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木庚 《食用菌》1996,18(1):29-30
食用菌是一类营养保健食品,市场潜力很大。为此,应建立起适应社会需求日益增长的生产技术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实现食用菌的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一些发达国家已对蘑菇、金针菇通过人工控制条件,实现了工厂化周年生产。我国近年来在利用室内菇房进行周年栽培食用菌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对于在室外条件下,仅作过一些如菌林间作、菇菜结合、菌粮套种或单一季节的栽培尝试,尚未进行周年连茬栽培的系统性研究,整体效益不是很高。我们根据菇耳的生物学特性和当地气候特点,通过用食用菌多品种搭配和技术组装配套,建立周年连茬栽培模式,使之在一块土地上能够四季出菇,提高了食用菌的总体经济效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蔬菜》2009,(2):39-39
山东省农科院通过实施“适宜周年栽培珍稀食用菌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课题研究,实现了食用菌周年栽培,建立了食用菌不同季节品种搭配栽培技术模式。食用菌营养丰富,是深受大众喜爱的多功能食品,但因生产易受温差影响,季节性很强,实现食用菌周年栽培是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食用菌需求越来越大,而且要求周年供应.香菇传统的栽培方式一年只一季,不仅设施利用率低且不能满足市场需求.2011年,栖霞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承担了山东省珍稀食用菌周年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利用常规设施大棚,采用高温香菇和低温香菇的搭配模式周年栽培,在同一个大棚内,通过选用高产配方、科学发菌、出菇管理、综合防控病虫害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一年栽培两个品种,达到常规栽培设施周年利用,显著提高了菇农的经济效益.通过该项目的试验示范与推广,总结出了适合当地的"春栽香菇+反季节香菇"生产模式,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蓁 《上海蔬菜》2003,(5):47-48
食用菌是一种含高蛋白、低脂肪、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具免疫作用的多糖体的食品 ,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被人们誉为健康食品 ,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市场销路好 ,价格高于其他蔬菜 ,因而极有推广栽培前途。本地区原有的食用菌栽培方式 ,大多是单一品种栽培一个季节 ,经济效益欠佳。为此 ,我们根据本地气候条件 ,选择不同温型的优质高产菇类 ,科学组合成不同模式 ,周年栽培生产食用菌 ,做到了鲜菇常年供应市场。经过2年多的实践 ,基本掌握了几种菇类科学高效栽培的方法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菌种高温平菇苏平一号、中低温平菇…  相似文献   

5.
香菇床式脱袋栽培技术陈德明(上海市食用菌技术推广站)香菇脱袋栽培是上海市效与食用菌多品种搭配周年性生产相配套的一项新技术,经过几年的试验摸索,这项技术日趋完善。为了加快这一新技术推广,现将有关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品种脱袋栽培以香菇中高温型品种为主,...  相似文献   

6.
为工厂化周年栽培香菇寻找具有高产、早熟、出菇整齐、优质、栽培周期短、成本低、经济效益明显等优点的理想当家品种,我们在人工控温菇房里对“大光”“79027”等八个品种,进行了五批次试验,现简报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种:7402、7405由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和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提供,大光、465、K3、79025、79027、79017由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提供。 (二)栽培管理:栽培种采用木屑麦麸培  相似文献   

7.
为寻找高产优质,栽培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平菇当家品种和周年栽培的配套品种,我们在自然气候条件下,对七个平菇品种以不同栽培方式进行了三批次试验,现简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品种:凤尾菇PL-27(福建农科院)、平菇1(成都生物制品所原引自东北)、平菇2(青白江菌种站原引自湖北)、平菇3(浙江农大)、平菇4(上海食用菌所)、平菇5(成都外贸局原引自日本)、侧五(昆明食用菌所)等七个品种。 (二)栽培方法:每个品种分别进行箱栽  相似文献   

