3 to 2.9, but with a constant total C?? PUFA (ALA+LA) content. The whole-body fatty acid balance 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fish in vivo fatty acid metabolism.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ietary ALA was more actively β-oxidized and bioconverted, whereas LA appears to be more efficiently deposited. LA was β-oxidized at a constant level (~36% of net intake) independent of dietary availability, whereas ALA was oxidized proportionally to dietary supply. The in vivo apparent Δ-6 desaturase activity on n-3 and n-6 PUFA exhibited an increasing and decreasing trend, respectively,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increasing dietary ALA/LA ratio, clearly indicating that this enzymatic activity is substrate dependent. However, the maximum Δ-6 desaturase activity acting on ALA peaked at the substrate level of 3.2186 (μmol g fish?1 day?1), suggesting that additional inclusion of ALA is not only wasteful but counterproductive in terms of n-3 LC-PUFA production. Despite a constant total supply of ALA+LA, the recorded total in vivo apparent Δ-6 desaturase activity on both substrates (ALA and LA) increased in synchrony with the ALA/LA ratio, peaking at 1.54, and a 3.2-fold greater Δ-6 desaturase affinity toward ALA over LA was recorded.  相似文献   

5.
鸡白细胞介素-18(ChIL-18)重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含有鸡白细胞介素-18(ChIL-18)基因的质粒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内进行诱导表达,经亲和层析法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CEF-VSV系统,检测其对SPF鸡脾淋巴细胞诱导产生γ-干扰素(IFN-γ)的活性和其对病毒的抑制效果;用3H-TdR掺入法和MTT法分别检测其对T淋巴细胞诱导转化和NK细胞杀伤活性的作用。结果表明,经诱导表达出分子量44kD的目的蛋白(与GST融合表达),纯化后得到去除菌体蛋白的高纯度目的蛋白;该蛋白能够诱导脾细胞产生IFN-γ,当浓度为250ng/mL时诱导IFN-γ的活性最高,可达1×106U/mL;但该蛋白不能直接抑制水疱性口炎病毒(VSV)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生长;能够刺激淋巴细胞显著增殖,浓度为250ng/mL时效果最佳;适当浓度的rChIL-18蛋白能促进NK细胞的杀伤活性,浓度为150ng/mL时,作用最强。