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枯萎病和青枯病是番茄的两种重要病害。枯萎病在局部地区发生,一般病株率3%~5%,重时可达10%以上,一定程度地影响番茄生产。青枯病寄主范围较广,发生比较普遍,危害严重。两种病害症状相似,常因分辨不清而影响防治,在生产上应注意区分,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有效防治。(一)症状识别  相似文献   

2.
灰霉病是番茄保护地栽培普遍发生的流行性病害,严重威胁着我国"三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番茄生产.目前,我国在番茄灰霉病的防治中,化学防治仍占主导地位,对番茄果实和栽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危害着人体健康.因此,必须推行生态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无残毒、无污染、无公害的防治技术,有效地遏制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与蔓延.  相似文献   

3.
日光温室等保护地番茄病害种类多,危害重,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及多年种植,病害发生呈现出新的规律性,老病害逐步加重,新病害相继出现,且常常多种病害同时发生,交替出现,危害更加猖獗,防治愈来愈困难,能否有效防治番茄病害已成为制约番茄栽培成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叶霉病在伊宁市番茄主产地发生逐年加重,已成为温室大棚春提早番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番茄叶霉病发病后蔓延迅速,在短期内即可暴发流行,对温室大棚番茄产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一、病害症状番茄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  相似文献   

5.
灰霉病是番茄保护地栽培普遍发生的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性重要病害,严重地困扰着我国特别是北方番茄保护地生产的快速发展,并已呈现日趋加剧之势。目前,我国在番茄灰霉病防治的全局中,化学防治仍占主导地位,对番茄果实和栽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危害着人们健康。因此,必须推  相似文献   

6.
随着保护地番茄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及多年种植,其病害的发生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老病害逐步加重,新病害相继出现,且常常多种病害同时发生,交替出现,使得防治愈来愈困难,能否有效的防治番茄新病害已成为制约番茄能否获得高产的关键。1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发生的新特点1·1土传病害发生普遍而严重温室一旦建成,易造成土壤中病菌的积累,使得枯萎病、菌核病及根结线虫病等均成为主要病害,并有蔓延之势。1·2低温高湿病害发生严重日光温室内的小气候使得可调节范围十分有限,良好的肥水管理又会加重棚内湿度,促进了许多喜低温、高湿病害如灰霉病…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述陇东地区日光温室番茄常见病害。对发生危害严重的灰霉病、叶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煤霉病等病害的进行了调查研究,重点介绍其发病率和损失率、主要危害症状、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并根据各种病害的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提出了无公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保护地番茄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荣侠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181-183
淮北地区保护地番茄根腐病的危害逐年严重,已成为保护地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本文总结近几年来番茄根腐病的防治经验,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基本可有效控制该病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9.
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日光温室等保护地番茄病害种类多、危害重,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及多年种植,病害发生呈现出新的规律性,老病害逐步加重,新病害相继出现,且常常多种病害同时发生,交替出现,危害更加猖獗,防治愈来愈困难,针对以上特点,提出日光温室番茄病害的防治措施,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温棚番茄生理病害的症状特点及发生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御措施,以期减少温棚番茄各类生理病害的发生几率,进而提高温棚种植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开展罗汉松叶部真菌性病害的调查与鉴定,为罗汉松的病害防控提供参考。从广西南宁市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采集罗汉松病叶标本,采用组织分离法、致病性测定确定病原菌。通过结合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形态特征及rDNA-ITS序列分析,最终确定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将罗汉松的这3种病害分别鉴定为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叶尖枯病(Pestalotiopsis virgatula)及叶枯病(Alternaria alternata)。其中,由A.alternata引起的叶枯病和P.virgatula引起的叶尖枯病为首次报道的罗汉松病害。  相似文献   

