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草菇的特性 草菇为草腐菌,属高温高湿型伞菌:孢子萌发温度以40℃为宜.菌丝生长以33~38℃为宜:空间湿度85%~95%,培养原料一般为稻草、玉米秸秆,原料含水量75%~85%;酸碱度:孢子萌发期DH值7.4~7.5.菌丝体生长期pH值7.8~8.0.子实体pH值5.0~7.0。  相似文献   

2.
二、沼渣拌料栽培草菇技术要点草菇为草腐菌,属高温高湿型的伞菌。孢子萌发期温度以40℃为宜.菌丝生长期以33~38℃为宜,空气湿度85%.95%。培养原料一般为稻草、玉米秸杆.原料含水量75%~85%。酸碱度:孢子萌发期pH值7,4~7.5,菌丝体生长期DH值7.8~8,子实体期pH值5~7。  相似文献   

3.
一、草菇的特性 草菇为草腐菌.属高温高湿型的伞菌。孢子萌发温度以40℃为宦.菌丝生长以33.38℃为宜。空间湿度85%~95%.培养原料一般为稻草、玉米秸秆。原料含水量75%~85%.孢子萌发期的pH值为7.4~7.5.菌丝体生长期pH值为7.8~8.子实体pH值为5~7。  相似文献   

4.
一、草菇的特性 草菇为草腐菌.属高温高湿型的伞菌。孢子萌发温度以40℃为宦.菌丝生长以33.38℃为宜。空间湿度85%~95%.培养原料一般为稻草、玉米秸秆。原料含水量75%~85%.孢子萌发期的pH值为7.4~7.5.菌丝体生长期pH值为7.8~8.子实体pH值为5~7。  相似文献   

5.
1.草菇的特性.草菇为草腐菌,属高温高湿型的伞菌.孢子萌发温度以40℃为宜,菌丝生长以33~38℃为宜.空间湿度85%~95%,培养原料一般为稻草、玉米秸秆,原料含水量75%~85%,酸碱度:孢子萌发期pH值为7.4~7.5,菌丝体生长期pH值为7.8~8;子实体pH值为5~7. 2.技术要点.①备料.沼渣出池后,堆放在地势较高地方,塑膜密封,以防害虫产卵,自然沥干.新鲜无霉烂稻草或玉米秆,扭成绳子样的草把,每个草把重约0.7千克,栽培前一天用清水浸泡10小时,充分吸足水分.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营养、温度、湿度、光照、pH值等条件对蝉拟青霉LB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葡萄糖+1%蛋白胨溶液制成孢子悬浮液的萌发率最高达95.09%;25~27℃是蝉拟青霉LB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条件;分生孢子萌发所需湿度为90%~100%,当湿度低于90%时萌发受到抑制;分生孢子在pH 6~7的中性至弱酸环境下萌发最好;光照对孢子萌发无影响;紫外线对孢子有明显的杀伤作用,随紫外线照射时间的延长,孢子萌发率明显降低,经紫外线照射后孢子有萌发迟缓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华山松腐烂病病原学初步研究Ⅱ病原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温度对松黑腐皮壳子囊孢子萌发的快慢有影响,以25℃为好,但5~30℃范围内,60h最终萌发率均可达80%以上;相对湿度必须达100%,孢子才能萌发;pH值3~8孢子都可以萌发,以pH为5萌发率最高;全光照与持续黑暗的萌发率相近。分生孢子,在各种实验条件下无一萌发。  相似文献   

