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对16种化学药剂和5种生物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出3种抑制病菌菌丝生长效果 较好的药剂:世高、施保克和多菌灵。世高的有效中浓度最小(EC50=40. 04) ,其抑制菌丝生长的 效果是最好的,其次是多菌灵(EC50=67. 76) ,最后是施保克(EC50=95. 50) 。方差分析结果表 明,3种药剂在不同时间、不同浓度下的抑菌效果明显,5种生物药剂的抑菌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2.
经过试验表明0.4%低聚寡糖素可以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2.25L/hm^20.4%低聚寡糖素 2.25L/hm^2原沣源植物营养剂的防治效果最高,3.75L/hm^20.4%低聚寡糖素较次之。0.4%低聚寡糖素不污染环境,对作物安全,不产生药害。虽然25%施保克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易污染环境,长期使用易使稻瘟病病菌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3.
用2.5%保得乳油等药剂对小麦蚜虫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保得乳油施用有效成分剂量为7.50g/hm^2和6.25g/hm^2,均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处理的防效。  相似文献   

4.
枯枝病是三门峡市月季生产中的一种新发病害,发病严重者引起植株枯死,大大降低了月季的观赏价值。为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与危害,笔者进行室内抑菌试验和农药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三门峡市月季枯枝病2017-2019年发生量、发生程度逐年加重,月季在高湿、干旱环境胁迫下,植株抵抗力下降,易发病;(2)80%多菌灵Wp25×抑菌效果最好,抑菌效果达99.63%, 75%百菌清Wp500×抑菌效果次之,为74.28%,其他药剂抑菌效果对较差;(3)药剂对比试验证明25%多菌灵Wp300×、50%退菌特Wp1 000×防治效果好,对月季枯枝病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孢子萌发试验表明,速保利(Diniconazole)可抑制分生孢子萌发,对孢子芽管有强烈致畸作用,在1.56μg/ml浓度下亦可产生81.2%的畸变率.抑菌试验证明,速保利对赤霉菌的菌丝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含药培养基上培养48h后,其Ec50为0.88μg/ml,属极敏感型.田间药效测定初步表明,该药剂可防治小麦赤霉病,有良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其防效与多菌灵相当.该药剂似可作为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6.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供试药剂:6%泰乐微乳剂,由福建省莆田市友缘实业有限公司生产;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稻艳),由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25%施保克乳油,由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2%加收米水剂,由日本北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80%乙蒜素乳油(群科),由浙江平湖恒丰农药有限公司生产;40%富士一号乳油,由日本农业株式会社生产;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由江阴农药厂生产。  相似文献   

7.
一是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用25%施保克2500倍液浸种24小时或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48小时。药剂处理的种子,要用清水  相似文献   

8.
不同药剂及配比对赤霉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对25种杀菌剂抑制小麦赤霉病菌菌丝生长效果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25种杀菌剂中40%灭病威胶悬剂、40%多菌灵胶悬剂、30%纹霉净可湿性粉剂、80%多菌灵超微粉剂、2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种药剂为高效药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粉锈宁乳油等7种药剂是中效药剂;其余12种为低效药剂。对多菌灵、粉锈宁、甲基托布津混合防治小麦赤霉病的优化混合比例的研究表明,在抑菌率大于80%的约束条件下,3种药剂的任意两种混合共有27种优化混合比例。  相似文献   

9.
小麦纹枯病药剂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纹枯病是我区近年来新发生的一大病害,发病程度逐年加重,已发展成为我区小麦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有效地防治小麦纹枯病,选择防治小麦纹枯病的理想药剂,于1988年进行了此项试验。 材料和方法 供试农药及处理:(1)5%井岗霉素水剂150克/亩;(2)20%粉锈宁乳油50克/亩;(3)40%多菌灵胶悬剂150克/亩;(4)25%双效灵水剂250克/亩;(5)CK,喷清水。重复4次,随机排列。小区面积为30米~2。药剂均兑水100公斤/亩粗喷雾,3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生物药剂与化学药剂协同在小麦赤霉病化学药剂减量防控中的应用效果,开展了4种生物药剂和3种化学药剂室内毒力、混配比例和田间防效等研究。以各药剂对小赤霉病菌EC50为基础进行配比,结果显示,四霉素与多菌灵8∶2,四霉素与戊唑醇1∶9,申嗪霉素与多菌灵9∶1和7∶3,申嗪霉素与氰烯菌酯2∶8,申嗪霉素与戊唑醇9∶1和1∶9混配时有增效作用。选取生物制剂与化学制剂毒性比最大组合进行小区防效试验,结果按每667 m2使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80 mL+0.3%四霉素水剂13 mL组合、40%多菌灵悬浮剂25 mL+0.3%四霉素水剂52 mL、25%氰烯菌酯悬浮剂100 mL+1%申嗪霉素悬浮剂60 mL、40%多菌灵悬浮剂100 mL+1%申嗪霉素悬浮剂60 mL等组合2次用药后对小麦赤霉病防效在71.6%~80.7%,均高于相应的生物药剂对照,可应用于赤霉病化学药剂减量防控。  相似文献   

