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近年来我县蚕桑生产在部分地区出现下降,为了探明蚕桑生产在农业生产中的经济效益,了解与其它作物在生产中的竞争能力。我们于九月底在赵湾、红岩、甘溪三乡部分蚕桑重点户进行了以蚕桑同玉米、小麦、红薯、苎麻作物的经济效益调查对比。现将调查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蚕业经济效益对比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蚕桑在农业生产中的经济效益,借以了解蚕桑在其他作物生产中的竞争能力,笔者在1984年9-11月,对我省蚕桑生产的洞庭湖区和湘北山丘区的蚕桑同水稻、棉花、茶叶、红麻、苎麻等作物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调查,现将调查资料整理如下.一、调查概况调查以我省蚕桑主产区和近三年发展起  相似文献   

3.
四川户营蚕业适度规模经营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蚕桑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面临的养蚕劳动力缺乏等问题,除了推行省力化技术外,必须摆脱传统家庭生产模式,有效解决养蚕适度规模经营和开展蚕桑综合利用,提高单位劳动生产效率;探讨了蚕桑生产基本养蚕户适度规模生产与经营,为蚕桑规模化生产、生态化发展、组织化经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提供技术管理支撑。  相似文献   

4.
提高桑园间作效益的组织与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海安县西场镇是全县蚕桑生产重点镇之一,全镇现有桑园面积14246亩,近1万农户栽桑养蚕,近年来全镇蚕茧收超4000万元,该项是全镇农业生产中的支柱产业。为进一步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发挥蚕桑产业优势,2002年至2006年,镇政府号召广大蚕农在秋末冬初于桑园内间作青豌豆、榨菜等蔬菜,4年累计推广面积45000亩,间作物总收益达3800多万元,年平均亩收入840元,约占蚕茧收益的25%,有效地提高了桑园单位土地面积的综合经济效益,促进了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蚕桑生产能否发展的中心问题,是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只有蚕桑的经济效益好,种桑养蚕才有生命力,才能发展和巩固。近几年来,肇庆市蚕茧生产能够稳步发展,除了各级政府加强领导,大力宣传贯彻茧价政策,采取积极扶持措施外,蚕户采取了科学的种养技术,提高种桑养蚕经济效益,调动发展蚕桑生产的积极性。下面是笔者在生产指导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一、要有利于发展蚕桑生产的茧价政策,才能调动蚕农的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蚕桑生产是密集型劳动的产业,而栽桑养蚕经济效益的大小,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开发省力栽桑技术体系,以达到省工省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蚕桑在农业生产中的竞争力,促进我省蚕桑生产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蚕桑生产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变革,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了“两户”和千家万户栽桑养蚕的新形势。广大蚕桑员对科学种桑养蚕技术,提高蚕桑经济效益有着迫切要求。学会运用500多会员分布在全省蚕区这个智力优势,按照全国科协二大三次会议的精神,发展改革大好形势,针对蚕桑科研生产中的问题,先后组织了广  相似文献   

8.
杜英武  郑琳 《中国蚕业》2011,32(4):41-44
通过对重庆市蚕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认为,重庆市蚕业要稳定发展,必须从提高养蚕效益、转变生产发展方式入手,整合撂荒土地,集中蚕桑资源,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之路;充分利用和发挥蚕桑资源的作用,走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之路,大力发展桑—菜、桑—菇、桑—鸡等经济多元化生产经营模式,提高单位面积桑园的经济效益;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社,走合作社收烘蚕茧经营之路,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一村一品,一社一业的蚕桑生产发展利益共同体,让蚕农分享在蚕茧生产、加工和经营环节中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该文分析了铜梁县蚕桑生产下滑的主要原因,阐述了恢复发展蚕桑生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了继续加强对蚕桑生产的重视、加大蚕桑产业扶持力度、加快蚕桑"多元化"生产、狠抓典型示范等对策,以确保蚕桑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研究桑蚕营养饲料在省叶、增产,增丝、防病等方面的功效,探索桑园因不良气候导致桑叶叶质差、缺叶等情况下的养蚕应急机制,拓宽桑蚕喂养途径,进一步预防蚕桑生产风险,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泰州市于2005年中秋和晚秋蚕期进行了蚕桑营养饲料小区试验。  相似文献   

