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钙离子鳌合剂EGTA、钙通道阻断剂vp、钙调素拮抗剂TFP和ABA分别处理玉米幼苗,对渗透胁迫下根系和叶片质膜、液泡膜、线粒体膜以及总微膜Ca2 -A11)ase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正常条件下,叶片和根系微膜系统总Ca2 -ATPase活性随光照时间延长出现一个峰值.总体比较,渗透胁迫下三种膜上Ca2 -ATPase活性相当,而且均随渗透胁迫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就微膜系统总酶活变化而言,叶片高于根系,渗透胁迫降低叶片酶活;而渗透胁迫对根系酶活性影响不大.分解列三种膜上,渗透胁迫对叶片酶活的提高均表现为正效应,根系上.对线粒体膜和液泡膜酶活提高表现为正效应,而对质膜酶活表现为显著抑制.外源试剂处理发现,ABA和EGTA在叶片上均可逆转PEG降低总酶活的效应,且在处理6 h时使得酶活性显著超过正常水平;而根系上表现不一:其中,vp对质膜上PEG提高酶活效应抑制作用较大.且显著提高线粒体膜酶活;ABA显著提高液泡膜上酶活性;TFP处理在胁迫前期基本表现为促进作用,而6 h之后大都表现为抑制效应.说明:渗透胁迫下,玉米叶片质膜、液泡膜以及线粒体膜均参与了胞质钙离子稳态的调控过程,外源试剂处理对Ca2 -ATPase具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叶片和根系Ca2 -ATPase对外源试剂响应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镧对越橘幼苗光合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考察稀土镧对越橘光合作用的影响,测定了喷施低浓度(10,20,30和加mg/L)LaCl3后越橘叶片气体交换参数连续7 d的变化趋势,并在处理7 d后测定了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及叶绿体质膜ATPase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LaCl3处理后第1天,越橘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s)、细胞间隙CO2浓度(Ci)及蒸腾速率(Tr)即有较大增幅,在处理后7 d仍显著高于对照;同时,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a/b值及叶绿体膜Ca2+-ATPase和Md2+-ATPase活性也都得到显著提高.说明LaCl3能提高越橘幼苗光合能力.试验结果还表明,LaCl3浓度为20 mg/L时效果最好,光合作用各生理指标值较对照提高最多.  相似文献   

3.
研究干旱胁迫下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对小麦幼苗叶片NO水平的影响及其与Ca2+的关系.在15%PEG-6000胁迫下测定NO含量和NO合成酶活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显著增加,且钙依赖型cNoS(CaM的组成型NOS)快速调控NO产生,但是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不依赖钙iNOS(CaM的诱导型NOS)的活性在NOS活性比例缓慢增加,而硝酸还原酶(NR)产生NO的能力只占总NR提取物活性的很小一部分;0.1 mmol/L SNP处理可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NOS和NR活性,诱导NO水平提高,显著缓解膜脂过氧化;用质膜Ca2+通道抑制剂LaCl3与SNP共处理,显著减弱或抵消SNP促进NO合成作用.SNP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NO合成酶活性和NO含量,有效缓解膜的氧化损伤,而Ca2+参与SNP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NO水平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在15% PEG-6000干旱胁迫下,研究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对小麦幼苗叶片NO含量、NO合成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Ca2+的关系。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NOS活性显著增加,且钙依赖型cNOS快速调控NO产生,但是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不依赖钙iNOS活性在NOS活性比例缓慢增加,而NR产生NO的能力只占总NR提取物活性的很小一部分;1mmol/L SNP处理可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NOS和NR活性,诱导NO水平提高,显著缓解膜脂过氧化;用质膜Ca2+通道抑制剂LaCl3与SNP共处理,显著减弱或抵消SNP促进NO合成作用。结果表明,外源NO 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NO合成酶活性和NO含量,有效缓解膜的氧化损伤,而Ca2+参与SNP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NO水平的调控。  相似文献   

