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孕穗期增施氮肥,可以使小麦在灌浆期不早衰,提高灌浆速度,延长灌浆时间,使小麦粒重和产量有明显提高。增施肥料可以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改善小麦品质。提高氮肥投入水平,增施肥能显著增加蛋白质和面筋含量,增强对不利气候的抵抗力。在小麦灌浆期间时常出现干热风,严重影响籽粒灌浆正常进行,使叶片早衰,破坏正  相似文献   

2.
沈向磊  沈荟祥  葛昌斌  郭春强  曹燕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74-15675,15683
[目的]研究不同供肥措施对强筋小麦灌浆特性和产量构成的影响,找到较理想的强筋小麦高产栽培措施。[方法]以郑麦366为供试品种,设置5种供肥措施。[结果]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可以提高强筋小麦的灌浆速率,延长灌浆时间,有利于小麦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增加,进而提高小麦产量。[结论]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对提高强筋小麦产量有促进作用,在5种处理中优化施肥方式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优质专用小麦肥水管理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氮肥一次和分次追施的时期、追施量及灌浆水对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前氮后移是小麦优质高产的一项行之有效的管理技术。分次追施比一次追施更利于小麦优质高产。拔节中期追氮对亩穗数影响较大 ,孕穗后期追氮对提高穗粒重作用明显。分次追氮 ,拔节中期 (3月 2 2日 ) 6kg、灌浆初期 2kg与孕穗后期 6kg、灌浆初期 2kg相比 ,前者产量较高 ,但差异不显著 ;后者品质明显提高。灌浆水对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均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郭盈温  赵花周  袁华京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173-6174,6177
南阳是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夏粮产量对全年粮食生产至关重要。虽然在小麦生育前期,基本苗和苗情都和黄淮高产麦田没有很大差别,但由于后期外界因素的差别和影响,主要是倒春寒、干热风和连阴雨,易形成冻害、冷害、赤霉病、植株早衰、穗发芽等,导致穗粒数减少,粒重降低,品质下降,产量受到很大影响。通过小麦灌浆期、灌浆阶段影响南阳小麦灌浆的外界因素的分析,提出如何应对南阳小麦灌浆期的各种不利因素,认为提高小麦灌浆速度和缩短灌浆时间,着重增加小麦粒重,从而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筋力型小麦豫麦34、豫麦49、郑麦004为试验材料,进行水稻茬与玉米茬不同播种期对强筋、中筋、弱筋小麦干物质积累和灌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茬小麦干物质积累明显大于水稻茬小麦;适期晚播(10月28日) 可以提高干物质积累,其干物质的积累量明显大于早播(10月8日)的小麦;中筋小麦品种(豫麦49)花后前期灌浆速度大于强筋(豫麦34)和弱筋品种(郑麦004),强筋品种花后15 d后灌浆速度大于中筋与弱筋品种,整体灌浆速度呈快、慢、快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小麦籽粒灌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扬麦5号,宁麦895004为材料,研究了小麦籽粒灌浆过程和不同施氮,磷,钾水平对灌浆的影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浆速率品种间有明显差异,宁麦895004花后灌浆起步早,增长速度一直领先,最终粒重高于扬麦5号,增加磷钾投入能显著改善小麦灌浆。氮素投入量对小麦灌浆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后期保持植株适度的氮素营养水平是增加粒重的重要环节,后期小麦根系活力与灌浆速率,光合速北关系密切,提高后期植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提高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稳产性的途径,明确大田条件下气候变化对小麦的影响。[方法]以强筋小麦品种新麦19为试验材料,用小麦生育中后期高温棚增温的方法,研究小麦生育中后期高温对籽粒灌浆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自开花前至灌浆中期,随着高温处理时期的推迟,小麦籽粒灌浆时间缩短,千粒重显著降低。开花前高温明显导致产量降低,灌浆前中期一定程度的高温有利于产量提高。[结论]该研究可为后期高温逆境条件下延缓小麦植株衰老和提高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苯醚甲环唑对小麦籽粒G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灌浆中后期喷施苯醚甲环唑,提高了小麦籽粒内源激素GA的含量,调节了籽粒灌浆速率,延长了籽粒灌浆持续期,使小麦增加了粒重,进而提高了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9.
