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苎麻为荨麻科苎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优良天然纤维作物。苎麻是我国国宝,我国苎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所以被称为"中国草"。多年来苎麻为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和财政增税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利用仅占整个苎麻植株5%左右的纤维,而对占90%以上的苎麻叶、骨、壳、根等副产物没有很好利用,当作废物丢弃,或作为肥料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人们对占苎麻植株90%以上的叶、骨、壳、根,基本上没有很好利用。近年来,湖南省对苎麻综合利用开始受到重视,湖南农学院苎麻研究所从1980年起与有关单位协作,陆续开展了对苎麻叶、骨、壳、根全面综合利用的研究,现已进入了系列产品开发阶段;湖南省益阳地区畜牧站对苎麻叶饲用;湖南省经作局和湖南省南县、浏阳农技站等对麻菌培植,也开展了试验研究,并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苎麻是我国特产的主要纤维作物之一,也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种植苎麻,麻织物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苎麻生产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的90%以上。 长期以来,人们对苎麻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韧皮纤维的利用上,而苎麻的叶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其中绝大部分被用来还田当肥料使用。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龙底自然保护区药用种子植物种类、药用功效与采摘部位组成特征,并进行了资源评价。结果表明,龙底自然保护区有药用种子植物174科579属879种,分别占该区植物区系的92.55%、66.63%和40.43%,占全国药用种子植物种类的16.16%。879种药用植物中,木本占47.90%。药用功效覆盖了21大类疾病的防治领域;平均每种植物具有5.31类药用功效;药用植物既具专用性,也具广谱性。植物的枝、叶等10种植物器官都可以作为药用材料,以根及根皮和全株的植物种类所占比例最大。药用植物资源具有丰富的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药用功效多样性和植物器官利用的多样性,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既是中药材泡制的重要原料,又是医学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同时,提出了药用植物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苎麻是一种耐旱性较强多年生草本纤维植物 ,也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药用植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各种苎麻制品供不应求。苎麻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及钙质 ,是家畜、家禽和鱼类最好的饲料 ,其根、叶可以入药 ,根可以用于提炼制作止血、抗菌、安胎等药品 ,苎麻骨、壳、叶还可生产食用菌等。苎麻纤维是种特殊的衣着原料 ,以衣着“不沾身”和“不烧身”的特点别具一格。除衣着、蚊帐外 ,苎麻纤维在国防、消防安全器材上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原料。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程的加快 ,纺织、服装行业的迅速发展 ,苎麻纺织需求量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6.
苎麻组织培养及其在快速繁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苎麻是我国的特产和重要的纺织纤维作物,占世界总产量的80%左右。目前,国内当家品种多属杂种一代。用种子繁殖必然会发生性状分离、变异,严重影响纤维品质和产量。在生产上可长期利用无性繁殖来保持品种纯度和良种特性,但繁殖系数太低,远不能满足目前全国纷纷建立苎麻纺织原料基地、实行品种区域化的需要。所以,我们从1979年起开展了用组织培养法快速繁殖苎麻良种的研究,不仅从苎麻茎、叶诱导出愈伤组织和分化成苗,并且从茎叶和腋芽直接成苗,快速增殖。同时,我们继1979年获得腋芽苗后,又研究了通过腋芽快速增殖法建立苎麻无性系和繁殖利用的程序,以及植物激素对试管苗生根的影响和试管苗移栽技术。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苎麻资源大国,种植面积和纤维产量均占世界的90%以上.苎麻纤维产品具有吸湿散热快、透气好、不贴身、抗菌、挺括美观等优点,是高档天然绿色纤维产品.脱胶是苎麻纺织的重点环节,提高苎麻纤维可纺性和染色效果的关键在于脱胶质量.长期以来,苎麻企业普遍采用的是化学脱胶技术即强酸、强碱、强漂、高温、高压煮炼的苎麻纤维化学脱胶工艺,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对环境污染严重.落后的脱胶工艺生产的苎麻纤维杂乱,梳纺加工困难,纤维制成率低.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16,(12):21-22
苎麻起源于中国,是我国的"国宝",外国人称苎麻为"中国草",我国苎麻产量占全世界的90%,苎麻是植物纤维中性能优良的纺织原料,苎麻纤维富有毛感,散湿、散热快,色白,有绢丝一样的光泽,是天然纤维中强力最大的纤维,是麻类纤维中的佼佼者。2012年在江西宜春寨下长乐村、上高南港梅沙村和万载马步竹山洞村等地进行了赣苎5号生产试种与示范,示范面积累计达1公顷,一般产量在183kg/667m2左右,最高超过220kg/667m2,比对赣苎三号(CK)增产10%以上。各示范点均反应G57抗病抗逆性较强,生长旺盛,整齐度好,茎杆粗壮均匀。  相似文献   

9.