5.
用PEG-6000渗透胁迫处理,白三叶根系质膜透性升高,抗旱品种‘海发’增幅小于不抗旱品种‘瑞文德’。根系分泌物中K+、Ca2+、H+的含量变化与根系质膜透性的变化一致。水分胁迫早期,白三叶根系PM H+-ATPase活性升高,胁迫时间延长,不抗旱品种‘瑞文德’的PM H+-ATPase酶活性下降,但抗旱品种‘海发’的酶活性一直较高。PM Ca2+-ATPase酶的活性与PM H+-ATPase酶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6.
多种引发剂混合处理对马尾松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提高马尾松种子发芽力的有效方法,以Ca2+溶液、PEG-6000和不同浓度的GA3溶液组合处理马尾松种子,进行马尾松种子发芽实验,测定不同处理种子的发芽指标和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各个引发处理的马尾松种子发芽指标均显著高于清水处理(ck),其中以Ⅱ号(5% PEG-6000浸泡12 h、20 mmol/L Ca2+ +50 mg/L GA3混合浸泡12 h)处理效果最好,发芽率比对照提高了74.3%;低浓度的PEG-6000、Ca2+和GA3均对马尾松幼苗细胞膜修复具有促进作用,I号引发处理(5% PEG-6000+50 mg/L GA3)对幼苗细胞膜修复效果最好,其根系质膜透性比对照降低了68.59%;引发处理能显著提高种子活力,促进种胚对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吸收,提高种子SOD和CAT活性.  相似文献   

7.
盐胁迫下LaCl3和CPZ对稻苗抗氧化酶类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质膜Ca2+通道阻断剂LaCl3和钙调素(CaM)拮抗剂氯丙嗪(CPZ)对水稻幼苗预处理以阻碍Ca2+*CaM信使传导后, 览研究了盐胁迫下, 稻苗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结果表明: 0.15 mol/L NaCl胁迫下, LaCl3和CPZ预处理显著加剧稻苗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下降; 对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则无明显影响; 而超氧化  相似文献   

8.
干旱、盐胁迫下LaCl3和CPZ对稻苗脯氨酸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干旱、盐胁迫下水稻幼苗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质膜透性增大,同时脯氨酸(Pro)积累;以质膜Ca2+通道阻断剂LaCl3和钙调素(CaM)拮抗剂氯丙嗪(CPZ)对水稻幼苗预处理以阻碍Ca2+/CaM信使传导后,加剧逆境下,水稻幼苗MDA含量的增加、质膜透性的增大和Pro积累,且Pro含量与MDA含量和质膜透性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干旱、盐胁迫下阻  相似文献   

9.
以板蓝根为材料,研究了Pb2+胁迫下Ca2+对板蓝根幼苗POD、SOD活性、根系活力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b2+处理下,板蓝根幼苗POD、SOD活性及蛋白质含量随Pb2+浓度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根系活力显著下降;在Ca2+处理下,浓度为80、160mg/L时,板蓝根幼苗POD、SOD活性、根系活力及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浓度为320mg/L时,则显著低于对照,有明显抑制作用;Ca2+、Pb2+混合处理,80、160mg/LCa2+显著提高了Pb2+胁迫下POD、SOD活性、根系活力及蛋白质含量,具有缓解Pb2+毒害的作用,Ca2+为320mg/L时,与Pb2+起协同胁迫作用,增强对板蓝根幼苗的毒害效应。  相似文献   