8.
稻曲病菌厚垣孢子的萌发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浙江德清的稻曲病菌厚垣孢子萌发特性的研究表明,稻曲病菌厚垣孢子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可以产生厚垣孢子,其形态与田间采集的样品相一致.分离到的菌株能够使感病水稻品种致病;该菌厚垣孢子在温度为10~35℃,pH值2~12均能萌发,最适萌发温度为25~30℃,最适萌发pH值为6~8.通过检测25℃下不同培养时间稻曲病菌厚垣孢子的萌发结果,得知病菌的厚垣孢子大约在12 h后开始萌发,24 h后萌发率将达到50.稻曲球在不同存放条件下,稻曲病厚垣孢子的生活力不同,以土中的厚垣孢子萌发率下降最快,露天土表的次之.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环境因子对玫烟色棒束孢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采用凹玻片悬滴等方法研究了温度、湿度、光周期、初始pH值、紫外照射、高温胁迫及吐温-80浓度对玫烟色棒束孢IF-1106菌株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玫烟色棒束孢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6℃左右,适温为23~32℃,玫烟色棒束孢分生孢子萌发对湿度的要求较高,低于85%分生孢子不萌发。黑暗促进孢子萌发,光照抑制孢子萌发,但光暗交替时,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孢子萌发率升高。孢子萌发最适pH值为5~7,用0.05%~1%的吐温-80配制孢子悬浮液。经过48℃高温和紫外线照射处理后,玫烟色棒束孢孢子的萌发都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因此玫烟色棒束孢IF-1106菌株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条件为温度26℃,相对湿度95%以上,初始pH值为6,全黑暗培养。  相似文献   

10.
不同温度、湿度、水质、氢离子浓度和时间等对向日葵霜霉病孢子的萌发影响不同。在温度为 18~ 2 0℃、湿度 10 0 %、1%蔗糖液、pH 6时孢子萌发最适宜 ,在温度 17℃以下时 ,只需 9h孢子即可萌发  相似文献   

11.
条纹单胞锈菌(Uromyces striatus)是引起苜蓿锈病的病原菌。为了明确苜蓿锈病越冬夏孢子的萌发生理条件,试验以苜蓿病株刮取的锈病越冬夏孢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浮载剂、温度、光照和pH值对苜蓿锈病越冬夏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锈病越冬夏孢子萌发的最适浮载剂是苜蓿叶片浸出液,萌发率为2.19%;夏孢子在5~25℃均可萌发,最容易萌发温度为15℃,萌发率可达7.69%;光照抑制夏孢子萌发;偏酸性环境可促进夏孢子萌发,最适pH值为6。  相似文献   

12.
粉红聚端孢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的温度、光照、酸碱度和营养等条件下对甜瓜主要采后致病菌———粉红聚端孢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生长温度为25℃.病原菌菌丝在pH3~8的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pH值为6.光照条件对菌丝的生长无显著影响.离体培养的营养试验中碳源以添加甜瓜汁液的培养基菌丝生长最好,其次为添加葡萄糖的培养基(PDA);氮源则以添加VB的培养基菌丝生长效果最好.孢子在无菌蒸馏水中的萌发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25℃,此时孢子萌发率最高,为50%.孢子萌发的pH为3.0~8.0,但在pH值为4.0~7.0时萌发率较高.结果还表明,分生孢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速度快且萌发率高.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测定了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pH条件下臭椿盘长孢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菌株SQD-107的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情况.该菌株在PS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产孢最多;在供测碳源中病原菌对蔗糖、葡萄糖利用较好,供测氮源中对硝酸铵、氯化铵利用较好.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25℃;产生分生孢子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25~30℃;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5~35℃,最适25℃.在pH3~10的范围内该菌均能生长和产孢,菌丝生长最适pH7~8;产生分生孢子最适pH为7.孢子萌发最适pH 6~8.孢子的致死温度为60℃,持续时间10 min.  相似文献   