11.
柑橘炭疽病高效杀菌剂的筛选及抗药性菌株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生长速率法,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WP)、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WP)、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WG)、45%咪鲜胺水乳剂(EW)和25%嘧菌酯悬浮剂(FW)5种杀菌剂对来自广东不同地区和不同柑橘品种的10个柑橘炭疽病菌菌株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咪鲜胺对柑橘炭疽病菌具有最好的抑制效果,其次是苯醚甲环唑;所有供试菌株对嘧菌酯和代森锰锌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抗药性;不同地区的菌株对多菌灵的敏感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菌株CCMZ035、CCMZ004、CCST003和CCST026对多菌灵表现出很强的耐药性(抗药性).因此,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可作为防治柑橘炭疽病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2.
橡胶胶孢炭疽菌和尖孢炭疽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橡胶炭疽病危害日趋严重,为了解病原菌耐药性差异,采用生长速率法室内测定了云南省橡胶炭疽病菌——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尖孢炭疽菌(Colletorichum acutatum)对咪鲜胺、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溴菌腈、百菌清和代森锰锌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胶孢炭疽菌对咪鲜胺、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的敏感性高,EC50分别为0.020 9 μg/mL,0.050 5 μg/mL和0.404 3 μg/mL;尖孢炭疽菌同样对咪鲜胺、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的敏感性高,EC50分别为0.0290 μg/mL,0.194 6 μg/mL and 3.8347 μg/mL,但要显著低于胶孢炭疽菌的敏感性;两种炭疽菌均对代森锰锌不敏感。  相似文献   

13.
江苏地区小麦赤霉病菌种群检测与抗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检测江苏地区小麦赤霉病菌的种群组成与对传统杀菌剂单剂的抗性严重度。以江苏溧阳、通州和盐城地区小麦赤霉病菌子囊孢子为试材,鉴定其优势种群,检测对多菌灵、戊唑醇和咪鲜胺的抗性。结果表明:江苏地区小麦赤霉病菌株中全部检测到亚细亚镰孢,是绝对优势种群;禾谷镰孢占比最高是溧阳地区的14%,最低是通州地区的8%,平均占比为11.33%,显著低于亚细亚镰孢占比;江苏地区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介于26.3%~54.5%;未检测到戊唑醇和咪鲜胺具有抗性的赤霉菌株。综上,江苏地区小麦赤霉病菌优势种群是亚细亚镰孢,其对多菌灵单剂已产生严重抗性,未发现对戊唑醇和咪鲜胺产生抗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多菌灵.咪鲜胺锰盐复配制剂,使用C18反相柱和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以甲醇+乙腈+水(pH=8.0)为流动相,用外标法对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和定量。结果表明:多菌灵和咪鲜胺锰盐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14%和0.12%,变异系数分别为0.70%和1.15%,平均回收率均98.6%。  相似文献   

15.
甘草根腐病病原鉴定及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草根腐病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嘧菌酯、多·福·溴菌腈、百菌清、咪鲜胺、代森锰锌和恶霉灵9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丝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甘草根腐病的主要病原为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9种药剂对病菌菌丝的EC50为: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多·福·溴菌腈<多菌灵<百菌清<嘧菌酯<甲基硫菌灵<恶霉灵<代森锰锌。咪鲜胺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0.002 mg/L;代森锰锌最弱,EC50值为117. 175 mg/L。其中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多·福·溴菌腈的EC50均小于1 mg/L。  相似文献   