8.
在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优质菌种是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对高活力菌种的需求和菌种扩繁模式,从食用菌的菌种退化、种性确认、母种培养、菌种保藏等方面阐述了菌种的质量控制要点,以期为菌种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摘要:杏鲍菇是一种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品种。利用废弃果桑枝栽培杏鲍菇不仅节约生产成本,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可再生利用废弃资源,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基于长期的生产实践,提出从菌种生产、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到产品包装一整套的实用技术,为提高杏鲍菇的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南菇北移的发展趋势,依靠气候及农林资源优势,借鉴我国食用菌栽培先进省市的栽培管理经验,天水市食用菌栽培得到了迅速发展。食用菌栽培品种已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先后有平菇、双孢蘑菇等二十多个品种栽培成功并得到了示范推广。其中平菇、双孢蘑菇等品种已实现了周年生产。连年来,栽培量、总产量、总产值均居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11.
在新一轮种植业结构调整形势下,食用菌生产以其投资省、见效快的特点,在上海市郊迅速发展,草菇生产是增长幅度最快的一个食用菌品种,是农民勤劳致富的一个好项目。1999年10月,上海在浦东新区高桥食用菌栽培示范场实行设施化周年栽培草菇,实现了2000年元旦和春节草菇上市的目标,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为了配合做好市郊设施化周年栽培草菇技术的推广,保证设施化周年栽培草菇菌株的质量,2000年市农技中心从广东、江西等省引进4个草菇菌株,同目前推广的两个草菇菌株进行设施化草菇栽培菌株出菇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辽宁大连地区的食用菌生产出现菌种种性退化,老化严重,品种杂,多,乱等问题。作者以实施大连市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为契机,开展了食用菌品种引进,筛选工作,建立了食用菌种质资源库,食用菌繁殖基地,示范基地和培训基地,完善了大连市食用菌产业链,有效降低了种性退化,种性老化对食用菌生产产生的不良影响,规范了食用菌菌种,菌棒的生产流程,实现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和栽培,推动了当地及周边地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评估大棚栽培食用菌的生产经济效益,通过定义投入成本与产出指标,构建生产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该体系中,按照大棚栽培食用菌的流程,统计食用菌的栽培成本,综合多个影响因素估算食用菌产量及盈利。据此分析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得出栽培食用菌的投入产出比,从而得出大棚栽培食用菌的生产经济效益评估报告。通过对比试验可知,应用该方法,大棚栽培食用菌的生产经济效益提高了56.25%。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属鲜活农产品,以鲜食为佳。在"一荤一素一菇"合理膳食结构的推动下,金针菇、杏鲍菇、鸡腿菇等部分食用菌已由田间大棚、房前屋后的季节性栽培逐渐转变为现代化、规模化、立体化、集约化、标准化、周年化的工厂化栽培。在不断满足市场周年均衡供应的同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明显提高。本文通过SWOT分析,剖析了现有工厂化栽培、传统大棚栽培等食用菌生产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借鉴高密惠德模式、东平利群模式、及莒县京华模式的发展经验,提出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引领传统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对策,以期为食用菌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菌菜群体栽培,国内尚无系统报道,为开拓食用菌新的生产途径,我们于86年进行本项试验.结果表明,菌菜群体栽培,可改善蔬菜传统的栽培结构,有效地利用营养、光能、土地、空间、水源和空气等,发挥间作,套种优势,使食用菌和蔬菜双丰收,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菇农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供试材料菌种有华丽侧耳8603、香菇8001和沪耳1号.蔬菜品种有黄瓜、花椰菜、韭菜和西红柿.栽培食用菌的培养料按常规配方制作。  相似文献   

16.
蒋国建  姚建华 《蔬菜》2002,(9):22-23
采用摇瓶液体培养食用菌菌种,具有生产条件稳定、菌丝体的菌龄整齐一致、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成本低、污染少等优点,是食用菌业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的基本保证,是食用菌行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的发展方向。鸡腿菇是继平菇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商业化栽培的又一个食用菌品种。目前鸡腿菇菌种的生产主要采用聚丙烯塑料袋装入固体基质培养,由于菌丝吃料速度较慢,从接种到满袋约需要28~35天,周期长,无形中增加了菌种的污染率,且袋口与袋底菌龄相差20多天,影响了菌种的质量。而鸡腿菇液体菌种具有周期短,菌龄整齐一致的优点,但是又存在…  相似文献   

17.
一支母种会影响一个食用菌产业,菌种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食用菌菌种常具有较高的扩繁倍数和较大的栽培产值,目前,一棚春栽香菇相当于20亩(1亩≈667平方米)大田作物的经济效益,这就决定了菌种在食用菌生产中要承担比常规作物更大的供种风险。但食用菌制种所需设备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泗阳县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农民在栽培食用菌上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今年食用菌生产出现了大发展趋势。全县已落实蘑菇栽培面积500多万平方尺,是去年栽培面积的两倍半。面积最大的爱园乡将突破100万平方尺,里仁、三庄等乡将发展到80万平方尺左右。现全县已建成集体、个体菌种厂11家,预计可生产菌种150万瓶  相似文献   

19.
新疆栽培食用菌已多年,但蘑菇大规模栽培还未进行.1994年以来,我们在学习内地栽培经验,结合新疆气候、土壤和水质特点,试验总结了一套适合本地大规模栽培的高产技术,并在青湖乡建成了新疆最大的生产示范基地.1997年基地内380户菇农栽培蘑菇达100000m~2,总产鲜菇700000kg,总产值达560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统一生产供应优质菌种 我们先后从上海、福建.四川等地引进111、333、176、2796、三明1号等10多个品种,经多次对比试验,以福建的2796品种最适合新疆气候条件,表现抗逆性强、产量高、菇形适中、品质较好,单产达10kg/m~2以上.可选作大规模生产用种.基地内菇农用种,由技术人员和菌种专业户统一生产供应,严格管理,逐一检验,合格的才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20.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 DC.ex Fr)由于肉质肥厚,质地脆嫩,具有特殊的杏仁香味,被誉为“菇中之王”。要实现杏鲍菇的大规模商品化生产,应用液体菌种是必然。液体菌种萌发点多、菌龄一致,因此接入栽培料后萌发快、定植早、成品率高,既缩短了生产周期又提高了生产效率,特别适合于食用菌的规模化、周年化、工厂化生产。两年来,我们在栽培基础上,总结出了利用液体菌种栽培杏鲍菇的高产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