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以贵州省黔东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与贵州省友禾种业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水稻品种中优608为试验对象,以贵州省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作支撑,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探讨了中优608品种的高产栽培潜力。结果表明,在群体密度1.79万穴/667m2下,通过合理运筹肥水技术,中优608可获得1 208.2 kg/667m2的超高产水平。  相似文献   

2.
高产中籼水稻新品种特三矮2号引进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是贵州省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73.3万hm2左右,约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产量则约占粮食总产量的二分之一.贵州省从70年代末推广杂交水稻,8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杂交水稻已占水稻种植面积的主导地位,但由于贵州的生态和经济社会条件所限,常规水稻品种的种植仍占有一定比例.引进特三矮2号等常规高产品种加以开发利用,是贵州省水稻生产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3.
思南县位于我国贵州省铜仁市东北部,是省内著名的农业大县。这里的农业资源丰富,其中向水稻、玉米这些传统农作物都有近千年的悠久种植历史,特别是水稻种植在县内占有重要地位,先后承担了贵州省优质特色粮食产业发展专项以及贵州省粮油绿色增产项目的重大任务责任,是思南县最为重要的农作物高产栽培项目。本文中以思南县著名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永优21为例,探讨该品种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深入了解思南县农作物高产栽培项目。  相似文献   

4.
结合贵州省湄潭县地貌地形特点,根据多年来山地水稻栽种管理技术经验,自遴选高产水稻品种、适期选择插秧时间、结合实际控制密度、科学合理稻田施肥、改善稻田灌溉条件、水稻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合适时期安排收获等几方面,就提升山地水稻高产优产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金传旭  刘阳  王达群  杨秀琴  钟琴铺 《农技服务》2013,30(8):805-805,807
泸香8258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其由不育系泸香078A与恢复系泸恢8258组配而成,2008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08007号)。2012年在贵州省平塘县进行示范种植,表现出熟期稍晚、株叶形态好、丰产性好、群体协调性好、塾期转色好、米质优抗性好等特点,该品种不抗稻瘟病,在稻瘟病常发区慎用。期同时介绍了泸香8258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协优385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用三系不育系协青早A与自育恢复系黔恢1385配组而成的迟熟籼型杂交稻品种,于2011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米粒有香味等特点。为加快协优385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促进水稻生产中的新旧品种更替,确保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介绍了协优385的父母本特征特性,并根据制种实践,总结了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7.
瑞优9808是重庆市瑞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培育的一个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11年在贵州省通过审定,文章重点介绍了瑞优9808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在水稻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稻是我县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并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专家的数量不断增加,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于水稻的高产质量栽培技术的研究而言,它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水稻的产量、改善水稻质量,还能够挖掘出不同品种水稻的生产潜力,缓解部分地区粮食不足的问题。本文主要对贵州省思南县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寡日照低辐射区不同重穗型杂交水稻品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不同杂交水稻品种在贵州省遵义县种植的综合增产效应,2006年引进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12个高产杂交水稻组合,以汕优63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冈优2815、冈优1525和冈优2524均具有一定的增产潜力,可在遵义地区进行试验性推广.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利用自育水稻恢复系黔恢5819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水稻不育系安丰A组配,育成三系杂交中籼水稻新组合安优5819,并于2014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14013号)。该组合在2012年、2013年贵州省杂交水稻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分别为589.27kg/667m2和646.26kg/667m2,分别比对照香早优2017增产8.66%和8.80%,2年累计16点次中增产15点次;2013年贵州省杂交水稻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84.81kg/667m2,比对照香早优2017增产2.31%。安优5819表现高产、抗病、优质和熟期适中,适宜贵州中高海拔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用自育水稻恢复系黔恢5819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水稻不育系安丰A组配,育成三系杂交中籼水稻新组合安优5819,并于2014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14013号)。该组合在2012年和2013年贵州省杂交水稻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分别为8 839.05和9 696.90 kg/hm2,分别比对照香早优2017增产8.66%和8.80%,2年累计16点次中增产15点次;2013年贵州省杂交水稻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772.15 kg/hm2,比对照香早优2017增产2.31%。安优5819表现高产、抗病、优质和熟期适中,适宜贵州中高海拔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正>贵州省思南县传统杂交水稻存在大面积生产问题,它的品种更新速度缓慢且栽培密度相对稀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思南县也引入了全新杂交水稻组合"永优21",并革新了杂交水稻的选育与栽培技术。一、关于"永优21"杂交水稻组合"永优21"是集合了优质、高产、多抗体与一身的山西杂交水稻新组合,在2009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在2011年在思南县大坝场镇引种试种栽培成功。在试种阶段,"永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铜仁市碧江区水稻单产,增加水稻总产,加快水稻新品种推广应用的步伐,探索适合碧江区水稻高产栽培的水稻新品种,2011年碧江区农技站以贵州省农技站提供的9个不同超级稻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科优21、金香优9号和金优785比照品种准两优527增产,幅度分别为24.7%、17.5%和14.5%适宜性、抗逆性和品质表现均较好,可在碧江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益农1号是以K17A与自育恢复系R866配组育成的高产、抗寒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品种.在2002~2003年度的贵州省杂交水稻区试中,平均产量8.73 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79%.该品种具有稳产性好、耐冷性强、适应性广和品质较优等特点,且双亲制种潜力大.于2004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黔两优58”和“茂优601”均为贵州省农科院自育的高产优质籼型杂交水稻组合。2005年9月11日,由贵州省科技厅组织有关农业和科技部门的专家对贵州省农科院在普安县罐子窑镇实施的省年度科技攻关项目“水稻综合高产技术示范”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其验收结果为“茂优601”667^2 产541kg,“黔优58”667m^2 产529.03kg,比邻田对照的当地主推品种“毕粳37”(283.25kg/667m^2)每667m^2增产258.25公斤,  相似文献   

