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条斑紫菜ACEI抑制肽进行了超滤分离和离子交换纯化的试验研究.先后采用截留分子量分别为10 kDa和3 kDa的超滤膜对条斑紫菜ACEI抑制肽超滤,分子量小于3 kDa的组分对ACE活性抑制最高,多肽的IC50值从超滤前的0.844 mg/mL下降到0.523 mg/mL.南开D61阳离子树脂对分子量小于3 kDa的ACEI抑制肽组分吸附率最大,用不同浓度氨水阶梯洗脱,得到第2个洗脱峰的蛋白回收率和活性回收率最高,分别为45.2%和61.5%,其IC50值最低,为0.127 mg/mL,比纯化前下降了75.7%.  相似文献   

2.
对经树脂纯化后的紫薯游离酚和结合酚提取物分别进行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检测。结果表明:紫薯游离酚和结合酚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14 mg/mL和2.020 mg/mL,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IC50分别为0.160 mg/mL和0.980 mg/mL,说明紫薯多酚提取物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经体外模拟胃消化1 h、肠消化2 h后,游离酚和结合酚含量均下降,且前者下降幅度大于后者。  相似文献   

3.
以酪蛋白为原料,采用胃蛋白酶在适宜条件下对其进行水解,酶解液经超滤后,测定酶解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酶解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其中分子量小于4kDa的组分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4.
以条斑紫菜为原料,利用建立的酶膜反应器制备紫菜降压肽,为获得最大蛋白转化率,采用径向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RBF-ANN)对该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交互验证的方法优化并建立最优模型。通过模型的模拟及优化,得到间歇式酶膜耦合制备紫菜降压肽的最佳工艺条件:底物质量浓度1.0 g/mL、加酶量4%、反应温度50℃、pH值9.0、循环泵转速300r/min的条件下反应60min。其蛋白转化率为55.67%,多肽得率为22.27%,单位酶产肽量为13.91,IC50质量浓度为0.492 mg/mL。在优化工艺条件基础上进行连续酶膜耦合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酶解反应相比,蛋白转化率提高21.98%,多肽得率提高8.79%,单位酶肽产量比间歇反应提高  相似文献   

5.
紫菜降压肽酶膜耦合反应制备工艺RBF神经网络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条斑紫菜为原料,利用建立的酶膜反应器制备紫菜降压肽,为获得最大蛋白转化率,采用径向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RBF-ANN)对该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交互验证的方法优化并建立最优模型.通过模型的模拟及优化,得到间歇式酶膜耦合制备紫菜降压肽的最佳工艺条件:底物质量浓度1.0 g/mL、加酶量4%、反应温度50℃、pH值9.0、循环泵转速300 r/min的条件下反应60 min.其蛋白转化率为55.67%,多肽得率为22.27%,单位酶产肽量为13.91,IC50质量浓度为0.492 mg/mL.在优化工艺条件基础上进行连续酶膜耦合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酶解反应相比,蛋白转化率提高21.98%,多肽得率提高8.79%,单位酶肽产量比间歇反应提高4.7倍.  相似文献   

6.
采用体外消化与Caco-2 细胞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乳清蛋白浓缩物(WPC)中性酶解产物经超滤后获得的各组分对强化铁生物利用率的影响;采用Sephadex G-25 凝胶层析法对WPC的中性酶解产物的消化产物进行分离,并用Caco-2 细胞模型评价了分离后各组分对铁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WPC中性酶解产物的各组分中,低分子量的组分(分子量小于10kDa)可以有效提高铁的生物利用率。组分3kR(分子量在3~10kDa之间)和3kF(分子量小于3kDa)与铁一起摄入时,铁的生物利用率分别达到23.32%、24.23%,显著高于WPC(2.58%)。铁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率显著相关,而渗透率与生物利用率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WPC中性酶解产物消化产物的各组分中,分子量小于1kDa 的组分将铁的吸收率提高到90.47%,显著高于空白(25.13%)。而分子量为1~5kDa 的一个组分会抑制铁的吸收。  相似文献   

7.
采用酶法制备蛋清肽,色谱纯化ACE抑制活性组分并鉴定其一级结构。通过考察底物质量分数、加酶量、酶解温度和pH值对水解度的影响,结合多元线性回归设计和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建立蛋清ACE抑制肽酶解工艺模型,并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其一级结构。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为底物质量分数8%、pH值10.73、加酶量12.14%及酶解温度56.80℃,酶解物纯化后半抑制质量浓度为0.18mg/mL。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高活性组分中3种活性肽一级结构,氨基酸序列分别为  相似文献   

