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太明 《畜禽业》2006,(11):46-47
1发病情况 2006年4月份到7月份期间。福建省福清某猪场母猪存栏120头.全场存栏1300多头,在此期间共有35头母猪发病.其中3头母猪发生流产。32头母猪产死胎,死胎数大部份在怀孕100d以后.死胎数占产仔数1/3左右。母猪的发病率占总母猪数29.1%。在此期间共死亡哺乳仔猪250余头。保育猪发病率在50%左右,死亡率在30%左右。猪场以前没有免疫过猪兰耳病疫苗。猪瘟疫苗、猪伪狂犬疫苗、猪口蹄疫苗有正常免疫。通过笔者采取综合性措施很快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2.
梁日勤  陈晓生 《畜禽业》2006,(23):47-48
1发病情况2005年5月2日早上,江门市新会区吴某猪场发现几只猪突然死亡,由于当地曾发生过猪中毒死亡事件,我们立即前往猪场现场进行调查死亡原因。吴某猪场所养为中大猪,品种为纯杂。1月26日从外场购入猪苗饲养,采用预混料混合基础日粮饲养,购入前保育期进行过猪瘟、链球菌免疫,购入本场后仅作过口蹄疫疫苗免疫。畜主反映,5月1日晚发病栏的猪出现食欲不振,吃不完当晚喂的饲料;2日早上,喂猪时发现同一栏内有2头猪死亡,另有几头卧地不起(至中午相继死亡共5头),该栏猪的料槽有剩料,随即报本动物防疫监督所进行调查鉴定。2主要临床症状病死猪耳、…  相似文献   

3.
<正>2010年3月某猪场发生一起进200头猪死亡60头的事故,经采取药物肌注和混料投喂,并对猪场进行严格消毒,保温等综合措施,病情得到及时控制。1发病现象2010年3月,该猪场从某地引进仔猪花雨点200头,不到1周就有100余头  相似文献   

4.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亚丹 《畜禽业》2003,(8):44-44
2002年7月至9月,我县城乡养猪发生了以高热、贫血、黄疸、呼吸困难、猪四肢末端、胸腹壁出现蓝紫斑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由于部分猪场未能及时确诊,加速了该病的传播,发生了母猪流产,仔猪严重腹泻死亡现象。据统计8~9月份,全县因该病流产母猪42头,死亡2头,架子猪死亡12头,仔猪死亡232头。严重影响了我县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现将诊断及防治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7月20~26日,县畜牧局防疫中心先后接到疫情电话,反映猪场、农户家中的猪厌食、高热,对症治疗3~4d后,病情突然加重,体温升高,稽留不退,已有死亡。发病范围较大,漫延速度快。经临床检…  相似文献   

5.
猪增生性肠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国良 《畜禽业》2006,(5):42-43
湘南某猪场1群仔猪爆发了一起以腹泻、拉酱油色稀粪,皮肤苍白为主的疫病,在200头仔猪中发病猪迭152头,发病率迭76%,死亡19头,死亡率占发病猪的12.5%。采取肌肉注射四环素和料中拌入支原净和金霉素治疗,效果良好.1周后疫病完全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6.
粤东某猪场存栏猪800多头(其中母猪82头),2004年4月初先后于育成猪舍的保育猪(1—3月龄)出现以咳嗽、气喘、发热、皮毛松乱或皮肤潮红、食欲不振或废绝为特征的病猪39头(其中死亡19头),发病率占该幢猪舍235头的11.06%,死亡率为发病猪的48.7%。发病初期作为一般感冒和猪肺疫而选用退热药及大量抗菌(如青霉素、链霉素、头孢氨苄、林可霉、氧氟沙星和磺胺类药等)进行治疗不但无效,且疫情进一步蔓延,母猪舍先后出现8头流产或产死胎,还有1窝23日龄的临断奶仔猪(11头)开始发病即2头母猪突然喘气死亡。原先发病之病猪,有的表现贫血、皮毛苍白或黄染,也有出现丘疹性皮炎。  相似文献   

7.
白崇武  白强 《畜禽业》2007,(9):43-43
<正>2006年11月26日下午5点左右,接到电话,缅甸某猪场发生猪病,请笔者前往诊治。主诉:23日发生猪病,病猪耳根、腹部有红斑,请民间兽医诊治认为是"蓝耳病",治疗效果不佳,发病数增多。6点钟左右,笔者赶到该猪场,此时已死亡2头,尚有28头发病。发病猪均为乳猪及仔猪。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6,(12)
正仔猪类圆线虫病在我县临床并不少见,由于从外地引进仔猪,加之饲养条件差,又逢雨季,使得该病的发病率高达40%,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我县某猪场2005年7月从河北省购入仔猪683头,在购猪时,已进行猪瘟、丹毒双倍量免疫。全猪群于8月31日有5头发病,至10月20日左右,总发病达273头,发病率40%,死亡132头,死亡率19.3%。致死率49%,猪场兽医技术人员曾对该病猪  相似文献   

