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究植被配置模式下矿区废弃地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蔗糖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寻找适宜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最佳配置模式。[方法]以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屯兰煤矿废弃地为样地,选取31种植被配置模式进行植被恢复,长期固定监测植被恢复区(0.62hm~2)和自然恢复区(0.5hm~2),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对2015—2017年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蔗糖酶与过氧化氢酶数据进行研究。[结果]与自然恢复区相比,采取植被恢复措施样地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升。0~20cm土壤层中,灌木+草本植被配置模式增长有机碳含量最多,提升56.4%,乔木+草本植被配置模式提升微生物量碳含量最多,提升99.2%;20~40cm土壤层中,乔木+灌木+草本植被配制模式增长有机碳与微生物量碳含量最多,分别提升55.2%和97.6%。不同深度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627和0.686。微生物量碳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相关。[结论]圆柏促进土壤有机碳与微生物量碳增加效果明显。植被恢复可显著提升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植被恢复促进根系以及微生物释放相关物质,促进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增加,提高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从而提升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速率。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和统计,发现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废弃石宕及裸岩的植被主要有乔木树种18种,灌木树种25种,草本植物11种,攀缘植物9种。经过试验,废弃采石场绿化表现优良的乔木树种为尾叶桉、马占相思等;灌木树种为勒杜鹃、猪屎豆、合欢等,藤本植物为爬山虎、葛藤等。实践证明,筑巢法绿化、藤本植物垂直绿化、自然恢复与人工促进相结合的绿化法等几种复绿的方法,可以作为珠海市斗门区石岩绿化的主要方法,针对不同的岩石类型,采取不同的复绿方案。  相似文献   

3.
秦岭华山松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应用香农指数、辛普森指数等多样性指数对秦岭林区华山松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草本层的多样性>灌木层>藤本层>乔木层;西南坡的多样性最大,东坡和东北坡最小;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为1 700~2 000 m>1 000~1 400 m>1 400~1 700 m;各群丛的物种多样大小顺序为:崖棕+蔷薇+华山松群丛>荩草+美丽胡枝子+华山松群丛群丛>深绿蒿+短梗胡枝子+华山松群丛>香青+陕西绣线菊+华山松群丛>毛叶轴脉蕨+美丽胡枝子+华山松群丛>光蹄盖蕨+陕西绣线菊+华山松群丛>蛇莓+华山松群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平潭周边海岛植物丰富度及相似度与岛屿空间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平潭周边16座岛屿设置样方进行植被调查,统计了各岛屿植物物种丰富度及岛屿间的植物物种相似度,并利用典型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海岛植物物种丰富度及相似度与岛屿空间特征的关系。[结果]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海岛面积、岸线长度、海岛海拔与乔木、蕨类植物和1、2年生草本丰富度正相关;周长面积比与藤本植物丰富度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周长比、与海坛岛(平潭主岛)距离比与相似度正相关;海岛面积比、海岛类型与海岛植物物种相似度负相关。[结论]平潭周边海岛中面积越大、岸线长度越长、海拔越高的岛屿,其乔木、蕨类植物和1、2年生草本植物丰富度越高;周长面积比与植物物种丰富度成反比,周长面积比越大的岛屿其藤本植物丰富度越低;岛屿与海坛岛的距离、岛屿岸线长度越相近,海岛开发程度越强,其植物物种相似度越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藏东南是青藏高原乃至全国泥石流集中频发的地域,泥石流是区域内最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因此,本文探寻了藏东南中小型泥石流的生态恢复技术。【方法】以时空互代法对藏东南不同年限泥石流沉积区植被演替特征进行调查统计,并以重要值确定不同年限泥石流沉积区植被群落组成。【结果】在海拔2700~3000 m范围内泥石流沉积区植物群落演替进程植物群落演替进程为西南草莓、苔草群落—藏川杨+鸡骨柴+苔草—藏川杨+越桔忍冬+苔草—藏川杨+高丛珍珠梅+苔草,乔木先锋种主要是藏川杨、灌木先锋种为鸡骨柴和高丛珍珠梅,草本植物为苔草;海拔3300~3600 m范围内泥石流沉积区植物群落演替进程为云南沙棘+云南锦鸡儿+蕨麻萎陵菜—糙皮桦+高丛珍珠梅+西南草莓—糙皮桦+云南锦鸡儿+西南草莓乔木先锋种主要是糙皮桦、灌木先锋种为云南锦鸡儿和高丛珍珠梅,草本植物为西南草莓。【结论】藏东南泥石流沉积区植被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差异性逐渐增大。泥石流沉积区植被的恢复,在遵循一般的演替规律下,更应做到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6.
