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禽业》2020,(6)
动物免疫接种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避免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的重要措施。受动物个体差异、疫苗质量、免疫程序、操作技术、饲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动物机体免疫过程中不时会发生不良反应,即免疫副反应,为做好动物强制免疫工作,必须妥善处理动物强制免疫副反应,从而减少经济损失。文章阐述了出现免疫副反应的主要原因,预防措施,介绍了免疫副反应的救治方法和副反应死亡赔偿申报流程。作为一套动物强制免疫副反应的处置程序,对生产中动物强制免疫副反应的处理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宋征 《畜禽业》2012,(9):60-62
<正>免疫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有效措施,也是动物防疫工作的核心内容。如何提升猪强制免疫的质量,是目前的主要任务。福建省镇前镇畜牧兽医站于2011年春季动物防疫集中免疫结束后,在全镇17个行政村,进行猪强制免疫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发现,除猪瘟  相似文献   

3.
李子玉 《畜禽业》2012,(10):9-10
<正>按照国家重大动物免疫实施方案的要求,每年春秋两季是家畜(猪、牛、羊)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集中免疫注射时间,并结合月月补免,以保证免疫密度100%。但在免疫注射过程中,因受家畜个体差异、操作手法、营养条件等相关因素影响,个别家畜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副反应,轻微的可自行恢复,严重的造成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也给防疫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本人在防疫过程中总  相似文献   

4.
<正>免疫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有效措施,也是东峰镇动物防疫工作的核心内容。我们于2009年春季动物防疫集中免疫结束后,选择了12个行政村,进行禽流感免疫抗体监测,通过监测结果,及时查找原因,制定措施,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20,(3)
畜禽免疫副反应是指畜禽免疫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在畜禽体内产生与免疫无关的不良反应。由于当前因免疫副反应造成损失的补偿机制尚未建立,使得因免疫副反应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也给畜禽防疫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开展畜禽免疫工作的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技术防治免疫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7,(Z1)
疫苗是保障养殖业发展的战略物质,是控制和消灭重大动物疫病的关键物质。加强疫苗管理,规范使用疫苗,认真识别免疫接种受体,对提高动物防疫水平起到重要作用。疫苗免疫接种是动物免疫学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如疫苗管理不善,使用不当,会直接导致疫苗免疫效果不好,甚至失败,给畜牧业生产和养殖户的利益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或者是毁灭性打击。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7,(7):91-92
村级动物防疫员是基层动物防疫实施的主体力量、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保障者,对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经济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等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影响畜牧业的发展。主要综述我国基层动物防疫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7,(8):97-98
动物疫苗等防疫物资能有效预防、控制和消灭动物疫情,有效规范的管理和使用动物防疫物资,有利于提高动物防疫质量,促进我国畜牧业和公共卫生的健康稳定发展。分析广西动物疫苗等防疫物资管理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4,(4)
<正>在动物强制免疫后进行抽样检测抗体时,多少总会出现一些免疫抗体水平低下的情况。根据多年从事动物防疫工作和实验室检测工作来看,出现强制免疫抗体低下分两大类,一类是真性低下,一类是假性低下。所谓真性低下就是给动物免疫注射后未产生抗体,对该动物机体没有保护力;假性低下就是给动物免疫注射后机体能产生抗体,但检测时抗体水平显示低下。1造成动物免疫抗体真性低下的原因1.1疫苗方面的原因尽管由政府部门统一采购,但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基层防疫体系不健  相似文献   

10.
梁永昌  仲东  王健明 《畜禽业》2003,(11):65-65
近几年,沭阳县每年出栏优质瘦肉型商品猪均在180万头以上,且年年被宿迁市农业局评为畜禽防疫先进单位。2002年度被杭州市农业局、杭州市贸易局评为唯一一家“省际生猪防疫和畜产品安全流通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现将沭阳强化防检工作的具体作法简述如下:1积极推进免疫标识、免疫证、免疫档案制度,提高免疫质量为确保生猪防疫工作到位,以防个别责任心不强的防治员和社会游医弄虚作假,从1998年起沭阳县就开始将原免疫耳号改为免疫标识。为了强化免疫标识制度的执行,2000年县人民政府专门行文,制定下发了“沭阳县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实施办法”,对…  相似文献   

