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马尾松天然次生林密度调控生长时效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马尾松天然林进行不同密度调控试验,在林分改造12a后生长结果表明:(1)间伐后不同的保留密度对树冠发育,胸径、单株材积、林分蓄积的生长影响显著,其随着保留密度的增加,各生长指标逐渐减小,这说明间伐前期对马尾松胸径的影响效应可保留相当长的时间。但从生长时效性看,间伐后密度对林分胸径生长的影响主要在间伐后的1-3a内,此后每年的胸径增长效应逐渐减弱。(2)间伐后保留密度的不同,对林分树高逐年生长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但对其枝下高有一定影响,随保留密度减小,枝下高亦减小。  相似文献   

2.
造林密度对四川桤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四川桤木为试验材料,在相同立地条件下设置3种不同造林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密度对3年生四川桤木单株平均胸径、树高、材积以及枝下高均有极显著影响,对单位面积蓄积量无显著影响;单株平均胸径、树高及材积生长量随造林密度的加大而减小,枝下高则相反;造林密度适宜(1667彬hm^2)时,其单位面积蓄积量约有增加,单株材积生长量明显加大,利于大径材培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采伐下马尾松的生长动态,筛选适宜的采伐强度,为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提供技术支撑。[方法]2007年10月在14年生马尾松人工林(保存密度1 100株·hm~(-2))内进行采伐试验,设置4个采伐强度,即保留密度分别为225、300、375、450株·hm~(-2),以不采伐为对照;其后,自2008年开始连续8 a,每2 a测定1次马尾松的胸径、树高、枝下高和冠面积等生长指标,并计算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量,应用方差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较分析生长指标对不同采伐强度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采伐强度显著影响林分生长,其中,林分平均胸径、单株材积、冠面积的年均增长量随保留密度增大而减小,但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采伐后第1 3年,马尾松冠面积增长量显著高于采伐后期,胸径则在采伐后第3 5年最高,而不同采伐强度对林分树高生长影响不明显。保留密度显著影响林分枝下高和蓄积量的动态变化,其年均增长量随密度增大而递增。5个处理间林分蓄积年均增长量的差异随林龄的增大而逐渐缩小。[结论]马尾松人工林生长对不同强度采伐的动态响应以树冠最敏感,冠面积首先陡然增大,进而引起胸径的快速生长。树高和枝下高在采伐后年均增量变化相对平稳。4个采伐强度均显著促进单株材积生长,而仅保留密度为225株·hm~(-2)的采伐对林分蓄积增长量影响显著。综合比较林分的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连年增长量,建议在桂西南15年生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经营中宜选择300株·hm~(-2)的保留密度进行采伐。  相似文献   

4.
以河南省薄山林场马尾松林分为研究对象,设计了4种不同的林分保留密度,每种密度林分设计3块样地。研究分析了不同间伐保留密度对马尾松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平均高度、平均单株材积及林分蓄积量的影响,并用方差分析做显著性比较。研究结果及方差分析表明:间伐能促进林分生长,随着间伐保留密度的减小,林分胸径、单株材积增大显著;间伐能促进林分平均高、林分蓄积量增加,但影响并不显著;马尾松中龄林适合的保留密度为1750株/hm2。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分别与米老排等4种阔叶树及杉木采用不同混交比例、密度营造混交试验林,通过对6年生和22年生的试验林生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混交比例和方法,6年生林分树高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单株材积和单位蓄积达显著水平,而胸径无显著差异;但在22年生时胸径、树高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单株材积达显著水平,而单位面积蓄积、冠幅无显著差异。不同混交密度的林分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冠幅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但林分单位面积蓄积无显著差异。通过分析可知,适宜营造马尾松混交林的树种有火力楠、木荷等,混交方式以马尾松阔叶树行间混交为最优,混交密度以2 m×2.5 m或2 m×1.67 m为最优。  相似文献   

6.
对尾巨桉不同处理更新3.2a生林分的生长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密度1 110株/hm2时,植苗更新林分平均胸径比萌芽更新林分高6.8%;平均单株材积比萌芽更新高11.4%;萌芽更新林分平均胸径随保留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尾巨桉林分胸径生长有极显著差异。萌芽更新林分平均单株材积随保留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萌芽保留1 110株/hm2平均单株材积比2 100株/hm2减小26.5%。在相同密度1 110株/hm2时,植苗更新林分每公顷蓄积比萌芽更新高23.1%。萌芽更新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林分密度2 100株/hm2的林分每公顷蓄积量比密度1 110株/hm2高53.7%。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9年生火炬松(Pinustaeda)不同造林密度对比试验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间树高生长无显著差异但胸径、冠幅、单株材积和公顷蓄积均有显著差异。其中公顷蓄积随密度加大而增加,胸径、单株材积和冠幅则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从林分结构来看,以密度为1666株/hm2较为合理,平均胸径为115cm,≥10cm的林木株数占总株数的90%,而密度为4444株/hm2的平均胸径仅为8.8cm,≥10cm的林木仅占38.9%。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天然次生林间伐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平均年龄为23年生、地位指数为14和12的2种立地的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中,分别设置固定标准样地,并分别设计5个和6个密度水平,对其抚育间伐4年后的间伐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位指数的林分,其间伐前或间伐后立木径级分布均呈现正态分布的规律;间伐前林分分化强烈,立木径级大小悬殊;间伐后林分最小株距和平均株距较接近,大径级林木比例提高;间伐4年后平均径级左右的立木比例明显增加。间伐4年后,当14地位指数林分的密度大于1 500株/hm2,12地位指数林分的密度大于1 950株/hm2时,其胸径离散度较间伐当年间伐后的反而明显增大;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增长均随保留密度的加大而减小,但单位面积蓄积量增长则在其适宜密度时最大;不同保留密度各处理间平均胸径、单株材积以及单位面积材积增长的差异均达极显著,但树高和比重增长的差异均不显著;间伐各处理的平均胸径、单株材积以及单位面积材积增长均大于对照;14地位指数马尾松林以保留密度为1 500/hm2处理的单位面积材积增长最大,增长30.29%;12地位指数马尾松林以保留密度为1 950/hm2处理的单位面积材积增长最大,增长24.38%。  相似文献   

9.
不同密度30年生马尾松林分生产结构与现存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不同密度30年生马尾松人工林调查的结果表明:平均胸径随立木密度的增大而减少,平均树高受立木密度的影响较小;干、枝、叶和根等林分现存量随立木密度的增大而减少;单位叶量的材积生产力随立木密度的增大呈抛物线状态。  相似文献   

10.
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技术中试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过2年连续3次定位观测分析,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技术中试结果初步表明,采取不同的间伐强度,实施密度管理,对杉木的胸径生长影响达到极显著差异,对单株材积,单位面积立木蓄积,枝下高的生长影响均为差异显著,对树高,冠幅生长影响不显著,放肥对杉木林分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立本蓄积,枝下高,冠幅的生长影响均差异不显著,总体施肥比不施肥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