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国内奖金最高的棋赛--第二届"衢州·烂柯杯"中国围棋冠军赛首轮6月9日在北京开枰. "烂柯"来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晋朝时有个叫王质的人到信安郡的石室山(今浙江省衢县)打柴,看到两人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所用的斧子放在旁边,驻足观看.还没看到对局结束,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却发现斧柄已经腐朽了.他回到家里,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无人认得他,向几位老者提到以前的事,都说已经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后人就把"烂柯"作为围棋的一个别名.  相似文献   

2.
树痴     
树痴李桂芝,吕秀芬38年,差不多是生命的二分之一吧。然而有一个人就把这生命的二分之一如醉如痴地献给了荒山、献给了果树。他就是赤峰喀喇沁旗种树模范吴树枫。1958年,吴树枫34岁。要把扁担沟村从穷窝里拽出来的使命把他推上山。在迁走的人家扔下时土院框里,...  相似文献   

3.
本来是想探寻古道雄风的,本来是想感受古长城原汁原味的莽苍神韵的,却阴差阳错走进一道不知名的山谷。后来询问了路人,方知那是八达岭镇帮水峪村的领地。由于山色美丽,心头那种失之交臂的遗憾很快被幽谷来风一扫而光。  相似文献   

4.
“一把斧“和”一棵树“是一个人的外号。他为什么拥有两个外号?说来还有一段故事。1978年,我在着门插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时鲁门大队党支书叫余科树,是土改时的“老根子”,他对上级的指示历来坚决执行。当车上级提出要“以粮为纲”,开荒种粮。余科树就带领群众拼命砍树开荒。他的斧子又大又锋利,他下手又狠,没砍几下,一棵又一棵大树就倒了。有人就给他取了个”一把斧“的外号。不到一个月,全大队就毁林开荒15公顷,全部种上包谷。当年全大队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产20%。砍下的树也卖得些钱,每个社员都分得点现金,高兴了…  相似文献   

5.
年仅38岁的谭冠堂,自1995年初担任宾阳县思陇镇党委书记以来,用短短的2年时间,就初步改变了这个在全县有名的穷乡镇的面貌,当地干部群众都称赞他是山乡致富的引路人。当组织上把他从县畜牧水产局副局长的位置放到思陇担任党委书记时,谭冠堂却感到了从没有过的压力。因为思陇是宾阳县6个贫困山区乡镇之一,他上任时,全镇31260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930元,全县倒数第二位,还有1783户8872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该镇许多村屯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到最远的六岭村委会要步行4个小时以上。甩掉这个“穷”字,该如何着手?谭冠堂为此连续几天…  相似文献   

6.
离开我的环道弯把银已经七八年了,直到现在,我还常常想起它。想起它,就像想起伙伴,想起战友,心里涌起深切的怀念。那还是在我们那班年轻人被分配到来代班的那天下午,老班长仔细打量过我们每一个人后,开始发放工具。《人先得到了一把斧子。在采伐班,这是无论从事哪边工序都得用到的。随后他又从工具箱里,抽出过崭新的弯把错,用饱含着信任的目光速到我手里。在工友们看来,这就像实习的驾驶员已领到红皮执照一样激动人心的可啊!凡在林区呆过的人,谁不愿能有这样的机会。在儿走雪峰下的茫茫林海中,手执洋银,大五身手,何其威风。…  相似文献   

7.
林盛 《中国林业》2011,(1):19-19
在素有“闽中明珠,绿色翠帷”之称的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说起县政协副主席、林业局局长李钢,人们都夸他是位扮靓家同的播绿人。  相似文献   

8.
黄昌盛 《国土绿化》2004,(12):24-24
去年6月,守卫森林26年的苏忠土退休了。告别了长大的树木下山来,他还想一如既往地为人医病、救死扶伤,把多年的行医经验奉献给人类。他说:“要是有人得了肝硬化、胸膜炎,尽管来找我医治。如果有人到了难以治疗时,我可以帮他解除病痛,说不定可以帮他治好。我不要钱!”  相似文献   

9.
踏遍青山人未老──记蛟河市林业局局长黄锡贵黄锡贵,一位十年如一日把全部心神扑在“绿色事业”上的地方林业局局长,他的“绿林”事迹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1995年9月27日,他作为闻名省内外的蛟河“绿林帮”首领、“中华大地之光”征文颁奖活动特邀的全国20...  相似文献   

10.
退休     
老李用了三十年工夭,从小秘书混到单位三把手,虽说是三把手,但老李该整人处死整,该帮人处也顺便整一把,便很有气势了,人见人敬,老李也很高兴。房子电话小车一应俱全,老李心满意足,唯一的缺撼是:一手好象棋,英雄无敌手。单位里倒有个正处长,时不时帮老李过过病。一到中午,老李一招呼,王处长就边嚼饭边摆棋,你来我往,围观者甚众。结果也往往是老李赢二把,老王赢一把。下完了,王处长常常自嘲一句:“老李厉害,老李厉害!”。忽一日,老李退休了。该有的都有了,心里上觉得空。老李便每日上午在单位院子里转一圈,见人点点头…  相似文献   

