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实施草鱼分级饲养管理技术,通过对草鱼分级饲养、饲料组合投喂,明显地提高了草鱼养殖效益,比过去常规养殖每亩增加产量20%左右,收入增加300kg左右,而且鱼的营养和口味更好。对草鱼鱼种的养殖可分为0.05-0.15kg/尾、0.15-0.35kg/尾两  相似文献   

2.
唐文联同志: 86年第9版《饲料研究》上刊登了你关于用配合饲料养鱼发生翻塘事故的文章,我们这里也发生过;那些没有用配合饲料喂鱼的池塘也发生过翻塘事故,次数不少,每年都有。我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磷水平对草鱼形体的影响,并对其骨骼畸形进行判定.选取初始均重为22.29 g的草鱼270尾,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鱼15尾,分别投喂合0、13、29、45、61、77 g/kg磷酸二氢钙的纯化饲料.试验期为75 d.结果表明:饲料中磷酸二氢钙添加量为29 g/kg的组草鱼体长...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今年4月11日,武昌南湖又出现成片鱼类翻塘的场面。多年来,南湖鱼翻塘现象早已成了“家常便饭”,在湖北省武汉市,据专家估算,每年因污染等造成死亡的鱼类在50万kg左右。无独有偶,今年4月份浙江嘉兴南湖附近水域遭受几年来少有的污染,大量鱼类浮头、死亡;被誉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水域继2000年“死鱼事件”后,今年大面积死鱼现象又“卷土重来”……正如有关专家所言,尽管我国渔业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但是繁荣的同时却陷入“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生态债台高筑”的境地,渔业生态资本超限透支,渔业污染陷入难解的“死结”。面对困境,广…  相似文献   

5.
以浸泡蚕豆和脆化专用配合饲料投喂平均规格为3.0~4.5 kg/尾的草鱼,观察其对草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口感的影响,以及对水体中氮、磷排放量的影响。A组为土池养殖,投喂浸泡蚕豆120 d,增重率为35.56%,饲料系数4.8;B组为网箱养殖,投喂浸泡蚕豆125 d,增重率为54.67%,饲料系数4.7;C组为网箱养殖,投喂草鱼脆化专用配合饲料110 d,增重率为65.00%,饲料系数3.15。试验结果表明:与投喂草鱼脆化专用配合饲料相比,投喂浸泡蚕豆显著降低了草鱼生长性能(P0.05),草鱼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提高。三组草鱼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差异不显著(P0.05),与普通草鱼相比,粗脂肪含量降低,羟脯氨酸及胶原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同时显著降低了草鱼肌肉滴水损失(P0.05)。感官检验中,三组鱼片均比普通草鱼耐煮且风味独特。投喂脆化专用配合饲料组比投喂蚕豆组氮的排放量减少14.5%~21.7%,磷的排放量减少15.5%~20.6%。由此可见,投喂草鱼脆化专用配合饲料可显著提高草鱼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减少氮、磷排放量,减轻对养殖水体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一)测水温定投饵量一般说,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为此,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来严格确定日投饵量,使鱼吃好、长得快、少生病。具体方法:早春时节,当水温上升到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每次喂量为当日存塘草鱼、鳊体重的3%~5%,然后逐渐增加。5月份以后,当水温上升到15~20℃,喂草量可增加到当日存塘草鱼、鳊体重的50%,7~9月份,当水温上升到25℃时,日投草量可稳定为存塘草鱼、鳊体重的80%。以后随着水温下降,投草量亦要相应减少。(二)测水透明度定施肥量池塘养鱼适宜水体透明度为25~30厘米。透明度过低,说明…  相似文献   

7.
β-葡聚糖酶对草鱼生长性能和饲料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β-葡聚糖酶(500IU/kg)对草鱼(初始体质量约41g)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和体成分的影响,试验共设2组,每组设3个重复水箱,每箱随机放鱼20尾,每天投喂4次,试验期共饲养56d。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β-葡聚糖酶,草鱼平均增重率提高16.51%(P<0.05);平均饵料系数降低6.59%(P>0.05);干物质消化率提高7.27%(P<0.05);粗蛋白消化率提高7.32%(P<0.05);粗脂肪消化率提高3.45%(P>0.05);粗纤维消化率提高13.60%(P<0.05);体成分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8.
鳅池建设要科学。要选择日照充足,温暖通风,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的池塘、田塘开挖鳅池。鳅池消毒要彻底。放苗前15天左右,将池水排干或保持水深6~10厘米,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肥水放苗是关健。施肥后7~10天左右池中天然饵料生物如枝角类、挠足类等生成,即可投放鳅苗。放养密度要合理。规格为400尾/千克左右的鳅苗,一般每亩放养量为30000~35000尾;规格为300尾/千克左右的鳅苗,一般每亩放养量为20000~30000尾。饲料荤素要搭配。在进行池塘饲养时,除了施肥培育天然饵料生物外,还应投喂鱼粉、鱼浆、蚕蛹、猪血、动物下脚料,以及麸皮、米糠、菜饼、豆渣、瓜菜叶子等植物性饲料,也可用上述饲料作为原料,制成配合饲料进行投喂。巡塘要勤。坚持每天早晚巡塘,主要观察鱼的活动和摄食情况,掌握水质变化情况。疾病要早防。泥鳅的疾病应以预防为主,苗种放养前,要将池塘进行彻底的清整、消毒,放苗时对鳅苗进消毒。  相似文献   

