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属豆科作物.它除供作粮食、油料用外,还可以制成多种营养丰富的副食品.如:平时食用的豆浆、腐竹、豆腐等等;同时还是高效的饲料、肥料.大豆根瘤中有能固定大气中游离氨素的根瘤菌,而且其根叶等残留在土壤中,可缓和地力的消耗.如长年种植可培肥地力.因此,大豆既是其他作物的良好前作,也是其他作物的良好伴作.在轮作与间作中均占有重要地位,轮作可以合理地调节土壤养分,培肥地力,减少杂草和病虫害,间作则可以合理利用光能、热量资源及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 大豆属豆科作物,它除供作粮食、油料用外,还可以制成多种营养丰富的副食品,如:平时食用的豆浆、腐竹、豆腐等等;同时还是高效的饲料、肥料.大豆根瘤中有能固定大气中游离氮素的根瘤菌,而且其根叶等残留在土壤中,可缓和地力的消耗,如长年种植可培肥地力,因此大豆既是其他作物的良好前作,也是其他作物的良好伴作,在轮作与间作中均占有重要地位,轮作可以合理地调节土壤养分,培肥地力,减少杂草和病虫害,间作则可以合理利用光能、热量资源及土地资源.在我们黑龙江省绥滨县以间套作为主,主要是春大豆间作,绥农28、合丰50、垦丰13与高秆作物玉米套作,占套作大豆的95%以上.  相似文献   

3.
鲜食秋玉米与秋大豆间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是一种生长期短、比较耐阴、抗倒的作物,对其他作物的田间管理影响较小。为提高玉米田的光合利用率,充分利用玉米田空间和地力,并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采用玉米田间种植大豆,还能养地。庆元县鲜食秋玉米种植比较普遍,秋玉米与秋大豆间作可发挥这两种作物的优势,起到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选地1. 选肥旱地选择土壤肥力高的上等好地,这是夺得大豆高产的基础。2. 选好前茬合理轮作是调节土壤养分、培肥地力、减少杂草和病虫为害的重要措施。大豆忌重茬和迎茬种植,也不宜种在其他豆类作物之后。应选择谷子、玉米为前茬,有利于提高产量。二、整地1. 深耕施肥大  相似文献   

5.
大豆生产是天水市农业生产中轮作倒茬及恢复地力的重要作物之一。针对其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天水市大豆生产应利用现有的各项技术,摸索出适合的高产栽培模式加以推广应用,使天水市大豆生产逐步实现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6.
为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热资源,增加单位面积的整体产量和效益,以玉米、大豆纯作为对照,对玉米与大豆不同间作模式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玉米与大豆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玉米或大豆纯作,其中2行玉米与6行大豆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最高,达到了12 413元/hm~2;2行玉米与2行大豆间作处理次之,经济效益为11 915元/hm~2。2行玉米与2行大豆间作处理的作物总产量最高,达到了10 317 kg/hm~2,该模式下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明显低于大豆纯作以及其他间作模式,而玉米产量明显高于玉米纯作。建议在以玉米生产为主的地区,尽量采用2行玉米与2行大豆间作模式,既能增加玉米产量,又能增收大豆,同时还能培肥地力;在以夏大豆生产为主的地区,尽量采用2行玉米与6行大豆间作模式,在确保一定大豆产量的同时增加玉米产量,提高种植业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大豆秸秆粉碎后直接施入土壤中作为培肥地力的一种措施,分析了大豆秸秆还田的作用。秸秆还田技术具有省工、省时、操作简便、效果好优点。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大豆秸秆还田后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8.
轮作对黑土区作物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大兴安岭南麓黑土区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产量和耕地地力的影响,依靠耕地质量提升项目在大兴安岭南麓黑土区设置的定位监测点,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作物产量、土壤pH、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大豆、玉米长期连作产量下降,轮作可以提高大豆、玉米单产。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变化不同,大豆连作,土壤全氮含量大幅下降,有效磷含量增加,速效钾含量下降;玉米连作,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大幅增加,全氮含量小幅下降。因此轮作可以提高作物产量,连作造成作物减产,玉米长期连作不影响土壤养分含量,大豆连作下土壤养分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大豆是一种含有丰富蛋白质的豆科作物,分布广,适应性强,全国各地均可种植,但在我国北方种植的面积较多,大豆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品种的不同可张到30-90cm 不等,大豆属于植物界,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双子叶植物纲,豆目,蝶形花科,大豆属,大豆种。大豆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大豆不耐涝,有机质丰富的土壤适于生长,从苗期就有病虫的危害,所以做好大豆的病虫害防治是增产增收的重中之重。大豆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含有约40%的蛋白质,是所有粮食作物中含量最高的作物,含有约20%的脂肪,大豆通过根瘤菌的共生固氮作用,大大地增加了氮素的供应。大豆素有“油茬”之称,对其他作物有较好的影响,种植大都对于培肥土壤,节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大豆的施肥不同于其他作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高产优质抗病大豆新品种农大豆2号在不同土壤地力条件下的适宜密度和施肥量。[方法]采用裂区设计,分别在3种不同土壤地力条件下分析农大豆2号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结果]土壤地力条件不同,施肥量和密度以及二者之间的互作对农大豆2号产量及其相关性状影响不同。在低土壤地力条件下,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在不同施肥量及密度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高密高肥处理(密度25.5万株/hm~2,复合肥375 kg/hm~2)的产量较高;中等地力条件下,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在不同施肥量及密度间的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中密中肥处理(密度18.0万株/hm~2,复合肥225 kg/hm~2)的产量较高;较高地力条件下,不同施肥量及密度间的单株粒重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中密高肥处理(18.0万株/hm~2,复合肥375 kg/hm~2)的产量较高。[结论]该研究为农大豆2号在不同土壤地力条件下高产栽培和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1 合理轮作 大豆忌连作,也不能和豆科作物轮作倒茬,可与小 麦、胡麻、玉米和马铃薯等作物轮作倒茬。因其具有固氮 作用,能调节土壤养分,培肥地力,故又是多种作物的好 茬口。宁南山区旱地轮作方式一般:大豆——小麦——小 麦(马铃薯);大豆——小麦——胡麻;大豆——小麦—— 玉米。水地一般与其它作物套种,套作方式大豆 小麦;  相似文献   

