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2 毫秒
1.
正近年来,莘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打造精品名牌,取得明显成效。1.莘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基本情况莘县蔬菜、莘县香瓜、莘县蘑菇、莘县西瓜是工商总局认定的4个地理标志产品,其中,"莘县蔬菜"以20.62亿元评估价值进入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莘县西瓜""莘县香瓜"分别位居总排行榜的第七十、八十六位  相似文献   

2.
<正>山东省莘县近几年露地和小拱棚韭菜发展迅速,现种植面积约4万亩左右,茬口一年四季均可安排,一般亩产韭菜2 000 kg,平均亩收入5 000元,经济效益较高。本县张寨镇生产的绿安牌无公害韭菜,曾荣获蓝天杯十大品牌和第二十七届国际风联指定官员专用蔬菜等荣誉。现将莘县韭菜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品种选择选用品质好、丰产、抗病、耐低温的品种,如雪韭6号、雪韭8号、雪铁龙、寒青、平韭等。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是莘县的优势产业,在乡村振兴特别是产业振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莘县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双孢菇之乡"和"全国食用菌生产先进县","莘县蘑菇"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性标志商标。笔者介绍了莘县双孢菇的发展历程、双孢菇行业要素的变化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双孢菇产业对莘县乡村振兴、对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聊选6号是经过提纯复壮的莘县紫圆茄品种,该品种的果肉细而致密、品质好、耐储存,受到当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文中主要介绍了聊选6号的提纯复壮过程,并对该品种的露地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整地筑畦、播种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等多个方面,以供种植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莘县气象局1957—2013年的雷暴气象资料,通过对莘县近57年的雷暴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从雷暴的年际变化,月、季变化及日变化等多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莘县雷暴日数年际变化较大,年平均雷暴日数为24 d,雷暴日最多年份与最少年份日数相差39 d,年雷暴日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同时还发现,莘县雷暴日数的月变化趋势与气温、降水的月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月平均最多雷暴日和月平均最高气温均出现在7月;并且莘县雷暴多发生在夜间,从近57年的资料统计发现,莘县雷暴发生在夜间的概率为70%。  相似文献   

6.
<正>刘考顺,男,中共党员,莘县王奉镇前耿楼村人,现任莘县同舟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莘县同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山东企业商会副会长、全国食用菌协会十佳理事长,获得过"科普先进工作者""莘县十大杰出青年""全市科普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一、积极发展食用菌产业自1995年至今,刘考顺一直致力于食用菌事业。2008年4月他发展吸收棚户120余人,成立莘县同舟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确立了适  相似文献   

7.
聊选6号是经过提纯复壮的莘县紫圆茄品种,该品种果肉细而致密、品质好、耐储存,受到当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本文主要介绍了聊选6号的提纯复壮过程,并对该品种的露地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整地筑畦、播种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及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2017年小麦条锈病在莘县小麦田发生并流行,虽多措并举,但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仍给小麦生产造成一定损失。笔者通过认真分析莘县气候资料,总结出莘县小麦条锈病大发生的气象条件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莘县地处鲁西大地,是山东省畜牧养殖大县和"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各级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推广先进的畜牧兽医技术,坚持发展生产与防疫措施并举,化危机为机遇,努力实现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饲料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但莘县饲料行业产业水平与发达市县有一定差距。及时发现并解决莘县饲料行业中存在的问题是改善莘县畜牧业的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莘县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但根结线虫病对莘县设施蔬菜生产的危害日益突出,也严重影响了莘县设施蔬菜产业稳产增产和农民增产增收。笔者通过试验研究总结了棚室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特点和生活规律,并提出一系列综合防治技术,以供菜农种植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甜瓜蔓枯病离体接种方法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感病品系"白皮脆"和抗源"PI 140471"的离体叶片为试验材料,初步研究甜瓜蔓枯病离体接种方法.离体接种后将叶片置于26±1℃、16 h光照/8 h黑暗及90;的相对湿度条件下培养,2 d后感病品系的离体叶片出现褐化病斑,发病率达60;左右,4 d后病斑开始扩大,离体叶片发病率为100;;抗病材料和对照则没有被浸染,未出现病斑.采用离体叶片和苗期活体两种接种方法,对10个厚皮甜瓜新品种进行蔓枯病抗性鉴定筛选,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接种后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呈正相关,病情指数的相关系数达0.44,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因此,离体叶片接种方法可用于快速鉴定甜瓜蔓枯病抗病性.  相似文献   

