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娄锋  邱以富  牟伟 《现代农业科技》2011,(20):278-279,282
通过耕地改良利用分区原则、分区系统、分区方法,分析土壤培肥改良利用不同类型区域的耕地概况,并提出对策,以为东港区土壤改良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青岛市为研究区域,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县域耕地资源评价系统的支持下,建立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综合指数(IFI)法和累积曲线分级法对青岛市耕地地力进行评价,并以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灌溉保证率、土壤物理状况作为限制性主导因子,对青岛市耕地进行改良利用分区。结果表明,青岛市耕地地力由高到低等级可划分为6级,其中1~4级地占总耕地面积的80%以上,说明青岛市耕地地力整体较好;改良利用分区结果显示,青岛市耕地可划分为土壤培肥、自然环境条件改善、土体整治 3种改良利用分区类型,不同分区类型耕地需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良措施提高其产出水平。本研究可为青岛市进一步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耕地资源的有效管理和改良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六安市金安区耕地利用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等级耕地土壤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分区提出耕地培肥与改良利用对策,为耕地的改良与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按照利用类型分区、质地类型改良利用培肥对策2个方面介绍了耕地改良利用策略,并总结了耕地资源合理配置与农业结构调整计划,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和硕县耕地地力评价与耕地土壤改良分区制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和硕县耕地地力进行定量评价,并基于GIS方法对区域内耕地土壤改良利用进行分区.[方法]应用和硕县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利用专题图叠加确定评价单元11728个,选取了土壤管理、物理及剖面性状、化学性状等12个影响因子,采用模糊评价、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等,建立耕地地力评价体系及其模型,对和硕县耕地地力进行评价,并运用GIS手段实现土壤改良利用分区空间制图.[结果]和硕县耕地总面积为30 073.32 hm2,根据地力水平分为四个等级,一至四级地分别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0.47;、34.91;、38.18;和16.43;.[结论]从耕地自然条件出发,得到了和硕县耕地土壤培肥改良利用区、耕地土壤微肥改良利用区、耕地环境条件改良利用区和耕地土壤不良质地构型的空间分布.和硕县耕地大部分属于中等水平,土壤改良分区的空间表达有助于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6.
对安庆市耕地地力进行划分,分析地力变化,提出合理利用和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及合理施肥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土壤改良的角度.以耕地主导障碍因素和改良主攻方向为依据,重新将贵州省中低产田划分为干旱灌溉型稻田、渍潜排水型稻田、瘠薄培肥型稻田.对各种中低产田类型特征进行定义,提出以工程措施、耕作培肥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配套的方式进行中低产田改良治理,以基础地力条件变化、地力升级作为中低产田改良尺度,并以此为标准.实施了《黔东武陵山区中低产田土壤改良综合技术应用》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改土培肥和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8.
胡久义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5784-5784,5798
运用遂平县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全县各类中低产田土壤理化性状、立地条件、土壤管理、土壤养分等影响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依照土壤主导障碍因素、改良主攻方向,把该县中低产田划分为灌溉改良型、渍涝排水型、瘠薄培肥型、障碍层次型4个类型。同时,提出具体耕地建设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9.
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资助对新疆阿瓦提县耕地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了普查,通过农民施肥情况调查、土壤养分含量等级划分和构建棉花测土配方施肥体系,把阿瓦提县棉花测土配方施肥划分为6个区,并提出土壤培肥改良对策。  相似文献   

10.
耕地地力建设与土壤改良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红英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7):133-134
阐述了广德县耕地利用现状与特点、耕地地力状况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耕地培肥和改良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合肥市中低产田现状及培肥改良措施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 《安徽农学通报》2014,(12):82-82,84
该文通过对合肥市主要农业区域耕地地力现状调查和评价,分析耕地地力及土壤养分状况,划分中低产田的类型、面积、分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土壤培肥改良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慈利县把耕地地力建设与土壤改良利用、提高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1.科学制订耕地地力建设规划耕地地力评价成果表明,慈利县现有可改良耕地43547公顷,占全县耕地的81.2%,其影响因素的类型主要有瘠薄培肥型、渍潜稻田型、障碍层次型、灌溉改良型、坡地梯改型、渍涝排水型等。根据不同耕地的立地  相似文献   

