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君 《花卉》2011,(1):18-19
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又称张氏红山茶、杜鹃叶山茶、杜鹃茶、四季茶等,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至小乔木,因花似山茶、叶片却像高山杜鹃而得名,为我国的特有植物,只生长在广东阳春市鹅凰嶂保护区的小溪边,1985年被华南植物园植物学家卫兆芬发现并命名。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不同基质中扦插勒杜鹃试验,比较勒杜鹃的生长情况,比较得出火烧土、黄心土适宜作为勒杜鹃扦插繁殖的基质,在沙质土中扦插繁殖较差。  相似文献   

3.
常绿杜鹃树形优美,花色艳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园林利用价值。但由于常绿杜鹃的繁殖困难,培育年限长,所以在市场上常常供不应求。随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常绿杜鹃的组培快繁技术也有了一定的进展。现从常绿杜鹃组培快繁技术的外植体的选择、外植体的消毒方法、培养基的选择、不同激素对外植体的影响、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以及生根苗移栽等方面作以综合性论述,以期为常绿杜鹃组培快繁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吴菊花 《中国园艺文摘》2013,29(1):152+157-152,157
介绍高山杜鹃的生物学特性及地理分布,总结高山杜鹃盆栽的主要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常绿杜鹃组(Sect.Ponticum G.Don)属杜鹃属(Rhododendron)常绿杜鹃亚属(Subgen.Hymenanthes(Blume)K.Koch),该组植物多为常绿大灌木或乔木,且具有重要的观赏和药用价值。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Rubisco)是卡尔文循环中一种重要的限速酶,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光呼吸过程,由于Rubisco的催化位点主要位于Rubisco大亚基(RbcL),因此对于RbcL结构及性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现对常绿杜鹃组RbcL进行了统计,对所获得RbcL条目的基本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同时还选取了4段具有代表性的RbcL片段进行了疏水性分析,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对其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及结构域进行了预测。此外,还对常绿杜鹃组RbcL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常绿杜鹃组植物中的Rubisco催化位点和RbcL虽然具有高度的保守性,但其在进化上仍然存在差异。这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常绿杜鹃组植物光合作用机理和RbcL的催化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杜鹃花扦插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勋 《花卉》2011,(10):14-14
目前杜鹃花大批量生产大都采用扦插法,叶子最大的种类,在扦插时要加底温,空气湿度要大。6月底开始用封闭式的插床,枝条要充分成熟,大约两年生枝才合用。高山上匍匐的短小高山杜鹃,繁殖时秋季采条,插时不必加底温,并要在适当通气的条件下才生根。  相似文献   

7.
杜鹃盆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鹃是半阴、喜酸、喜温,怕热的长日照花卉,适于腐殖质丰害的土壤.北方盆栽杜鹃采用扦插繁殖,栽培须注意温、光、水、肥的管理,关键是水,保持盆土湿润,控制浇水量.  相似文献   

8.
以四川省螺髻山杜鹃属(Rhododendron L.)植物为试材,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研究了野生杜鹃属植物的种质资源种类及分布情况,以期为更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野生杜鹃属植物资源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螺髻山杜鹃属植物资源丰富。共有45个种,属于常绿杜鹃亚属、杜鹃亚属、糙叶杜鹃亚属和映山红亚属4亚属,以常绿杜鹃亚属和杜鹃亚属为主,其中丹巴杜鹃等11个种在该区域未曾报道。2)采集杜鹃属植物标本变异较大。螺髻山所采集杜鹃属植物标本有33种在质量性状和/或数量性状与模式标本存在差异,并对39个杜鹃属种进行形态特征补充。3)在螺髻山区域内杜鹃属植物于海拔1 600~3 980 m呈垂直和块状分布。螺髻山是野生杜鹃属植物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的宝库。  相似文献   

9.
高山杜鹃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高山杜鹃嫩芽茎段为外植体,掌握高山杜鹃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体系.对高山杜鹃进行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试管苗假植练苗,筛选出高山杜鹃的最佳组织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及摸索出快速繁殖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的发生培养基为1/4MS+MS铁盐+1/10MS微量元素+VB5+水解乳蛋白500 mg/L+蔗糖30 g/L+ZT 2 mg/L+琼脂6 g/L,发生率为81%;继代增殖培养基同发生培养基,最佳的增殖率为1∶5;试管苗的生根培养基为珍珠岩+泥炭+自制生根粉,生根率达96%,试管苗练苗成活率达98%.  相似文献   