利用原核表达的重组鸡白细胞介素-18蛋白与天然鸡IL-18蛋白一样具有较广泛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得优良品种陕253有关ω-醇溶蛋白基因的相关信息,根据已报道的ω-醇溶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采用PCR方法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陕253总DNA进行扩增,回收1 000 bp左右的片段,经纯化、克隆并测序,获得5个不同的ω-醇溶蛋白新基因,命名为Gli-S253-1、Gli一S253-2、Gli-S253-3、Gli-S253-4和Gli-S253-5,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GQ423428、GQ423429、GQ423430、GQ423431和GQ423432.序列分析表明:(1)ω-醇溶蛋白基因沉默主要有4种类型(Q→*、I→*、R→*和W→*),并以第一种类型为主(占66.6%);(2)从三联体密码角度看,谷氨酰胺(Q)的两种编码方式最容易发生沉默突变(CAA→TAA和CAG→TAG);(3)从突变位点来看,沉默主要发生于三联体密码的第一位碱基(占77.8%),第二位碱基发生突变的频率占33.3%,但未见第三位沉默突变;GQ423428出现了罕见的ATA→TAA类沉默,同时涉及两个位点的变异;(4)就基因沉默突变的数目而言,GQ423428和GQ423429各高达6次,其中4个位点(349、373、478和592)为上述5条记录所共有;(5)从编码成熟蛋白的结构上看,沉默突变主要集中于ω-醇溶蛋白重复区,信号肽区及N-端区未发现此类变异;(6)进化分析表明,小麦族的ω-gliadin/secalin分成3支,其中小麦来源的ω-gliadin聚成一支.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从陕253成功分离到5条存在丰富多样性的ω-醇溶蛋白编码基因,为深入研究优质的来源及分子辅助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第18届国际土壤学大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其国 《土壤》2007,39(1):2-18
1 第18届国际土壤学大会组织系统 本届国际土壤学大会组织系统分4个部门,部门下分设专业委员会,具体组织结构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获悉,农业农村部发布第381号公告,黄淮肉羊等25个畜禽和蚕新品种及配套系,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通过。根据《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办法》规定,由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颁发证书。至此,河南省由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主持培育的"黄淮肉羊"新品种正式诞生,该新品种的培育成功对河南省乃至整个黄淮地区的肉羊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广西大学2007年有18项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具体如下:1化学化工学院韦小玲等发明的“室外小广告水溶性快速清洗剂的制备方法”(ZL200510018348·4)于2007年1月3日获专利授权。该发明是一种室外小广告水溶性快速清洗剂。将该清洗剂喷涂到小广告上,经刷洗、擦除即可,不破坏原有的字迹,不伤底漆,清洗快速,成本低。2化学化工学院李伟光等发明的“以桂枝叶、桂皮为原料直接生产天然苯甲醛的方法”(ZL200510019605·6)于2007年4月4日获专利授权。该发明是将桂枝叶或桂皮经蒸馏、水解反应,制取天然苯甲醛。只需在原有桂油生产工艺添加水解反应器即可,投资少,工艺路线短,能耗少,生产成本低。按桂枝叶计算,初级苯甲醛产品得率为0·5%。3化学化工学院尹作栋等发明的“三醋酸锑的制备方法”(ZL200510019325·5)于2007年4月25获专利授权。该发明将锑粉和醋酸酐放到甲苯溶剂中,加入适量催化剂后进行氧化反应,经过滤、结晶制取三醋酸锑。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工艺简单,流程短,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4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李有志等发明的“一株高抗金属盐的微紫青霉菌”(ZL20041004619...  相似文献   

