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的优势,并从营养土制备、苗床制作、栽插、肥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2.
<正>嵩明县地处滇中腹地,昆明市北部。全境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土壤主要有红棕壤土、红壤土和红壤性水稻土。在2008~2010年连续3年的市、部级水稻机械化育插秧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示范实践经验,逐渐掌握了一套适合我县的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现结合水稻机械化育插秧项目的实施过程谈谈对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认识,为我县水稻机械化插秧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水稻机械育插秧时,在营养土配制过程中加入适量壮秧剂,能有效控制苗高,增加秧龄弹性,可延长秧龄达40d,解决了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中苗高、秧龄弹性较小的难题,为推广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为改变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农业部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作为重点项目在全国进行推广应用,而机械化育秧技术是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关键环节。经实践总结,介绍了水稻机械化硬盘育秧技术,包括壮秧指标、秧田与营养土的准备、播种育苗技术等。  相似文献   

5.
<正>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使用插秧机把适龄秧苗按农艺要求和规范,移插到大田的技术。该技术具有栽插效率高,插秧质量好,用机械代替了人工,减轻了劳动强度。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继品种和栽培技术更新之后进一步提高水稻劳动生产率的又一次技术革命。一、水稻育秧机械化技术(一)子盘育秧机械化技术1、床土配制。要求土质疏松,通透性好,肥力较高,床土颗粒直径不宜太大,不得有石块等杂物,p H值应在5.5~  相似文献   

6.
水稻机械化栽插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具有省工、节本、省秧田,稳产、高产、高效益等显著特点。软盘育秧是水稻机插秧的首要环节,培育规格化秧苗又是机插秧成功的关键。精制营养土、精做秧床、精细播种、精管苗床是培育规格化机插秧苗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介绍插秧机的主要技术特点,总结水稻机插秧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床土准备、苗床准备、播种、秧苗管理、大田耕整、大田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水稻机械化插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水稻机械化插秧泥育旱管技术,解决庄河市水稻生产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且机械化程度较低的问题。【方法】在插秧前期准备阶段,选择土质肥沃、田地平整、无碎石子的浅脚烂泥田作为秧田;确定秧田面积为750m2,施肥时将肥料撒在秧田表面,对区域进行翻犁处理;在摆盘装土及铺泥浆阶段,以平行的方式完成秧苗摆盘,每20个秧盘使用1kg壮秧剂配置营养土;按照选种、确定质量、晒种脱芒、去除杂质、消毒浸种以及催芽步骤处理后,完成水稻插秧播种。在插秧田期管理阶段,主要是对长到两叶一心的秧苗,进行生长高度与病虫害控制。当秧苗长出4-6个叶片且泥土沉淀10-12天后,使用插秧机完成水稻机械化插秧。【结果】机械化插秧漏查率为1.1%,相比手工插秧,机械化插秧漏查率较低,折合亩产较高。【结论】水稻机械化插秧泥育旱管技术在提高农业机械化种植效率的同时,也能够改善种植环境、提高育苗质量。  相似文献   

9.
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主要包括机械化育秧技术和机插秧技术。水稻育秧技术是机插秧技术成功的前提、基础和保证,且从水田软盘湿润育秧的床土准备与秧田制作、铺秧盘装盘泥、精量播种、拱棚盖膜、苗期管理等上展开论证。水稻机插秧从六个方面的技术要点展开,并抓住刮平灌水、大田基肥除草施用方法和适龄移栽三项技术关键,论证机械育插秧对水稻栽培夺取高产、稳产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赣北地区水稻机械化生产环节中的耕作、种植和收获等现状进行了解、总结、分析,结合赣北地区的气候及机械插秧生理特性,总结出了赣北地区水稻机械化插秧栽培种植技术,包括种子选择、营养土的配制、育秧关键技术、苗床管理、大田病虫防治等内容,以期为赣北地区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机插秧及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是今后水稻的生产方向.该文从秧田选择、种子处理、栽插前准备等方面对机械化插秧技术及其田间管理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测土配方、减少化肥使用量、物理防治等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以期为一季稻机插秧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江西省万安县、井冈山市越来越多的农户采用机械化插秧,从传统的抛秧技术转变为机械化插秧,机械化插秧对大田质量、秧苗及插秧作业等有严格的要求,文中对机械化插秧技术做了较为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3.
豫南稻区水稻机械化插秧栽培技术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机械化插秧是一种新型水稻栽培方式,具有增产、节支和提高劳动效率的特点.豫南是稻麦两熟籼型杂交稻产区,实行机械插秧尚有水稻品种的选择、用种量、播种时期、营养土的配制、苗床处理、苗期管理、栽插密度和大田管理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4.
六安市金安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工作自2004年以来,一年一个脚印,发展迅速,现全区插秧机保有量298台,2010年机插秧面积93870亩,占全区水稻种植总面积的35%,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态势.符合本区特点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日臻成熟.育秧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一是营养土的类型实现了多样化,不仅陈墙土可以用,纯田地、地土、塘泥,或者土拌化学肥料堆闷等方式都可以采用,都能保证育出合格的成品苗,极大的方便了营养土的准备.二是改旱地、稻场育秧人工浇水为大田旱育秧人工洇灌,效果好,极大的减小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大量劳动力,使较少的人管理大面积的苗床成为了可能,消除了广大农民对苗期浇水的畏难顾虑,对推广插秧机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为今后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澄江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的技术措施、方法、技术规程;培养了机械化育插秧科技人员、操作人员;积累了机械化育插秧经验,为今后深入开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澄江县在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过程中采取的技术措施和方法,结合实际,总结出适合澄江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操作技术规程;培养了机械化育、插秧科技人员及育、插秧机操作人员,积累了机械化育插秧经验,为今后深入开展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敏 《现代农业科学》2009,(6):255-255,262
通过对中国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需求分析,介绍了国外水稻机械化种植的特点及水稻种植多样化对机械化插秧的技术要求,提出当前制约中国机械化插秧进展的问题,探讨了中国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迫切需要以机插秧为主的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机插秧具有减轻劳动强度,高产稳产,节本增效等优势,对发展规模稻作,促进劳动力转移,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有重要意义。培育适合机插秧的健壮秧苗,提高栽插质量是机插秧技术发展的关键。1播种前的准备1.1苗床土的选择耕作熟化的旱作土或耕翻晒垡的干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介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试验示范情况及水稻机械化插秧示范区与传统人工插秧实际产量比较,显现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要实现机械化,就必须做到标准化。在机械化插秧技术中,标准化则来源于规范化。笔者通过从事多年机械化插秧技术示范推广,认识到在育秧、插秧各环节技术规范化的重要性,并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总结。机械化插秧技术的规范化包括育秧和插秧的规范化。特别是在育秧环节实现规范化,才能培育出形状规范、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