8.
蛋清肽酶解工艺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酶法制备蛋清肽,色谱纯化ACE抑制活性组分并鉴定其一级结构.通过考察底物质量分数、加酶量、酶解温度和pH值对水解度的影响,结合多元线性回归设计和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建立蛋清ACE抑制肽酶解工艺模型,并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其一级结构.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为底物质量分数8%、pH值10.73、加酶量12.14%及酶解温度56.80℃,酶解物纯化后半抑制质量浓度为0.18 mg/mL.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高活性组分中3种活性肽一级结构,氨基酸序列分别为Arg-Val-Pro-Ser-Leu-Met、Thr-Pro-Ser-Pro-Arg和Asp-Leu-Gln-Gly-Lys.  相似文献   

9.
板栗壳中原花青素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了12种大孔吸附树脂对板栗壳中原花青素的吸附与解吸性能,在静态吸附研究基础上,筛选出效果较好的树脂进行动态试验,并对所得组分原花青素含量及其相对分子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B-8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CSPCs效果最佳,上样质量浓度为1.864 mg/mL,流速为2 mL/min;当用体积分数为50%乙醇以1 mL/min的流速洗脱4个柱体积时,CSPCs的累积回收率可达94.2%,含量为89.8%.经质谱分析,分子量范围为289.4 ~1 154.9,聚合度在4以内.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更好地利用无花果副产物,提高其经济价值,并探究无花果多糖抗氧化性能。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无花果多糖,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最佳条件下为:提取温度为70 °C,料液比为1:40,微波功率为800 W,提取时间为50 min。在此条件下,无花果多糖提取率为12.32%。以残渣模拟无花果生产后的废料,采用碱液浸提并分析碱提滤渣多糖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多糖在260 ℃以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采用离子交换柱和凝胶柱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分子量为28.188 kDa的多糖组分PFCA2;单糖组成结果表明,PFCA2主要由鼠李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组成;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PFCA2具有良好的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0.5041 mg/mL和3.2802 mg/mL。该研究表明,无花果滤渣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是天然的抗氧化剂,本研究为无花果工业副产物精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研讨土壤调理剂对水稻吸收重金属的影响,探索适宜大田推广的耕地生产障碍修复治理方法,提高受污染耕地质量,实现“边生产,边修复”的目的。在贵州省麻江县开展不同土壤调理剂对水稻吸收重金属强度影响的试验,选用楚戈土壤调理剂、富力邦土壤调理剂、土沃宝土壤调理剂、改性天然矿物材料等4种土壤调理剂,采用空白作对照。试验检测结果为:土壤调理剂处理后,土壤pH值提升率达0.65%~12.03%,土壤中有效镉含量降低10.64%~14.83%,土壤重金属砷含量降低0.4~1.8mg/kg;稻谷中镉含量降低了7.80%~44.07%,硒含量增加为0.004~0.017mg/kg;对水稻产量影响不明显。试验说明在受污染的酸性耕地中施用碱性土壤调理剂,可以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砷含量和重金属有效镉的含量,也能减少稻谷对重金属镉的吸收。  相似文献   

12.
槟榔籽总酚提取工艺优化与抗氧化活性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槟榔籽中总酚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为试验因素,以总酚含量为响应值,采用三因素五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槟榔籽总酚提取含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槟榔籽中总酚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58℃、提取时间4h、液料比47mL/g,总酚含量的预测值为148.09mg/g,验证值为146.63mg/g.试验证明,响应面法对槟榔籽中总酚提取条件的优化是可行的,可用于实际预测.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槟榔籽提取物具有较强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能力,其EC_(50)值分别为145.62μg/mL和139.38μg/mL.  相似文献   