16.
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成宜  李开慧 《农民致富之友》2013,(18):105-105,150
水稻是贵州省绥阳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达22.7万亩,同时水稻有着较大的增产潜力,因而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改进以及应用推广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对贵州省绥阳县近几年实施“粮食增产工程”水稻高产栽培试验、示范的深入研究与实验,针对绥阳县的气候、土壤等条件总结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杂交油菜品种黔黄油21号的全程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忠芬  王军  李德文  徐野 《农技服务》2009,26(11):18-19
黔黄油21号是贵州省油料研究所选育的高油分黄籽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为加速该品种在贵州省及全国适宜区域推广应用,发挥其优质、高产、稳产的特性,笔者从品种特征特性、保优栽培要求、稻田翻耕移栽高产栽培技术、免耕移栽高产栽培技术及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等方面介绍了杂交油菜品种黔黄油21号的全程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新型杂交水稻已经成为了中国水稻研究所与其他相关研究所之间相互合作育成的一种新型杂交水稻,主要表现在成穗率高、叶姿挺直、米质较优、后期转色好、株型紧凑、熟期适中、适应性广以及产量高等优势,在2008年经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进行审定,这一组合已经在贵州省金沙县部分乡镇进行种植,现对新型杂交水稻特征特性进行总结,探讨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新品种贵丰优785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全面了解杂交水稻新品种贵丰优785的生产特性,指导其生产应用,利用2013—2014年贵州省水稻区域试验数据,通过变异系数、Shukla方差分析和高稳系数分析等方法,对贵丰优785及对照品种(中优169)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贵丰优785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均明显地优于对照品种,综合性状优良,在有利环境条件下具有较高增产潜力,在条件较差的环境中稳产性好,是较为理想的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全国水稻高产创建活动率先在贵州省遵义市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月15日.2009年全国水稻高产创建活动率先在贵州省遵义市启动.并向18个水稻主产省(区、市)发放了“水稻高产创建技术规范模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