9.
(一)合理投饲、施肥1.投饲原则.坚持"四定投饲".定质:投喂的饲料要新鲜,不投喂变质的饲料.定位:饲料要投在相对固定的位置,最好建投饲台或饲料台.定量:根据池鱼总量,确定投喂量和投饲率,平时投喂量控制在鱼正常摄食量的80%~90%,阴雨天控制在鱼正常摄食量的30%~50%.鱼种投饲率控制在3%~6%,成鱼投饲率控制在2%~4%.严格控制早晨鱼浮头时投喂和夜间投喂,傍晚投喂时,投喂量与前一次投喂量相当即可.因为傍晚鱼贪食,吃的过多,耗氧多,易造成夜间浮头死鱼.  相似文献   

10.
水产养殖的绿色饲料开发研究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1 饲料投喂对水环境的压力 据现有资料综合分析,投饵式养鱼用于增加鱼体重的饲料量,仅占投饵总量的30%。假设投饵量为100%,约有15%~20%的饵料,在投喂过程中损失而进人水体中;约有30%以上的饵料,未被消化吸收而以粪便方式排入水中;约占鱼体摄人量的40%~50%的氮在能量代谢过程中以尿素氮、氨氮等废物排入水中;仅约有30%左右的饵料物质被水产养殖动物有效利用。70%左右的饵料物质,直接和间接进入水体之中对水质造成污染。刘家寿等(1997)介绍,国外产出1t虹鳟,池塘总蛋白(TP)和总氮(TN)的负载量,分别为25.6kg和124.2kg;湖泊网箱养殖生产1t虹鳟,磷和氮的负载量,分别为23kg和100kg,仅有24.7%的氮和30%的磷用于鱼体生长。由此可见,投饵式养鱼输入的侧和TP70%以上均由水体负载。  相似文献   

11.
浮萍是鱼类的优良青绿饲料。向鱼池中投喂浮萍 ,要注意三大禁忌 :一忌让浮萍覆盖整个鱼池水面。否则 ,会造成鱼池中的水严重缺氧 ,引起鱼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因此 ,向鱼池中投喂浮萍 ,一定要搭好食台 ,将投喂的浮萍固定在鱼池的一边 ,一般应约占鱼池水面的1/ 3。特别是水面较小、仅在 0 .0 6 6 7hm2 左右的鱼池 ,投喂的浮萍更不能过量。二忌在闷热雷雨天气向鱼池中大量投喂浮萍。遇有闷热雷雨天气时 ,鱼池水中的溶氧往往会减少 ,如果再大量投喂浮萍 ,使鱼池水中溶氧不足 ,容易造成泛塘、死鱼。所以 ,在闷热雷雨天来到之前 ,就要控制浮萍的投…  相似文献   

12.
一、南方大口鲶的养殖 在秧苗返青后,每亩可放规模10cm的大口鲶鱼种50尾,搭配其它家鱼200尾,按常规的稻田养殖方法管理,每亩可获大口鲶成鱼30kg以上,其它成鱼100~150kg。 1.饲料投喂:大口鲶的饲料有蚯蚓、动物内脏等,其吃食主要在清晨和夜晚进行。一般日投饵两次,即清晨6:00左右一次,下午5:00再投一次。 2.鱼病防治:如发现病情,将全部鱼种集中,用20mg/kg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min,将鱼散开后换新水,第2~4d用灭虫灵1mg/kg全池泼洒,连用三天,注意换水。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合适的主养鱼鲤鱼需要投喂配合颗粒饲料,饲料量大、成本高。鳙鲢以施肥(新鲜猪粪尿)为主,草鱼也是近年来市场价格比较高的品种,以草鱼为主养鱼时,可以充分利用水、绿嫩草资源,青绿饲料的投喂量可占总投饲量的40%,甚至更高。  相似文献   

