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盆栽芒为材料,进行了持续25 d的干旱胁迫处理,同时以正常浇水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芒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处理下,芒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MDA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含量在处理过程中增长相对比较平缓,相对电导率、MDA在处理结束时分别增长了0.78和1.12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SOD、POD增长高峰出现在胁迫处理第15天,CAT增长高峰则出现在第10天。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土壤水分处理真桦苗木,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组叶片MDA含量始终高于对照,3周时重度干旱组MDA含量达到对照的2.1倍;轻度胁迫处理组,真桦叶片内SOD和CAT活性升高;中度和重度胁迫处理组,...  相似文献   

3.
干旱胁迫对麻疯树幼苗抗氧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麻疯树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质膜透性、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麻疯树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随胁迫时间的增加呈极显著(P〈0.01)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增加而呈极显著(P〈0.01)增加趋势,胁迫初期和中期二者增加幅度相对较小,胁迫后期急剧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增加而持续升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胁迫时间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W7(干旱35d)时POD和CAT活性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4.
3种观赏竹抗旱性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凤尾竹、孝顺竹、四季竹等3种观赏竹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岐化酶(SOD)以及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3个竹种叶片脯氨酸含量呈增加趋势,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而叶片超氧岐化酶(SOD)以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根据4项生理指标,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抗旱能力强弱顺序为:四季竹>凤尾竹>孝顺竹。  相似文献   

5.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绿竹容器苗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究模拟干旱环境下水分亏缺对绿竹容器苗主要营养器官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绿竹规模化育苗栽培制定适宜的经营管理及节水灌溉技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绿竹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苗控水方式,测定分析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绿竹叶片及根系抗氧化酶、膜脂渗透性、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以及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加重,绿竹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明显下降,各处理间均达到差异显著(P0.05),复水后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明显升高,其中叶绿素a、叶绿素b达到差异显著(P0.05),但类胡萝卜素差异不显著(P0.05);干旱胁迫下,根系活力呈明显下降趋势,中度干旱胁迫(MS)和重度干旱胁迫(SS)根系活力分别比对照(CK)下降14.35%、33.31%,均达到差异显著(P0.05),复水后,根系活力均明显升高,分别达到了CK处理根系活力的96.75%、73.84%;干旱胁迫下,根系及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在复水后均呈现一定下降趋势,表现为中度干旱胁迫后复水(MS-CK)降低程度高于重度干旱胁迫后复水(SS-CK),各处理间均达到差异显著(P0.05)。[结论]模拟干旱环境下,增加干旱胁迫程度,绿竹的根系活力及叶片色素含量呈显著降低,MDA含量及SOD、CAT、POD活性均升高。复水后,根系活力及叶片色素含量较干旱胁迫时有所提高,MDA含量及SOD、CAT、POD活性有明显下降,不同干旱程度补偿能力不同,表现为中度干旱胁迫后复水高于重度干旱胁迫后复水,且不同营养器官对于解除干旱后消除活性氧及修复适应能力也不尽相同。绿竹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与干旱胁迫程度呈负相关,而保护酶SOD、CAT、POD活性以及MDA含量均与干旱胁迫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构树抗氧化酶系统对盐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当年生的构树实生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土壤盐胁迫下构树叶片的细胞质膜的伤害程度(相对电导率)和其酶促抗氧化保护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表明:其叶片相对电导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低盐胁迫下的上升趋势较缓慢。POD的活性在胁迫前期明显升高,SOD和CAT活性在胁迫中后期的变化趋势由下降变为上升。经22d的盐胁迫,胁迫处理下的这3种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说明构树在一定的盐浓度范围和时间内能够通过自身诱导抗氧化酶系统以提高适应能力而忍受逆境。  相似文献   

