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发病情况我市常青乡某养殖户于2005年2月2日从浙江购回1600只1日龄雏鸭,采取平地育雏,用稻草作垫料饲喂某公司生产的雏鸭全价饲料。饲养至18日龄发病。经实地观察,鸭舍内垫料潮湿,加之通风不良氨味浓。发病后户主用庆大霉素饮水,未能控制病情,患病鸭日增40多只,至2月25日,发病  相似文献   

2.
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长子县某鸭场饲养2200只肉雏鸭。4月10日开始发病死亡。病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羽毛松乱,呼吸困难,喙部发绀,常见伸颈张口呼吸,拉白色稀粪。有的病鸭从鼻孔流出浆液性粘液,有的表现神经症状,如摇头、共济失调、两腿麻痹等,部分鸭结膜潮红,眼睑上形成灰白色霉菌结节。截至4月16日共死亡220只。曾用过强力霉素、诺氟沙星等药物治疗,但疗效不佳。雏鸭地面饲养,垫料为稻壳,发现鸭舍内垫料潮湿,有刺鼻的氨味和霉味。所用的饲料现配现用没有发霉变质。  相似文献   

3.
1987年1月7日,广东省遂溪县源水乡一养鸭专业户从县良种场购进狄高鸭苗1020只,1月16日开始发病,高峰期每天死亡80多只,1月24日止,共死亡480只,死亡率47%。育雏室垫料初用禾草,有潮湿感,第4天后改用蔗渣。饲料为某厂生产的610小鸭粒料。  相似文献   

4.
某农户购买生长发育良好的雏鸭85只,饲养员采用锯末作垫料,2006年6月7日在鸭子饲料中添加食堂的残羹,雏鸭表现食欲很好。第二天5日龄有些雏鸭陆续发病,表现为呼吸困难,嗉囊扩张膨大,贪水等症状。至治疗康复为止,发病率为61%,死亡21只,死亡率为25%。  相似文献   

5.
20 0 3年 4月 ,邹平县某养鸭户饲养的 7日龄樱桃谷商品肉鸭发病 ,通过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曲霉菌病。经及时采取措施 ,迅速控制了病情。1 发病情况2 0 0 3年 4月份 ,该县某养鸭户购入樱桃谷肉雏鸭 1 5 0 0只 ,塑料大棚内地面平养 ,使用锯末垫料。7日龄时雏鸭出现张口呼吸 ,个别死亡 ,随后大群陆续发病 ,至 1 6日龄时死亡 40多只。鸭棚内垫料潮湿 ,有刺鼻氨味。检查剩余的垫料 ,发现已霉变。发病期间用过氟哌酸、红霉素 ,疗效不明显。2 临床症状体温不升高 ,张口喘气 ,嗜睡 ,食欲减退 ,但饮水增多 ,消瘦 ,个别死亡。3 病理变化病…  相似文献   

6.
1发病情况 梅河口市康大营养殖户饲养的商品鸭1100余只,前期生长较好,但在30日龄开始发病死亡,每天死亡5~7只。用强力霉素、土霉素混料自由采食3d,病情得到初步控制。停药2d后,病程加重,每天7~9只。约有18%的鸭只发病,死亡率达到14%。商品肉鸭饲养方式为平养,饲养未见异常。检查垫料时,发现垫料有少量铁丝屑,且垫料潮湿,舍内氨气味大。  相似文献   

7.
平原县三唐乡江苏籍的养鸭专业户李某饲养的1000只雏鸭,在20日龄时爆发一种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综合诊断,确诊为曲霉菌病,现将有关本病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饲养管理及发病情况 李某的1000只雏鸭分饲于4间24平方米的平房内,每间鸭舍有内门相通,水泥地面平养,垫料为6厘米左右厚的锯末,采用煤炉升温育雏。为了保温方便将鸭舍门窗全部关闭,致使舍内通风不良,空气污浊。由于雏鸭饮水、饲喂青饲料等因素,垫料湿度越来越大,20日龄时突然死亡24只,此后陆续发病死亡,发病率90%以上,共死亡雏鸭278只,死亡率达27.8%。  相似文献   