14.
灰葡萄孢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 1 9℃ ,萌发率达 94 .3 %;在空气较多的环境中孢子萌发率较高 ,达87.8%,淹水则不利于孢子萌发 ,萌发率仅为 5.8%。 1 %蔗糖、1 %葡萄糖、1 %乳糖、1 %硫酸铵、0 .2 mol/ L磷酸二氢钾、番茄汁液都可以促进分生孢子萌发 ,以 1 %蔗糖效果最好。分生孢子在 p H3~ 9的条件下均可萌发 ,以 p H5最为适宜。孢子悬浮液在高浓度 ( 6× 1 0 5以上 )下会抑制孢子萌发 ,光照和黑暗处理对孢子的萌发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山茶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温度、pH值、光照、湿度、碳源对山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Mass)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8~38℃,最适25~30℃,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8~38℃,最适25℃;孢子萌发需要较高的湿度,相对湿度85%以上萌发率高,低于75%不能萌发;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0℃ 10 min或55℃ 5 min;在pH 3~10范围内该菌均能生长和产孢,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pH均为5~6.光照处理对该菌菌丝的生长发育无显著影响.该菌对多种碳源都能利用,其中以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作为碳源,菌丝生长和产孢最佳.  相似文献   

16.
用不同的热刺激温度和时间处理草菇担孢子并进行不同的培养基和碳源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热刺激可促进草菇担孢子的萌发,45℃热激30min萌发率达8.7%,而无热刺激处理仅1.2%;PDA培养基比CYM培养基更利于草菇担孢子的萌发;添加蛋白胨和酵母膏可促进萌发,并使萌发后的菌丝生长浓密;草菇担孢子在蔗糖、麦芽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的萌发率显著高于乳糖为碳源的,而乳糖又显著高于葡萄糖,四者的萌发率分别为32.1%、30.0%、24.0%和18.2%;萌发后的菌丝在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最好,而在乳糖培养基中生长最差。  相似文献   

17.
环境因子对蕉斑镰刀菌32-6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光照、pH及相对湿度对该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生孢子最佳萌发条件为28℃、pH 8.0;湿度是影响孢子萌发的主要制约因素,相对湿度为80%条件下孢子不能萌发,95%和100%时萌发率仅为23.4%和46.3%,在水滴中孢子萌发率达95.3%;光照对分生孢子萌发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研究环境因子对菜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i)cq菌株的生长、产孢与孢子萌发的影响.温度对菌株的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有相同的效应,低温23℃是最适温度,32℃以上明显抑制该菌的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最适宜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pH范围为6.2~7.0;24 h光照有利于产孢,而24 h黑暗有利于菌落生长;紫外线(40 W,45 cm)照射2 min,培养96 h该菌株孢子发芽率较对照降低16%,照射8 min孢子发芽率仅为7%.  相似文献   

19.
研究草莓白粉病病原菌分生孢子的适宜萌发条件,为草莓白粉病菌发生、病害防治提供参考。以活体保存的羽衣草单囊壳菌(Sphaerotheca aphanis)的分生孢子为试验材料,在室内进行不同pH值、碳源、温度、湿度、光照等处理,研究其对分生孢子萌发率和芽管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莓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最适pH值为7;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最佳萌发温度为25℃,致死温度达到42℃以上10 min分生孢子停止萌发;连续24 h光照对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2%葡萄糖处理环境下有助于孢子萌发及芽管伸长。综合分析表明,草莓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最适温度和致死温度分别为25℃和42℃10 min,喜中性、高湿环境,在葡萄糖、光照充足的环境下有利于草莓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该研究结果为防治草莓白粉病菌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白芷斑枯病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较系统地研究白芷斑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5~7;病菌在PDA培养基上能够很好的生长和产孢;对碳源的利用以双糖最佳,对氮源的利用以无机氨态氮最好;光照对病菌的生长和产孢无显著影响。分生孢子在无菌水中的萌发率极低,加入糖分或寄主汁液可显著提高孢子的萌发率;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93%以上孢子才能萌发,以RH100% 水中孢子萌发率最高;pH5~7最有利于孢子萌发。在最适条件下,病菌孢子8 h开始萌发,24 h萌发率达到90%以上。光照对分生孢子的萌发无显著影响。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0℃(10 m 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