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畜禽业》2015,(2):29
<正>寒冷季节在蛋鸡饲料中添加以下物质,可提高鸡的产蛋量和御寒能力,减少饲料损耗。1.在蛋鸡饲料中加入1%~2%的红辣椒粉,可提高产蛋量,并能提高鸡的采食量和御寒抗病能力。2.在蛋鸡饲料中加入10%~20%的胡萝卜,可提高产蛋量和鸡的抗病能力,且能延长产蛋期。3.在蛋鸡饲料中加入4%左右的大蒜,可提高产蛋率,并能增进食欲,提高鸡的抗病能力。4.在蛋鸡饲料中添加1%~3%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不同微生态制剂与处理饲料方法对蛋鸡生产的影响效果,在无抗饲料条件下,筛选较佳的微生态制剂与处理饲料方法,设计4个试验组(无抗饲料),即BZ1(单一菌微喷组)、BZ2(单一菌湿拌组)、MZ1(复合菌微喷组)和MZ2(复合菌湿拌组),另设CK(含杆菌肽锌500g/kg)组,每组120只同等水平的产蛋鸡,试验60d,结果表明:试验组总体优于CK组,以复合菌为好,其中MZ2对热应激恢复作用较好,料蛋比与日均产蛋量分别优于CK组7.93%(P<0.01)和7.07%(P<0.05);MZ1组对生产维持作用较好,料蛋比优于对照组5%(P<0.05)。试验组间比较,单一菌湿拌优于微喷,而复合菌反之。料蛋比和日均产蛋量BZ2组分别优于BZ1组9%(P<0.01)和7%(P<0.01),而MZ1组分别优于MZ2组7%(P<0.01)和5%(P>0.05)。综合比较以复合微生态制剂微喷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饲料中分别添加2×107 CFU/g的芽孢杆菌制剂、中草药芽孢杆菌制剂、复合微生态制剂和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研究4种微生态制剂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肠道菌群及抗病力等的影响。结果显示:(1)饲料中添加4种微生态制剂均可显著提高罗非鱼的增重率(P<0.05),对成活率和饲料利用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P>0.05),而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对罗非鱼促进生长效果最佳。(2)饲料中添加4种微生态制剂可以显著提高罗非鱼肠道中的细菌总数、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P<0.05),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4种微生态制均可改善罗非鱼的肠道菌群结构,以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改善效果最佳。(3)经人工感染无乳链球菌后,罗非鱼对照组全部死亡,4个实验组只有部分死亡。鉴定发现,吉富罗非鱼的死亡均由感染无乳链球菌所致,试验组罗非鱼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51.42%(B组)、58.62%(C组)、58.62%(D组)和68.93%(E组),以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组的免疫保护率最高。综上所述,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吉富罗非鱼生长指标、改善其肠道菌群结构和增加抗病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饲料中分别添加2×10~7 CFU/g的芽孢杆菌制剂、中草药芽孢杆菌制剂、复合微生态制剂和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研究4种微生态制剂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肠道菌群及抗病力等的影响。结果显示:(1)饲料中添加4种微生态制剂均可显著提高罗非鱼的增重率(P0.05),对成活率和饲料利用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P0.05),而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对罗非鱼促进生长效果最佳。(2)饲料中添加4种微生态制剂可以显著提高罗非鱼肠道中的细菌总数、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P0.05),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4种微生态制均可改善罗非鱼的肠道菌群结构,以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改善效果最佳。(3)经人工感染无乳链球菌后,罗非鱼对照组全部死亡,4个实验组只有部分死亡。鉴定发现,吉富罗非鱼的死亡均由感染无乳链球菌所致,试验组罗非鱼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51.42%(B组)、58.62%(C组)、58.62%(D组)和68.93%(E组),以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组的免疫保护率最高。综上所述,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中草药复合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吉富罗非鱼生长指标、改善其肠道菌群结构和增加抗病力。  相似文献   

5.
