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肌纤维类型及其对猪肉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肌球蛋白重链的多态性可将猪的肌纤维分为Ⅰ,2 a,2b和2x 4种类型,在代谢上分别与慢速氧化型、快速氧化型、快速酵解型和中间类型相对应。从肌纤维的构成、分类及转化等方面介绍肌纤维类型的代谢特点,重点阐述肌纤维类型对猪肉品质的影响,以及影响肌纤维类型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猪的肌纤维根据肌球蛋白重链(MyHC)的多态性可分为1,2a.2b和2x 4种类型,在代谢上分别与慢速氧化型、快速氧化型、快速酵解型和中间类型相对应。肌纤维的生成在分子水平上受到肌细胞生成素基因的精确调控,肌纤维的类型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发生转化,并受营养和非营养等因素的影响。肌纤维的类型对肉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肌纤维是肌肉组织的基本结构单位,通过改变肌纤维类型组成提高肌肉品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成年哺乳动物骨骼肌肌纤维类型按肌球蛋白重链基因(MyHC)的多态性表达可分为Ⅰ、2a、2x、2b型4种类型,Ⅰ、2a型属偏氧化型肌纤维,2x、2b型属偏酵解型肌纤维.动物出生前,肌纤维MyHC异构体一般表达为胚胎型、胎儿型、Ⅰ和2a...  相似文献   