10.
通过增加外源CaCl_2和钙离子螯合剂EGTA处理后,研究香蕉幼苗在60 mmol/L NaCl人工模拟的盐胁迫0、4 h、8 h、12 h、24 h和48 h不同时间下,测定其叶片和根的CaM和Ca~(2+)-ATPase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过程中,香蕉幼苗在正常的生长条件下,其根和叶片的CaM基因和Ca~(2+)-ATPase基因均有表达。巴西蕉幼苗根在盐胁迫过程中Ca M基因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但是粉蕉根却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可能与粉蕉耐盐性高于巴西有关。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巴西蕉和粉蕉幼苗根的Ca~(2+)-ATPase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Ca2+对低温下水稻幼苗膜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梁颖  王三根 《作物学报》2001,27(1):59-64
缺Ca2+的水稻幼苗在低温胁迫下(4℃36h),细胞膜功能及超微结构破坏严重。在培养液中加入适当浓度的Ca2+(0.5~1.0mmol/L)可降低冷胁迫下稻苗的电解质渗漏率和MDA含量,提高SOD、CAT、POD活性,保护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免遭破坏。CaM特异性抑制剂CPZ能部分抑制Ca2+降低冷害稻苗的电解质渗漏率及MDA含量和提高SOD、POD活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在三个不同冻藏温度(-10±1℃、-15±1℃、-20±1℃)下,牡蛎Ca2+-ATPase活性和盐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蛋白质变性动力学模型,将蛋白质品质变化速率与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相关联,建立牡蛎在冻藏期间蛋白质品质变化规律的方程。结果表明:在冻藏期间牡蛎Ca2+-ATPase活性和盐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蛋白质变性与冻藏的温度和时间有关,Ca2+-ATPase活性和盐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趋势一致,都随冻藏温度和冻藏时间的增加而下降,温度越低蛋白质变性越缓慢;蛋白质品质变化方程在试验范围内可有效描述冻藏牡蛎蛋白质品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干旱、盐胁迫下LaCl_3和CPZ对稻苗脯氨酸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干旱、盐胁迫下水稻幼苗丙二醛 (MDA)含量增加、质膜透性增大 ,同时脯氨酸 (Pro)积累 ;以质膜 Ca2 通道阻断剂 L a Cl3 和钙调素 (Ca M)拮抗剂氯丙嗪 (CPZ)对水稻幼苗预处理以阻碍 Ca2 / Ca M信使传导后 ,加剧逆境下 ,水稻幼苗 MDA含量的增加、质膜透性的增大和 Pro积累 ,且 Pro含量与MDA含量和质膜透性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干旱、盐胁迫下阻碍 Ca2 / Ca M信使传导后 ,水稻幼苗Pro积累加剧 ,Pro积累的多少 ,可反映水稻幼苗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14.
水分胁迫下钙对甘蔗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选取甘蔗福农95-1702为材料,结合钙离子螯合剂EGTA预处理,对水分胁迫下Ca2+与甘蔗幼苗抗氧化酶类活性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逆境信号转导第二信使Ca2+在甘蔗抗旱性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3mmol/L的EGTA预处理对正常生长条件下甘蔗幼苗的相对生长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但30%PEG处理下,1~3mmol/L的EGTA预处理降低了甘蔗幼苗的相对生长量,加剧了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在处理的24小时,处理1E+D(1mmol/LEGTA+30%PEG)及3E+D(3mmol/LEGTA+30%PEG)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处理D(30%PEG)降低了40.2%和54.3%。同时,EGTA预处理抑制了PEG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升高,加剧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降低:在处理的24小时,处理1E+D及3E+D中的SOD活性分别比处理D降低了26.5%和29.9%;而POD活性则比处理D分别降低了31.3%和23.2%;处理3E+D的CAT酶活性比处理D降低了27.2%。这些结果暗示Ca2+可能参与了水分胁迫下甘蔗幼苗抗氧化酶系统的调节,Ca2+信号和活性氧(ROS)所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存在交叉互作  相似文献   

