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阐述天祝县马铃薯生产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马铃薯生产的科技含量;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规范种薯市场,建立健全商品薯销售市场是天祝县发展马铃薯生产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左云县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山西省左云县四面环山,中部为丘陵区,东北部为平川区,海拔1200~1900m。气候干燥多风沙,冬季寒冷且持续时间长,年均气温5℃,年均降水量430mm,多集中在7-9月,初霜期9月上旬,无霜期105d左右。这里土地贫瘠,农业生产较为落后,全县现有耕地2.8万hm2,只能种植马铃薯、胡麻、谷子、莜麦、豆类等高寒作物。  相似文献   

3.
天祝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天祝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天祝县马铃薯发展的对策是:建立种薯质量监测体系,完善商品薯销售市场;加大贮藏设施建设力度,确保马铃薯储存安全;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强化龙头企业,增强加工能力。  相似文献   

4.
旱作农业又称雨养农业,主要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地区,利用天然降水而从事的农业生产,马铃薯产业正好迎合了这一自然规律。近年来,天祝县进一步研判县情,紧紧围绕"1342"发展战略,把发展马铃薯为主的旱作农业作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减缓干旱压力、  相似文献   

5.
兰州市玉米和马铃薯旱作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兰州市现有总耕地面积20.7万hm^2,其中旱作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2.0万hm^2,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58%,但粮食总产量却只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30%。由于旱作区年均降水量只有260~400mm,受干旱自然条件制约,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兰州市的农业科技人员总结出了适合兰州市旱作区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天祝县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选择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养分含量、降水量、海拔、气候(无霜期及≥10℃有效积温)、坡度7个评价因子,对天祝县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将天祝县马铃薯种薯繁育的生态适宜性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马铃薯种薯繁育最适宜种植区域、马铃薯种薯繁育适宜种植区域和马铃薯种薯繁育不适宜区域。  相似文献   

7.
《甘肃农业》2013,(22):F0002-F0002
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祁连山东端.海拔2040~4874m.年降水量265~632mm,年均气温-0.2~4℃,无霜期90~145d,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近年来,天祝县紧紧围绕“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题生产模式.充分利用高原冷凉的气候、充足的光照和无污染的土壤、水气等自然资源.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积极发展以日光温室果蔬、高原夏菜、旱作马铃薯、优质油菜和加工型青稞为主的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8.
1松溪县发展马铃薯生产的现状 松溪县位于福建北部,全县耕地面积1.4万hm^2,年均气温为19.1℃,历年≥10℃有效积温在4636~5565℃,无霜期250~360天。年均降雨量为1682mm,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温高,且雨热同期。气候特点很适合种植马铃薯。  相似文献   