10.
李春华 《花卉》2015,(6):5-6
高山杜鹃(Rhododendron hybrids)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常绿灌木,原产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高山密林中,后由德国、比利时等国引种栽培驯化,并改良选育出许多优良品种。花色艳丽。有红、粉、紫、黄、白等多种,花型主要有漏斗形、钟型、管型、辐射型和蝶型,以单朵或多朵组成伞形花序或头状花序,树彤优美,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1.
西洋杜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文 《花木盆景》2006,(2):13-13
特性 西洋杜鹃又称西鹃,是杜鹃花科的常绿小灌木。作为流行的年宵盆花,早在20年前的迎春花市上就初露芳容,当时全部是由荷兰和比利时进口,故又称为比利进杜鹃。今天,西洋杜鹃已国产比,主产地为福建的龙岩和江苏的宜兴,售价十分低廉,约为进口同类者的1/10左右。  相似文献   

12.
曾宋君 《花卉》2010,(1):14-15
石楠杜鹃,又称树型杜鹃、高山杜鹃、洋石楠等,是近年来在我国畅销的高档盆花,目前作为商品的石楠杜鹃品种主要是从荷兰、比利时等国家引进,多为杂交种。它与常见的春鹃、夏鹃和西洋鹃等杜鹃品种相比,花朵大而密集,盛开时好似一个大花球,给人以花团锦簇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杜鹃红山茶     
曾京 《花卉》2013,(6):7-7
杜鹃红山茶(Camellia changii Ye)又名张氏红山茶、四季杜鹃茶等,为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至小乔木。仅原产广东阳春等地,是我国特有的一个山茶原种。现在南方地区多嫁接后盆栽观赏。  相似文献   

14.
以百里杜鹃自然保护区淡紫杜鹃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植物群落调研方法,在保护区内设置1个10 m×20 m的样地,研究了淡紫杜鹃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以期为百里杜鹃有效保护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等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24科32属47种,群落中植物优势科为蔷薇科和杜鹃花科;只出现1个种的科和属较多;2)群落垂直结构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群落乔木层植物以迷人杜鹃为优势种,白栎为亚优势种,灌木层中淡紫杜鹃占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5.
杜鹃的繁殖可以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等多种方法,但以扦插法最为普遍,繁殖量最大,一般只有扦插不易成活的品种才用其它方法。1、扦插的时间在春季(5月)和秋季(10月)最好,这时气温在20℃~25℃之间,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一步扦插法"及相关技术措施,当年繁殖的盆栽紫色簕杜鹃可当年成型开花。  相似文献   

17.
18.
农友 《花卉》2009,(9):5-5
目前杜鹃的繁殖方法主要有籽播、嫁接、扦插及组培等。杜鹃种子小,出苗率不高,从播籽到开花一般要3-5年的时间,一般不适合大规模繁殖。利用地栽的大型毛鹃或夏鹃通过截干造型后嫁接优秀园艺品种,可以大人地缩短培育大型杜鹃盆景的时间,组培方法在生产上少用。  相似文献   

19.
秦岭野生美容杜鹃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秦岭野生美容杜鹃为试材,研究ABT-6(生根粉)与IBA(吲哚丁酸)不同浓度对美容杜鹃嫩枝扦插的影响,以及3种不同基质配方中扦插生根率的差异。结果表明:ABT-6的处理中,100mg/L的插穗生根率最高,IBA的处理中,200mg/L的插穗生根率最高;在草炭:蛭石=1:1的基质中美容杜鹃扦插生长速度最快、生根率最高,纯草炭的生根率最低。同时还得出插穗顶端叶芽与地下切面的生长变化过程为插穗顶端叶芽第15天长出叶尖,第30天叶片成熟;地下切面第20天长出愈伤组织,第30天长出小根。  相似文献   

20.
杜鹃属植物种子育苗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不同基质、播种时间进行杜鹃属植物种子育苗试验。结果表明: ①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最适温度为16~20℃, 庐山地区播种以5月上旬最佳; 材料较多的5个亚属供试种发芽速度以羊踯躅亚属最快, 常绿杜鹃亚属、映山红亚属、杜鹃亚属居中, 马银花亚属最慢。②“腐殖土+苔藓”基质成苗率及幼苗生长表现优于“腐殖土”。③与庐山地理位置越近、气候差异越小, 育苗越易成功, 原产长江中下游、中低海拔的种表现极佳。④不同系统位置的物种育苗效果依次为映山红亚属>马银花亚属>羊踯躅亚属>常绿杜鹃亚属>杜鹃亚属。⑤播种及幼苗期的管理是育苗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