13.
在低pH值、低离子强度、长时间高温加热条件下乳清蛋白可以自组装形成纳米纤维聚合物。纤维的形成主要有自发和核诱导2种方式,对改善乳清蛋白的功能性质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界面性质与纤维结构的关系探究CaCl2对核形成、核诱导以及成熟纤维的影响。结果表明:核诱导方式比自发方式对CaCl2的耐受性更强,CaCl2浓度为50mmol/L时,均相核诱导、二次核诱导乳清蛋白形成的纤维聚合物较自发方式样品乳化稳定性指数分别降低了30.92%、34.09%,泡沫稳定性指数分别降低了68.18%、78.59%。加入20~50mmol/L CaCl2能提高蛋白质的聚合速率,同时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这种快速聚合破坏了纤维有序组装的过程,核诱导方式由于加快了纤维聚合物的形成速度,与自发方式相比,核诱导对CaCl2的耐受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卧式厌氧装置的稻秸高固态消化与甲烷菌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单一稻秸高固态厌氧消化长期运行不稳的问题,接种瘤胃内含物和厌氧污泥,在卧式反应装置中研究3个有机负荷(OLR)下消化特性。结果表明,体系最高容积产气率达到了1.04 L/(L·d)。当OLR为2.26 g/(L·d)时,甲烷体积分数均值为54.39%,甲烷产率为280.90 m L/g,达到了稻秸理论产值的80.29%。卧式装置中半纤维素和纤维素最高降解率分别达到了49.71%和31.25%;纤维素酶活性显著提高,有利于纤维素的降解。当OLR升高到2.47 g/(L·d)时,氨氮质量浓度均值达到了1 082.63 mg/L。固体样品中嗜氢型Methanobacteriales数量从1.70×10~9拷贝数/g下降至1.04×10~6拷贝数/g;而嗜乙酸型Methanosarcinales数量从7.89×10~6拷贝数/g增加至9.44×10~6拷贝数/g,甲烷产率下降为256.54 m L/g。此时厌氧装置中丙酸质量浓度均值达到了253.32 mg/L。从而明确了稻秸高固态体系中产甲烷菌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郭永  申森 《农业工程》2017,7(5):76-78
将大豆分离蛋白(SPI)经过微生物源中性蛋白酶和谷氨酰转氨酶(MTG)二种酶相结合进行修饰改性,结果分析发现,经双酶结合改性后,SPI的溶解度、吸水性、持水性、吸油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各功能特性明显增强,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7.5%、50%、180%、38%、40%和22%,但凝胶性下降了19%,同时探讨了人造蛋粉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间歇培养实验研究了辛酸、癸酸和月桂酸等三种长链脂肪酸对UASB反应器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活性的毒性,以及癸酸对辛酸和月桂酸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辛酸、癸酸和月桂酸对UASB反应器厌氧颗粒污泥的产甲烷活性有严重抑制,对厌氧颗粒污泥最大比产甲烷活性产生50%抑制的浓度(IC  相似文献   

17.
黄油乳清(BS)是生产无水黄油时产生的副产物。由于富含乳脂肪球膜等组分,黄油乳清被认为是富集球膜组分的良好原料。然而,目前的研究集中于黄油乳清的基础组分构成,对脂肪球膜源组分的构成及应用特性的研究尚未明确,限制了黄油乳清的应用。通过离心搅打等方式从牛乳黄油中分离出黄油乳清,以原料乳和酪乳为对照,分析了黄油乳清的基本组分和脂肪球膜源组分构成。结果表明,与原料乳、酪乳相比,黄油乳清的蛋白质、脂肪质量分数显著增加,总钙含量显著降低,乳糖质量分数、含水率、pH值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黄油乳清中含脂肪球膜磷脂56种,包括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 PC)20种、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PE) 10种、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 PS)7种、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 PI)6种、鞘磷脂(Sphingomyelin, SM)13种,其中鞘磷脂含量约为酪乳的3倍,质量浓度达到0.352 mg/mL;黄油乳清含脂肪球膜蛋白4种,其中丰度最大的为高碘酸希夫糖蛋白6/7...  相似文献   

18.
对新疆盐碱地排碱渠渠水、水渠水、井水和塔里木河水水样进行了分析:其总盐量分别为12 915、11 352、9 980、1 421mg/L,根据水质评价标准当地水样主要有害盐分离子为Na+、Cl-,除塔里木河水外其他水样含盐量均严重超过了农业灌溉用水标准,未经任何处理的高盐农业废水对地下水体和公共水体都造成了一定的盐污染。对比分析各种水除盐方法,初步讨论采用价格低廉且具有良好选择吸附性能的钙基膨润土作为吸附剂对3号水样(水渠水:盐度为11 352mg/L)进行除盐。在固定温度50℃、搅拌速度为0.75m/s、吸附剂用量为5g(每100mL水样),搅拌1h后静置1d,总盐量降幅为23%,Na+浓度降幅为32%。此实验结果对高盐农业废水的再利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桦褐孔菌菌核为试验材料,利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了桦褐孔菌样品中的多酚,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优化了桦褐孔菌多酚的提取条件,测定了多酚的抗氧化能力。试验结果显示,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桦褐孔菌多酚的优化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60、微波功率400 W、超声波功率350 W、提取时间240 s,此条件下的多酚提取率为2.943%。该方法提取的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为9.03 μg/mL,对羟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为2.03 mg/mL。该方法是一种实用、有效、快速的提取桦褐孔菌多酚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