7.
淹水胁迫下5种竹子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长叶苦竹、凤尾竹、黄条金刚竹、鹅毛竹、菲白竹为试验材料,研究淹水胁迫下5种竹子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各试验竹种在淹水胁迫处理期间,其叶片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在处理结束后,长叶苦竹、菲白竹的相对电导率超出50%,已接近死亡,而凤尾竹、黄条金刚竹相对电导率上升幅度不大,说明凤尾竹、黄条金刚竹抗水淹胁迫能力较强.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各竹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长叶苦竹、菲白竹在处理结束后,叶片叶绿素含量接近0,其中长叶苦竹处理结束时叶片叶绿素含量仅为淹水初期的4.6%.随着淹水胁迫时间的延长,各竹种叶片内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保护酶(SOD、POD、CAT)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SOD活性对淹水胁迫的反应最敏感,在淹水处理6天后,就达到最大值,而各竹种POD、CAT活性峰值出现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年生花楸树苗为研究对象,在正常管理的盆栽条件下采用"双套盆法"模拟淹水胁迫,研究淹水条件下花楸树苗抗氧化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年生花楸树苗叶片抗氧化生理指标和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受淹水影响较为显著,随着淹水胁迫加深,花楸树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丙二醛(MDA)含量随着淹水胁迫加深,呈现出逐渐上升趋势;叶片初始荧光(F_o)呈上升趋势,最大荧光(F_m)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变化趋势,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_Fm)和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_v/F_o)均呈下降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不同海拔高山植物美丽风毛菊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长在青藏高原不同海拔地区的多年生高山植物美丽风毛菊(Saussurea pulchra)为研究材料,分析比较了不同海拔叶片光合色素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以探讨高山植物对于寒冷、高紫外辐射环境的适应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含量有下降的趋势,而胡萝卜素(Car)含量则呈增加的趋势,Car/Chl与Chla/Chlb增大,美丽风毛菊叶片的紫外吸收物质、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也受到明显影响,其中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海拔升高呈增强的趋势,膜脂过氧化与抗氧化物酶的变化具有不一致性,表明抗氧化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可能在高山植物适应高寒环境的胁迫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淹水胁迫下水松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水松实生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淹水胁迫下水松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淹水胁迫对各测定指标的影响各异。随淹水时间延长,叶绿素含量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叶片相对电导率均呈上升趋势;水松脯氨酸(PRO)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均为先升后降、再趋于平稳: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则表现为先降后升、再趋于平稳。植株半淹(B)对叶绿素及MDA含量产生的影响较大,全淹(C)对叶片相对电导率、PRO和SOD的影响较大,渍水(A)对各指标的影响都为最小。  相似文献   

11.
观赏山楂叶片耐热性生理指标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观赏山楂10个品种高温胁迫下叶片生理指标(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SOD活性)测定的基础上,对其耐热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供试观赏山楂品种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上升,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增加,SOD活性升高,相对含水量下降,叶绿素含量变化不一;且各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合田间观测,观赏山楂10个品种耐热性大致可聚类为3个级别,即1级(相对耐热):摩登山楂‘托巴’、毛山楂和阿尔泰山楂;2级(中等耐热):华盛顿山楂和英国山楂‘红云;’3级(相对敏感):红蕊山楂、英国山楂‘红保罗’、绿山楂‘冬国王’、鸡矩山楂以及俄罗斯山楂。  相似文献   

12.
以广西南宁市的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为材料,对罗汉松雌雄植株叶片部分生理指标在不同生长季节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测的各项生理指标在4个生长季节中均产生变化。雌株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秋季和冬季均高于雄株,在春季则低于雄株;雌株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在秋季和冬季显著小于雄株,但在春季显著高于雄株;除夏季外,雌株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在其他3个季节均显著高于雄株,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各季节基本表现出小于雄株;雌株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在春、夏和冬季,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在春、秋和冬季均高于雄株叶片。综合分析表明,在反映同化能力和营养物质贮藏的指标上雌株高于雄株,而常用适应性指标表现为雄株优于雌株。研究结果可为罗汉松目标植株在非繁殖季节的选择、应用及抚育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元宝枫的生理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对模拟酸雨胁迫的响应特征,以2年生元宝枫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pH值分别为5.6、4.0、3.0、2.0的模拟酸雨处理0、15、30d后,分别测定了叶片脯氨酸、丙二醛、质膜透性等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试验结果表明:1)pH值为4.0的酸雨处理初期,元宝枫叶片未出现伤害症状,处理后期叶片上出现了极少量的斑点,而pH值分别为3.0和2.0的酸雨胁迫下元宝枫叶面均出现了明显的伤斑,且随着酸雨胁迫时间的持续,酸害指数不断增大;2)随着酸度的增大,元宝枫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逐渐减少,尤其在pH值分别为3.0和2.0的酸雨处理下叶片的SPAD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3)随着酸度的增大,元宝枫叶片中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质膜透性均呈上升趋势,但胁迫时间不同,各处理与对照间的差异显著性也不同;4)随着酸度的增大,元宝枫叶片的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性能指数(PIabs)、以单位面积为基础的性能指数(PIcs)均逐渐变小。当胁迫时间分别为0和15d时,pH值为4.0的酸雨处理下叶片的Fv/Fm值和PIabs与对照间均无显著差异,在pH值分别为3.0和2.0的酸雨处理下叶片的Fv/Fm值和PIabs均显著低于对照。研究结果表明:轻度酸雨(pH值为4.0)胁迫下,元宝枫植株渗透调节物质、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均不大,而其他处理尤其在重度酸雨(pH值为2.0)处理下,元宝枫植株的生长发育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Methods based on RGB (Red, Green, Blue) image segmentation may emerge as a new and low-cost method for estimation the quality of tree seedlings. However, the vast number of indexes based on the use of the RGB image segmentation and the lack of references in the literature still hinder the widespread use of this technology. Thus, we conducted a study aiming to tes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ethods based on absorbance and reflectance, widely used for the estimation of chlorophyll contents and physiological status of trees, and ten indexes based on RGB component analysis. We used leaves of five tropical tree species, belonging to different botanical families. Leaf absorbance was measured using the handheld chlorophyll meter SPAD-502, reflectance was measured using a spectrometer and the RGB indices were obtained from digitalized images of the leaves using a flatbed scanner. Modified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including all five species were used to relate RGB indices to absorbance and reflectance indices. Data collected from leaves of seedlings of five tropical tree species indicated that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can be a useful and rapid nondestructive method for assessment of physiological status of tree seedlings at nursery stage. Among the RGB indexes tested in this study the R, 2R*(G???B)/(G?+?B) and 2G*(G???B)/(G?+?B) are the most promising for analysis the tropical seedlings physiological status and quality.

