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人工增殖,是指通过各种人工措施,提高水域的初级生产力,或使水域中的饵料生物更充分合理的被渔业生物所利用,以增加海洋、湖泊、水库、江河等大型水体的水产资源或某一渔业生物种群的数量。渔业资源的人工增殖已有较长的历史,主要工作是移植和人工放流。渔业的发展,使一些重要的渔业资源捕捞过渡,  相似文献   

2.
渔业资源调查是合理利用资源,加速渔业发展的基础工作。在甘肃省区划办的统一部署下,我们于1981年对河西走廊三大水系的重点水域进行了渔业生物学基础调查。调查路线、范围及重点水域分布见附图。本文在总结这次调查的同时,就河西水库渔业发展问题谈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3.
我国渔业水域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体系的状况;分析了我国业水域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如渔业水域环境损害严重,渔业水域的监督管理分散和渔业水域环境保护法规不完善;介绍了国外在渔业水域环境控制方面的经验,就如何解决我国渔业水域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建立集中的海洋环境监督,完善渔业水域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健全渔业水域环境监测网络及加强水污染监测治理的科学技术研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渔业水域环境日趋恶化,是人类目前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污染破坏渔业水体的良好状态,影响水产品的质量,甚至危及人类的健康,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结合水域环境污染对渤海湾地区渔业资源的影响,分析目前渔业水域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海湾地区渔业水域环境污染的主要成因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渔业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渤海湾地区渔业水域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有专家警告:渤海的水域环境污染已达临界点,如不采取措施控制污染,十年后这里将成为“死海”。分析造成…  相似文献   

5.
水库施肥养鱼(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库的天然生物生产力总有一定限度,仅依靠天然生产力,水库渔业产量难以继续提高。通过合理施肥,水库生物生产力可以得到大幅度上升。因此,要提高水库鱼产量,实现水库渔业从粗养到精养的转变,水库的合理施肥至关重要。相对于池塘施肥来说,水库施肥常是补  相似文献   

6.
扎龙湖饵料生物组成鱼产力及其渔业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扎龙湖地处齐齐哈尔市东南郊,为乌裕尔河水漫溢闭流洼地、侵蚀性河流冲积而成的湖泊。自70年代以来,乌双引嫩工程的建成,乌裕尔河水被分流,水位下降,该湖变为浅水型水域。为我省西部地区典型湖泊之一。 近2年,我们对扎龙湖水域饵料生物资源进行了重点调查,基本掌握其生物种群及数量,不仅为今后合理地利用该湖丰富的饵料生物资源,提高其生产力积累了第一手资料,而且,对我省更好地开发利用浅型湖泊养鱼,发展渔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渔业的生物资源和水域的生态环境,是发展渔业生产的客观物质基础;提高经济效益,是发展渔业生产的核心。本文就这二个基本指导思想,从生态经济的要求出发,回顾我省渔业发展历史的经验教训,谈谈如何充分发挥渔业生态经济的潜力,提高渔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8.
内陆水域分散,渔业管理相对困难,生产秩序相对混乱。物权法是规范经济秩序的基本法,将“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定位为用益物权,为内陆水域渔业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同时也为内陆水域渔业用益研究提出了许多课题。笔者试就运用物权法解决内陆渔业管理问题谈谈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嫩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江河泡沼众多,渔业水域面积13.5万亩,其中宜渔水面3万亩,宜渔沼泽地9万亩,到2004年底,全县实际利用水面12400亩。  相似文献   

10.
张幼敏 《水库渔业》1981,(1):54-60,67
开发水域的鱼类区系是在自然环境、鱼类起源、地理位置和人为干预诸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的,并与分布区的生物和非生物条件相适应。但从渔业的观点看,多数天然水域鱼类区系组成不能合理地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基础,散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水体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珠江口渔场是我省的重要渔场之一,20米等深线内海域面积约3400公里^2。河口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饵料生物和水产资源丰富。该渔场的万山群岛以北至内伶仃岛以南水域盐度为16—30‰,内伶仃以北至沙角横以南盐度为1—15‰,其表层水温为18-27℃,底层水温在11℃左右,是天然的鱼虾类索饵和幼体育肥的重要水域,也是广州地区群众渔业的传统作业渔场。  相似文献   