影响淮北地区小麦灌浆的气象要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多年不同气象条件下不同品种的小麦灌浆速度的测定资料 ,分析了淮北地区小麦灌浆速度与光、热、水等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小麦灌浆速度曲线是一个连续变化的单峰曲线 ,呈正态分布。在不同的年份之间 ,由于气候条件不同 ,其曲线会有所差异 ,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灌浆持续天数、最大值及出现日期等方面。结合这些差异 ,笔者提出了改善小麦灌浆期环境条件以利提高小麦抗逆性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0.
花后高温对晋南冬小麦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究晋南冬麦区小麦灌浆后期高温干旱胁迫对小麦灌浆速率的影响,试验采用花后高温与不同土壤水分环境的互作设置,在4种不同的大气温度和土壤水分环境下对131份历年亲本种质材料的灌浆速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2种土壤水分条件下,灌浆后期高温胁迫都会暂时加速小麦的灌浆速率,随后灌浆速率又明显下降,缩短了小麦灌浆期,最后导致千粒质量下降;小麦千粒质量的大小与灌浆期灌浆速率最大值的大小关系不大,而与灌浆期时间长短有关,也就是说,平稳的灌浆方式对千粒质量的形成最有利;高温胁迫对旱地小麦灌浆的影响大于对水地小麦的影响,尤其灌浆后期高温胁迫与土壤干旱互作对小麦灌浆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大田试验,研究在小麦花后叶面喷施硼、钼、钙肥对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硼、钼、钙肥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小麦产量,增产幅度分别达到7.11%、3.52%、2.27%;千粒重和穗粒数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喷施钼肥,小麦千粒重和穗粒数增加最明显;喷施方式不同也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小麦产量,其中硼、钼、钙肥在开花期喷施一次的处理其产量高于开花、灌浆两次均喷的处理,也高于灌浆期喷施一次的处理,说明开花期喷施硼、钼、钙肥增加小麦产量的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小麦不同生育期和生育期组合喷施澄清的沼液,测定其对小麦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在拔节期和灌浆期2次喷施沼液,穗粒数有明显增加,增产显著;在起身期、拔节期、灌浆期3次喷施沼液,对小麦穗粒数、千粒重影响显著,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农业科技》2009,(9):304-304
目前,小麦正处于扬花至灌浆期,在小麦扬花10%-90%结合防治赤霉病用美洲星900mL/hm^2对水450kg叶面喷施,可增加防治赤霉病的效果,有效抵抗干热风,加快小麦灌浆速度,可以提前4-5d成熟。并能防止小麦后期早衰。抗倒伏,增加干粒重。使用后的小麦籽粒饱满,晶莹透亮。腹沟浅,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钾锰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钾锰配施对旱地冬小麦后期生长及子粒灌浆的影响。结果表明:钾锰配施明显提高了旱地冬小麦的旗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小麦子粒的千粒重;钾锰配施处理小麦子粒的平均灌浆速率(Ra)和灌浆第二阶段即灌浆快增期的灌浆速率(R2)明显高于无钾、锰肥处理;钾锰配施对旱地冬小麦有极显著的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15.
干旱条件下绵阳26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大田干旱情况下绵阳26及其姊妹系小麦籽粒灌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大田持续干旱条件下,以绵阳26及其姊妹系共10个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用Logistic方程对籽粒灌浆过程拟合,并推导出一系列次级参数,用相关、逐步回归与通径分析方法对不同灌浆参数与粒重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在干旱条件下,绵阳26及其姊妹系小麦的平均灌浆时间相对缩短;籽粒灌浆速率对小麦粒重形成作用明显,而灌浆持续时间与粒重形成无明显的相关关系;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灌浆持续期对千粒重可通过间接作用产生影响。[结论]在大田持续干旱条件下,绵阳26及其姊妹系小麦可通过不同的策略达到较高的千粒重。  相似文献   

16.
