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截干高度对刺槐造林成活率及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截干高度及基径对刺槐造林成活率及生长量的影响。通过试验表明,刺槐造林截干高度10cm以上(不超过20cm)的成活率高,截干高度5cm的成活率最低;基径1.0~1.2cm的刺槐苗木造林成活率高,树高生长量也大,而基径0.8cm的刺槐苗木造林成活率低。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刺槐小径原条干燥可行性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直径8—14cm、长度0.5—1.5cm的刺槐小径原条进行了生产性干燥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刺槐小径原条的干燥是可行的,影响其干燥的主要因素有小径原条的树龄、直径、长度、树皮、干燥介质状态与喷蒸处理。  相似文献   

3.
楸树无性系造林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9个无性系及对照金丝楸中,以8615表现最优。8615的5年生树高3.7m,年均0.74m,较金丝楸提高19.4%,较径全体均值提高8.8%,重复力(广义)47.78%,遗传增益4.22%;胸径4.5cm,年均0.9cm,较金丝楸提高40.6%,较全林均值提高25.0%,重复力73.76%,遗传增益18.44%;单株立木材积0.00273m ̄3,年均0.00055m ̄3,较金丝楸提高165.0%,较全林均值提高80.8%,重复力71.62%,遗传增益57.87%。代表干旱瘠薄丘陵地区。  相似文献   

4.
于1992年始在辽宁泥质海岸轻、中盐渍化土和苏打盐渍土上进行绒毛白蜡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轻盐渍化土壤上其年均高、地径生长量分别为108cm、1.4cm;中盐渍化土壤上分别为27cm、0.9cm,均高于对照树种刺槐;在含盐量0.29%,pH9.8的苏打盐渍土上生长不良,成活率及保存率仅为40%左右.在轻、中盐渍化土上采取混交,施肥及中耕措施可促进其生长,施酸性土壤改良剂可提高造林成活率.绒毛白蜡功能叶片叶绿素a含量在轻盐渍化土上的最高,在苏打盐渍土上的最低,分别为0.41mg/g、0.35mg/g;其细胞膜透性在苏打盐渍土最大,是轻、中盐渍土上的5~7倍.  相似文献   

5.
银杏叶用林生产的经营目的是收获叶子,银杏幼树顶端优势强,成枝率低,银杏枝条有长枝和短枝之分,长枝年生长量20cm~100cm,短枝每年仅延长1cm~2cm。因此,促发长枝,提高成枝率,从而达到提高产叶量目的。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浙江省上虞市丰惠镇前龚村叶用银杏试验基地,地势平坦,为溪滩地,土层厚度50cm~80cm,质地为轻壤土,石砾含量29.8%,有机质含量2.0%,全NO11%,速效P23.6mg·kg-1,速效K80.0mg·kg-1。叶用银杏试验林于1996年春分别…  相似文献   

6.
刺槐无性系营养钵插根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刺槐无性系进行了营养钵插根育苗试验,结果表明:(1)粗根段(0.5~0.8cm)平均扦插成活率78%,平均苗高2.36m,平均地径2.26cm,分别比细根段(0.4cm以下),提高27.9%,28.3%,24.9%,(2)长根段(8~12cm)平均扦插成活率为83.3%,平均高2.48m平均地径2.28cm,分别比短根段(4~5cm)提高27.8%,15.1%,9.7%。  相似文献   

7.
毛竹林平衡施肥技术及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江西农业大学校内竹园。属中亚热带北部湿润气候区。年均温17.7℃,年降水170mm。土中砾石、砖块较多,土壤肥力低,有机质含量1.67%,速效氮65.64mg/kg,速效磷6.65mg/kg,均低于临界值,速效钾116.78mg/kg,属中等养分水平。母竹平均眉径8.54cm,每亩立竹330株。2 材料与方法试验地采用氮磷、氮磷钾、氮磷高钾、对照4种处理。每亩施纯氮量为6.1kg,氧化磷量为1.9kg,氧化钾量为6.0kg(K1),高钾量为12.0kg(K2)。肥料是以尿…  相似文献   