抚河源头水生生态环境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抚河源头水体中浮游动植物的种类及湿地植被分布状况,科学评价抚河源头水生生态环境。[方法]在形成抚河源头活水的抚河第一流——广昌驿前血木岭海拔900m以上的山涧溪流处随机设置10个采样点,在丰水期进行为期3个月的浮游动植物群落及湿地植被调查。同时研究水温、pH值、总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等。[结果]共检出7大类浮游动植物45种,其中绿藻数量较多,河生集星藻等优势种明显,未检出甲藻门、枝角类以及轮虫等浮游动植物;湿地植物不仅有大型的乔木,还有灌木、草本及藤本植物,初步统计植物隶属36科46属,共计50种。[结论]抚河源头水生生态环境良好,水质为Ⅰ类水。  相似文献   

7.
《安徽农业科学》2020,(2):135-138
[目的]筛选适合唐山地区生长、具有良好滞尘能力的园林植物。[方法]利用洗脱-质量差值法测定叶片滞尘量,分析不同种类植物和不同生活型植物滞尘能力。[结果]不同植物滞尘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落叶阔叶乔木中,二球悬铃木、紫叶李、玉兰滞尘能力较强;落叶阔叶灌木中,黄栌、珍珠梅、木槿滞尘能力较强;草本植物中,萱草、二月兰滞尘能力较强;常绿针叶乔木中,油松、侧柏滞尘能力较强;常绿针叶灌木中砂地柏滞尘能力高于铺地柏;常绿阔叶灌木中金叶女贞滞尘能力最强。不同生活型植物滞尘能力差异显著,从高到低为常绿阔叶灌木、落叶阔叶灌木、落叶阔叶乔木、草本植物。[结论]该研究为城市绿地规划和设计提供了参考,有效提升了唐山市绿地生物滞尘效益。  相似文献   

8.
石葵河作为丘北县的主要河流,对当地的经济和环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石葵河山区植物多样性的调查分析,以达到对山区不同海拔植物进行合理配置,为后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典型样地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在海拔950~1 200 m范围内共有6个典型群落,其中海拔1 050 m以下主要以灌木和草本为主,海拔1 050 m以上主要以乔木和灌木为主;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基本变化趋势相同,总体规律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乔灌木多样性受海拔影响较大,草本较小,群落多样性指数在海拔1 050 m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植物层,在海拔1 200 m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整体上石葵河山区植被多样性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文昌市典型钛矿区周边植被资源的调查,计算并分析乔木、灌木、草本3种生活型的物种数、重要值及多样性指数,来研究矿区植被多样性。结果表明:文昌废弃钛矿区周边植被有28科37属46种,其中乔木13种、灌木12种、草本21种。矿区周边物种多样性指数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群落相似性指数高达0.4以上。在矿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 A. Cunn. ex Benth.)、苦楝(Melia azedarach) 3个乔木树种可作为植被恢复关键树种,潺槁木姜子[Litseaglutinosa (Lour.)]、琼崖海棠(Calophyllum inophyllum)、椰子树(Cocos nucifera L.)等树种也可作为混交树种,建议在废弃钛矿区植被恢复时采用多树种混交模式,并适当种植灌木和草本,对于恢复矿区植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唐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0):78-81
[目的]研究唐钢文化广场绿地植物的滞尘能力。[方法]在对工矿区绿地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工矿区绿地不同植物种类和层面类型的滞尘能力。[结果]不同层面和种类园林植物的滞尘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这与植物的叶片表面特征、枝叶密集程度和植物的配置方式有关。乔木中,悬铃木、玉兰、毛白杨、山楂、青杄、白皮松和油松等的滞尘能力较强;灌木中,木槿、榆叶梅和砂地柏等的滞尘能力较强;草本植物中,地被菊和赛菊芋的滞尘能力较强。不同层面园林植物的滞尘能力存在显著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绿篱、落叶阔叶灌木、草本植物、落叶阔叶大乔木、落叶阔叶小乔木;针叶灌木滞尘能力高于针叶乔木。[结论]该研究为唐山市工矿区绿地建设和植物品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豆科植物在石质边坡生态复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杭徽高速昌昱段石质边坡生态复绿中种植8种豆科植物,2年后测定、比较它们的成活率、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及优势度。[结果]草本豆科植物中白三叶的成活率最高,为8.3%;灌木豆科植物中紫穗槐的成活率最高,为6.0%。