9.
秦安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地带,年均气温10.40℃,年均降雨500mm,气温适宜,光照充足,黄土层深厚、松软,非常适宜马铃薯生长。马铃薯作为全县三大主栽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但近年来,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生产,为了有效控制马铃薯晚疫病,就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防治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在山东各地均有栽培,但近几年有的地方出现了产量低的现象,出现产量低的原因:一是马铃薯品种混杂。二是农户种植的晚。因为马铃薯属于半耐寒性蔬菜,需要的适宜温度17~22℃,低于2℃高于26℃马铃薯停止生长。三是农户管理粗放。要获得高产,应采取以下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有明显的生理休眠期,北方冬季贮藏时适宜温度为3~5℃,适宜相对湿度为85%~90%.如温度过低易发生冻害,温度过高,淀粉易水解.湿度过高则易腐烂发芽,湿度过低则失水多,损耗大.因此,贮藏好马铃薯种薯,是马铃薯生产中的重要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2.
美姑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州东北部。总体气候属于低纬度高原性亚热带气候,年均气温11.4℃,年均降雨量840mm,年日照时数为1790h,无霜期240d。立体气候明显,气候垂直差异大,具有气候冷凉、干燥、昼夜温差大、日照长、雨量充沛等特点,属于典型的高山立体型气候。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类型,形成了适宜于马铃薯生产的特殊环境。为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根据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要求,结合该县马铃薯生产的实际,以强力推进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为目标,实现绿色食品基地建设规模化,提高马铃薯商品率,增加农民收入。为进一步做优基地,做活市场做大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马铃薯基地,加快马铃薯产业化步伐,推进方式由数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高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整体效益。通过对美姑县2010年绿色食品马铃薯基地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绿色食品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取得了初步效益。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机械化抗旱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机械化抗旱栽培是现代农业生产条件下进行大面积马铃薯栽培的一项新兴技术,该技术具有抗旱、增产、节本、增效的优点,西吉县是全国马铃薯主产地之一,生产的马铃著因品质优良而享誉国内市场。由于受干旱和落后的栽培手段影响.生产过程中成本高、效率低,影响了产量增加,限制了产业化的发展。西吉县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是否适宜机械化生产.效果如何以及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发展马铃薯机械化抗旱栽培技术是问题核心。文章结合马铃薯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对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和人工种植进行了试验分析.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试图对西吉县今后发展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积累一定经验和资料。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马铃薯种植对自然条件的需求,分析高温干旱、连阴雨、冰雹、低温冷害等气象灾害对天祝县马铃薯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有关的防御对策,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不断优化,马铃薯已成为滇西北高原地区主要作物之一。滇西北地区气候冷凉,生态保持完好,工业污染源少,土地宽广、肥沃,比较适宜发展无公害马铃薯的生产。但是,由于气温较低,马铃薯生育期较长,需肥量也比南部地区大,加之因气温低而有机肥分解释放慢。笔者根据多年试验,总结出一套马铃薯平衡施肥技术,可供滇西北高原马铃薯生产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临洮县塑料大棚马铃薯早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洮县位于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丘陵区,地处甘肃省中部,洮河下游,年有效积温2415.8℃,无霜期146 d,年均日照时数2438 h,昼夜温差比较大,光照充足,降水量适中,降水的75%集中于7、8、9月份,年降水量450~700 mm,有利于马铃薯块茎的膨大和干物质的积累,加上土壤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质比较疏松,含有大量钾素,为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提供了保证,是马铃薯适种区。近年来,临洮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尤其是塑料大棚马铃薯生产已经成为一大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7.
民乐县地处祁连山沿山冷凉灌区,海拔1589~5027m,年平均日照时数2592-2997h,年平均气温4~7℃,极端最高气温32.5℃,最低气温-31.5℃,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病虫危害轻,加之土层深厚、肥沃,保水能力强,非常适宜种植马铃薯,目前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00万hm^2。为了促进全县马铃薯生产的发展,笔者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马铃薯种薯繁育技术,现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景泰县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土地以砂壤土为主,大气干燥,年均气温8.3℃,昼夜温差10~11℃,有利于马铃薯正常生长和淀粉的积累。近年来,随着水浇地覆膜垄作种植等技术的推广,马铃薯播种面积稳定在2000~3300hm2,其中高淀粉专用型品种大西洋等年均种植面积在400 hm2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贮藏温度(0~4、5~8、9~12、13~16、17-20℃)对马铃薯克新品种的营养物质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的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在0~4℃贮藏下含量最高.马铃薯在9~12℃贮藏时,块茎中淀粉及于物质的含量最高.0~4℃低温贮藏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增加蛋白质的含量.马铃薯的淀粉酶活性在贮藏前期时,0~4℃贮藏温度下最高.  相似文献   

20.
由于各地薯农栽培管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所生产的马铃薯块茎畸形薯块过多,商品价值低,薯农收入减少,挫伤了薯农生产积极性。出于粮食安全考虑,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马铃薯课题组,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简单易掌握的马铃薯栽培管理技术,以减少畸形薯形成,提高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品质,从而增加薯农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