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基于哈密顿变分原理,建立了增加内部自由度的结构动力分析高精度非协调有限元法计算列式,揭示了它与动态有限元法的内在联系;同时,对增加单元结点的高精度动力有限元也进行了评述与讨论.通过实例分析,对高精度动力有限元与常规动力有限元进行了比较.算例表明,与常规有限元相比,常规动态有限元、本文的动态有限元均能给出更好的结果;高阶动力有限元能给出甚至优于动态有限元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
采油井口非标准卡箍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油井口装置非标准卡箍进行理论计算和用ANSYS进行有限元分析,获得了卡箍危险部位应力以及整个卡箍的应力分布规律。通过理论计算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比较,说明卡箍有限元分析更为准确方便,为非标准卡箍的合理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3.
结合钢筋混凝土薄壁箱形梁模型的试验研究,对钢筋混凝土薄壁箱形梁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对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中比较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钢筋混凝土箱形薄壁梁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4.
以试验研究为基础,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钢骨-T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受力性能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得到短柱的荷载一位移曲线和钢管、钢骨以及混凝土的应力分布云图,并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符合程度较好,证明了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钢骨-T形钢管混凝土柱进行理论分析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全面研究钢骨一异形钢管混凝土柱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韩胜利  姜龙 《甘肃农业》2005,(7):119-120
本文结合不同的桩复合地基,通过实际工程和试验对桩复合地基进行不同的分析。对CFG桩,结合具体工程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用实地载荷试验进行了验证,肯定了有限元分析的合理性;灰土桩单桩,通过有限元计算,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对粉喷桩,以ANSYS为工具,对复合地基进行了数值试验。通过本文对各种桩复合地基分析整理,为我们在工程实践中在不同地基土的地质环境中合理应用各方法提供依据和宝贵经验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行星架应力应变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单臂式行星架为例,应用理论计算方法对行星架的应力应变进行了分析,并用ANSYS建立了单臂式行星架的有限元模型,针对该型行星架比对了各种网格划分方法的可行性,计算了其应力应变情况,然后比较分析了理论计算方法和有限元方法计算的结果。结果表明,应用有限元方法对行星架进行应力应变分析更符合工程实际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塔筒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塔筒在各种工况下的静强度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塔筒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了塔筒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对塔筒进行稳定性分析,建立了塔筒非线性稳定性分析模型,计算得到塔筒的临界屈曲载荷。通过分析得到不同方向的载荷对塔筒稳定性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新的有限元分析方法,为准确合理地进行高面板堆石坝的坝坡稳定动力分析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应力水平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将大型有限元软件ADINA的应力变形计算功能与GEO-SLOPE软件的边坡稳定分析功能相结合,提出了高面板堆石坝坝坡稳定动力有限元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面板堆石坝在"5.12"汶川大地震期间的大坝动力反应及坝坡稳定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利用建立的高面板堆石坝坝坡稳定动力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面板堆石坝位移的动力分析计算结果与该坝震后位移实际观测结果基本吻合,坝坡动力稳定的分析计算结果与震后实际调查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所提出的高面板堆石坝坝坡稳定动力有限元分析方法是合理的,所获得的计算结果准确可信。  相似文献   

9.
运用有限元方法对1G-175A旋耕机的主要部件之一的侧边齿轮箱体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强度与刚度计算,并对其动特性用结构模态试验方法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李宁 《吉林农业》2010,(11):244-245
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新型轿车的转向管柱支架进行了分析。有限元分析结论与实测情况相符,确认原有管柱支架结构需要进行改进。文章通过分析原有管柱支架的应力分布情况,提出相应的结构改进方案,再用有限元分析法从众多的备选方案找到最佳改进方案。改进后的管柱支架样件经装车测试,达到使用要求,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储罐除了受自重、液体内压作用外,还受到风荷载的作用,从而在储罐中产生应力,应力过大会引起储罐的损坏。提出风载荷作用下圆柱形储罐分析的位移有限元法,根据圆柱形储罐属于轴对称壳体这一结构特点,用圆柱壳单元和圆环壳单元将其离散化,单元之间以结点圆相连接,风载荷和位移沿环向展开成三角级数,降低了计算维数,减少了计算工作量。用编制的有限元分析程序对一个算例的计算表明,该方法能方便有效地计算风载荷工作下圆柱形  相似文献   

