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措施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内外的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措施,以赣榆县青口河为载体,分析确定了河道生态修复的原则,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应根据不同河段的环境要求和土壤理化性质来选定,分河段分析了每段应采取的具体修复措施,从河堤、滩面、水域,提出各段生态修复技术措施及后续管理工作,并提出对河道生态修复后的水环境稳定性及管理技术的探讨是今后河道生态修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
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初步构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国内外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主要成果,确定了河道生态修复必须遵守的原则,结合国内外对河道生态护岸技术的分析,以青口河清淤整治工程为例,对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分段构思,提出各段生态修复技术措施,并提出对河道生态修复后的水环境稳定性及管理技术的探讨是今后河道生态修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河岸带植被重建的生态修复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上海市崇明生态岛的杜鹃河坡岸示范工程为例,探讨了以生态修复和稳定坡岸为目标的植物护岸技术在城镇生态型河道坡岸修复中的应用.在不同河段分别采用了全系列生态护岸、土壤生物工程护岸和复合式生物稳定等3类植物护岸技术;对比了工程实施后河道坡岸10个月来的坡岸土壤剪切力、生境条件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和示范工程表明,在生态型河道中采用植物护岸技术可以稳定坡岸、改善坡岸的栖息地质量、修复河道的生态环境.生态型河道的植物护岸技术可以在我国各类岸坡的生态修复和边坡稳定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4.
植物护坡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河道生态系统中的河岸侵蚀和滨水缓冲带建设倍受关注。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机场镇的生态河道示范工程为例,探讨了以生态修复和稳定坡岸为目标的植物护坡技术在生态河道坡岸修复中的应用及其生态效应。在不同河段分别采用了全系列生态护坡、土壤生物工程护坡和复合式生物稳定等3类植物护坡技术。通过对工程实施后3a(2004年~2006年)来的生态监测发现,护坡植物生长良好,新生枝叶和根系的护坡作用明显,土壤抗剪强度明显增加,河岸土壤侵蚀得到有效控制,坡岸的结构稳定性增强;同时河岸生境得到改善,本地植物快速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河岸植物群落结构由单一结构向复杂结构转变,生态稳定性逐渐增强。生态河道的植物坡岸修复技术可以在我国各类岸坡的生态修复和边坡稳定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5.
河道生态系统中的河岸侵蚀和滨水缓冲带建设倍受关注。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机场镇的生态河道示范工程为例,探讨了以生态修复和稳定坡岸为目标的植物护坡技术在生态河道坡岸修复中的应用及其生态效应。在不同河段分别采用了全系列生态护坡、土壤生物工程护坡和复合式生物稳定等3类植物护坡技术。通过对工程实施后3a(2004年~2006年)来的生态监测发现,护坡植物生长良好,新生枝叶和根系的护坡作用明显,土壤抗剪强度明显增加,河岸土壤侵蚀得到有效控制,坡岸的结构稳定性增强;同时河岸生境得到改善,本地植物快速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河岸植物群落结构由单一结构向复杂结构转变,生态稳定性逐渐增强。生态河道的植物坡岸修复技术可以在我国各类岸坡的生态修复和边坡稳定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6.
乡村河道生态修复技术评价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乡村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综合评价方法,为乡村河道生态修复技术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从经济效益、社会及生态环境效益、对河道基本功能的影响、污染情况、自然条件等5个方面,系统地构建了乡村河道生态修复技术评价的指标体系。[结果]合肥市派河紫蓬镇河段4种生态修复技术综合评价值分别为:植物修复85.058,河道曝气70.255,人工湿地73.456,生态浮床68.018,表明应选择植物修复技术进行生态修复。[结论]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所建立的生态修复技术评价体系全面客观,结合所确定的选择标准可为乡村河道选择适宜的生态修复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生态河道建设已经成为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受损河流进行生态修复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山东平原区某城镇河道为例,分析了该河道存在的生态问题,结合我国城镇河流生态修复理论和实践,按河道不同位置和岸线型式,提出了三种不同修复模式,分别为城郊河道生态修复模式、湿地公园模式、乡村河道生态修复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修复措施,为山东相似地区的河道生态修复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选取北京市怀柔区白河部分河段为研究对象,在2010—2014年对其河流水文形态进行了5次实地调查,结果显示:河流水文形态逐年变差,2014年研究区河段保持自然河流水文特性的河道长度只占研究区河道总长度的14.7%;河流水文形态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旅游业发展对河流扰动的增加、不合理的河道整治工程和当地群众较差的河流生态保护意识。在充分了解河流水文形态破坏的原因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对河流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纵向以潭代坝、横向生态护岸和局部小型湿地等适合研究区河流水文形态修复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大凌河哨口桥节点位于大凌河干流重点河段上,是连接朝阳市和外界的重要道路。传统的河道治理导致河流被完全人工化、渠道化,改变了河流蜿蜒型的基本形态,急流、缓流、弯道及浅滩相间的格局消失,观赏性差。同时,许多水生生物种群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系统退化,河道水污染严重。通过系统地规划,确定了"一坎、一潜、三湿地"的治理方案,对河道节点进行了生态治理与修复。达到了改善水质、美化环境、修复和维护河道生态的目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一个水清、滩绿、景美的亲水休闲娱乐场所。