8.
1999年 9月 2日 ,微山县某养殖场饲养的 2 6日龄 460 0只雏鸭 8只突然发病 ,2 d后扩至全群 ,发病鸭约占 1 /3。通过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症状及病变观察 ,实验室诊断 ,诊断为鸭传染性浆膜炎 (又名鸭疫里氏杆菌病 ,原名鸭疫巴氏杆菌病 )。  发病情况新购进雏绍鸭 460 0只 (从浙江引入鸭苗 ) ,饲养在约有 51 8m2的敞棚内 ,地面平养 ,干麦草为垫料。饲料自配 ,用塑料饮水器和竹杆自制饮水器具饮水 ,棚外用塑料薄膜铺于浅坑内作为洗浴池。 2 6日龄前雏鸭生长良好 ,从 2 6日龄发现 8只雏鸭不食 ,排黄白色稀粪 ,昏睡 ,此后病鸭逐渐增多 ,2 d后约有…  相似文献   

9.
禽念珠菌病又称为白色念珠菌病、霉菌性口炎、大嗉囊病等,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禽类消化道传染病。在正常禽类的消化道中有时能分离到该菌,因此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消化道菌落发生改变时,病菌能侵害粘膜并产生病变。或由于采食了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以及垫料,在消化道粘膜损伤而有利于病菌的侵入时发病。2005年7月20日,尚志市河东乡一养鸭场有16只雏鸭发病,4d内又有17只鸭发病并有7只相继死亡,其余病鸭经我站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并逐渐好转,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鸭场饲养雏鸭190只,均为65日龄。雏鸭发病初期,精神委顿、离群、羽毛逆立无光泽…  相似文献   

10.
<正>1发病情况广昌县头陂镇曾某养肉鸭480只,75日龄,个体重平均约2kg。2016年8月25日发现有6只鸭死亡,且每天死亡增加,到28日4天共死鸭51只。曾用磺胺药治疗效果不明显。其鸭舍简陋低矮,通风不良,垫料潮湿,内有病鸭伏地不出来,舍外运动场地面污秽有鸭粪。现场观察约25%以上的鸭子发病。  相似文献   

11.
雏鸭曲霉菌病的诊治绍兴斗门镇某养鸭专业户一次购进1日龄绍兴雏鸭1500只,饲养在50平方米的鸭舍内,用未经太阳暴晒的稻草作垫料,饲以全价雏鸭饲料,7日龄开始部分雏鸭出现呼吸困难,不愿采食,到10日龄时几乎全群发病,期间用水溶性氟咙酸饮水,但不见效,共...  相似文献   

12.
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属真菌引起的多种禽类、哺乳动物和人的真菌病,主要侵害呼吸器官.现将哈尔滨市畜牧兽医总站门诊在2005年9月份遇到的一起雏鸭曲霉菌病的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1发病情况 2005年9月份,哈尔滨市道外区某养殖户购进鸭苗1 500只,进雏后,前几天鸭群一切正常.由于连日降雨、气温较低,为保持室内温度,鸭舍很少通风,部分垫料结块,有霉味.雏鸭10日龄时开始发病,主要表现为伸颈、张口喘气等呼吸症状.从13日龄起,雏鸭开始有陆续死亡的现象发生,15日龄前来诊治时已有50~60只雏鸭死亡.  相似文献   

13.
研究发现发酵床养殖垫料的含水量、铺撒厚度、翻动频率以及每日鸭粪排泄量等可人工控制因素对垫料的温度、湿度、供氧和营养物质含量等具有复杂的交叉影响,从而调控垫料中发酵菌群的构成和生长状态,最终导致了鸭粪转化程度和氨气排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在20-35℃、垫料含水量45%-60%、垫料厚度为50-60cm、每天翻动1-2次的情况下,发酵垫料每日最高可承载自身干重7.5%-10%的鲜鸭粪,折合蛋鸭养殖密度为10只/m2。如鸭粪排泄量超过垫料的承载能力,将使鸭粪的处理能力逐渐降低,氨气的排放增加。  相似文献   