苎麻是多年生宿根性纤维作物,有强大根蔸,每季都能产生大量的分蘖茎,其中最后成熟收获的只占少数。过去国内外有关苎麻分蘖的研究很少,也很不系统。为摸清苎麻分蘖、分蘖茎分化情况,及栽培密度与光能利用、纤维产量、品质的关系,掌握其规律性,以便能有效地促进和控制分蘖,调控群体结构,提高纤维产量和品质,特作本项研究。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柳树在我国资源极丰富,木材已充分利用,枝条在编织业也早已开发应用。花序虽早在梁代陶弘景就记载了药用,至明代中国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详细的记载了柳树(S.babylonica)的枝、叶、根白皮等的应用。但柳属花序,还没能充分开发利用其药用的价值。本研究为了扩大柳属花序的药用资源,故对分布广泛的五种花序进行了形态鉴别,四种花序进行了元素种类及含量的测定,为中药药源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以1 g/L升汞、2%次氯酸钠、10 g/L苯酚、50/L甲醛、20 g/L高锰酸钾和1 g/L硝酸银等6种消毒剂对苎麻的叶、茎、根进行表面消毒处理,通过平板计数法分别对培养12、24 h后苎麻样品分离出的内生菌数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对于苎麻叶、茎和根不同部位的样品,分别以70%乙醇2 min+1 g/L硝酸银1 min、70%乙醇2 min+20 g/L高锰酸钾2 min和70%乙醇2 min+2%次氯酸钠2 min的消毒处理,内生菌分离效果相对更好;其中,茎部的内生菌生长主要集中在消毒后12~24 h;苎麻成熟期各器官内生菌数目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叶茎根。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逐一考证的方式,对湖南云山野生药用草质藤本植物资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湖南云山共有野生药用草质藤本植物18科41属69种,分别占该区藤本植物科、属、种的36.73%、32.54%和17.21%,其中双子叶藤本具有明显的优势,单子叶藤本处于次要地位。在种群组成中,科的构成比较集中,属的构成相对分散。在攀援方式上,缠绕藤本具有优势,占总种数的66.67%,卷曲类、搭靠类和吸固类较少,分别占总种数的20.29%、8.70%和4.35%。在药用部位上,以根、全株和根茎的药用藤本植物最多,分别占有57.97%、44.93%和23.19%。在药用功效上,以祛风湿、活血化瘀和清热类最多,分别占30.34%、43.48%、40.58%。同时,对云山野生药用草质藤本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该地区野生药用藤本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逐一考证的方式,对湖南云山野生药用草质藤本植物资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湖南云山共有野生药用草质藤本植物18科41属69种,分别占该区藤本植物科、属、种的36.73%、32.54%和17.21%,其中双子叶藤本具有明显的优势,单子叶藤本处于次要地位。在种群组成中,科的构成比较集中,属的构成相对分散。在攀援方式上,缠绕藤本具有优势,占总种数的66.67%,卷曲类、搭靠类和吸固类较少,分别占总种数的20.29%、8.70%和4.35%。在药用部位上,以根、全株和根茎的药用藤本植物最多,分别占有57.97%、44.93%和23.19%。在药用功效上,以祛风湿、活血化瘀和清热类最多,分别占30.34%、43.48%、40.58%。同时,对云山野生药用草质藤本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该地区野生药用藤本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苎麻资源大国,种植面积和纤维产量均占世界的90%以上。苎麻纤维产品具有吸湿散热快、透气好、不贴身、抗菌、挺括美观等优点,是高档天然绿色纤维产品。脱皎是苎麻纺织的重点环节,提高苎麻纤维可纺性和染色效果的关键在于脱校质量。长期以来,苎麻企业普遍采用的是化学脱皎技术即强酸、强碱、强漂、高温、高压煮炼的苎麻纤维化学脱皎工艺,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对环境污染严重。落后的脱校工艺生产的苎麻纤维杂乱,梳纺加工困难,纤维制成率低。因此,解决脱胶问题已成为苎麻纺织工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项目。现在,这个困扰苎麻纺织领域几十年的难题,终于取得了新进展,这就是生物脱皎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中饲苎1号”苎麻嫩茎叶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系统研究"中饲苎1号"苎麻嫩茎叶的常规营养成分,利用化学分析法检测了2014和2015年各7个茬次的粗蛋白(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灰分(Ash)、钙(Ca)和总磷(TP)的含量。结果表明,苎麻嫩茎叶CP含量较高,2014和2015年平均含量分别达到了19.43%和21.64%;2014和2015年EE平均含量分别为3.45%和3.26%;NDF和ADF含量较为适中,2014和2015年含量分别为49.24%、44.44%和70.68%、39.62%。