4.
选用16头配种日期、系谱、体重和日龄等相近的纯种小梅山初产母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根据在整个妊娠期和哺乳期饲喂不同蛋白水平的日粮(正常水平和限饲水平,限饲蛋白水平为正常蛋白水平的50%),将16头母猪随机分为2组:限饲组和对照组,比较了2组母猪后代断奶仔猪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类型及面积、肌糖原含量、乳酸脱氢酶活性以及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结果显示:限饲后仔猪Ⅰ型、ⅡA和ⅡB型肌纤维面积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限饲后仔猪Ⅰ型和ⅡA型肌纤维比例升高,但ⅡB型肌纤维比例降低,差异均不显著(P>0.05)。限饲后仔猪背最长肌中糖原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限饲后仔猪乳酸脱氢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限饲后仔猪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母猪妊娠期和哺乳期蛋白限饲对后代断奶仔猪肌纤维结构未见显著影响,但降低肌肉有氧氧化能力,对肌肉代谢特性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骨骼肌肌纤维类型和代谢特征,为动物适应低氧环境的生理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SD大鼠为对照,应用mATP酶法测定常氧及急、慢性低氧条件下甘肃鼢鼠肌纤维类型及不同类型肌纤维横截面积,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甘肃鼢鼠腓肠肌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肌红蛋白(Mb)含量。【结果】与常氧组相比,急、慢性低氧对甘肃鼢鼠肌纤维组成及横截面积无显著影响;与SD大鼠相比,甘肃鼢鼠Ⅰ型肌纤维比例极显著降低(P0.01),Ⅱa型肌纤维比例极显著升高(P0.01);急、慢性低氧处理后,甘肃鼢鼠SDH、LDH活性较常氧组无显著性变化,但显著低于SD大鼠(P0.05);甘肃鼢鼠Mb含量与常氧组相比无显著性变化,但显著高于SD大鼠(P0.05)。【结论】与SD大鼠相比,甘肃鼢鼠的肌纤维类型和代谢特征有明显的低氧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营养水平对猪的背最长肌肌糖原和肌纤维类型的影响。【方法】选择12对初始体重为(61.16±4.13)kg的高坡猪和"杜×长×太"三元杂交猪(DLT),随机分成4个处理,饲喂不同营养水平NRC(2012)和中国猪饲养标准(2004)配制的全价饲料,试验猪平均体重达90 kg时屠宰。【结果】高坡猪的背最长肌肌糖原含量和肌纤维密度极显著高于DLT(P0.01),而背最长肌中快速酵解型肌纤维MyHCIIb含量和肌纤维直径极显著低于DLT(P0.01);饲粮营养水平升高极显著降低了高坡猪和DLT最长肌肌糖原含量(P0.01),极显著升高了高坡猪和DLT最长肌中快速酵解型肌纤维MyHCIIb含量(P0.01)。【结论】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品种和营养水平对猪的背最长肌肌糖原含量和肌纤维类型均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品种和营养水平对猪肌糖原含量和肌纤维类型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猪肌肉肌纤维特性与肌肉品质的关系及品种、性别差异。【方法】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收集、汇总及分析。【结果】①肌纤维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肌纤维数目、大小及类型是肌纤维的基本特性。②肌纤维类型的划分,目前最常用的是根据肌纤维中MyHC基因的多态性表达对肌纤维进行分类。③出生前,MyHC异构体按照胚胎期→胎儿期→成熟期顺序表达,出生后,肌纤维类型具有相互转化的特性。④不同类型肌纤维由于代谢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会影响肌肉色泽、pH、系水力等肌肉品质性状。肌纤维大小、密度与肌纤维类型密切相关,因此也会影响肌肉品质。⑤不同品种猪肌纤维特性有明显差异,因而表现出不同的肌肉品质。为了适应各自生长发育及生理需要,猪不同性别间肌纤维特性也有所不同。【结论】猪肌肉肌纤维特性直接影响肌肉品质的优劣,品种、性别不同,肌纤维特性的形成有一定差异,表现出不同的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幼龄和成年牦牛肌肉抗氧化能力和肌纤维组织学特性。【方法】以自然放牧条件下3月龄幼龄和3岁龄成年牦牛(♂)背最长肌作为试验材料,利用双抗体夹心法、ATP酶染色法和PCR技术进行测定。【结果】(1)成年牛背最长肌Ⅰ型、ⅡA型和ⅡB型肌纤维直径、横切面积均高于犊牛,但ⅡB型肌纤维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而犊牛背最长肌Ⅰ型、ⅡA型和ⅡB型肌纤维密度则显著高于成年牛(P0.05)。(2)犊牛MyHCⅠ和MyHCⅡa基因的mRNA表达量显著成年牛(P0.05),而MyHCⅡb与MyHCⅡx基因mRNA表达量则呈现相反趋势(P0.05)。(3)两组肌肉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3岁龄牦牛与3月龄牦牛相比,降低了氧化性肌纤维类型,影响其肉品质,同时抗氧化能力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我国6个肉牛品种肌肉纤维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比较我国不同品种牛肌肉纤维特征,为高档牛肉生产和品种培育提供技术参数。运用肌肉组织冰冻切片、琥珀酸脱氢酶染色法(SDH)研究6个品种肉牛(利木赞牛、皮埃蒙特牛、中国西门塔尔牛、鲁西牛、秦川牛和晋南牛)的背最长肌、腰大肌、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类型、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密度等特征。结果表明:1)鲁西牛和利木赞牛背最长肌的红肌纤维(R型)比例分别为32.7%和29.5%,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P<0.05);晋南牛腰大肌和鲁西牛股二头肌的R型纤维比例最高为42.7%和48.7%;2)秦川牛背最长肌中的3种类型肌纤维直径值分别为60.009、61.109和67.800μm均显著大于另外5个品种(P<0.05),秦川牛和晋南牛的腰大肌和股二头肌的红肌纤维(R型)和中间型纤维(I型)的肌纤维直径显著大于其他4个品种(P<0.05);3)皮埃蒙特牛和利木赞牛腰大肌的红肌纤维(R型)密度分别为216.667和189.583根/mm2,白肌纤维(W型)密度分别为200.926和261.11根/mm2显著大于其他品种(P<0.05);鲁西牛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的R型肌纤维密度大于其他品种;4)每一品种牛不同部位肌肉组织中不同肌纤维...  相似文献   