8.
刺槐人工林无性更新萌芽与根蘖发生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渭北刺槐人工林无性更新萌芽与根蘖发生规律调查研究表明:萌芽数量及幼树生长量随伐桩直径增加而增大,伐桩上萌条分布在0-8cm范围内,集中分布在距地面0-2cm内,靠坡下方多于坡上方,每伐桩平均萌条7.7cm株;萌条有效株生长量,在距地面2.1-4.0cm范围内,以4-6株丛生的生长快,根蘖幼树主要发生在0-7cm深土层中直径0.71-1.40cm粗的水平母根上,伐桩四周0.51-1.50cm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粉煤灰复田立地上杨,柳,榆,刺槐根系的分布和生长特点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针对粉煤灰复田立地(利用电厂粉煤灰填充采煤塌陷区,在其上再覆30cm土壤)营造人工林的可行性和造林树种选择等问题,调查了该立地上生长的4—5年生欧美杨、旱柳、白榆和刺槐人工林根系的分布及生长特点。结果表明:四树种根系分布深达180cm以下,水平延伸达8m。在粉煤灰层中,各树种根系均能正常生长,其中根系长度和根系重量分别占总量的68%和87%以上。在30cm厚表层土壤中,根系长度和重量分别低于总量的30%和13%。欧美杨、旱柳、白榆和刺槐的根系总长度和总重量分别为每株49.24、29.45、25.42、68.08km和7.45、7.54、10.05、13.37kg。  相似文献   

10.
核桃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抗干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的特点,在土层深厚(大于1.5m)的条件下,就能获得高产。但实生核桃结果晚、产量低、品质差。为使核桃实现早期丰产,于1993~1997年进行了干旱山地核桃早期丰产试验。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涉县河南店镇南庄村。土壤为石灰性褐土、pH值8.0,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0.46%,速效氮、磷、钾分别为38.67、2.14、130.2mg/kg。年均降水量530mm,年均气温12.7℃,无霜期195d。试验地总面积2hm2,无水浇条件,为干旱山地。2…  相似文献   

11.
引种刺槐扦插成活率比较试验冯其亚(淮阴县林业站,223300)刺槐是重要速生用材树种。但本地刺槐品种老化,生长较慢,干型不良。因此,从山东兖州引进了14个刺槐品种进行扦插试验。试验地前茬为侧柏,土壤深厚、湿润肥沃,含盐量<0.2%,地下水位>1m。整...  相似文献   

12.
刺槐溃疡病在山东沿海地区发生严重。研究结果表明主要病原菌为尖镰孢(FusariumoxysporumSchlecht.),其次为腐皮镰孢(Fusariumsolani(Mart.)Sacc.)。尖镰孢的小型分生孢子头状,聚生于短的单出瓶梗上,分生孢子椭圆形至腊肠形,7.6~15.4μm×2.5~3.8μm;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至纺锤形,3~5分隔,28.2~38.4μm×4.6~5.1μm;厚垣孢子直径8.9~12.8μm。腐皮镰孢的小型分生孢子生于伸长的分生孢子梗上,阔卵形至椭圆形,5.1~10.2μm×2.5~4.8μm,孢子梗长30~80μm;大型分生孢子两端较钝,3~5分隔,20.1~33.3μm×2.6~5.4μm;厚垣孢子直径7.7~10.2μm。菌落生长适温为25~30℃,最适温度28℃;pH范围5~9,最适微酸至中性;碳源以蔗糖和葡萄糖最好,氮源以蛋白胨最好。  相似文献   

13.
楸树优良无性系选择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楸树10个无性系及金丝楸(对照)测试林5年对比试验,选出速生型优良无性系8615。5年生胸径达9.4cm,年均1.88cm;树高5.2m,年均1.04m;立木材积0.01714m ̄3,年均0.00343m ̄3。与金丝楸相比,胸径、树高、立木材积分别增力027.0%、6.1%及102.8%。与全林均值相比,胸径、树高、立木材积分别增加25.3%、10.6%及92.2%。胸径重复力为54.71%,遗传增益13.86%;树高重复力35.05%,遗传增益3.73%;立木材积重复力61.37%,遗传增益56.55%。  相似文献   

