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敏 《农家科技》1998,(10):16-17
<正> 1.增加饲料营养。鸡群经过长期的产蛋和炎热的夏天,鸡体已经很疲劳,入秋后应多喂些动物性蛋白饲料,补助尚未换羽的鸡继续产蛋,促进已换羽的鸡迅速长成羽毛尽早恢复生产。由于这时鸡的神经非常敏感,在增加较高营养的饲  相似文献   

2.
<正>群鸡经过长期的产蛋和炎热的夏天,蛋鸡体已产生疲劳,秋后应从以下4方面加强管理,确保健康高产,提高饲养效益。1增加饲料营养应多喂些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补助尚未换羽的鸡继续产蛋,促进已换羽的鸡迅速长成羽毛尽早恢复生产。由于秋季鸡的神经非常敏感,在增加较高营养的  相似文献   

3.
<正>1鸡的自然换羽众所周知,换羽是鸡的自然生理现象,不论公鸡或母鸡,每年都要更换一次毛。换羽是由于羽毛组织的衰老和性机能活动减弱的结果。换羽与内分泌有关,因卵巢机能下降而使雌激素的分泌不足,结果引起卵泡萎缩。换羽时甲状腺分泌的促进羽毛生长的甲状腺素增加,激素分泌失去平衡,导致停产、换羽。鸡的自然换羽时间较长,一般需3~4个月,换羽时需要消耗很多营养物质以形成新羽。鸡在换羽期间往往停止产蛋,换羽时间的长短对母鸡全年  相似文献   

4.
换羽是鸡脱落旧羽毛长出新羽毛的自然生理现象。在自然状态下,不论是公鸡还是母鸡,每年都要更换一次羽毛,一般是在秋季。自然换羽时间长达4个月,这期间因卵巢机能减退,引起雌性激素分泌减少而停止产蛋,换羽期的长短对母鸡全年产蛋量的影响很大。自然换羽次年产蛋高峰低,换羽时需要消耗很多营养物质以形成新羽。而强制换羽可缩短换羽时间,提高再产期的产蛋率。与自然换羽相比,人工强制换羽同步性强,使鸡只重新开产的时间比较接近,缩短换羽所需时间,鸡群较整齐的开产,使第二个产蛋周期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强制换羽还可提高蛋壳质量,降低蛋的破损率,减少育成鸡费用。在养鸡生产中,为延长鸡的生产利用年限,克服自然换羽速度慢、产蛋率低、蛋壳质量差等现象。人们常通过改变饲养管理制度,使鸡群同步换羽,同步重新产蛋。  相似文献   

5.
<正> 产蛋的鸡得了"食羽癖".将会影响产蛋和鸡体健康.病因是饲料里缺乏硫,和其他营养物质,而羽毛里含有硫的成份,所以鸡就啄食自己或别的鸡身上的羽毛.为了防治这种病除了喂配合饲料外,还要经常在鸡饲料里掺些天然石膏粉(硫酸钙),每天喂半  相似文献   

6.
<正>年龄过大引起停产年龄超过7岁的种鸽,由于生殖机能降低或消失,造成产蛋减少甚至停产。在生产中,对年产5对以下的老龄鸽应淘汰。换羽引起停产这种停产具有季节性,肉鸽换羽一般在9~11月。高产鸽换羽持续时间短,低产鸽持续时间长。在生产中,要注意肉鸽换羽期的营养,饲料中增加火麻仁和油菜籽的用量,以缩短换羽期。  相似文献   

7.
<正>手机尾号7876的读者问:听别人说,强制换羽能让蛋鸡多产蛋,请问如何操作?专家解答:所谓人工强制换羽,就是人为地给鸡施加一些应激因素,使其停止产蛋,体重下降、羽毛脱落从而更换新羽。强制换羽的目的,是使整个鸡群在短期内停产、换羽、恢复体质,然后恢复产蛋,提高蛋的质量,达到延长蛋鸡的经济利用期。生产中最常用、效果最好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断水、断料、断光,人为地为鸡施加应激因素,打乱鸡的正常生活规律,给鸡造成突然性的生理压力,激素分泌失去平衡,血中促黄体素下降,又促使卵巢中雌激素减少,结果卵泡萎缩,引起停产和  相似文献   

8.
<正>蛋鸭养殖过程中,为了使蛋鸭产蛋平衡、多产蛋,一般会对蛋鸭进行人工强制换羽,换羽后的蛋鸭能在短时间内恢复产蛋,还能提高蛋的品质。现将蛋鸭强制换羽的步骤介绍如下。一、停产停产又叫“关蛋”,即在短短的几天内使母鸭由产蛋变为不产蛋。方法:把要进行强制换羽的鸭子关在棚舍内不放牧,舍内保持较暗的光线,不清除垫草、粪便,有意将羽毛弄脏污,  相似文献   

9.
<正>一、调整鸡群将低产鸡、停产鸡、弱鸡、僵鸡、有严重恶癖的鸡、产蛋时间短的鸡、过肥或过瘦的鸡、无治疗价值的病鸡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产蛋正常的鸡。二、强制换羽秋季,成年蛋鸡停产换羽时间长达4个月。鸡在换羽期间产蛋量大大减少,且因个体换羽时间有早有晚,换羽后开产也有先有后,会给饲养管理带来不便,所以必须人工强制换羽,促使蛋鸡同步换羽、同时开产。人工强制换羽方法:在蛋鸡日粮中按2.5%的比例加入氧化锌或按4%的比例加入硫酸锌。加入氧化锌或硫酸锌  相似文献   

10.
入秋后,日照逐渐缩短,天气转凉,成年母鸡开始停产换羽,新蛋鸡陆续产蛋,可采用以下饲养管理技术,提高效益. 1.新鸡催产 立秋以后,春天饲养的蛋鸡即将产蛋.  相似文献   