为辽西地区同类河道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凌河湾生态治理工程为例,通过对原河道系统的规划与实践,介绍了朝阳市城区段河道生态治理的多样性及生态修复技术。通过河道生态治理,完善大凌河风景区建设,促进朝阳市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将生态理念应用到城市河道治理中,是河道整治的发展趋势,北票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河道治理工作,但城市上下游河段均未系统治理,防洪体系尚不完善,部分河段仍存在堤防不达标或无堤防段等防洪隐患,威胁着沿岸居民及企业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早期城市河道治理主要考虑其疏浚功能,将其作为“泄洪渠”实行渠道化、简单硬化整治,破坏了河流净化功能和原有生态平衡,导致内河水质污染、生态退化等一系列问题。考虑用地条件和投资成本等因素,结合北票市城市河道既有治理措施以及“城水和谐”理念提出顺应自然、山水相依、生态净化、城水相融等适用于当地的生态治理措施,可为构建环境宜居、城水相融的生态河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怀柔区河流生态治理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传统治河方式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怀柔区对河流进行生态治理的做法:恢复河道形态及营造水景,建立滨水环境;对河道护岸进行生态修复;疏浚河道;对河岸带进行生态治理和加强后期管理;净化河流水质。提出了对河流进行生态治理的建议:对河流的开发和治理要避免先破坏后修复;完善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从根源上截断河流污染源;沿河岸绿化要多采用本地植物,乔灌草结合;加强宣传,让河流生态修复意识深入人心;进一步建立责任体系和检查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3.
生态混凝土在河道护坡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利用生态混凝土进行河道护坡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技术,其实现了河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与重建、水质净化等功能。介绍了生态混凝土制备及预制护坡构件,说明了生态岸坡植被植生方式,并以上海市黄浦江生态护坡示范工程为例,探讨了河道生态护坡设计理念及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城市河道的综合利用应与生态保护相协调,逐步恢复河道的原生态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调查伊通河城市河道治理状况,初步分析河道治理成果和生态效果,以原生态修复、水自净调节为主要目标,提出了城市河道生态功能恢复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以河北省滦平县牤牛河为研究对象,对城乡干涸、断流的中型河道进行了问题分析,并针对河道存在的淤积严重、水源不足、水体污染、河岸边坡破损严重、河道形态直线化严重、景观差等六大问题,提出了常用的生态治理手法及景观修复的要点,使河道整体设计在满足行洪的前提下,达到水质改善、生态修复、景观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近自然河道植物群落构建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碎高  王帅  韩玉玲 《水土保持通报》2008,28(5):108-111,147
分析了河流作为重要地理要素和生态廊道在区域景观中的重要生态功能,以及河道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阐述了河道植物通过边缘效应、廊道效应和干扰效应可以对生物多样性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对10多个试点河段两年多的试验研究,提出河道建设要为植物措施创造条件,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恢复健康稳定的河道生态系统。认为河道生物多样性还需要考虑河流形态多样性,加强定位系统观测和注重研究植物群落演替规律。  相似文献   

17.
以大宁县昕水河城镇段河道治理为例,分析了目前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河道治理中应考虑的生态治理、生态自然修复等水土保持新理念,将水土保持措施纳入河道治理构景体系,探索了恢复河道的生命气息,提升城镇品位,改善人居环境,生态治理城镇河道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饮用水源地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构建原理及技术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水源地保护和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重庆市水源地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对饮用水源地"三道防线"功能及特征进行了分析,按照"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治理思路,总结出水源地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构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河道综合整治、人居环境整治、生态农业建设和面源污染治理6项建设内容和15个构建技术。提出了饮用水源地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体系,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思路,并提出应加强水源地植物过滤带建设、水土保持效应监测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孝河是孝义人民的"母亲河",纵贯孝义市东西,部分河段穿越市区。为了保证市区沿岸的工农业生产、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创造生态休闲场所,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需建设孝河水利风景区。2007-2013年间,已进行了两期河道生态治理,目前正在进行三期治理。探讨了三期河道治理工程的堤岸防护工程设计,并对加强河道管理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黑龙江省松花江干流治理工程通河段为试验区,采用不同植物配置模式,现场建设了框格绿化混凝土等9种类型河道生态护坡。通过对河道生态护坡植被生长状况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护坡的生态性、经济性、施工综合性和景观综合性等4个方面选取13个指标,构建了寒区河道生态护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法优选出寒区河道适宜的生态护坡类型,可为寒区河道生态护坡设计方案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