11.
订单蚕桑在淮安市的运用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淮安市蚕桑生产由于诸多原因经济效益较低,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为了探索发展生产的新途径,市站技术人员在取得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于2003年春蚕就订单蚕桑在生产中的运用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试点设在楚州区宋集乡和淮阴区吴集乡,经费由市站部分技术人员和市蚕桑站共同解决,订单资金由技术人员自筹。  相似文献   

12.
李碧琴 《中国蚕业》2011,32(4):59-61
简述了泽州县蚕桑产业的现状,并在分析了泽州县蚕桑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振兴泽州县蚕桑产业所面临的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优质丰产桑园园区建设,提升蚕桑产业水平;深入调查研究,扶持一批专业大户;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蚕桑经济效益;发挥整体优势,实施产业化战略;加强领导,正确行使政府职能等发展泽州县蚕桑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 一、蚕桑生产历史及现状(一)蚕桑生产简史(略) (二)蚕桑资源现状(略) (三)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略) 二、蚕桑生产区域划分和发展规划设想(一)蚕桑生产区域划分  相似文献   

14.
<正> 蚕桑生产责任制有多种形式,各有一定的特点。随着形势的发展,有许多问题需要调查研究,摸清情况,为蚕桑生产责任制的完善与提高,提供资料。下面是我们在海安县张垛公社胜利十队的座谈调查情况。该队位于我县河南高沙土地区,群众生活水平较低,为了改善穷困面貌,近几年蚕桑生产在这里逐步发展,但蚕茧产量一直低而不稳,经济效益较差,影响了蚕桑生产的继续发展。82年这个队实行了蚕桑生产大包干、净上交的做法,蚕茧产量迅速上升,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现将这个队蚕桑生产责任制的情况调查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蚕沙、蚕蛾的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及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雪峰 《广西蚕业》2010,47(2):31-35
本文阐述了蚕沙、蚕蛾等蚕桑副产物未经无害化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以及蚕桑生产的影响;概述了国内目前对蚕沙、蚕蛾的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和综合利用开发情况;认为蚕桑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对提高蚕桑产业的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条、促进蚕桑可持续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海安县围绕蚕桑优质、高效、规模化生产的目标,建立组织体系和示范基地,强化扶持政策,创新培训形式,建立5级联动的蚕桑技术服务网络;大力推广蚕桑标准化生产技术、桑园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优良蚕品种、蚕种催青自动控制技术、大蚕省力化饲养技术等,通过示范带动、技术推动、政策拉动全面推行蚕桑标准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海安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实现蚕桑生产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促进了全县蚕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 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蚕桑生产与其它经济作物的竞争愈显剧烈,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日益被人们重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省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不高(以张种产茧量和亩桑产值为指标),成为目前发展蚕桑生产的主要问题。本文以主产区安康地区为例,就如何提高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提几点技术措施,与读者商榷。  相似文献   

18.
<正> 海安县蚕桑学会一行十四人,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春江同志带领下,带着如何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革新养蚕技术等问题,于1982年10月12日至31日赴四川、陕西省的五个县14个单位进行参观考察。在蚕桑生产经营管理、生产技术、室具改革等方面,学到了不少先进经验,四川省资中县李井、石膏等公社,全部实行了小蚕共育专业化、企业化,收到省桑叶、省人工、省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国15个蚕桑生产省(市、区)的107个蚕桑基地县的蚕桑生产状况、成本收益和生产资料费用的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认为,我国蚕桑生产县域集中度较高,蚕茧供求市场化程度提高;蚕桑生产规模小而粗放,生产效率较低;蚕桑生产成本上升快,比较效益不显著。为此,应该实行蚕桑区域专业化战略,巩固和深化主要蚕桑基地县的发展;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蚕桑生产效率;努力降低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提高蚕桑生产效益;拓展蚕桑多种经营,增加蚕桑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蚕桑生产在“巩固提高,稳步发展”方针的指引下,取得了蓬勃的发展,我省出现了蚕茧持续增产的喜人景象,1986年产茧7.8万吨,比1980年增长了104.7%,“七五”规划蚕茧产量达10万吨,为实现这一目标,还需在巩固发展蚕桑生产方面作更大的努力。笔者试就发展蚕桑综合经营,提高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问题谈谈肤浅的认识,旨在抛砖引玉,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发展蚕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