11.
徐定群  张秀 《畜禽业》2010,(3):11-11
<正>控制猪瘟病流行的主要手段是进行猪瘟疫苗免疫注射。一般猪瘟免疫每年要进行2次,即春、秋两防。笔者在多年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认为一次性免疫注射就能达到控制猪瘟流行的目标要求,现将有关的认识分述如  相似文献   

12.
在畜牧养殖中动物防疫工作是重要的环节,动物防疫机构为保证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更加健康持续,会对动物定期采取检疫、消毒及免疫等措施,因此为有效提升我国畜牧兽医动物防疫水平,根据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问题提出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临洮县近年来高度的重视对动物重大疫病预防控制工作,通过强化动物免疫、提升免疫密度等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动物防疫水平。阐述了动物防疫冷链体系的重要性,剖析了冷链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运输、贮藏管理,做好管理和宣传措施,来健全动物防疫冷链体系,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5,(7)
散养动物防疫一直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焦点。如何进一步完善散养动物防疫的长效机制,增强养殖者动物疫病防控的主体责任,切实解决散养动物免疫"最后一公里"问题,笔者就落实村民委员会动物防疫管理职责作了相关论述,以期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强制免疫政策是我国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乡级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  相似文献   

16.
<正>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是动物强制免疫、免疫档案建立、动物防疫巡查和动物疫情报告等重要防疫措施实施的主要力量。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可以把动物防疫的网络延伸到基层,可以把动物防疫的意识强化到基层,可以把动物防疫的技术传授到基层,有利于禽流感、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情的早发现、早反应、早处置,有利于各项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落实。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各地普遍存在着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不高、经费缺乏、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4,(4)
<正>2008年以来,昌吉市加大对动物疫病的防治力度,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免费防疫,防治经费大幅增加,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日益加强,防治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动物疫病发生频率趋于下降。但昌吉市畜禽养殖量大、散养农户多,给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一定难度。提高昌吉市动物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是畜牧兽医部门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1建立健全动物防疫责任制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将其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多层次目标责任制。将"政府保密度、  相似文献   

18.
李永华 《畜禽业》2012,(4):42-43
<正>近几年来,西畴县猪链球菌病、猪蓝耳病、口蹄疫等疫情的发生,显露了目前西畴县畜禽防疫力量薄弱的问题。虽然动物防疫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防疫力度明显加大,免疫密度明显提高,防疫成效显著加强。但是从目前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部分地区依然存在免疫死角,为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19.
通过兔体反应,测定生产中应用的猪瘟活疫苗(兔源)脾淋苗的疫苗效力,用不同头份疫苗分组进行免疫,确定出该疫苗在实际生产中的有效免疫剂量。在此基础上,将猪瘟、口蹄疫和猪蓝耳病三种疫苗分别进行单独免疫、两两组合注射和三种同时注射,从而确定当前生产中猪瘟、猪口蹄疫和猪蓝耳病疫苗的有效结合注射的新型免疫程序,在全面提高免疫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疫苗浪费,减轻基层兽医工作量,减少防疫投入人力物力,科学指导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20.
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是动物强制免疫、畜禽标识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报告等重要防疫措施实施的主体力量。加强动物物防疫队伍建设,优化村级动物防疫人才队伍结构,提高村级动物防疫队伍素质,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及业务部门关注的热点。本文针对西畴县当前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现状,结合新时期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提出建立和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员选用制度、工作责任工作考核机制,加强培训,提高报酬等对策措施,加强西畴县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建立起适应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需要的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