12.
中南地区苏铁科真菌病害有2种,银杏科真菌病害有6种,松科中的雪松和华山松真菌病害共有16种,对这些病害的症状和病原菌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3.
吉木萨尔县白皮大蒜病虫害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吉木萨尔县是新疆大蒜的主产区,病虫害是阻碍大蒜生产的主要因素。通过对该地区大蒜主要病虫害的发病时间、种类、症状、发病程度及病原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大蒜病害共计10种,不能确定病原的有3种,其中真菌性病害3种,细菌性病害1种,病毒性病害1种,复合型病害1种,虫害1种。该地区大蒜病害高发并且病原多样化,有真菌、细菌、病毒和虫蛆,而且在同一块地中呈现交替感染,因此应该在防治上采取多种措施并用的手段。该研究将为该地区大蒜病虫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病例资料分析,根据植物传染性病害病原物的寄生性、寄主植物的感病性和环境条件变化对其发生的影响作用等,提出植物传染性病害发生型理论,初步将植物传染性病害的发生情况分为:1)强寄生性-寄主主导作用发生型;2)强寄生性-环境主导作用发生型;3)强寄生性-寄主与环境协同作用发生型;4)强寄生性-全期侵染作用发生型;5)强寄生性-系统侵染作用发生型;6)弱寄生性-伤口主导作用发生型;7)弱寄生性-环境主导作用发生型;8)弱寄生性-伤口与环境协同作用发生型;9)弱寄生性-寄主衰老或衰弱诱促作用发生型等9种类型.植物传染性病害发生型理论,从“植病三角”关系探讨和揭示了不同传染性病害发生的特点与规律,对做好病害发生的预测预报和制订有效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星子县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我国首先发现的以白背飞虱作为主要传毒媒介的病毒新种,近几年危害日益严重。阐述了星子县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概况以及该病的发生症状及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促进星子县水稻丰产。  相似文献   

16.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鸡场常见传染性疾病之一。对鸡白痢的流行特点、传播途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进行了总结,结合诊断和防治实践经验,提出了以防控病原为主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猪瘟与高致病性蓝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及病原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诊断由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伪狂犬病毒(PRV)引发的猪疫病,并分析病原。[方法]采集福建某猪场发病猪的组织器官,提取病毒DNA或RNA,PCR检测病毒感染。采用ELISA方法检测CSFV、PRRSV和PRV的感染情况。[结果]测序分析和ELISA结果表明,猪场存在PRRSV、CSFV、PRV3种病毒感染。[结论]该次猪病疫情主要是由CSFV和高致病性PRRSV混合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18.
张鑫  余雯雯  束庆龙  曹志华  侯成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911-17912,17934
对安徽主要竹产区病(灾)害实地调查,共发现安徽活竹病(灾)害17种,竹材病害5种、暴雪引起的机械倒伏1种。在活竹病害中,叶部病害7种、枝干病害8种、根部病害2种;除冰雪引起的叶枯和机械倒伏外,其余均为真菌引起的病害。目前竹类侵染性病害危害较重的有刚竹黑痣病(Phyllachora spp.)、丛枝病(Aciculosporium take Miyake=Balansia take(Miyake)Hara),毛竹基腐病(Arthriniumphaeospermum Ellis)、白色腐朽病(Schizophyllum commune)等;自然灾害危害较重的是暴雪引起的竹林成片倒伏。总体来说,雪灾的危害性大于侵染性病害。在竹林营造和管理上,需重视对竹类病虫害和雪灾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在昆明地区林木病害研究工作中鉴定出五种病害:1.杨叶黑星病(Fusicladium tremulae Fr.),寄主云南白杨(Populus yunnanensis Dode);2.栎缩叶病[Taphrina caerulescens (Desm.et Mont.)Tul.],寄主猪栎[Lithocar pudealbata (Hook.f&Thoms)Rehd.];3.冬青漆斑病(Rhytisma curtisii B.et Rav.),寄主刺叶冬青(皱叶枸骨)(Ilex perryana S.Y.Hu)、大果冬青(Ilex macrocar pa Oliv.);4.云南朴树白粉病[Pleochaeta shiraiana(P.Henn.)Kimbr.et Korf.],寄主云南朴树(Celtis yunnanensis Schneid);5.云南朴树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eltidis(Waite)Wils.],寄主云南朴树(Celtis yunnanensis Schneid)。它们的寄主在我国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成株期辣椒因病死亡现象日趋严重,已成为辣椒生产上的主要障碍,对成株期辣椒死亡原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调查了河北省地区成株期辣椒死亡的病害症状,从成株期辣椒死亡植株中分离出了2类真菌的105个菌株,并通过柯赫氏法则回接试验验证了这些菌株均可导致成株期辣椒死亡,通过显微观察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鉴定出这些病原菌分别属于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和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