13.
对松阳县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进行综合的评价,并提出分区施肥、分区培肥改土等对策,以期为提高松阳县的耕地土壤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贵州黔东武陵山区中低产田土壤改良利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土壤普查和农业区划的科技成果,对黔东武陵山区中低产田土的区域特点、类型、主导障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类,并根据中低产田类型进行综合治理。根据中低产田土的障碍类型和改良主攻方向,划分为干旱灌溉型、瘠薄培肥型、渍潜排水型3种类型,根据中低产田类型特征和改良对策,采取综合治理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改土培肥和增产增收效果。采取完善配套工程、耕作培肥和农业技术措施,实现了以治本和治标相结合,土壤改良技术和农业增产技术相结合,注重消除土壤障碍因素,培肥熟化土壤,当年改造受益,有效改善农业生产、生态条件,增强稻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基础地力水平;开展了6类试验研究,为项目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3种类型中低产田土提高耕地地力0.5~1.5个等级,达到改土培肥、改善农产品质量,增产增收,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根据耕地质量评价结果,对环县耕地类型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环县高产田面积为3 299.81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66%;中产田面积为89 842.34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45.12%;低产田面积105944.36 hm~2,占总面积的53.21%。中低产田类型主要为干旱灌溉型、瘠薄培肥型、坡地梯改型和沙化耕地型,占耕地面积的98.34%。提出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效率;综合技术措施,改善农田环境,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全面提升土壤肥力;实施防风固沙措施,加强农田生态环境保护等中低产田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山东省宁阳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及三大元素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以期为科学用肥,培肥土壤,合理利用改良土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低产田是造成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本文作者依据许昌市耕地现状,从耕层养分、立地条件、土壤管理三个方面对全市耕地进行评价,并将中低产田划分为干旱灌溉型、瘠薄培肥型、障碍层次型和渍涝排水型。以治本和治标、土壤改良和农业增产技术相结合,注重消除土壤障碍因素、培肥熟化土壤等措施提高基础耕地地力水平。  相似文献   

18.
对耕地数量、质量与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是耕地保护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升华,是耕地空间分区管制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以辽宁省盘锦市为研究区,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耕地资源数量、质量和生态特征进行现状评价及空间保护分析,可为耕地资源三位一体的保护分区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结果表明:盘锦市耕地数量特征值相对较高,集中分布特征显著。耕地质量及生态指数的高值与低值区域均呈现分散和不均匀分布的空间特征,集中分布在粮食主产区域。耕地数量空间集聚性相对较高,耕地密度大的地区集聚特征显著,属于HH型高值分布区域。耕地质量的空间集聚性相对较差,HH型与LL型区域耕地质量指数的空间分布较为零散。耕地生态的空间集聚性不显著。根据耕地资源空间相关性特征的分析结果,可将研究区耕地划分为优势保护区、一般保护区、整治改良区和农业结构调整区等4个一级保护分区和10个二级保护分区,建立耕地"三位一体"保护分区。  相似文献   

19.
土壤有机质是体现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镇赉县盐碱地是吉林省西部重要的土地资源,探究不同利用方式对有机质的影响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镇赉县盐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应对该地区土壤进行培肥,增加有机质含量,不经改良培肥不宜开垦为耕地。草地则具备改良成耕地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土壤管理、理化性状、立地条件和障碍因素等4个方面,对暖泉农场中低产田进行了评价与类型划分。结果表明:暖泉农场场中低产田面积4 325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90.8%,障碍层次型、瘠薄培肥型和盐碱耕地型分别占中低产田面积的47.3%、35.2%和17.5%,并对中低产田分布规律及改良利用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