10.
固始鸡生长过程中不同类型肌纤维面积比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琥珀酸脱氢酶染色法对不同生长阶段(4,8,12,16周龄)固始鸡胸肌和腿肌的肌纤维类型进行了分析,并对肌红纤维与中间型肌纤维面积之和(SR+M)、中间型肌纤维面积(SM)和白肌纤维面积(SW)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腿肌肌纤维类型有3种,即红肌纤维,白肌纤维和中间型肌纤维,而胸肌肌纤维类型有2种,即白肌纤维和中间型肌纤维。在固始鸡的生长过程中,腿肌的白肌纤维比例逐渐降低,胸肌的白肌纤维的比例先升后降。公鸡腿肌中SR+M/SW值在第4,8与12周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第12周龄与16周龄间差异显著(P< 0.05),在第8周龄与第16周龄间差异极显著(P<0. 01);母鸡腿肌中SR+M/SW值在各周龄间差异均不显著 (P>0.05);公鸡胸肌中SM/SW值在各周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母鸡胸肌中SM/SW除在第8周龄和第12 周龄间差异不显著(P>0.05)外,在其他各周龄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腿肌中的红肌纤维和中间型肌纤维以及胸肌中的中间型肌纤维在公鸡肌肉中的含量均高于母鸡。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优树子代测定及其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福建马尾松优良源区中,采取5株优势木对比法选择优树,并在3个地点营建马尾松实生种子园.遗传测定的结果表明:参试144个家系的胸径、树高、材积、结实等性状的遗传效应均达极显著差异,从马尾松优良种源区中再选择优良单株是有效的.对3个测定点的胸径,树高和材积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把参试的144个家系分为5类,选择前2类速生和较速生类型,平均遗传增益,树高为5.02%,胸径为4.98%,材积为11.97%.对3个测定点的结实性进行综合分析,把参试的家系分为5类,选择前2类为极高产和高产类型,选择的平均遗传增益为5.44%.对生长性状和结实性进行总评价,将144个参试家系分为9类,其中速生高产,速生中产,生长中等高产3种是选择类型,共选择32个优良家系,其选择的平均材积遗传增益为5.87%,结实性平均遗传增益为5.21%.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不同烤烟品种、部位及海拔、土壤类型的烟叶样品进行致香物质化验,将检出的83种化合物按官能团归为6类,应用因子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方法,初步探究了品种、部位及海拔、土壤类型对6类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检出的83种化合物中,有73种可以归属于对烟叶香气有较大影响的6类致香物质。其中,醛、酮34种,醇8种,酯、类酯7种,酚6种,呋喃8种,氮杂环10种。(2)6类致香物质在烟叶中的含量排序为:醛、酮>醇>酯、类酯>酚>呋喃>氮杂环。(3)不同品种烟叶致香物质含量由高到低排序是:红花大金元(红大)>云烟87>云烟85>K326;不同土壤类型烟叶排序是:红壤>黄壤>紫色土>棕壤>水稻土;部位间的排序为:上部>中部;海拔1600m以下烟叶致香物质含量低于1600m以上区域;在海拔1600~2200m的区域内,致香物质含量随海拔的升高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不同绿地类型乔灌比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北京市植物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调查了北京市4种不同类型绿地(公园绿地、街旁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的乔灌比状况,分析了不同类型绿地乔灌比的差别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公园绿地没有代表性乔灌比,总体偏小;街旁绿地代表性乔灌比为1∶2.9;居住区绿地代表性乔灌比为1∶1.6;而防护绿地以乔木为主,61.9%的绿地只有乔木层而无灌木层,乔灌比为1∶0。不同类型绿地乔灌比的不同与绿地功能和性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肌纤维类型的差异是直接影响肌肉生长发育和肉品质的重要因素,红肌纤维比例高的肌肉肉品质要显著优于白肌纤维比例高的肌肉,然而,目前对于鸡骨骼肌纤维类型形成及转换的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明确。本究以中国优良的地方品种清远麻鸡为研究对象,首次对其骨骼肌中不同类型肌肉的转录组差异进行了研究,以期挖掘在鸡肌纤维生成和类型转换中发挥调控作用的关键因子。【方法】采用Agilent鸡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对清远麻鸡骨骼肌表型差异较大的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中与肌纤维类型组成和转换相关的候选基因进行系统筛查,采用荧光定量PCR对芯片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采用慢病毒质粒包装系统构建特异靶向鸡PPARGC1A基因的RNA干扰慢病毒载体进行基因功能研究。【结果】芯片结果共发现差异倍数在2倍及以上的基因1 224个(P0.05,FC≥2),以趾长伸肌作为参照,比目鱼肌中上调基因为654个,下调基因为570个,尽管芯片和荧光定量PCR两种方法得出的差异倍数并不完全一致,但所选基因的表达趋势是一致的,表明芯片结果是可靠的。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GO ontology)功能分类,共发现了74个显著性GO,主要分为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等3大类。基于KEGG Pathway分析发现,一些已知的与肌纤维类型转换、肌肉发育以及脂质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在两种类型的肌肉中被显著富集。综合差异基因的GO、KEGG Pathway和共表达网络分析,推测PRKAG3,ATP2A2以及PPARGC1A可能是与肌纤维类型性状紧密关联的关键基因。进一步对PPARGC1A基因进行功能研究发现,PPARGC1A基因的敲低,引起了PPP3CA,MEF2C以及SM等慢肌纤维标志基因以及与肌纤维发育与转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显著降低,而快肌纤维标志基因FWM的表达水平则显著上升。【结论】揭示了鸡红肌和白肌两种不同类型肌肉间的转录组差异,证明了PPARGC1A基因能够与钙离子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协同从而在鸡肌纤维类型组成和转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为中国地方鸡肉品质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根据单穗结实率的高低,将籼型两用系1103S春繁群体内的穗子分为3类:A类穗结实率<100%,B类穗结实率>101%,但<300%,C类穗结率>301%。A类穗比例大小与群体平均结实率及春繁产量高低呈极显著负相关;而C类穗比例大小与后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泸州,将1103S温度敏感期安排在5月中下旬,是提高C类穗比例的关键。在此基础上采取增大种植密度,始穗期喷施30g/hm2GA3等措施,能显著增加春繁产量。  相似文献   