14.
通过搜集有关资料和标准地调查材料,运用数量化理论、聚类分析等数学手段,结合林业生产现状,将该区刺槐用材林划分为3个经营类型:甲类型,轮伐期20年,培育目标为胸径大于12cm、树高大于10m的坑木林,初植密度1995株/hm2,最终密度900株/hm2;乙类型,轮伐期15年,培育目标为胸径8—12cm、树高8—10m的椽材、脚手架材,初植密度3990株/hm2,最终密度1350株/hm2;丙类型,萌生林,轮伐期12年,培育目标为胸径大于8cm、树高8—10m的椽材、脚手架材,更新后密度2700株/hm2,最终密度1350株/hm2。  相似文献   

15.
马桑硬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二年生16cm长度的插穗经ABT1号生根粉处理后,扦插成活率为68.3%,秋季苗木封顶后的平均高度为63.8cm,新梢基部平均直径0.74cm。一年生枝条用清水处理的对照组(8cm长),扦插成活率为零。  相似文献   

16.
夏季截梢能促进刺槐苗木地径和振系生长,增加合格苗产量。方法是8月中、下旬在苗高130~160cm处截去苗梢或是对大苗及部分中苗轻截顶梢15~20cm(截梢株率30%~55%),这样能增加合格苗产量12%~19%。  相似文献   

17.
应用DRIS法对1年生苗木土壤营养诊断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DRIS方法对1年生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L.)苗木、土壤营养程度进行了诊断。采用DRIS诊断图,确定叶片氮指标为-7.0~6.7、磷-7.8~7.1、钾-6.7~7.3,营养最平衡,生长最好。同时对土壤施肥诊断得知,氮、磷、钾比近似14∶1∶4最合理。试验表明,施尿素5.0g/盆、磷肥10.0g/盆,钾肥2.0g/盆苗木营养最平衡,地径生长达1.42cm,诊断合理,符合实际。认为,刺槐林地土壤磷、钾严重不足,特别是集约经营,施用适量的磷肥、钾肥定会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18.
元宝枫壮苗培育的方法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元宝枫(AcertruncatumBunge)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又是油料、药用、化工原料的经济树种。为了培育元宝枫壮苗,我们于1994~1998年对元宝枫苗木的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观测。大田培育苗木约2000万株,1年生平均高度由57cm提高到70cm,最高达1.54m;Ⅰ、Ⅱ级苗木比例由40%增加到70%。2年生苗木平均高1.80m,地径1.40cm,其中坐地苗高2.09m,最大地径2.5cm。1 苗圃地条件苗圃地设在陕西宝鸡的平原地区,年均气温12.4℃,年降水量591.8mm,…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油松刺槐人工林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黄土高原油松、刺槐人工林对土壤的培肥效应,结果表明:油松、刺槐人工林能显著提高土壤肥力水平,降低土壤PH,18龄油松1.2m^2及33龄刺槐1.6m^2根区土壤断面的有机质,全氮、有效氮、有效钾、CEC均值无林对照分别提高57.8%、68.6%、109.3%、28.9%、54.5%及74.3%,123.6%、285.3%、42.4%、63.7%,pH降低14.4%及2.9%,油松,刺槐林对土  相似文献   

20.
枫香苗期密度试验及苗木分级指标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通过对枫香苗期苗木密度与地经、高、根系、叶面积、生物量等的方差分析,得出枫香苗期最适密度为90株/m^2。采用逐步聚类法对苗木分级指标进行了探讨,提出枫香苗木分级指标为:I级苗H≥50.9cm,D≥0.49cm;Ⅱ级苗37.7cm≤H≤50.8cm,0.30cm≤D≤0.48cm;Ⅲ级苗H≤37.6cm,D≤0.29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