9.
何珍荣 《畜禽业》2010,(3):75-75
<正>1发病情况福建省邵武市下沙镇某猪场,存栏长大母猪120头、保育猪395头,按照传统养殖方式饲养。2009年12月15日,该场保育舍的98头仔猪陆续发病,死亡16头,发病率为22.78%,病死率为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4,(5)
<正>2013年10月12日收诊一病例,朝阳市某规模猪场发生了以消瘦、咳嗽、喘气、拉黄色稀便、跛行、眼结膜及皮肤苍白、有的共济失调、关节肿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笔者经剖检、采集病料,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链球菌病与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在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后,病情得到控制。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绥中县某规模猪场,共饲养母猪185头,哺乳仔猪833头,保育仔猪516头,育肥猪463头。该场技术人员介绍,从2012年3月初开始,该猪场就有猪陆续发病,发病是从保育舍的仔猪开始的,1周后开始出现死亡,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4,(3)
<正>近年来,我们在猪场技术服务中多发现,副猪嗜血杆菌病常以慢性、继发、并发感染形式多出现在一些猪场的保育舍和生长舍,使猪群的死淘率大大增加,饲料报酬大大降低,给猪场造成较大损失,经检索万方数据库-急性副猪嗜血杆菌与蓝耳病混合感染的病例没有报道,本文介绍一例。1发病情况2013年10月11日四川内江某养猪场从外地某规模化场购进320头40~60日龄的外三元商品猪,到场当天肌注猪瘟弱毒苗4头份,第三天新进猪突然出现4头猪死亡,患猪无任何症状或临死前病猪共济失调,呈角弓反张,有的出现转圈、四肢呈划水状  相似文献   

12.
猪气喘病是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病,患猪长期生长不良,饲料转化率低,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继发,常导致病情加重,死亡率升高,给猪场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通过临诊观察,笔者发现猪气喘病、巴氏杆菌及其混合感染是中小养猪场猪呼吸道病的重要原因。2002年12月我们诊治了1例猪气喘病继发急性型猪肺疫病例。1发病情况我市真州镇万某的育肥猪场,常年保持100~120头的饲养规模。本批猪共110头,11月中旬曾发病,病猪出现明显呼吸道症状,表现咳嗽、气喘,食欲下降或废绝,有的体温升高达40~41.5℃,经用卡那霉素等治疗,死亡2头,全群呼吸道症状好转。本月1周…  相似文献   

13.
车玉宝 《畜禽业》2013,(7):91+71
<正>猪圆环病毒病是近年新发现的由圆环病毒(PC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对猪的感染率较高,主要侵害哺乳仔猪和育肥猪。2006年8月份某猪场100头育肥猪中有2头猪突然发病,经过半个月时间,共有30头猪感染,感染率达30%,死亡率几乎100%。该病以体温升高,便秘或下痢,咳嗽,呼吸困难,皮肤苍白,出现进行性消瘦、死亡等为主要特征;以全身组织器官的炎症变化为主要病理变化,根据流行特  相似文献   

14.
林太明 《畜禽业》2006,(21):46-47
1发病情况2006年月4月份到7月份期间,福建省福清某猪场母猪存栏120头,全场存栏1300多头,在此期间共有35头母猪发病,其中3头母猪发生流产,32头母猪产死胎,死胎数大部份在怀孕100d以后,死胎数占产仔数1/3左右,母猪的发病率占总母猪数29.1%。在此期间共死亡哺乳仔猪250余头。保育猪发病率在50%左右,死亡率在30%左右。猪场以前没有免疫过猪兰耳病疫苗,猪瘟疫苗、猪伪狂犬疫苗、猪口蹄疫苗有正常免疫。通过笔者采取综合性措施很快控制疫情。2临床症状2.1母猪母猪发病时体温在40 ̄41.2℃,精神不振,采食量下降,外观母猪皮肤较以前苍白,个别表现黄疸…  相似文献   

15.
杨铎 《畜禽业》2012,(10):91
<正>应红岩寺红星猪场的邀请,笔者赴该猪场进行猪病诊断,饲养员主诉:猪场养繁殖母猪58头,201年6月份以来,场内母猪共下了14窝仔猪,但是成活率很差,不断死亡,给猪场带来严重损失,建议诊断并提出防治方案。1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症状该猪场自2006年建立,实际生产只有5年,一直是自繁自养,按照政府  相似文献   

16.
<正>仔猪副伤寒是主要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所引起的以下痢为主要症状的猪的传染病。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慢性型在大肠发生坏死性肠炎。2010年5月,我县某猪场266头仔猪发生不明原因下痢,死亡61头。后经我站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  相似文献   

17.
<正>2012年12月16日,接到大关县木杆镇畜牧兽医站报告:一猪场内育肥猪发生突发性后躯无力、共济失调、食欲减退等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笔者深入养殖场进行处治,经过临床调查、病理剖检,初步诊断为猪急性链球菌感染,立即采取相关措施,有效控制了疫病的进一步发生。1发病猪场情况该猪场共存栏生2450头,其中能繁母猪514头,育肥猪1451头。本次发病猪主要是3月龄左右的架子猪,体重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6,(7)
正2015年9月,豫南某猪场发生了以育肥猪发热、呼吸困难为主,死亡率高的疫病。1栋育成猪舍中的200多头中、大猪发病率高达60%,死亡40头,死亡率高达20%。经诊断为猪流感、猪瘟与猪伪狂犬混合感染。由于开始认识不足和处理不及时,引起猪的大量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就这起病例的发病情况和控制过程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9.
2005年8月以来,我县多个小型猪场发生以呼吸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病例,其中对高塘岛乡余江村一猪场进行诊治,初步诊断为猪呼吸综合症。该猪场存栏肉猪127头,其中90—115kg的肉猪20头,50-60kg的肉猪97头。在50-60kg的97头肉猪中8月13日从天台县购人15头,8月16日从奉化市腾头购人25头,高塘岛乡某仔猪贩运户处购人7头,8月初象山县本地购人50头,并于8月18日自己用猪瘟疫苗2mL/头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20.
湘南某猪场1群仔猪爆发了一起以腹泻、拉酱油色稀粪,皮肤苍白为主的疫病,在200头仔猪中发病猪达152头,发病率达76%,死亡19头,死亡率占发病猪的12.5%。采取肌肉注射四环素和料中拌入支原净和金霉素治疗,效果良好,1周后疫病完全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