12.
水域是渔业发展的自然基础,水域环境是决定渔业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断增加的工农业污染、生活废水排放导致水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重特大渔业水域污染事故频繁发生,给水生生物资源、渔业生态环境和水产养殖生产造成较大损失。根据闰家农业部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2007年度《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7年,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保持稳定,局部渔业水域污染仍比较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氮、磷、石油类和铜。  相似文献   

13.
李纯厚  齐占会 《水产学报》2023,47(11):119311-119311
我国是渔业大国,2022年水产品产量达6 800多万t,其中养殖产量约占世界养殖总产量的60%。渔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营养安全,尤其是优质蛋白质供给中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渔业生产活动对养殖水域和毗连自然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备受关注。渔业生态环境学科主要研究渔业活动对自然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渔业生产以及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受损渔业水域生态修复与生境恢复等基础科学和产业技术问题。本文概括性总结了我国渔业生态环境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以及近十年来各领域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对我国渔业生态环境学科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今后渔业生态环境学科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推动中国渔业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渔业水域滩涂占用补偿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沿海和内陆沿江沿湖地区,渔业水域滩涂被大量占用,渔民失去生产作业场所的现象增多,渔业水域滩涂占用补偿问题十分突出。如何解决好我国渔业水域滩涂占用补偿问题,健全和完善渔业基本经营制度是新时期渔业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自然界中,存在着不同的生态系统。在江河湖泊等水域生态系统中,蕴藏着丰富的鱼类资源。正常情况下,水域生态系统各因素间保持着相对稳定性。否则,在受到某些外界因素干扰时,超过它本身的调节能力,就会引起其内部因素的变动,并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使水域失去生态平衡,最终导致水域中生物量减少,生产力降低,渔业减产。  相似文献   

16.
我国渔业生态环境养护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是水生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条件,是渔业发展的命脉。目前我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渔业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根据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网2006年的监测结果和近年在渔业水域开展的生态环境养护研究工作,概要分析我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养护研究现状,提出中长期内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应围绕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诊断与评估技术、渔业污染生态学和环境安全评价技术、清洁养殖与退化水域生态系统修复技术、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管理技术等主要研究方向开展的重点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7.
《福建水产》1987,(C00):30-38
闽江流域的渔业发展方向应是:以池塘养鱼为主体,大力推广稻田养鱼,发展水库增养殖,对有渔业利用价值的江河溪流水面实行人工放流增殖和资源繁殖保护相结合,在不断提高渔业水面利用率的同时,不断提高水域生产力,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在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即达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水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渔业水域的非渔使用包括渔业水域被征用和占用两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建设用地等非渔用地的增加,水域的利用矛盾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渔业水域被随意占用、围垦,国家投资建设的一些重点商品鱼基地和城郊渔场被无偿划拨、征用,一些重要的水产种质资源栖息地及公共采苗、捕捞场所被拍卖,渔民权益被侵害的现象和纠纷日见增多,总之,渔业水域的非渔使用对渔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前不久召开的渔业专题会议上,国家主管渔业的领导对渔业水域的流失深表痛惜,为渔民生产资料的日趋减少而焦虑。想渔民之所想,急渔民之所急,一切为了渔民增…  相似文献   

19.
渔业水域的保护不容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保护好渔业水域,是当前渔业生产中一个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工业废水、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直接排放,渔业水域富营养化,已造成了渔业水域环境的破坏。长期如此下去,将会遏制渔业生产的发展,影响生态环境,必须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一、渔业水域的变化及其影响我县淡水面积8万多亩,可养殖水面7万多亩。其中里下河4万多亩得天独厚的水域,是全县淡水鱼生产的基地。80年代,里下河大面积河道高产技术养殖项目,亩产达400公斤,荣获农业部1997年科技进步三等奖。十多年来,全县淡水鱼生产虽呈逐年递增发展,但由于渔业水域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从营养物质的来源考虑,不论何种水域,其渔业生产力都是由水体自然环境生产力(F_1)、人工环境生产力(F_2)和人工干预生产力(F_3)所组成的。水体自然环境生产力是指不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渔业生产力。水库的自然环境生产力约为2.5~10公斤/亩,它与集雨区的植被、土壤、光照、雨量等有关,可测算。人工环境生产力是指由于库区内人类活动而增加的渔业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