12.
大豆属豆科作物,它除供作粮食、油料用外,还可以制成多种营养丰富的副食品,如:平时食用的豆浆、腐竹、豆腐等等;同时还是高效的饲料、肥料.大豆根瘤中有能固定大气中游离氮素的根瘤菌,而且其根叶等残留在土壤中,可缓和地力的消耗,如长年种植可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13.
对大豆-玉米间作种植模式进行分析,结合前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玉米间作种植具有地上空间结构互补优势,增加群体受光面积,提高光合效率,大豆根瘤菌根圈定殖固氮为玉米提供氮素,地下根系互作丰富土壤生物多样性,促进土壤中难溶性磷溶解及利用,增强作物的逆境适应性等良好的间作效应。因此,在合理的带行配比下,大豆-玉米间作种植,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作物产量,改善作物籽粒品质,阻断或抑制病虫草害的发生及传播,提高植株抗逆性及保持较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大豆是生产食用油的重要原料之一,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大豆作为饲料的用途也越来越重要,豆饼是营养价值很高的精饲料。大豆秸含有较高的粗蛋白质,其营养成分高于麦秸、稻草等,是家畜的好饲料。此外,大豆在工业进而医药上也有广泛的用途。大豆素有“油茬”之称,对其他作物有较好的影响,种植大都对于培肥土壤,节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大豆的施肥不同于其他作物。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发现为害大豆的害虫100多种,对生产影响较大的有10余种。为害大豆的地下害虫与其他作物相似,如蝼蛄、蛴螬等。苗期害虫有黑绒金龟甲、象甲类、三条叶甲、大豆根潜蝇、大豆蚜等;成株期为害的害虫有豆芫菁类、银纹夜蛾、豆天蛾、大豆卷叶螟、豆圆蝽等;结荚期为害的害虫有大豆食心虫、红蜘蛛等。  相似文献   

16.
<正>林下间种大豆不仅能够提高光、热、水、气、土、肥等的利用率,而且能够充分挖掘时间和空间的潜力,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林下种植大豆作物有利于保护耕地、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地力、建设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重庆市各区县林下种植生产中,平均667平方米产大  相似文献   

17.
甜菜属硬茬、冷茬,是消耗地力较大的作物。甜菜苗期怕草欺、易遭受虫害、不易保苗,生育期需要大量养分和水分,对前作要求比较严格。因此应选择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平川、平岗、不易涝的小麦、玉米、亚麻、蔬菜及地下害虫较少的大豆茬种植甜菜。实行4年以上轮作,杜绝重茬、迎茬。禁止选择4~5年内施过普施特、绿磺隆、豆磺隆等对甜菜有药害的地块。  相似文献   

18.
微肥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量元素如硼、钼、铜、锌、锰、铁等在提高作物产量、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改善作物品质等方面具有不客忽视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微肥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并且对大豆微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三种施氮水平上对玉米大豆间作条件下大豆的根瘤形成及固氮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作未施肥大豆相比,三种不同施肥水平上间作大豆的根瘤形成及固氮能力均有所降低,氮肥水平越高,下降越严重;间作条件下,大豆固氮活性的降低大于根瘤数和根瘤重,同样肥力水平下,玉米间作大豆的后茬作物产量显著低于单作大豆的后茬作物产量,而与单作玉米的后茬产量差异不大。与休闲地相比,无论大豆单作还是间作,其后茬产量都显著降低。因此种植大豆不是培肥地力而是消耗土壤肥力。间作大豆对玉米无促进作用,反而使玉米产量下降,对玉米植株含氮量影响不大。间作后作物总产量降低,但蛋白质产量和经济收益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正>大豆是粮油兼用作物,不仅营养价值很高,而且秸秆及榨油副产品—豆饼,是良好的牲畜饲料。由于大豆的根瘤可以固定大气中的氮素,也是培养地力的好作物。近年来,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连年下降,直接影响种植者的收益。1调好茬口大豆忌连作,因为大豆根群分泌一种酸性有毒物质,连作使大豆营养生长缺钼,而且大豆残存在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