在水温25~30℃下,将体质量为(110.23±0.43)g的草鱼饲养在3.0 m×2.0 m×1.2 m的加盖网箱中,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组)、0.5%和2%的由芽孢杆菌、乳酸菌以及酵母菌复配且以麸皮为载体制成的微生态制剂(8.0×10~9 cfu/g)的膨化饲料饲养60 d,探究微生态制剂对草鱼生产性能和肠结构、菌群及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2%微生态制剂显著提高草鱼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P<0.05),显著降低饲料系数、脏体比(P<0.05);饲料中添加2%微生态制显著提高肠伸展率、中肠肌层厚度和绒毛高度(P<0.05),提高中肠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P<0.05)。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增加草鱼肠道菌群α多样性、丰富度;改变草鱼肠道微生物组成,门水平上,对照组的草鱼肠道微生物中梭杆菌门和厚壁菌门含量最高(63.56%、32.52%)。0.5%添加组的草鱼肠道微生物中梭杆菌门和厚壁菌门含量最高(61.82%、20.27%)。2%添加组的草鱼肠道微生物中厚壁菌门含量最高(64.20%)。属水平上,2%添加组草鱼肠道优势菌属直接发生改变,Paeniclostridium和Erysipelatoclostridium丰度大幅上升。随着微生态制剂添加量的增加,肠道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增强,组成中与无机离子转运和代谢、碳水化合物转运与代谢、氨基酸转运与代谢等功能相关的菌群丰度升高。综上可知,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乳酸菌以及酵母菌等组成的微生物制剂可作为生产草鱼绿色饲料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刺参的存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肠道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及肠道组织结构变化为评价指标,通过42 d的养殖实验,研究了在基础饲料(空白组)中添加20%生物胶为粘合剂制备粘性饲料(粘性饲料对照组),通过添加浒苔干粉(浒苔组)、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组)、中草药(中草药组) 3种投入品对浅海筏式网箱养殖刺参生理及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散失率方面,粘性饲料比空白组饲料散失率降低33.42%,添加浒苔干粉、微生态制剂、中草药对饲料散失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在生长方面,中草药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为最高,分别达到(41.50±1.39)%和(0.82±0.02)%/d,显著高于其他4个实验组;在存活率方面,微生态制剂组和中草药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空白组和粘性饲料对照组。其中,中草药组存活率最高,达到(94.03±2.28)%;在消化酶活性方面,浒苔组、微生态制剂组和中草药组的淀粉酶活性分别在第10、20、30天达到峰值,峰值分别为(1.70±0.05)、(1.60±0.04)、(1.77±0.04) U/mg prot;粘性饲料对照组的蛋白酶活性波动最大,其活性在第10天达到峰值为(1.78±0.09) U/mg prot;空白组、粘性饲料对照组和浒苔组的纤维素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实验周期内中草药组的纤维素酶活性表现为持续上升,而微生态制剂组刺参的纤维素酶活性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最低值为(0.14±0.01) μg/g·min;肠道组织结构方面,粘性饲料对照组的肠道黏膜上皮层厚度显著增加(P<0.05),浒苔组的肌肉层厚度显著增加(P<0.05),中草药组和微生态制剂组刺参肠道组织结构完整,上皮细胞分泌旺盛。研究表明,通过添加生物胶所制作的粘性饲料可显著降低饲料散失率,添加微生态制剂和中草药可显著提高网箱养殖刺参的成活率,并显著提高刺参个体的消化酶活力和增重率,添加浒苔对刺参生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以刺参的存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肠道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及肠道组织结构变化为评价指标,通过42 d的养殖实验,研究了在基础饲料(空白组)中添加20%生物胶为粘合剂制备粘性饲料(粘性饲料对照组),通过添加浒苔干粉(浒苔组)、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组)、中草药(中草药组)3种投入品对浅海筏式网箱养殖刺参生理及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散失率方面,粘性饲料比空白组饲料散失率降低33.42%,添加浒苔干粉、微生态制剂、中草药对饲料散失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在生长方面,中草药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为最高,分别达到(41.50±1.39)%和(0.82±0.02)%/d,显著高于其他4个实验组;在存活率方面,微生态制剂组和中草药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空白组和粘性饲料对照组。