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经外源IBA、NAA和ABT1处理后的国槐插穗为材料,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研究其在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生根促进剂显著提高了插穗生根率,不同生根促进剂对插穗生根作用显著,尤其以IBA处理插穗的生根表现最好,其生根率达35.17%,显著高于NAA(24%)、ABT1(17%)处理。在生根促进剂处理下,4种内源激素IAA、ABA、GA_3、ZR在插穗不定根形成过程中含量发生相应变化,进而影响插穗生根。在不定根扦插初期,即生根促进剂处理后12d左右,与对照相比,各处理插穗的IAA含量、IAA/ABA和IAA/ZR比值处于较高水平,ABA、GA_3、ZR含量处于较低水平。生根率和生根时间接近的NAA处理和ABT1处理的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相似。IBA处理显著提高了不定根诱导期IAA水平,但使ABA、GA_3、ZR的含量显著降低,并促使IAA含量顶峰提前到来,这是IBA处理后插穗生根效果显著提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以15年生木麻黄根系的水浸液作为他感作用物,采用水培方法研究木麻黄自毒作用对其苗木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木麻黄自毒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其幼苗叶、根中生长类激素IAA、GR、iPAs和ZRs含量下降,且随自毒作用物质浓度升高下降幅度增大,ABA含量、ABA/IAA、ABA/GA、ABA/iPAs、ABA/ZRs、ABA/IAA+GA+iPAs+ZRs增加,内源激素失衡.木麻黄自毒作用对其根、茎和叶生长量和生物量下降与IAA、GR、iPAs和ZRs含量减少和ABA含量增加及内源激素失衡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研究了不同浓度IBA与ABT组合对喜树嫩枝扦插生根效应及插条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IBA和ABT组合可显著提高叶及基部茎段内源激素IAA、ZR含量和IAA/ABA、ZR/ABA比值;降低GA3、ABA含量。进而提高喜树插穗成活率。各处理中,ABT 1 000+IBA1 000mg·L-1浸泡20s效果最好,处理后第40d插穗叶、茎内源IAA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57.5%、77.4%;叶内GA3含量第30d显著低于对照24.8%;茎段GA3含量第40d显著低于对照35.0%;叶、茎内ABA含量第30d时分别比对照降低19.2%、32.2%。叶、茎段内IAA/ABA第20、30d出现最高值,分别比对照提高114.0%、150.0%。叶、茎段内ZR/ABA变化与IAA/ABA变化类似,分别第20、30d达到峰值,较对照分别提高151.4%、39.9%。IAA/ABA、ZR/ABA可作为衡量喜树插穗成活质量的2个指标。  相似文献   

4.
剪取四倍体刺槐当年生嫩枝作插穗,研究了不同浓度和时间外源激素IBA浸泡处理后对嫩枝插穗生根的影响及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IAA、腺嘌呤、ABA、GA、IBA的变化,以揭示四倍体刺槐插穗难生根的机理.结果表明:1)在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体内IAA、腺嘌呤、GA含量在0~15 d时上升,15~30 d时下降;不定根形成前需要较高IAA水平,以诱导生根,不定根形成后,IAA合成减弱,以保持正常生长.2)插穗腺嘌呤含量与嫩枝插穗愈伤组织诱导率无显著相关性,但在不定根形成前(0~15 d)需要一定量的腺嘌呤以促进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3)插穗GA含量与嫩枝插穗愈伤组织诱导率有显著负相关性,不定根形成前GA含量的上升很可能是抑制不定根形成的主要原因.4)插穗ABA和IBA含量与嫩枝插穗愈伤组织诱导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吲哚丁酸对核桃嫩枝扦插生根及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激素是调控不定根形成的重要因素。通过测定胡桃Juglans复幼嫩枝扦插过程内源激素的质量分数变化,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对内源激素的影响,为探讨植物激素对不定根发生提供参考。以胡桃品种‘中宁盛’‘Zhongningsheng’复幼插穗为试验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外源吲哚丁酸(IBA)诱导处理下插穗基部内源激素变化,并统计生根情况。结果表明:外源IBA诱导处理对插穗生根影响显著。经IBA诱导的嫩枝插穗生根率高达98.1%,对照处理没有生根,死亡率达75.5%;发根过程经历了形成层增厚、分生组织细胞团产生、根原基初始细胞发生、根原基形成和根的发育等阶段,外部形态表现为增粗、开裂;与对照组相比,扦插后内源激素变化明显,吲哚乙酸(IAA)先升高,并于第5天达到峰值,之后降低;赤霉素(GA3)变化趋势与IAA一致;脱落酸(ABA)则是先降低后上升;玉米素(ZT)前期没有明显变化,根原基诱导后明显升高。外源生长素的诱导提高了嫩枝插穗IAA的水平,改变了内源激素质量分数,促进了不定根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白桦插穗生根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分析了白桦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含量变化,以及生根促进剂等处理对内源激素和营养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根过程中IAA、ABA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明显,可用IAA/ABA的比值作为衡量白桦插穗生根能力的指标。生根促进剂在根原基孕育期间能显著增加IAA和ZR含量,减少ABA和GA4的含量。IAA/ABA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母树年龄的增加而减少,不同年龄母树插穗的生根能力与总氮关系不密切,而主要决定于可溶性糖水平。无性系间IAA/ABA存在明显差异。插穗留1片叶时生根率高,其插穗的IAA/ABA、可溶性糖及C/N均高。  相似文献   

