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桑树一步成园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栽桑一步成园是一项成熟和成功的栽桑养蚕新技术,具有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见效的优势。已在剑阁县得到提倡和大力推广。从2006年开始,全县有已夏栽桑一步成园面积15万亩,造就了大批养蚕大户、业主。演圣镇天井村桑农李泽福,2007年夏栽一步成园5亩,当年养蚕3张,产茧100kg,产值1900元;2008年全部嫁接,养蚕18张,产茧700kg,产值1.2万元,除去成本0.2万元,获利润1万元。  相似文献   

2.
<正>江苏省滨海市东坎镇郭信才是养蚕大户,承包桑园0.8公顷,2007~2009年,平均年饲养蚕种56张,生产蚕茧2260千克,养蚕年收入6.8万~7.6万元。2007年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茧206.2千克,产值5560元。其单位面积养蚕张数、蚕茧产量和养蚕收入均处于全县甚至全市领先水平。他的养蚕高产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德昌县是种桑养蚕大县,有蚕桑5万多亩,可就从几年前越来越多的农民种起了果桑.因为果桑的收益比养蚕还高.果桑蚕桑是两个品种,一亩蚕桑年收入三五千元,一亩果桑年收入可达1~1.5万元.现在种果叶兼用桑,养蚕收果两不误,不仅规避了单种一个品种时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还让农民增加了收入,一亩收入可达1.2~1.8万元.  相似文献   

4.
罗先锋系四川省南部县碾垭乡伏祖沟村人,从1985年以来,先后租赁、承包本村荒地、集体衰老柑桔园112亩(1亩=1/15公顷,下同),从事蚕桑业主经营,成为有名的依靠经营和科技养蚕致富的典型大户.2000年养蚕数量达到243.5张,产茧9269.5公斤,茧款收入151721.8元,张平产值637.35元,年养蚕纯收入100873.8元.16年来,共养蚕2258张,售茧90320公斤,茧款收入117.42万元.  相似文献   

5.
凤城市宝山镇历家村村民宫兴富,靠科学养蚕创高产,靠规模经营多增收.他2007年共放养春秋蚕10把,净收入12万元,成为全市闻名的养蚕大户.  相似文献   

6.
以优质核桃闻名省内外的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近年来抓住“东桑西移”的机遇,在不能种植核桃的坝区,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到2008年底,全县桑园面积发展到了4.17万亩(1亩=1/15ha),全年养蚕2.77万张,产茧898t,实现产值1633万元。今年以来又新植桑园2000多亩,春夏两季养蚕7392张,产茧253.34t,产值实现514.53万元。  相似文献   

7.
2004年,缙云全县共有9092户农民从事种桑养蚕,年养蚕种47617张,共生产鲜茧38617担,其中县蚕业丝绸有限公司累计收购达30977担,蚕农收入3887.4万元,户均4275.5元,较上年增加收入34.5%。  相似文献   

8.
《新农业》2015,(11)
<正>柞蚕是凤城市的传统特色产业,已有近300年历史,目前仍是凤城市农村一项支柱产业,是1.7万农户收入的主要收入来源。自2011年以来,凤城市农民养蚕年收入超3亿元,养蚕户年均收入2万多元,农民养蚕热情高涨。凤城柞蚕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诸多的资源优势。1宝贵的柞树特性为长期养蚕奠定基础柞树具有耐旱、耐瘠薄的  相似文献   

9.
蚕桑规模大户的几种类型 家庭主业型 即每户栽桑5~10亩,年养蚕10-30张,收入1-3万元,以栽桑养蚕为家庭主要经济收入,兼顾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0.
丛娟 《新农业》2006,(3):53-53
凤城市爱阳镇富国村六组村民金尚贤,从2002年开始创办多种经营联合体,租用80亩耕地发展栽桑养蚕、种植中药材、山野菜等。他利用自然和技术优势,当年栽桑30亩,养蚕19张,收入近万元。他的做法一是建养蚕大棚1处,总面积420平方米,可养蚕3茬(30张),收入可达2万元。二是种植中草药5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全省今年春季发放蚕种78万张,同比净增2万张,增幅2.6%;生产鲜茧2808万公斤,同比增加308万公斤,增幅12.3%;蚕茧单产达到36公斤/张,同比增加4公斤。增幅12.5%;蚕茧价格达到19.50元/公斤,同比增加5.30元/公斤,增幅37.3%,蚕农茧款收入5.5亿元,同比增加1.95亿元,增幅达到54.9%,200万户蚕农较去年同期户均增收97.5元。这是继去年蚕农养蚕收入大幅上升的基础上,再次大幅增收,较大地刺激了蚕农栽桑养蚕的积极性,预计今年将新建桑园30万亩以上。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常州市直溪镇新河村,全村耕地面积2620亩,农户719户。 2001年.新河村发展蚕桑生产185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71%;养蚕户429户.其中.专业养蚕户326户.种粮养蚕户103户;建立养蚕大棚38600平方米。全年蚕种量5400余张,平均亩产茧108公斤.亩效益2802元,年产蚕茧近20万公斤,年产值在500万元左右。养蚕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13.
谢刚  王荣 《农家科技》2010,(8):22-22
<正>江苏省滨海市东坎镇郭信才是一位养蚕大户,该户承包桑园12亩,2007~2009年,年平均饲养蚕种56张,生产蚕茧2260千克左右,养蚕收入在6.8~7.6万元。现将该户连年夺高产的养蚕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重视桑园管理,规模养殖把  相似文献   