2014和2015年苎麻嫩茎叶的Ash含量均比较高,平均值分别达到了16.52%和18.90%,究其原因是因为苎麻嫩茎叶中Ca的含量较高,2014和2015年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73%和6.60%;而苎麻嫩茎叶中总磷的含量较低,2014和2015年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5%和0.33%,钙和总磷的含量不平衡。由此得出,苎麻的营养价值较高,主要体现在CP含量高,NDF较为适中,可以作为反刍动物优良的粗饲料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苎麻叶饲用效果及苎麻叶配制浓缩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苎麻叶按干物质计算含蛋白质在20%以上,可作各类畜禽的饲料,用鲜、干苎麻叶进行兔、鸡、猪的饲养试验表明,用鲜叶喂肉兔,其增重效果和饲料报酬优于牛皮菜和蕹菜;用占日粮4%和8%以上的苎麻叶干粉饲喂肉鸡和蛋鸡,对增重、性成熟和产蛋等均无不良影响;生长肥育猪的日粮中加入15%的苎麻叶粉,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消耗与对照组相近,用苎麻叶粉配制浓缩饲料喂生长肥育猪,平均日增重可达617~626 g,材肉比为3.27:1和3.48:1,优于普通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17.
为明晰苎麻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的研究进展,采用IncoPat专利数据分析平台,利用专利数据挖掘并分析苎麻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发展态势、地域分析、重点技术领域、专利创新机构与主要发明人等,通过可视化方法展示该技术领域的创新情况与研发态势。结果表明:目前,苎麻机械化生产技术处于高速发展期,其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中国,研究方向集中在脱麻技术、纺织材料和脱胶工艺等方面;苎麻纤维剥制处理和苎麻机械化种植、收获为苎麻机械化生产技术领域的重点和热点;提出了展开农机农艺融合的苎麻种植生产技术研究的重要性,加强苎麻联合收获、纤维剥制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加强苎麻纤维物理性脱胶技术的创新性研究,以促进我国苎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苎麻原产我国,是我国古代的重要衣着原料之一,在我国纺织利用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苎麻纤维,品质优良。纤维长度60—250毫米,在植物纤维中是最长的。苎麻纤维强度大,湿强度更大,伸缩性小,具有通透性,有丝光,易于漂白和染色,有绝缘性。用苎麻纤维织成的各种细麻布、夏布、蚊帐布等,通风透气,美观耐用。我国的石油矿藏丰富。随着石油开采量的增加,化学纤维必然随之增加。这对解决十亿人口的穿衣问题十分有利。但是化学纤维没有通透性,是化纤纯纺的缺点。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化学纤维与麻纤混纺,织成  相似文献   

19.
苎麻纤维是麻类纤维中品质最佳的一种,有着巨大的利用价值.概述了苎麻的一般性状,对其在纺织业、医药、原料上的应用进行介绍.建议大力发展苎麻产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研究了不同苎麻品种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方法】利用Illumina平台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相关生物信息学对深根型、中根型、浅根型苎麻根际土壤细菌进行高通量测序及分析。【结果】测序共获得230 664个OTUs,257 100条读数,平均读长420 bp。Venn图表明不同处理之间共有的细菌OTU数目为459个,深根型苎麻与中根型苎麻共有的细菌类群最多。深根型苎麻Chao指数显著高于浅根型苎麻13.86%,与中根型苎麻差异不显著。深根型苎麻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中根型苎麻,与浅根型苎麻差异不显著。3个处理间的Simpson指数差异不明显。Observed species指数、Chao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总体上呈现深根型苎麻高于其他2个处理,说明深根型处理土壤细菌种群丰富度、土壤细菌优势度高于其他2种处理。苎麻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指数与土壤有机碳、p H值相关性较高,与速效钾呈正相关关系。3个处理的土壤根际细菌优势门(相对丰度10%)、优势纲(相对丰度10%)、优势属(相对丰度1%)都基本相同。3个处理的土壤细菌优势门有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个处理的优势纲有拟杆菌纲(Bacteroidia),梭菌纲(Clostridia),芽孢杆菌纲(Bacilli)。3个处理的优势属有18个。【结论】(1)与中根型、浅根型苎麻相比深根型苎麻根际土壤细菌最为丰富;(2)苎麻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与土壤有机碳、p H值相关性较高,与速效钾呈正相关关系;(3)深根型、中根型、浅根型苎麻土壤根际细菌优势类群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