其中,中草药组存活率最高,达到(94.03±2.28)%;在消化酶活性方面,浒苔组、微生态制剂组和中草药组的淀粉酶活性分别在第10、20、30天达到峰值,峰值分别为(1.70±0.05)、(1.60±0.04)、(1.77±0.04)U/mg prot;粘性饲料对照组的蛋白酶活性波动最大,其活性在第10天达到峰值为(1.78±0.09)U/mg prot;空白组、粘性饲料对照组和浒苔组的纤维素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实验周期内中草药组的纤维素酶活性表现为持续上升,而微生态制剂组刺参的纤维素酶活性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最低值为(0.14±0.01)μg/g·min;肠道组织结构方面,粘性饲料对照组的肠道黏膜上皮层厚度显著增加(P0.05),浒苔组的肌肉层厚度显著增加(P0.05),中草药组和微生态制剂组刺参肠道组织结构完整,上皮细胞分泌旺盛。研究表明,通过添加生物胶所制作的粘性饲料可显著降低饲料散失率,添加微生态制剂和中草药可显著提高网箱养殖刺参的成活率,并显著提高刺参个体的消化酶活力和增重率,添加浒苔对刺参生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中草药提取物、胆汁酸、微生态制剂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肝、肠组织结构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对照,分别在每千克基础饲料中添加中草药提取物(1、2 g)、胆汁酸(0.1、0.2 g)、微生态制剂(1、2 g)配制成6种试验饲料,选取平均体质量为(32.75±5.75)g的吉富罗非鱼幼鱼483尾,随机分为7处理,每处理3平行,每平行23尾,共进行养殖实验45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使用此3种添加剂均有改善实验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的趋势。饲料中添加胆汁酸显著提高了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组的吉富罗非鱼的肥满度最大,但各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中草药组的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和0.1 g/kg胆汁酸的实验鱼肠道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中草药提取物2 g/kg的处理组;各组间的肠道淀粉酶、蛋白酶活性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实验鱼的前肠绒毛个数和肌肉层厚度有增加的趋势;添加1 g/kg微生态制剂的实验鱼中肠绒毛长度显著高于中草药组。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1 g/kg中草药提取物,0.2 g/kg胆汁酸,1 g/kg微生态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吉富罗非鱼幼鱼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9.
添加微生态制剂及投饲模式对幼刺参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温12~18℃,将体质量(3.37±0.15)g的仿刺参幼参饲养在容水50 L的塑料槽中,研究添加微生态制剂的饲料及不同日投喂量对幼刺参生长及养殖水质指标的影响.采用以3d日投喂量相同(1∶1∶1)及3d日投喂量不同(5∶3∶2)的投饲方式,微生态制剂饲料在基础饲料的基础上加入4.5ml有益复合微生物菌群与芽孢杆菌混合液,并于30℃水浴中预处理12 h以上而制成.60 d的试验结果表明,以投喂微生态制剂饲料组的氨氮、亚硝酸氮、化学需氧量明显低于基础饲料组;以5∶3∶2方式投喂微生态制剂饲料组的刺参质量增加率、日质量增加和特定生长率明显高于1∶1∶1方式和基础饲料组(P<0.05);以5∶3∶2方式投喂微生态制剂饲料组的饲料表观消化率、耗氧率和排氨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01,(11):23
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周克勇、刘长忠等选择30日龄乌骨肉鸡160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2个重复,向饲料中分别添加微生态制剂(芽胞杆菌制剂)0.2%、0.4%、0.6%、0.8%,酶制剂(纤维素酶、α-淀粉酶、中性蛋白酶等)0.05%、0.10%、0.15%、0.20%,探讨微生态制剂与酶制剂的不同水平组合对乌骨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的添加水平为0.4%时乌骨肉鸡生产性能达到最佳,在0.2%~0.4%范围内添加水平越高,乌骨肉鸡生产性能越好;在0.4%~0..8%范围内添加水平越高,乌骨肉鸡生产性能越差.酶制剂在0.05%~0.10%范围内添加水平越高,乌骨肉鸡生产性能越差,在0.1%~0.2%范围内添加水平越高,乌骨肉鸡生产性能越优.表明微生态制剂和酶制剂在一定添加范围内结合使用,可提高乌骨肉鸡的生产性能,使乌骨肉鸡生产性能达到最佳时的组合为微生态制剂0.4%左右,酶制剂0.2%左右.  相似文献   

11.