12.
SL—2—(7)型套管头结构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有限法对SL-2-(7)型套管头结构进行应力分析,将套不分成密封结构和承载结构2部分进行有限元应力计算,得到结构整体应力分布情况和单个构件的应力分布情况以及最大应力分布位置,从而为SL-2-(7)型套管头结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考虑脉动风速的平面刚架日光温室结构动力响应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日光温室骨架结构属轻型结构,跨度较大,对风荷载较为敏感。为解决风荷载作用下日光温室的动力响应问题,确定骨架结构危险截面的位置,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提出平面刚架模型的日光温室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的被研究块体方法。首先根据Timoshenko梁微元体思想,设计被研究块体的构成方式;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推导出平面刚架模型的日光温室钢骨架结构的控制方程,给出了算法的实现过程。然后采用两端自由的变截面梁的弯曲波传播算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在数值模拟风速、实测风速作用下分别对平面刚架模型的日光温室骨架结构动力响应进行时程分析,得到钢骨架的节点位移和截面应力空间最大值的位置。结果表明:位移的2次峰值分别在迎风面高度1和3m附近,钢骨架中最危险的截面为温室左端附近,应力最大值为321MPa,弯曲应力是引起应力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脉动风荷载作用的节点位移和截面应力明显大于平均风荷载作用的相应值。日光温室钢骨架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需要考虑脉动风荷载的作用,且不能忽略弯曲应力对截面内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ANSYS软件对于结构自重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有限元技术的不断发展,有限元在结构分析中所起的作用亦越来越大,以美国ANSYS公司开发的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软件为平台,以一算例从建模、加载、求解到后处理,说明有限元软件在结构分析中对于自重的模拟。最后指出,在合理建模、正确加载与约束下,利用ANSYS分析软件,可以有效快速地对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可对多种工况进行快速分析得出结果,寻找到结构受力状态下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弹塑性调整系数α规范值、按弹塑性薄板理论和弹性薄膜理论确定的值,以及有限元计算和实验研究结果的全面分析,提出四边固支钢面板的极限承载力应按承受弯应力、剪应力和中曲面内应力的大挠度中等刚度板的屈服模式确定。在确定弹塑性调整系数。合理值时,应考虑材料的强度储备和结构的极限承载力两个方面,从而求出更切合实际的弹塑性调整系数α的理论值,此值可供设计和修订规范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非参数雨流外推法的车架载荷谱与疲劳寿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农用机械工况复杂,受力多变,对结构件寿命影响很大的问题,以蔬菜田间作业动力机械车架为研究对象,对车架载荷谱及疲劳寿命情况进行研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车架进行应力分析并选取测点;采取建立由应变片、应变调理仪、信号采集仪等组成的应力载荷测试系统进行载荷测试试验,测得犁地和路面行驶2种典型工况下应力时间历程;拟用傅里叶变换频率检验和离散自函数平稳性分析方法,确定信号符合随机载荷信号特征;采用数据处理方法消除信号干扰因素。对测得应力载荷数据进行非参数雨流外推,基于外推结果编制车架应力载荷谱并进行疲劳寿命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损伤值最大的测点寿命预估结果为1.043×1013 h,满足使用要求,该方法适用于农业机械结构载荷谱编制及疲劳寿命预测,可为农业机械结构载荷谱编制及疲劳寿命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标准的四柱Hanoi塔问题作了改型和变化,就圆盘大小和个数进行了推广,并对这种推广的四 柱Hanoi塔问题给出了求解算法及时问复杂度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以某型轻型飞机机翼结构为例,给出了在 Ansys 中建立机翼损伤模型的过程。首先通过结构模型建立以及对其进行约束分析、载荷分析和结果修正,实现了机翼结构的"杆一板"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损伤的位置和特征,建立了机翼局部损伤评估有限元模型。  相似文献   

19.
以大庆电视塔为例,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对电视塔进行了抗风控制研究,利用小波分析模型模拟出21条脉动风速时程,基于LQR算法,采用磁流变阻尼器作为半主动控制装置,分析了在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半主动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利用磁流变阻尼器进行振动控制可以有效减小结构的振动反应;Simulink仿真技术具有操作直观、高度可视化等特点,用于抗风控制研究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