11.
绿海文化人     
巍巍大兴安岭苍茫浩淼。万顷碧浪间,涌动着无尽的雄浑,无尽的激越,就如同一部著述,积淀了万千年的日精月华,神奇而且厚重,让人仰之弥高、钻之弥艰,引得无数跋涉者、耕耘者、思想者,穷其生命中的流金岁月,去寻、去读、去思索、去参悟其中的禅机:人与自然,自然与人,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矛盾、一种和谐、一种辨证。包国晨便是解读这部巨著的文化人中的一个。  三十年前,他把根扎在了兴安岭  1967年,包国晨揣着东北林业大学采运系的毕业证,带着神圣的使命感,走上了高高的大兴安岭。那会儿,年轻的他风华正茂,大兴安岭漫山遍野…  相似文献   

12.
<正>在近日举办的"2010·中国(广州)国际果蔬、加工技术及物流展览会暨全国果品行业先进表彰大会"上,由延庆果品服务中心申报的帮水峪槟子荣获了"中华名果"称号,这是继11月25日在海南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果菜产业发展论坛会"上延庆县获得的"中国葡萄无公害科技创新示范县"之后,再次取得  相似文献   

13.
阿龙山林业局的林产公司原来是个穷单位,现在已成为一个拥有十一个厂队、三百八十万元固定资产、一千一百多名职工的富有单位了。提起这个变化,公司的同志们便会想到他们的经理林凤义。他四十出头,中等身材,目光睿智,戴着眼镜。谈起企业管理来头头是道,成竹在胸。有人问他,当初组织上把你调到这个穷地方,你没想过打退堂鼓吗? 林经理笑了笑说:“党培养我多年,我从来没想过退却。”是的,多年来,他就象一颗螺丝钉,党把他拧  相似文献   

14.
我们兄弟四人,我排行第四,父亲早逝,是母亲含辛菇苦把我们拉扯大,并帮在家务农的三个哥哥娶妻成家,又送我读完大学,直到参加工作。 三个哥哥先后成家后,母亲本来指望跟其中一个过日子,安享晚年。但三个哥哥都是“妻管严”,凡事都是老婆作主,三个媳妇都不愿要家婆跟自己过,母亲只好自己过。为此,我每次回家都指责三个哥哥,也为此常常和三个嫂子  相似文献   

15.
王岩 《中国林业》2009,(23):59-59
程文帮的工龄是38年,这38年是程文帮从青年走向老年的人生旅程,这38年,他工作任劳任怨,用真心和汗水播种一片片绿色,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感染和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连续6年被评为夏家堡镇,充进工作者,辽宁省清原县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6.
木匠     
木匠是乡村人数众多的一类工匠。 木匠的工具多,两大木箱子,里面放着斧子、刨子、凿子、锛与曲尺、墨斗;外面挂着各种型号的锯四五把,挑起来沉甸甸的。不像砖匠只有泥桶与瓦刀,石匠只有锤子与凿子。  相似文献   

17.
正有人说,"前世作的孽,今生搞林业"。我不知道我的前世到底是什么,但我知道我的今生,我家的祖孙三代都与林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爷爷是50年代江华林场的老工人。从小,我的梦想就是跟爷爷一样,多种树、多砍树、多为国家建设出力。当年爷爷就是凭着一柄斧子,一把锄头,一顶罗藤帽,一套洗得发白的卡其布工作服,还有一个别人用来装水、他却用来装酒的水壶,和他的林场老哥们,在林场打拼了几十年,赢得了不少美誉和家乡人的尊敬。80年代,在爷爷  相似文献   

18.
东山大队是澄江县的一个高寒山区,海拔二千至二千二百米。有二十个生产队、三百二十七户、一千八百五十八人,散居存二十个自然村。解放前,这里是山穷,地穷、人穷的贫困山区。到处是荒山秃岭,只有零星小片竹木八百三十多亩;农民以种荞为生,产量很低,“种几片坡,收一箩箩”,长期过着“一把野  相似文献   

19.
茫茫的荒山秃岭,留下了他斑斑的足迹;郁郁葱葱的林海,洒下了他辛勤的汗水。他赤胆忠心,一心一意扑在南疆这块绿色的沃土上,为祖国河山绿化,为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用自己的心血与智慧,创造着令人赞叹的业绩。他就是广西龙州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原副局长罗盛碧。1960年罗盛碧从广西林学院毕业分配到区农垦局工作,1962年调到龙州县林业局。到2001年他已在林业战线上躬耕42年,其中在龙州县耕耘了39个春秋。现在龙州人一提起他,个个都竖起拇指夸他是“林业实干家”,县领导说“龙州林业近几年来之所以能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绿色产业的希望──对加速发展林产工业的思考阎秀兰长期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由于森林过量采伐,陷入“越采越穷,越穷越采”的恶性循环之中。“两危”的现实使人们回头审视和反思走过的路,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林产工业和综合利用、多种经营。由于林产工业具有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