  相似文献   

15.
植物逆境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6,自引:1,他引:65  
综述了植物对干旱、冷害、冻害、热害、涝害、盐胁迫和CO2胁迫等不良环境因子的生理反应机制。对应用于植物逆境生理研究的叶绿素荧光、气体交换、碳同位素分辨率和糖类化合物含量等参数的生理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以杨树扦插苗为试验对象,通过采用不同的水肥处理研究水肥对杨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杨树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着水肥处理量的增加而上升;水肥处理对杨树叶片的光合指标也影响显著,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都是在高水量的施肥处理中较高,而蒸腾速率在低水量施肥处理中较高。  相似文献   

17.
截干对叶用银杏叶片生理生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杏 (Ginkgo biloba L.)又名白果 ,单属单种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之一 ,集材用、果用、叶用、园林绿化等于一体 ,我国的人工栽培历史已有 30 0 0余年。银杏专用叶用园的建立于 80年代初起步 ,建园技术模式尚处摸索阶段 ,缺乏系统的研究。截干是培育银杏专用叶用园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本研究对 1年生、2年生和 3年生幼龄银杏实生苗分别以不同留桩高度截干 (或抹顶芽 )处理 ,通过测定当年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含水率、总黄酮含量、叶产量和总黄酮产量 ,揭示了各处理叶片生理生化特性及单株产量的差异 ,为高效丰…  相似文献   

18.
不同磷效率马褂木种源对磷胁迫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低磷胁迫条件下,植物将以一系列形态、生理、生化和遗传机制主动适应胁迫环境,包括根系对生长环境中难溶性磷的活化,有效吸收、运转、分配及再利用等.植物通过改变对养分的需求以维持自身代谢和改变根系形态、生理机能来增强自身活化和吸收养分的强度[1].具有较高的磷素吸收能力是植物耐低磷胁迫的基础[2],研究低磷胁迫条件下植物的生理生化特性对揭示耐低磷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在农作物方面有过一些研究[3~6],但在林木方面研究不多.本试验以不同磷效率的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Sarg.)6个种源为材料,试图研究低磷营养胁迫下马褂木种源在膜脂过氧化、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及酸性磷酸酶活性等方面的差异及与磷效率的关系,为优良耐低磷马褂木种源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温室中采用模拟干旱的方法,研究杜鹃红山茶(Camellia changii)嫁接苗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表明:在干旱和复水过程中,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电导率、MDA、SOD、POD、CAT等生理指标的代谢情况虽各有不同,但变化指向适应干旱的环境,杜鹃红山茶嫁接苗可以适应20 d以内持续干旱的环境而不致死亡,复水后可以迅速恢复正常生长。研究认为,杜鹃红山茶嫁接苗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可在城市园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适用于表征古树衰老的生理指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古树的衰老,代谢水平逐渐下降,多种酶趋于降解,营养物质合成速率降低,叶绿体和线粒体活力降低,明显出现器官水平上的程序化细胞死亡。本文概述近20年来国内外对古树叶片超微结构、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活性氧防御系统、矿质营养元素等生理指标的检测和分析结果,旨在对古树的衰老检测和复壮提供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