11.
秋季饲料充足,成年蛋鸡已停产换羽,而新鸡陆续开产,在此季节应加强饲养管理以利提高产蛋率。 1.淘汰老弱母鸡一般产蛋鸡饲养1~2年最好,超过2年以上的母鸡最好予以淘汰。鸡体素质差,产蛋率低的,应及时挑选出来,分圈饲养,增加光照,每天保持16小时以上,多喂高能量饲料如玉米、米糠等,促使母鸡增膘,及时上市处理出售。当新鸡开始产蛋时,则应新、老鸡分开饲养,新鸡也逐渐由产前饲养过渡到产蛋期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2.
换羽是鸡与其他禽类一样的生理现象 ,表现它对大自然的适应性。当前 ,高产蛋鸡产蛋量很高 ,若产蛋一年便淘汰 ,损失太大。因此 ,蛋鸡及种鸡场推广强制换羽是十分必要的。人工强制换羽是利用化学、激素和畜牧学方法让鸡体内器官和系统、机能发生变化 ,短期内停产、换羽、休息 ,然后恢复产蛋 ,提高蛋的质量 ,延长鸡的经济利用期。人工强制换羽对个体饲养户来说 ,由于某些原因不能及时育雏 ,饲养后备鸡的计划落空 ,利用商品鸡延长 4 - 6个月产蛋 ,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对祖代种鸡场而言 ,降低成本 ,增加收益 ,延长种鸡有效利用期也是重要饲养…  相似文献   

13.
入秋后,天气转凉,成年母鸡开始停产换羽,新蛋鸡陆续产蛋,可采用以下饲养管理方法,让鸡多产蛋,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1.加喂羽毛粉法。在日粮中加3%-5%的羽毛粉,可使瘦肉增加,产蛋率提高20%。2.喂石膏粉法。每天给鸡喂0.5-3克生石膏粉,对正在换羽的鸡群可以加速换羽,提早恢复产蛋;对正在产蛋的鸡群,可以提高产蛋率12%以上。3.加锌法。母鸡换羽期,每天日粮中加入2%的锌(如硫酸锌),连喂7天,1周后产蛋率回升5%,2周后产蛋率提高10%。  相似文献   

15.
蛋鸡经过春夏两季的大量产蛋后,在秋天有一个换羽休产阶段。自然换羽的鸡群,时间前后参差不齐,换羽早的蛋鸡休产期较长;换羽迟的蛋鸡后期蛋壳较薄,蛋重减少,受精率和孵化率也降低。由于鸡群在此期间耗费饲料,增加饲养成本,许多人采用限饲、限水、限光照的办法,人工强制换羽。采取这种方法,一是对鸡的体质基础有所破坏;二是时间较长,蛋鸡50天左右才能恢复产蛋。  相似文献   

16.
措施要到位精心饲喂老蛋鸡换羽初期饲料的质量要好,日粮搭配要保持相对稳定。投喂饲料要给易消化的优质饲料和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含量要充足。当鸡群大批换羽时,必须投喂足够的含赖氨酸、蛋氨酸较多的饲料,如鱼粉、玉米、豆饼等。同时日粮中还要加入1% ̄2%的石膏粉以补充硫和钙。新蛋鸡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应达18%,并掺入足够的禽用多种维生素和生长素。强制换羽强制换羽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饥饿法、化学法(换羽鸡群日粮中加入2%硫酸锌)、激素法(换羽鸡每只注射2500国际单位的甲状腺素5毫升)等。但是人工强制换羽,时间要适宜,采用化学法…  相似文献   

17.
秋季成年蛋鸡停产换羽时间长达4个月左右。鸡在换羽期间产蛋量大大减少,且因个体换羽时间有早有晚,换羽后开产也有先有后,产蛋的高峰期来得晚,给饲养管理带来不便,因此必须人工强制换羽,促使蛋鸡同步换羽,同时开产。人工强制换羽可采用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1998,(7)
鸡在产蛋期间新陈代谢增强,因此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大大增加。维生素不仅对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产蛋也必不可缺。特别是要重视维生素 A、D、B_1、B_2、B_(12)等的供应。蛋鸡的日粮中如维生素 A 不足时,则会引起机体的消瘦、羽毛不顺、抗病力减弱,还会降低产蛋量及种蛋孵化率,严重缺乏时甚至会引起停止产蛋。据试验,鸡日粮中每100克饲料应含600~9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 A,才能满足产蛋鸡的正常需要。  相似文献   

19.
产蛋鸡在一个饲养周期内,由于防疫、饲养管理、疫病、天气突变和饲料更换等原因,可能会出现产蛋率上升缓慢,没有产蛋高峰期,产蛋高峰期高峰维持时间短,产蛋高峰期产蛋率突然大幅下降,蛋壳颜色变浅,出现破皮蛋、血斑蛋及薄皮蛋,破损率增加,出现病弱鸡、低产鸡及停产鸡,啄肛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直接造成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下降。  相似文献   

20.
进入秋季,随着气温降低,日照减少,鸡就要进行自然换羽。产蛋鸡经产一年后,也要休产换羽。这种自然换羽约需6个月左右的时间。为了避免休产换羽期的效益损失,养鸡户都是在产蛋一个周期结束后将产蛋鸡全部淘汰,继而再购进雏鸡进行第二周期的蛋鸡饲养,这其实并不是最经济实用的办法。最好是使育雏1次利用1个产蛋周期变为育雏1次利用两个产蛋周期,这样可降低饲养成本,增加养鸡经济效益。产蛋鸡全饥俄强制换羽方法,就是在一个产蛋周期结束后,用全饥饿的方法使鸡强制换羽,3周后即可进入第二个产蛋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