12.
对部分网纹甜瓜试材进行了苗期接种鉴定和大田成株期自然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试验材料之间对蔓枯病抗性存在显著差异,自交系X-3-2抗病最强,西域一号、翠蜜、春丽等感病指数高。比较不同栽培条件下的发病指数,表明湿度是影响蔓枯病发病指数的关键因素。甜瓜苗期人工接种和成株期田间自然发病的病情指数在不同栽培季节和栽培设施条件上存在显著线性相关,说明用苗期接种鉴定甜瓜蔓枯病抗性的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抗蔓枯病甜瓜突变体edr2抗病现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蔓枯病常引起甜瓜毁灭性的损失,研究甜瓜与蔓枯病菌互作的功能基因对选育抗蔓枯病的甜瓜品种是非常重要的。【方法】采用农杆菌侵染子叶外植体的方法产生T-DNA插入的甜瓜突变体,人工气候箱内离体和大棚内幼苗接种蔓枯病菌,筛选蔓枯病抗性增强的突变体株系,并且初步研究该突变体的抗病机制。【结果】一个蔓枯病抗性明显增强的突变体,命名为edr2,该突变体是T-DNA单拷贝插入甜瓜染色体引起的,edr2的蔓枯病抗性和标记基因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共分离。蔓枯病菌在突变体甜瓜edr2上的侵染过程与在野生型甜瓜上相比,分生孢子萌发率降低、芽管的伸长和菌丝的生长较迟缓。蔓枯病菌的侵染能引起edr2突变体发生细胞程序性死亡,但是不引起野生型甜瓜的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结论】edr2突变体抗性增强,不但抑制病菌在植株体内的生长,并且诱导自身的抗性。本研究为选育抗蔓枯病的甜瓜品种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挖掘甜瓜-蔓枯病菌互作的基因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放线菌C28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及对盆栽甜瓜蔓枯病的防治效果,并对该放线菌进行分类鉴定。【方法】采用琼脂块法、生长速率法研究放线菌C28对靶标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通过盆栽试验研究C28对甜瓜蔓枯病的防治效果;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C28的分类地位。【结果】①放线菌C28对供试病原真菌具有一定的广谱拮抗性,拮抗圈直径为10.0~22.5 mm;其无菌发酵滤液对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无菌发酵滤液原液对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层出镰刀菌(F.proliferatum)及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抑菌率分别高达95.0%,90.0%及93.1%。②用放线菌C28无菌发酵滤液稀释104倍处理甜瓜种子后,甜瓜胚轴、胚根长度较对照(无菌水处理)增加37.1%和12.5%;种子简明活力指数高达141.7,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③用C28无菌发酵滤液原液喷施处理后,甜瓜蔓枯病病情指数较对照显著下降(P<0.05),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为42.4%和40.0%。④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放线菌C28鉴定为球孢链霉菌球孢亚种(Streptomyces globisporus subsp.globisporus)。【结论】球孢链霉菌球孢亚种C28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广谱拮抗性,对甜瓜蔓枯病具有良好的抑菌和生防效果,对瓜类种子萌发和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生物有机肥中加入适量的淡紫拟青霉(Paecilanyces lilacinus(THOM)Sam son)菌剂作为基肥,能有效的抑制黄瓜蔓枯病的发生并促进植株生长.淡紫拟青霉处理后显著增加了黄瓜叶面积、茎粗、茎节数、株高以及产量,增长率分别为为65.05%、4.76%、0.87%、6.61%、9.56%,对蔓枯病的防治效果达到了83.76%.  相似文献   