14.
致富门路     
《新农村》1999,(1)
嵊州市友谊乡黄荆山村养蚕女能手黄彩琴自1981年从村里承包了1.5亩桑园至今,已有16年的养蚕史。从1985年起,黄彩琴年年产茧超一吨。1997年她饲养蚕种33.75张,产蚕茧1412.5公斤,产值达2.4万元,成了嵊州市最大的养蚕大户。说起黄彩琴,蚕农对她总是赞誉有加。这不仅仅因为她是养蚕能手,更重要的是她一直以来总是乐于帮助其它蚕农养蚕致富。俗话说:“养好小蚕一半收。”黄  相似文献   

15.
他将家中大部分田地种上桑树。一年下来,光养蚕一项收就达3万元来元,是种植粮食作物收的9倍多;在他的影响下,其他村民也开始养蚕,经济收入有了较大提高。这个被山区农民称为致富带头人的人,就是云南省南华县一街乡田房村委会田房村农民、共产党员罗顺。  相似文献   

16.
1 楚雄州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2008年,全州除元谋县外的其余9县(市)均有栽桑养蚕,主要产区分布在姚安、大姚、楚雄、永仁4县(市),4县(市)的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之和均占全州总量的90%以上.全州现有桑园面积0.74万hm2,投产面积4 555.3 hm2(2008年新发展面积1 806.7 hm2).全年养种68 139张,全年产茧2 212 t,鲜茧总产值4 089万元;收购蚕茧1 700 t,全州有桑农33 325户,其中养蚕农户22 175户,当年户均养蚕收入1 844元,比2007年减少76元.  相似文献   

17.
正一、发展现状勐海县为寻找茶叶、甘蔗、水稻产业之后的又一条农民增收致富路,2013年,引入云南佳浩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桑、蚕试种试养。2015—2016年勐海县农业和科技局争取省级财政资金169万元,扶持蚕农建设标准桑园、建盖蚕房蚕棚、开展种桑养蚕技术培训,至2017年实现种植桑园面积186.67 hm2,养蚕4834张,产鲜茧183.3 t,产值731.3万元,涉及6个乡(镇)18个村委会44  相似文献   

18.
大姚县有400多年栽桑养蚕的历史和经验,近10年来,县委、县政府抓住发展机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壮大蚕桑产业,到2011年,全县有桑园面积3 336 hm2,养种32 092张,产茧1 108.88 t,农民养蚕直接经济收入3 905.59万元。然而,蚕病的发生和危害一直困扰着蚕桑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蚕农养蚕的经济收入。如何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19.
<正> 沁县新店镇邓家坡村地处丘陵区,栽桑养蚕事业日益发展,现有桑园280亩,户均1.84亩,人均0.5亩。由114户承包,占全村总户数的76%。总产蚕茧12.8万 kg,亩均产茧57kg。全村人均收入525元,其中蚕桑收入人均365元,占全村农副业总收入的70%。为了减少养蚕设备投资,节约成本与劳力,从1986年开始,人们进行大蚕室外饲养试验,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坚持常年室外养蚕的户数,每年为20~30户,最多曾达40余户,占全村养蚕户数的1/5~1/3。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永新县浬田镇,原是一个典型的红壤丘陵地区,全镇80平方公里,居住着2.7万多人。4700多个柴灶,每年要消耗25万个砍柴工日,而且将原生植被破坏贻尽。1985年以后,浬田镇把栽桑养蚕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门路,家家户户栽桑养蚕,到1992年桑园面积发展到2931亩,蚕茧收入达170万元。 1亩桑园年产鲜桑枝1250~1500公斤,2亩桑园可解决5口之家全家烧柴。江南村刘斌章全家9口人,栽桑3.2亩,去年蚕茧收入近万元,收获鲜桑枝4500公斤,解决全年烧柴还有剩余。该镇江南和九西是两个重点蚕桑生产村,共有桑园970亩,年养蚕收入58万元,产桑枝140多万公斤,不仅脱贫致富,还解决了6~7个月的生活用柴,保护了植被资源。由于栽桑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