7.
白桦插穗生根的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析了白桦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内源激素和营养物质含量变化 ,以及生根促进剂等处理对内源激素和营养水平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生根过程中IAA、ABA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明显 ,可用IAA/ABA的比值作为衡量白桦插穗生根能力的指标。生根促进剂在根原基孕育期间能显著增加IAA和ZR含量 ,减少ABA和GA4的含量。IAA/ABA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母树年龄的增加而减少 ,不同年龄母树插穗的生根能力与总氮关系不密切 ,而主要决定于可溶性糖水平。无性系间IAA/ABA存在明显差异。插穗留 1片叶时生根率高 ,其插穗的IAA/ABA、可溶性糖及C/N均高  相似文献   

8.
以北美香柏嫩枝插穗为材料,用ABT2和GGR6处理插穗,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扦插生根过程中插穗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通过影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而促进生根.经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插穗中IAA含量、IAA/ABA值在不定根的诱导期和伸长期出现峰值,扦插后13d时ABT2和GGR6处理的插穗中IAA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58.75%和24.94%,扦插后52d分别提高123.8l%和61.11%.ABA含量、GA含量在生根过程中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在不定根的诱导期下降明显.ABA含量、ZT含量、GA含量与生根率呈负相关.IAA含量和IAA/ABA值是调控插穗生根的主要因子,在不定根的诱导期和伸长期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9.
茶树插穗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茶树插穗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及相互比值动态变化。结果表明:3种主要激素在不同生根率品种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插穗刚脱离母体时,IAA和ABA含量大幅度下降,而ZR略有下降;在愈伤组织形成及根原基孕育期IAA,ZR含量迅速增加,而ABA降低并保持较低浓度;生根后IAA,ZR下降而ABA迅速增加恢复至正常生长水平。在生根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IAA和ABA。离体时不同生根率品种间插穗IAA/ABA值与其插穗生根率成正相关。可以作为插穗生根能力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茶树插穗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及相互比值动态变化.结果表明:3种主要激素在不同生根率品种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插穗刚脱离母体时,IAA和ABA含量大幅度下降,而ZR略有下降;在愈伤组织形成及根原基孕育期IAA,ZR含量迅速增加,而ABA降低并保持较低浓度;生根后IAA,ZR下降而ABA迅速增加恢复至正常生长水平.在生根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IAA和ABA.离体时不同生根率品种间插穗IAA/ABA值与其插穗生根率成正相关,可以作为插穗生根能力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多胺与植物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保温处理与喷施外源激素对大棚茶树新梢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外源激素处理能够提高茶芽头赤霉素(GA3)含量;喷施混合外源激素明显提高了茶树新梢吲哚乙酸(IAA)的含量;保温措施和喷施外源激素都能降低脱落酸(ABA)含量;茶新梢玉米素ZT含量与茶园保温措施密切相关,喷施混合外源激素对新梢ZT含量无明显影响;新梢内源激素平衡GA3/ABA、ZT/IAA比值与茶芽萌发存在密切关系;喷施外源激素能提高茶芽各类内源激素,明显催促进茶芽萌发.  相似文献   

17.
植物激素与果树花芽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十年来果树花芽分化的一些研究进展,主要从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生长素、脱落酸、乙烯等激素及其平衡等方面介绍花芽分化的研究进展。细胞分裂素和乙烯对果树花芽分化有促进作用;赤霉素则对果树花芽分化有抑制作用;生长素在花芽分化中的作用与营养的输入有关;脱落酸在果树花芽分化中的作用目前意见不一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泥鳅进行生殖激素的注射,研究分别注射25、30、35IU/g剂量的hCG、分别注射10、12、14μg/尾剂量的LHRH-A2、分别注射16IU/g+10μg/尾、18IU/g+ 10μg/尾、20IU/g+ 10μg/尾剂量的hCG+LHRH-A2对泥鳅催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使用hCG注射量以30IU/g效果最好.单独使用LHRH-A2其注射量以12μg/尾效果最好.复合激素hCG+LHRH-A2其注射量以18IU/g+10μg/尾效果最好.综合考虑抗药性以及价格因素后,实际生产中建议使用12μg/尾LHRH-A2为宜.  相似文献   

19.
植物激素在园林植物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红梅  常勇 《现代农业科技》2009,(16):138-138,140
以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为例,介绍了植物激素在园林植物中的调控作用,为植物激素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乙烯利、萘乙酸、硝酸银等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对黄瓜苗进行诱导试验,以研究植物激素对黄瓜苗雌雄花数、营养生长、两性花及果实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利和萘乙酸可以促进雌花的形成,两者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00、10 mg/L;硝酸银可以促进雄花的形成,最适浓度为500 mg/L;如果乙烯利施用浓度过大,会影响植物生长,导致叶面变小、皱缩。硝酸银诱导了两性花子房,使子房变短增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