《农技服务》2018,(6):38-39
为沼液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沼液浸种小麦种子及植株不同喷施次数试验,结果表明:处理6(基肥+沼液浸种+3叶期喷施沼液+孕穗期喷施沼液+灌浆初期喷施沼液+灌浆中期喷施沼液)产量最高为283.55公斤/亩,每亩比对照增加小麦77.73公斤/亩,增产37.77%。在小麦生长的生育期沼液作基肥、沼液浸种、3叶期喷施沼液、孕穗期喷施沼液、灌浆初期喷施沼液、灌浆中期喷施,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7.
胡刚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36-12837,12908
[目的]研究温度对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灌浆的影响,揭示灌浆期间温度条件对小麦灌浆的影响规律。[方法]分析了1981~1997年郑引一号冬小麦灌浆期间的平均温度、日最高气温以及气温日较差对小麦灌浆时间及灌浆速度的影响。[结果]小麦灌浆期间平均气温与灌浆时间呈抛物线关系,5月上、中旬平均气温与灌浆速度呈线性正相关,而下旬平均温度与灌浆速度呈线性负相关,日最高气温过高对二者都不利。气温日较差与灌浆时间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与灌浆速度呈"S"型曲线关系,气温日较差大,对二者均有提高作用。[结论]小麦灌浆期间日平均气温对灌浆时间、灌浆速度的影响各不相同,应及早采取措施,拓宽管理时间,稳定提高粒重。  相似文献   

18.
干旱条件下冷型小麦的生理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不同温型的小麦品种,通过测定群体冠层温度、叶片功能持续期以及丙二醛含量等参数,研究了干旱条件下冷型小麦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在籽粒灌浆期间,冷型小麦群体冠层温度持续偏低,其叶片功能期、蒸腾速率等性状明显优于暖型小麦品种,在籽粒灌浆后期表现尤为明显。冷型小麦对干旱的特殊适应性将为旱地小麦品系(种)的选择和高产栽培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干旱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籽粒灌浆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抗旱性不同的西农979(干旱敏感型)和长旱343(抗旱型)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控水模拟干旱胁迫,研究灌浆期干旱对小麦籽粒灌浆的影响及其与内源激素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2个品种籽粒灌浆对干旱的响应不同,相比较于对照(正常水分处理,灌浆期土壤水势保持在-20~-30kPa,T1),重度干旱胁迫(灌浆期土壤水势保持在-70~-80kPa,T3)显著降低西农979强势粒和弱势粒的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和粒质量,且对弱势粒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强势粒,而重度干旱胁迫仅降低长旱343弱势粒籽粒的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和粒质量,对其强势粒籽粒灌浆无显著影响。与重度干旱不同,中度干旱(灌浆期土壤水势保持在-40~-50kPa,T2)显著促进2个小麦品种籽粒的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增加籽粒质量。激素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中度和重度干旱对长旱343强势粒IAA、Z+ZR、ABA和GAs的质量分数变化均无显著影响,对于长旱343弱势粒和西农979强、弱势粒,中度干旱胁迫显著提高IAA、Z+ZR和ABA的质量分数,降低GAs的质量分数,而重度干旱胁迫显著降低IAA和Z+ZR的质量分数,提高ABA和GAs的质量分数。说明,小麦弱势粒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强于强势粒,适度干旱有利于小麦籽粒灌浆,而重度干旱对小麦籽粒灌浆存在明显抑制作用。干旱胁迫对小麦籽粒灌浆的影响与多种内源激素的变化有关,不是通过某一种激素调节籽粒灌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水氮胁迫的合理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Meta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来自各个地区试验的水氮胁迫对小麦影响的相关论文(共71篇,有效数据65组),研究了不同施氮量、施氮次数、施氮时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施氮能有效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品质,当施氮量达到250 kg/hm2时,小麦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增长率为研究峰值,而施氮量继续增长时,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增长率与产量增长率均呈下降趋势.与施氮量所造成的影响类似,施氮次数对于小麦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增长率的作用也是先增后降.灌浆期追氮对小麦产量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增长率达0.358%,氮肥后移对灌浆期籽粒增重作用明显,能保持灌浆后劲、延长灌浆过程.拔节期追氮处理有利于小麦在抽穗期和灌浆期较高叶面积指数的维持,利于小麦获得较高产量.[结论]施氮对我国小麦品质和产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氮肥后移和分次施肥对小麦干物质积累有益,增产改善品质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