14.
<正> 1989年3月,笔者在门诊中收治一起樱桃谷雏鸭以脚软、瘫痪、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诊断为雏鸭钙磷代谢失调症,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盐城市某农场陈某饲养樱桃谷鸭1700只,棚舍内饲养,喂给雏鸭料。14日龄开始发病,平均每天50余只,雏鸭走路不稳,拉稀,在饲料中增加贝壳粉(2%)、多维素及土霉素(0.04%),疗效不显著,到18日龄发病数增加,开始死亡,又在饲料中增加亚硒酸钠维生索E,至23日龄,死亡110只,20%的鸭发病,来我站求诊。  相似文献   

15.
一发病情况 2007年8月,山东省宁阳县某鸭场4周龄雏鸭发病。据场主介绍,该鸭场今年7月底共引进樱桃谷雏鸭2300只,采取地面平养的方式进行饲养。进入8月份以来,该地区降水不断,阴雨连绵,由于鸭舍较简陋,致使舍内空气异常潮湿加之垫料更换不及时,大部分已经发霉。23日龄时,部分雏鸭开始出现呼吸道症状,张口伸颈呼吸,食欲减退,  相似文献   

16.
2000年6月,我县某养鸭专业户平地圈养的肉鸭,8日龄时突然发病,雏鸭出现食欲减退及呼吸道症状,发病后雏鸭很快死亡,经济损失很大。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等,诊断为曲霉菌病。一.发病情况该专业户于5月24日购苗鸭2000只,进雏第2天起连续阴雨,因此雏鸭垫料更换很不及时,尤其是畜主图省事,在更换垫草时,只在原垫草基础上加垫一层。8日龄起,突然发现雏鸭食欲减退,有呼吸症状,畜主立即购买红霉素添加到饲料中,但病情急剧恶化,10日龄起开始大批死亡,到15日龄止,共死亡400多只,经诊断及时治疗,病情趋…  相似文献   

17.
鸭病毒性肝炎是引起雏鸭高度致死性,传播迅速的病毒性疾病。主要侵害3~10日龄的雏鸭,以2周龄雏鸭最易感。潜伏期短,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笔者在1次鄱阳湖绿头野鸭病毒性肝炎防治过程中,应用中药方剂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发病情况江西省饲料科学研究所1998-05-26从南昌县南新乡购进1日龄鄱阳湖绿头野鸭200只。栏舍及饲养用具在进鸭前进行了彻底清洗,并用2%烧碱溶液喷洒消毒,垫料用前经太阳暴晒。饲料为粉状料,由江西省饲料科研所配制,饮水为干净自来水。1~2日龄…  相似文献   

18.
1 发病情况 2000年5月10日,小动物饲养区,普通级育成SD大鼠160只,发病46只,死亡27只.饲养方式采用刨花作垫料盒(3只/盒)养,垫料经消毒后使用,发病后,饮水加土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疗效不明显.饲料中玉米面粉部分霉变未清除.  相似文献   

19.
20 0 0年 6月 ,我县某养鸭专业户平地圈养的肉鸭 ,8日龄时突然发病 ,雏鸭出现食欲减退及呼吸道症状 ,发病后雏鸭很快死亡 ,经济损失很大。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及病理剖检等 ,诊断为曲霉菌病。1 发病情况 该专业户于 5月 2 4日购进苗鸭2 0 0 0只 ,进雏第 2天起连续阴雨 ,因此雏鸭垫料更换很不及时 ,尤其是畜主图省事 ,在更换垫草时 ,只在原垫草基础上加垫一层。 8日龄起 ,突然发现雏鸭食欲减退 ,有呼吸道症状 ,畜主立即购买红霉素添加到饲料中 ,但病情还是急剧恶化 ,1 0日龄起开始大批死亡 ,到 1 5日龄止 ,共死亡 40 0多…  相似文献   

20.
一、发病过程该场1986年5月18日遵义农科所引进不足1周的雏鸭1851只。饲养两周后鸭群出现病鸭。初发病数只,后迅速增多,仅6天病鸭已达570只占全群的31%,严重者39只,2只死亡。该场所用饲料,其中鱼粉发霉变质。同时青饲料(连花白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