15.
钙浸种对马尾松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韦小丽  廖明 《种子》2005,24(4):34-36
用不同浓度的Ca2 处理马尾松种子进行发芽实验,结果表明:用5~20mtmol/L Ca2 浸泡马尾松种子24h,马尾松幼苗的苗高、根长、幼苗含水量均随Ca2 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根系质膜相对透性则随Ca2 浓度的增加而降低.Ca2 浓度为20mtmol/L最有利于马尾松种子发芽,其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发芽指数以及幼苗高、根长、根细胞膜稳定性均明显高于对照.而25~30mtmol/L的高Ca2 溶液处理种子则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变温条件下赤霉素(GA3)对辽东楤木(Araliaelata)种子解除休眠过程中部分信号物质变化的影响。方法是将辽东楤木种子在200mg/kg的GA3水溶液中浸泡12h,然后在高温(18 ̄20℃12h)和低温(0 ̄4℃12h)下进行变温层积处理60d。结果表明:在层积过程中,赤霉素(GA3)和钙调素(CaM)含量分别出现两次峰值,而脱落酸(ABA)含量一直很低,并在第12d降到最低点,此外,NADK激酶和质膜Ca2 -ATPase活性酶在种子开始裂口期,分别出现先升高后降低和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研究硅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及根细胞质膜H^+-ATPase、液泡膜H^+-ATPase、H^+-PPase和Ca^2+-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严重抑制黄瓜幼苗生长,根细胞质膜H^+-ATPase、液泡膜H^+-ATPase、H^+-PPase和Ca^2+-ATPase活性明显降低。硅处理明显提高盐胁迫黄瓜根液泡膜H^+-ATPase、H^+-PPase、Ca^2+-ATPase活性,一定程度上维持了液泡膜质子泵活性,有效地防御了细胞质酸化,这可能是硅提高黄瓜耐盐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陈海燕  崔香菊  陈熙  李建友  张炜 《作物学报》2007,33(7):1086-1093
用盐敏感的武运粳8号和强耐盐的韭菜青两个粳稻品种,比较了盐胁迫条件下根中抗氧化酶类和质膜H+-ATPase活性的变化以及La3+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根中SOD和APX活性无显著区别,但耐盐品种的CAT和POD活性强于盐敏感品种。盐胁迫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两者抗氧化酶活性。La3+对其影响最显著的差异出现在高盐条件下(200~300 mmol L-1 NaCl),对耐盐品种添加La3+可以提高上述4种酶的活力,而对盐敏感品种,La3+的作用不明显。对盐敏感品种,盐胁迫导致其质膜H+-ATPase活性持续下降,添加La3+明显提高其H+-ATPase活性,而对耐盐品种,盐胁迫导致其质膜H+-ATPase活性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La3+对其活性影响不大。进一步分析表明,上述H+-ATPase活性变化及La3+对其影响均发生在转录水平上。据此推测,以上2个品种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盐胁迫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9.
镉对鸡卵巢发育及卵巢组织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为了探讨镉对性未成熟鸡卵巢发育的毒性机制,从分子水平阐述镉中毒的发病机理,增强人类环境保护意识,避免畜、禽镉中毒的发生。【方法】在饲料中加入140mg/kgCdCl2 、210mg/kgCdCl2建立亚慢性镉中毒模型,分别在试验20d、40d、60d取卵巢称重,进行Na+-K+-ATPase,Mg2+-ATPase和Ca2+-ATPase活性检测。【结果】对照组卵巢组织内Na+-K+-ATPase,Mg2+-ATPase和Ca2+-ATPase活性随日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各时间点酶活性比较差异不显著;加镉组卵巢组织内Na+-K+-ATPase,Mg2+-ATPase和Ca2+-ATPase活性随日龄增加呈降低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或极限著,且呈一定的时间-剂量效应。【结论】镉能够抑制性未成熟鸡卵巢发育,降低卵巢组织ATPase活性,二者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以盐敏感荞麦品种TQ-0808为试验材料,在100 mmol/L NaCl胁迫下进行不同浓度的外源Mg2+处理,探讨外源Mg2+对荞麦耐盐生理特性的效应。结果表明,40 mmol/L外源Mg2+处理能显著降低NaCl胁迫下荞麦叶片质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NaCl胁迫下荞麦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净光合速率,使NaCl胁迫下荞麦叶片SOD活性接近对照水平,荞麦叶片净光合速率达到对照水平。说明适当浓度的外源Mg2+处理可明显改善盐胁迫下荞麦幼苗的生理特性,对盐胁迫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而外源Mg2+浓度过高可能会加剧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