16.
分子标记辅助甜瓜抗蔓枯病基因的聚合及品种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蔓枯病(gummy stem blight)是一种真菌性土传病害,是危害甜瓜生产的严重病害之一,其存在生理小种的分化,品种即使仅携带单个抗病基因,仍会导致甜瓜抗性逐步降低甚至丢失。建立甜瓜抗蔓枯病聚合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体系,选育抗性高且不再分离的聚合抗源自交系和品质优良且高抗甜瓜蔓枯病的改良白皮脆品种(品系),为甜瓜优质、抗病和高产育种提供一种简单、快捷的选择方法和重要的中间材料。【方法】利用5份甜瓜单一抗源材料PI140471、PI157082、PI511890、PI482398和PI420145两两杂交获得8份聚合抗源(082-471、082-890、082-398、145-471、145-082、145-890、145-398和890-398)。利用3个不同浓度的蔓枯病病菌孢子液(5×105个/mL、5×107个/mL、5×109个/mL)对8份聚合抗源的F1植株幼苗进行接种鉴定。结合春、秋两季的接种鉴定结果,筛选得到2份聚合后抗性显著提高的基因组合145-471和145-398。一方面,以145-471和145-398为材料,利用苗期梯度接种鉴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农艺性状观察,对其自交后代进行逐代筛选至F7。另一方面,选用组合PI420145和PI140471以及PI420145和PI482398作为蔓枯病抗性基因的供体亲本,综合性状优良的感病甜瓜品种‘白皮脆’为抗性基因受体亲本。先分别单向回交5代,在单个基因回交转移时,利用分子标记检测结合农艺性状观察对回交后代进行筛选。当回交后代的遗传背景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后,再将2个方向的回交后代进行杂交,后自交3代稳定。【结果】聚合抗源对不同浓度的蔓枯病菌均表现为抗,而单一抗源对不同浓度蔓枯病菌表现出选择性抗性且抗性水平低于聚合抗源。SSR标记CMCT505和CMTA170a在PI140471和PI482398上可分别扩增出189 bp和121 bp的特异性片段,SCAR标记SGSB1800可以在PI420145上扩增出1 800 bp的特异性片段,而145-471(145-398)的聚合单株可以同时扩增出189 bp和1 800 bp(121 bp和1 800 bp)两条特异片段。聚合抗源145-471(或145-398)的自交F7世代以及改良白皮脆BC5F4世代群体的分子标记鉴定结果显示,各单株已经成功聚合了Gsb-1Gsb-6(或Gsb-4Gsb-6)两个抗病基因,抗性不再有分离且农艺性状稳定一致。初步建立了甜瓜抗蔓枯病聚合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体系,获得了两份表现高抗且抗性不再分离的聚合抗源自交系F7和2个以优质品种‘白皮脆’为受体亲本的改良白皮脆BC5F4品种(系)。改良白皮脆BC5F4世代表现为高抗甜瓜蔓枯病,且在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实脆度、果肉质地、果肉厚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农艺性状方面与白皮脆并无显著差异。【结论】创建的3个分子标记CMCT505、CMTA170a和SGSB1800对抗病基因Gsb-1Gsb-4Gsb-6的选择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初步建立了甜瓜抗蔓枯病聚合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体系,为甜瓜优质、抗病和高产育种提供了一种简单、快捷的选择方法,将大大提高育种的效率。改良‘白皮脆’作为抗病育种的新材料,为甜瓜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抗病基因进一步聚合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17.
福建温室黄瓜病害鉴定及其发病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5-2008年的调查及鉴定结果,发现福建超大黄山农场设施种植的黄瓜病害种类主要有白粉病(Oidiumsp.)、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incognita)、黄瓜蔓枯病(Mycosphaerella citrullina)、炭疽病(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红粉病(Trichothecium roseum)、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病毒病(cucumber virus)、煤污病(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和黄瓜疫病(Phytophthora melonisKatsura),前6种为设施栽培黄瓜的主要病害,且黄瓜蔓枯病在福建省为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烯肟菌胺与苯醚甲环唑不同比例混配对西瓜蔓枯病菌联合作用类型,采用含毒介质法测定了烯肟菌胺与苯醚甲环唑及其5 种配比对西瓜蔓枯病菌的毒力;并在田间测定了24%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对西瓜蔓枯病防效。结果表明:烯肟菌胺与苯醚甲环唑及5:1、3:1、1:1、1:3 及1:5 混配对西瓜蔓枯病菌的EC50值分别是17.6、0.22、0.68、0.63、0.35、0.28、0.26 mg/L;共毒系数分别是182.70、134.63、124.16、104.33 和101.29。在西瓜蔓枯病发病初期连续喷施24%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有较好防效,推荐剂量为200~400 mg/L。烯肟菌胺与苯醚甲环唑5:1、3:1 及1:1 配比对西瓜蔓枯病具有增效作用,1:3和1:5配比具有相加作用。24%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可用于防治西瓜蔓枯病。  相似文献   

19.
不同品种西瓜接种辣椒疫霉菌后3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西瓜苗期疫病抗性与根茎组织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关系.对2个抗辣椒疫霉菌西瓜品种(09-1-1和09-1-2)、1个感病西瓜品种(GS-37)和1个高度感病西瓜品种(G-S-12)进行苗期人工接种辣椒疫霉菌,并分别于接种当天(尚未接种)及接种后第2、4、6、8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蔓枯病是危害甜瓜的一种重要病害,鉴定抗病种质资源并选育抗病品种,为防治蔓枯病提供有效措施。【方法】利用苗期人工接种方法,对140份新疆甜瓜地方品种资源进行蔓枯病抗病性筛选鉴定。【结果】第一次调查病害时,黄旦子等53个地方品种在叶部症状表现抗病,除红肉阿克拉瓦提外所有地方品种在茎部症状表现高抗;第二次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地方品种在叶部症状表现感病,但秋黄皮白肉可口奇等5个地方品种在叶部症状较轻,秋黄皮白肉可口奇等6个地方品种在茎部症状表现抗病;蔓枯病在甜瓜植株的叶部症状和茎部症状呈正相关,发病后期相关指数达0.88。【结论】甜瓜蔓枯病在叶部的症状出现较早,病害程度较严重,但叶部和茎部症状相关性显著。地方品种秋黄皮白肉可口奇高抗蔓枯病,卡拉克赛、炮台红、哈密加格达、塔城冬甜瓜和白兰瓜5个地方品种对蔓枯病具有一定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