华雨肽菌是由液体发酵培养而成的新型微生态活菌制剂,富含生物活性肽、多种有益菌、B族维生素、未知生长因子等有效成份,是一种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华雨肽菌(禽专用)按0.2%的比例添加于全价饲料中,用于蛋种鸡饲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华雨肽菌添加组与对照组相比,产蛋率提高3.25%,种蛋合格率提高3.62%,破蛋率降低1.84%,死淘率降低1.37%,受精蛋孵化率提高5.96%,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为比较不同微生态制荆与处理饲料方法对蛋鸡生产的影响效果,在无抗饲料条件下,筛选较佳的微生态制剂与处理饲料方法.设计4个试验组(无抗饲料),即BZI(单一菌微啧组)、BZ2(单一茵湿拌组)、MZI(复合茵微喷组)和MZ2(复合茵湿拌组),另设CK(含杆茵肽锌500g/kg)组,每组120只同等水平的产蛋鸡,试验60d,结果表明:试验组总体优于CK组,以复合茵为好,其中MZ2对热应激恢复作用较好,料蛋比与日均产蛋量分别优于CK组7.93%(P〈0,01)和7.07%(P〈0.05);MZl组对生产维持作用较好,料蛋比优于对照组5%(P〈0.05)。试验组间比较,单一茵湿拌优于微啧,而复合菌反之。料蛋比和日均产蛋量BZ2组分别优于BZl组9%(P〈0、01)和7%(P〈0.01),而MZl组分别优于MZ2组7%(P〈0.01)和5%(P〉0.05)。综合比较以复合微生态制剂微啧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3种微生态制剂对鲤鱼生产性能和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考察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芽孢杆菌、加酶益生素I 3种微生态制剂对鲤鱼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180尾初始体质量[平均体质量(43.67±0.55) g]相近的健康鲤鱼,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共12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养15尾鲤鱼,分别饲喂:A(对照组)、B(添加枯草芽孢杆菌1000 mg/kg)、C(添加复合芽孢杆菌,2500 mg/kg)、D(添加加酶益生素I,100 mg/kg)4种不同饲料,试验期45 d.试验结果表明,①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有提高鲤鱼的生产性能的趋势,但与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以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的效果最好;②饲料中添加不同微生态制剂对鲤鱼躯体肥满度、成活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③不同微生态制剂对鲤鱼的体蛋白含量、脂肪含量和水分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加酶益生素I可显著提高鱼体灰分含量(P<0.05).  相似文献   

14.
840只150日龄柳州麻花种鸡,随机分为大蒜、松针、辣椒、茶叶、蒜辣、蒜辣茶、对照7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比较它们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在蛋鸡日粮中添加大蒜、蒜辣和辣椒组与对照组、松针组相比可显著提高产蛋率和饲料报酬(P<0.05或P<0.01),其中以辣椒组效果最好;松针粉、茶叶组与对照组相比对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饲料报酬无显著效果(P>0.05);其余各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辣椒组与对照组相比还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P<0.05)。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养禽业的不断发展,动物微生态制剂作为绿色饲料添加剂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它以其提高鸡的生产性能、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无残留等特点逐渐得到广大养殖业者的首肯。为了解动物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效果,我们于2006年9月1日至11月30日,用动物微生态制剂进行了饲喂蛋鸡的效果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  相似文献   

16.
微生态制剂对凡纳滨对虾促生长作用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新明  付宁 《水利渔业》2006,26(4):38-38
将微生态制剂菌株J-10添加到饲料中投喂凡纳滨对虾,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对虾的生长。最适添加量为质量分数0.15%~0.2%,过量添加反而会使对虾生长减慢。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5,(12)
通过试验组在每月初2~6日投喂的基础日粮中添加0.2%中草药制剂白头翁散,观察记录试验期对照组与试验组的发病数、死亡数以及产蛋数等参数情况。试验表明:产蛋鸡群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产蛋数、发病数差异极显著P0.01;基础日粮中添加白头翁散,对预防蛋鸡拉稀,减少死亡率,提高产蛋率作用明显,值得在蛋鸡养殖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微生态制剂与动物免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微生态制剂(Animal Microbial Ecological Agents,AMEA或Microbial Preparation)是在微生态学理论指导下,将从动物体内分离的有益微生物,经特殊工艺制成的含活菌或者包含细菌菌体及其代谢产物的活菌制剂。动物微生态制剂又称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使用动物微生态制剂的最终目的是维持动物消化道内微生物的良好平衡,提高饲料利用率、防治疾病,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3,(5):11
<正>1采用母猪专用微生态制剂能大幅减少母猪疾病的发生和显著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有大量研究表明,通过采用母猪专用微生态制剂,对母猪(后备、怀母、哺母)的全程进行微生态健康养殖,能大幅减少母猪疾病的发生和显著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如胡永松等以规模猪场60头怀孕母猪在饲料里按0.1%添加益生菌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猪的哺乳成活率、育成成  相似文献   

20.
选择30周龄罗曼商品蛋鸡180只进行试验,研究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用量柠檬酸制剂,以观察其对产蛋高峰期蛋鸡产蛋性能的效果。结果表明:添加0.15%和0.20%柠檬酸组的产蛋率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添加0.15%和0.20%柠檬酸组的平均蛋重、料蛋比和蛋壳厚度指标比对照组和添加0.10%柠檬酸组有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指标在添加0.10%柠檬酸组与对照组及添加0.15%和0.20%柠檬酸组之间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