10.
跨膜蛋白18基因(Transmembrane protein 18,TMEM18)在神经系统表达.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表明,该基因的突变会影响人类肥胖和Body Mass Index(BMI)值变化.本研究采用DNA池测序技术检测了郏县红牛(Bos taurus) TMEM18基因5个外显子和部分内含子区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通过PCR-RFLP技术对所发现的SNP位点进行分型验证,然后分析不同基因型与郏县红牛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郏县红牛TMEM18基因上共发现了3处新的SNPs:NW_003099175.1∶g.2303G>A、g.3835 G>A和g.3865 A>G(aa.Gly>Ser).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郏县红牛TMEM18基因g.2303G>A位点AA型个体体高、体长、胸围和体重显著大于GG型(P<0.05),郏县红牛TMEM18基因g.3835 G>A位点AG型个体胸围和体重显著大于AA型(P<0.05).研究结果提示,这两个位点可作为郏县红牛品种体尺和体重生长性状选择的分子育种候选标记.  相似文献   

11.
天椒18号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日光温室加代选育和病圃选择,对甘谷线椒进行提纯复壮而选育出的加工型辣椒新品种。在2014 — 2015 年的多点试验中,天椒18号2 a 12(点)次平均折合干椒产量 5 104.50 kg/hm2,较对照品种甘谷线椒增产13.7%。天椒18号为早中熟制干辣线椒,始花节位11~12节,平均果长21.8 cm,果径2.15 cm,果肉厚0.13 cm,平均单果重13.8 g。红熟果深红色,果面微皱,辣味强。适宜在甘肃省天水市及气候条件相近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2.
渝麦18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两系"杂交小麦新品种,2017年通过重庆市小麦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杂种优势表现突出,丰产稳产性好,抗逆能力强,高产,抗病,生产示范中一般比对照渝麦7号增产10%左右。简述渝麦18的特征特性。从"种植环境和土地整理;精选种子,保证纯度和质量;播种期和播种量;施肥、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几个方面简介大田栽培技术。从"播种期选择;播种方式和播种量;施肥、病虫害防治和花期管理;适时收获"几个方面简介其制种栽培技术。从"田块选择;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严格去杂;适时收获"几个方面简介亲本繁殖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适宜在甘肃省范围内种植的鲜食玉米新品种18个,其中甜玉米品种有SBS903、超甜88、超甜白+黄、先农甜珍、超甜603,糯玉米品种有源糯1号、香甜糯868、天润糯1号、香甜糯9号、富友FNL80、垦白糯2号、紫玉糯839、瑞糯260、金玉糯856、航玉糯8号、甘甜糯3号、甘甜糯1号、白玉糯909。介绍了适宜甘肃应用的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也是西藏传统的经济作物之一,但江孜县农民对油菜的重视度较低、积极性不高,所以在品种选择和种植方式上较落后。2017年,日喀则市江孜县江孜镇乡开展了对油菜年河18号大面积高产栽培试验示范,结果其平均667 m2产量达210 kg,增产34.3%。分析其高产的主要原因是适宜的种植密度,合理施肥,单株角数多,单位面积总角果数多,苗期生产优势强等。同时,采取相应的栽培及田间管理等配套技术可更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5.
龚子同  张甘霖  黄标 《土壤通报》2008,39(1):158-162
简述18届国际土壤学大会的特点,讨论了大会对我国土壤学发展的一些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WRKY转录因子在植物抵抗逆境胁迫方面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从桃中克隆PpWRKY18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PpWRKY18蛋白含有典型WRKY功能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桃PpWRKY18与蔷薇科物种的亲缘关系最为相近。生物信息学预测PpWRKY18蛋白定位细胞核,并通过农杆菌瞬时注射烟草叶片证实PpWRKY18定位于细胞核。对PGEX-PpWRKY18融合蛋白进行诱导表达,发现PpWRKY18融合蛋白主要在包涵体中表达。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PpWRKY18受干旱诱导表达量上升,复水后PpWRKY18表达量下降。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蛋白磷酸酶蛋白家族(Protein Phosphatase 2C)、C2H2蛋白家族(PpZAT5)、ERF蛋白家族(PpERF9)、BHLH蛋白家族(PpBHLH92)可能与PpWRKY18蛋白互作,推测PpWRKY18蛋白通过与这些蛋白互作协同响应干旱胁迫。本研究为探索PpWRKY18响应干旱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景泰县对18个引进胡麻新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适宜景泰县推广种植的丰产型胡麻品种有陇亚10号、陇亚13号和晋亚10号;适宜加工的含油量高、含亚麻酸高的优质品种分别是张亚1号和内亚6号。  相似文献   

18.
沈玉18玉米新品种施肥的模型建立与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11B最优设计,对玉米新品种沈玉18的需肥参数以及氮磷钾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得出的效应函数为非典型效应函数,NP之间以及PK之间方程属远外推型函数。PK之间的方程即不属于鞍心双曲线也不属于鞍缘双曲线。采用模型模拟分析得出最高产量的氮磷钾肥组合为:N 225 kg hm-2,P2O5150 kg hm-2和K2O 180 kg hm-2。最高产量为12606.55 kg hm-2。获最高收益时施N2205.7 kg hm-2、施P2O5150 kg hm-2、施K2O 148.9 kg hm-2。  相似文献   

19.
1摘要选译目录一、土壤的时空演变(一)概述1 Session No.3土壤评价新领域3-1 Soil和a Soil的比较:现代的自然体3-2澳大利亚土壤资源信息系统2 Session No.27人为土壤变化  相似文献   

20.
禾源18是以自交系HZ005为母本,自选系HZ00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玉米杂交种,2016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全生育期122~125 d,需≥10℃活动积温2 400℃以上,适宜在河北省春播中早熟玉米种植区域种植。适宜种植密度60 000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