草本豆科植物中白三叶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均最大,分别为2.7、1.4 g,多变小冠花次之,分别为2.3、1.1 g。灌木豆科植物中紫穗槐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均最大,分别为15.2、3.0 g;其次为金雀儿,分别为9.2、1.8 g。白三叶、紫穗槐、金雀儿的优势度较高。[结论]白三叶、多变小冠花、紫穗槐及金雀儿是浙江省石质边坡生态复绿的首选植物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黄河河口湿地植被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方法]结合黄河三角洲实际,根据2009~2010年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样地调查和相关环境因子监测分析的数据,分析了温带地区河口湿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黄河三角洲区域中很少有地带性植被,植被种类分布受环境的影响明显。植被结构来看,潮上带群落的垂直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与草本层,草本植物的重要值远大于灌木和乔木,在潮间带,群落的垂直结构仅为灌木层与草本层2层结构;多样性方面来看,潮上带的物种多样性高于潮间带。主成分分析发现,所选出第一主成分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区的盐分信息,第二主成分能代表养分信息。回归分析表明,各样地中柽柳的重要值与全盐和电导率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即随着全盐和电导率的升高而升高,而多样性指数则随着全盐和电导率的升高而降低。[结论]该研究为植被生态保护和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南阳市区片状绿地按种植结构分为乔-灌-草、乔-草、灌-草、乔木、灌木和草坪6种类型,并定点定时测定绿地中心和对照点的光强、湿度、温度、噪音和空气中细菌数。[结果]结果表明,在片状绿地中,除草坪外,其他绿地均具有一定的遮荫效应,不同结构绿地遮荫效应依次为灌木>乔-灌-草>乔-草>灌-草>乔木>草坪;各绿地也有明显的降温效应,降温效应依次为乔-灌-草>乔木>灌木>乔-草>灌-草>草坪;各绿地还有一定的增湿效应,增湿效应依次为乔-草>乔-灌-草>乔木>灌木>灌-草>草坪;各绿地也具有降噪效应,降噪效应依次为乔-灌-草>乔-草>乔木>灌-草>灌木>草坪;各绿地在灭菌方面也有明显的作用,灭菌效应依次为乔-灌-草>乔-草>乔木>灌-草>灌木>草坪。[结论]相同种植结构的绿地中复层结构绿地的生态效益均大于单层结构的绿地,以乔-灌-草三维立体型绿地生态功能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境杉木马尾松半天然混交林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不同立地条件下杉木马尾松半天然混交林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Margalef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不同生境下杉木马尾松半天然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结果]研究表明,下坡林分的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指数均比上坡林分高,但由于下坡林分乔灌层受到干扰较多而使这2个层次物种多样性比上坡林分低,各指数所占的比例比上坡对应层次小;而草本层和藤本植物各指数规律则相反,这与下坡立地条件好有关。[结论]在经营山地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时,应区分生境条件,合理调整种群数量,控制相对比例,以利于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土壤种子库直接参与地上植被自然更新,与地上植被关系紧密,研究分析海拔和坡向对陡坡土壤种子库的影响及其与地上植物群落的关系,为高陡边坡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本文以伏牛山600、800和1 000 m不同海拔与坡向(阴坡和阳坡)的陡坡自然植物群落为对象,通过植物群落调查、土壤种子库采集、种子萌发试验等研究手段,综合分析了海拔与坡向对伏牛山自然陡坡土壤种子库特征的影响。  结果  (1)地上植物群落植物种共67种,壳斗科植物占优势。土壤种子库有62个物种,以草本植物为主,占82.26%,远高于木本植物,其中菊科物种数最大,占整体24.19%,其次为禾本科和石竹科,分别都占9.68%。(2)土壤种子库密度在1 263 ~ 10 363 粒/m2之间,其中莎草科种子储量最高,其次为菊科和禾本科;土壤种子库具有一定的垂直结构,表现为上层(0 ~ 2 cm)和中层(2 ~ 5 cm)土壤种子库储量高于下层(5 ~ 10 cm)。(3)乔木层、灌木层物种丰富度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P < 0.05),草本层物种丰富度与坡向呈显著负相关(P < 0.05)。土壤种子密度与海拔、坡向呈显著正相关(P < 0.05)。(4)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具有较大差异,共有种仅有17种,物种相似性系数较低,在0.08 ~ 0.21之间,其中草本层与土壤种子库具有较高的物种相似性,乔木层、灌木层结构对种子库特征具有一定的影响。  