14.
配制核黄素含量分别为0.54、2.32、4.08、5.78、9.28和19.35 mg/kg的6种纯化饲料,投喂初始均重为(11.21±0.16)g的草鱼幼鱼8周,通过研究核黄素对其生长性能、肝胰脏中D-氨基酸氧化酶(D-AAO)与肠道中消化酶活力及体成分的影响,以确定草鱼幼鱼对饲料中核黄素的需要量。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20尾鱼。结果表明:0.54和2.32 mg/kg组草鱼幼鱼的成活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随着饲料中核黄素含量的增加,草鱼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肝胰脏中D-AAO及肠道中消化酶活力均先升高后趋于稳定,当饲料中核黄素含量为5.78 mg/kg时,以上指标均达到最大值;5.78 mg/kg组的肝体比显著高于0.54 mg/kg组(P0.05),但饲料中核黄素含量对脏体比、肥满度及全鱼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折线模型回归分析表明,草鱼幼鱼获得最佳生长时对饲料中核黄素的需要量为5.54 mg/kg;肝胰脏中D-AAO活力达到最佳时对饲料中核黄素的需要量为5.99 mg/kg。  相似文献   

15.
南方红壤山区鱼用优质牧草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牧草生产性能试验表明,在南方红壤山区种植的禾本科牧草品种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cv.23A×N51年鲜草产量达160 294.2 kg/hm2、豆科牧草品种印度豇豆Vignasinensis年鲜草产量达92 093.8 kg/hm2,二者的供草期长、刈割性能好,可以作为山区鱼用牧草当家品种。结合牧草的营养价值和草鱼可利用的产量来看,杂交狼尾草鱼用最佳刈割期为28 d。经过60 d喂养试验,全配合饲料组每尾净增重0.58 kg,添加杂交狼尾草组每尾净增重0.94 kg,比全配合饲料组增重62.1%;添加印度豇豆组每尾净增重0.90 kg,比全配合饲料组增重55.2%。  相似文献   

16.
美国路易斯桑那州水产养殖研究站给斑点叉尾( )投喂全植物饲料进行了2年半的养殖试验.饲料中棉籽饼占40%,豆饼占20%,麸皮占25%,玉米占12%,磷酸二钙1%、鱼油2%,适量添加维生素、无机盐和赖氨酸.日饱食投饵1次,每年春季与秋季捕获,捕获后补充放养.测出总产鱼5 840 kg,平均年产鱼3 650 kg/hm2,饲料系数2.6,平均个体重481 g,出肉率59%.而投喂动物蛋白饲料的鱼平均个体重529 g,饲料系数2.5,平均年产鱼3 477 kg/hm2,总产鱼5 562 kg,差异不显著.但投喂全植物饲料的鱼内脏和肌肉中的脂肪含量低,且饲料成本降低了15%.  相似文献   

17.
不使用增氧机和增氧剂,池塘不换水,采用自制配合颗粒饲料,训练投饲,两口池塘主养丰鲤,生长期105d,亩产分别为560.2kg和556.5kg,出塘规格750g/尾和650g/尾,增重倍数18.8和16.3,饲料报酬1.8和2.0,亩纯利润871.8元,亩成本利润率达40.9%.  相似文献   

18.
我县有可养鱼水面3万亩,1982年养鱼2.2万亩,产量75万斤,亩产32.7斤,平均每人每年只能吃到1斤鲜鱼。为解决我县吃鱼难的问题,我们在县科委指导下,在西郊公社东大塆大队以投喂配合饲料,结合合理搭配鱼种,轮捕轮放的办法,进行了养鱼试验。从1982年3月16日至1983年1月16日止,经过10个月的试养,试验鱼亩产759.9斤,鱼的料肉比为2.9:1,饲料成本0.2967元,效果较好。1982年3月16日前,做好隔塘、清塘、鱼苗、饲料、食台等准备工作,3月16日及4月中旬分二次放养鱼苗。4月2日开始,试验塘投放配合饲料(表1)。对照塘不喂  相似文献   

19.
高产养殖水体的载鱼量较高,投饲施肥的数量大,残剩饲料、肥料和鱼类排泄物增多,在缺少有效水质管理技术的情况下,水质迅速恶化,鱼病和泛池事故频繁发生而难以达到预期的养殖效益。渔业生产实践表明,提高水质管理技术水平,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鱼类生长潜力,增加养殖产量;而且发病和泛池死鱼事故的机率明昆减少,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养殖武昌鱼体色与鳞片黑色素细胞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水产养殖,尤其是使用配合饲料养殖的淡水鱼经常会发生鱼体体色的变化,这是困扰淡水养殖和水产配合饲料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发生体色变化的鱼类以前主要是无鳞鱼,如黄鳝、塘鲺、黄桑鱼、斑点叉尾鲴、长吻鲍等。目前发现在有鳞鱼类,如武昌鱼、草鱼、鲤鱼等中也经常发生体色变化。体色变化的主要特征是颜色变浅(变白),同时,在体色变化时体表粘液减少或没有了粘液,体表有一定程度的出血,在一些地方将这种变化称为“鱼体发毛”。目前针对养殖生产中出现这类问题的研究报告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