16.
The mechanisms that regulate the specificity and maintenance of chicken muscle fiber types remain largely unknown. In mammals, CSRP3 has been shown to play a vital role in the maintenance of typical muscl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ole that CSRP3 plays in chicken skeletal muscle. First, the antibody against chicken CSRP3 protein was prepared,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he mRNA and protein of the CSRP3 gene in four chicken skeletal muscles with different myofiber com...  相似文献   

17.
[目的]肌纤维类型及其转化的调节是改善肉质的重要途径,最新研究表明,m6A RNA甲基化修饰在肌肉的分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优良的地方品种——广西麻鸡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性成熟日龄不同部位肌纤维类型的组成差异,探究m6A甲基化转移酶相关基因甲基化转移酶样蛋白3/14(methyltransferase like 3/1...  相似文献   

18.
 以浙江上虞东青青梅为原料,研究成熟度对青梅果汁营养成分及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由七成熟增加至九成熟,果实颜色由青绿色转变为黄色略带红色,气息由青涩果香转变为类似水蜜桃的馥郁芳香;果汁中总糖含量由185 g·L-1增加至1249 g·L-1、蛋白质由270 g·L-1增加至540 g·L-1、总酚由041 g·L-1增加至078 g·L-1,而总酸度由384%降低至292%,其中柠檬酸由1644 g·L-1下降至1349 g·L-1,苹果酸由651 g·L-1下降至181 g·L-1,糖酸比由103上升至215。成熟度对青梅果汁中的氨基酸种类无影响,试验共检出14种氨基酸,其中6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每种氨基酸的含量均随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氨基酸总量由19166 mg· 100 g-1增加至26025 mg·100 g-1。试验共检测出挥发性成分27种,其中七成熟果汁中检出17种,九成熟果汁中检出20种,随着成熟度的增加,1 己醇的相对百分含量由6942%减少至4623%,而芳樟醇由113%增加至1495%,苯甲醛由260%增加至504%,香型由青涩果香型向花香-果香型转变。  相似文献   

19.
为正确评价土壤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以及全球变化中的作用,运用土壤类型法和GIS估算法对2009—2012年间所采集的145个土壤剖面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对土壤类型法与GIS估算法的优劣进行比较,并系统研究了浙江省土壤碳库。结果表明,浙江省陆地土壤碳库约为081~083 Pg,平均碳密度约为808~837 kg·m-2,不同类型土壤的有机碳密度差异较大。浙江省土壤有机碳密度以金衢盆地至台温沿海的东南向条带状区域为低值中心,并沿向北、向西、向南3个方向增加。  相似文献   

20.
林分蓄积是衡量小班林分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以广西高峰林场速生桉为研究对象,以年龄、密度两个林分因子和坡向、坡位、坡度、土壤等立地因子作为自变量,公顷蓄积作为因变量,利用非集成、集成学习方法构建9个决策树模型,选择最优决策树模型预估不同年龄的桉树蓄积。结果表明:①集成学习决策树模型精度高于非集成模型,串行集成类模型boosting精度高于并行集成类模型bagging,其中串行集成模型中XGboost模型评价指标最优,训练集R2为081,RMSE为044;测试集RMSE为048,MAE为034。② 最优模型XGboost自变量重要性占比大于1%,依次为年龄(78%)、海拔(49%)、土层厚度(38%)以及密度(32%),其中年龄重要性远高于其他变量,纵向海拔高度影响大于空间位置上的横向坡度,造林密度影响程度低于土壤因素。③模型结果在广西其他地区同树种泛化测试精度R2为0785,P值为22E-16,符合检验标准,说明该模型针对广西部分地区速生桉树种生产力预估结果较好,可以为林场造林收获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