16.
不同药剂及施药技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赤霉病流行频率高,危害重,小麦赤霉病菌对苯并咪唑类多菌灵及其复配剂已产生明显抗性,防效下降,笔者从在小麦赤霉病已登记和尚未登记的杀菌剂品种中选择了6大类16 个农药品种,按推荐用量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对小麦赤霉病抗性菌株高效的防治药剂,同时对最佳施药时期、用药次数、防治间隔期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氯啶·戊唑醇、戊唑·咪鲜胺、氰烯菌酯·戊唑醇4 种药剂对小麦赤霉病有良好的防控效果好,防效均在80%以上,可作为替代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首选药种。戊唑·多菌灵、咪鲜·多菌灵、戊唑醇、申嗪霉素、氰烯菌酯5 个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控效果在70%~80%,相当或略优于多菌灵处理,可作为防治小麦赤霉病交替使用的药种,其中申嗪霉素作为抗菌素类药剂,对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减轻环境压力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同时明确了在小麦赤霉病发生年份,防治小麦赤霉病用药1 次的最佳施药期为小麦扬花初期,最佳用药次数为扬花初期、间隔5~7天用药2次,最佳防治间隔期为5~7天。  相似文献   

17.
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辣椒立枯病是辣椒育苗前期引起死苗倒苗的重要病害,目前化学防治仍是控制该病害流行的有效途径,本试验采用室内平皿生长速率法,研究了使百克、三唑酮、普力克、多菌灵、敌力脱及安克锰锌等杀菌剂对辣椒力枯丝核菌生长的影响,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辣椒立枯丝核菌都具有抑制作用,但其有效浓度有所不同,使百克、三唑酮、普力克、多菌灵、敌力脱、安克锰锌的EC50分别为74.3833、54.1614、2130.9465、2.8660、7.1052、4.2576μg/ml。由此可以看出,多菌灵对辣椒立枯丝核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安克锰锌次之,普力克则较差。  相似文献   

18.
绍兴市杨树主要食叶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扇舟蛾Lostera anachoreta、黄刺蛾Cnidocampa flavescens(Walker)是危害杨树的二种主要害虫。杨扇舟蛾在浙江省绍兴市1a发生5代,以蛹越冬。低龄幼虫期用0.3%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25%灭幼脲悬浮剂1500倍液、5%吡虫啉乳油1000倍液和BT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8.2%、95.4%、92.6%和91.4%。黄刺蛾在浙江省绍兴市1a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越冬,低龄幼虫期用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森得保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8%杀虫双水剂1000倍液和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5.1%、91.3%、98.4%和93.7%。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烟台主产区苹果中杀菌剂残留状况,评估居民苹果来源杀菌剂膳食暴露风险,采用随机采样方法,2016—2018年每年10月于种植、贮存和流通环节共采集718份样本,进行18种杀菌剂检测。基于蒙特卡罗拟合计算危害指数,评估杀菌剂膳食暴露风险。结果表明,苹果中存在6种杀菌剂残留,检出率53.26%,3年检出率分别为38.43%、67.93%、38.43%,年度间差异显著(α=0.01);多菌灵最高40.39%,戊唑醇最低0.14%。6种杀菌剂残留量均值范围1.03~15.4 μg/kg,组间差异显著(α=0.05),戊唑醇、异菌脲、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各自最大残留量远小于最大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MRL),存在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超过MRL情况,超标率0.28%。6种杀菌剂共检出385频次,多菌灵最高290频次;同一样本存在多种杀菌剂残留,最多同一样本5种杀菌剂残留。各人群分组中,6种杀菌剂的日均膳食暴露量(estimated daily intake,EDI)各异,女性大于男性;未成年人组中,6种杀菌剂的EDI均值与年龄呈现负相关。除2~6岁组外,5种杀菌剂的膳食暴露风险商(hazard quotient,HQ)值远小于1;咪鲜胺HQ>1概率值各异,2~6岁风险概率值最大;多菌灵、苯醚甲环唑HQ>1仅存在全人群2~6岁组,其概率值分别为0.01%、0.02%。苹果来源杀菌剂的慢性膳食暴露风险危害概率值为0.30%~66%,女性大于男性,摄食者大于全人群,2~6岁、7~10岁组是高风险膳食暴露组。苹果中杀菌剂残留的总体质量状况处在可接受安全水平,咪鲜胺是苹果来源杀菌剂膳食暴露风险主要危害因子,尤其对于儿童、少年等低龄人群。  相似文献   

20.
以无核沙糖桔果实为材料,研究了多菌灵、施保功及特克多与2,4-D、果蜡等组合的防腐保鲜剂配方对常温贮藏果实好果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释蜡液处理以0.010%2,4-D 0.025%特克多 0.50%蜡液的效果最好,贮后60 d的好果率为95.0%;果蜡原液处理以0.010%2,4-D 0.100%施保功 果蜡原液的效果最好,贮后60 d的好果率为95.3%。研究结果还表明,2种防腐保鲜剂配方能有效地保持沙糖桔果汁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的含量,减少果实的失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