结论  伏牛山600 ~ 1 000 m自然陡坡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都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大,其中1 000 m阳坡土壤种子库密度和物种多样性最高,具有较强的植被恢复潜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探明群落演替过程中碳贮量分布格局。[方法]对苏北低山丘陵区典型群落进行样地调查,并对其生态系统碳贮量进行研究。[结果]土壤碳贮量随群落演替进程逐渐提高,乔木阶段(58.61 t/hm2)灌丛阶段(44.58 t/hm2)草本阶段(20.37 t/hm2);不同森林植被类型碳贮量的差别较大,其中凋落物和植被碳贮量的差异并不大,碳贮量差异较大的原因在于土壤碳贮量差异较大;碳贮量随群落演替进程逐渐增加,栓皮栎群落碳贮量(40.53 t/hm2)最高,白草群落碳贮量(1.24 t/hm2)最低;生态系统碳贮量随演替进程而增加,草本阶段(20.13t/hm2)灌木阶段(52.34 t/hm2)乔木阶段(92.98 t/hm2)。[结论]该研究可为苏北地区植被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适宜贵州喀斯特岩溶地区的乔灌草混播密度,加快人工建植后边坡植被的演替速度,于2014年5—12月在贵州大学实验农场苗圃地采用人工模拟边坡的试验,研究石质边坡初播物种的适宜密度。结果表明:1)乔灌木的萌发率受自身的播种量影响较小,而受草本植物播种量与二者的交互作用影响较大,5g/m~2的低密度草本植物播种量下乔灌木的萌发率最高;2)仅中、高密度乔灌木+低密度草本植物组合的幼苗株数能保持3~4株/m~2,其余组合的幼苗株数仅为1株/m~2或0株/m~2;3)从不同密度组合的乔灌草植株生长情况看,乔灌木的播种量及乔灌草播种密度间的交互作用仅对乔灌木的高度产生影响,草本植物的播种量对乔灌木的高度与草本植物的盖度影响较大;4)从植物的生长效果及节约播种成本方面考虑,B2H1(刺槐102粒/m~2+马棘102粒/m~2+火棘102粒/m~2+黑麦草1g/m~2+高羊茅1g/m~2+狗牙根1g/m~2+白三叶1g/m~2+苜蓿1g/m~2)组合作为边坡初播物种参考密度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8.
五大连池火山森林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五大连池完好的内陆单成因火山地貌,原生而完整的植被演替过程,是研究植被演替与生物多样性系统发育等的理想场所。研究五大连池火山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特征,以及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为五大连池火山森林植被的演替、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4座老期火山森林群落为对象,对群落结构数量特征、群落内乔木、灌木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年龄结构及紫椴Tilia amurensis和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种群的年龄结构进行了研究。   结果   ①各山体森林群落的乔木层和灌木层物种数北坡较南坡丰富。总体来看,重要值≥1的树种仅南坡有1种,群落树种组成简单。②各山体整体上北坡群落物种的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南坡群落物种的各种多样性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③森林群落的年龄结构南北坡向都是稳定型,紫椴和蒙古栎种群的年龄结构也都是稳定型,为稳定群落。④北坡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南坡,而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低于南坡,同时南北坡向间群落物种多样性各指数呈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差异,且变异系数都较大。   结论   五大连池老期火山森林群落结构较简单,北坡群落物种多样性较高,且群落稳定状态更好。图6表4参31  相似文献   

19.
杉木成熟林林下植物生物量及其取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杉木成熟林林下植物种类生物量大小存在明显差异 .在灌木层中 ,丝栗栲、苦竹、乌药、乌饭、三龙爪等 1 0种灌木层植物 (约占总灌木层种类的 37% )占灌木层总生物量的 84.1 % ;在草本层中 ,狗脊和乌毛蕨 2种植物占草本层总生物量的 93.3% ,这说明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的生物量主要集中在少数植物种类中 .不同层次的林下植物生物量表现出灌木层 >草本层 >藤本植物 ,其中灌木层的生物量占林下植物总生物量的 77.0 4 % .林下灌木层和藤本植物中大部分植物的地上生物量显著大于地下生物量 ,而大部分草本植物种类的地下生物量大于或接近等于地上生物量 .杉木成熟林下灌木层生物量在水平空间上分布存在明显的波动性 ,1 0个样方(约 40 m2 )可作为林下灌木层生物量测定的最小取样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