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鱼类的组织培养,大约开始于五十年代。Wolf是建立第一个鱼类细胞株的学者,于1962年以虹鳟鱼性腺为材料培养成功了RTG-2细胞株。此后,各国科技工作者先后建立了约20多个鱼类细胞株,有的连续培养十年以上,传了300多代。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虾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胡珂  王立平  段爱梅 《水产学报》1991,15(4):328-331
目前组织细胞培养研究迅速发展,已被应用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生物学的各个领域中.在鱼类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已逾三十余载,据Wolf和Mann统计,国外从冷水性鱼和温水性鱼获得细胞株(系)共61个。无脊椎动物组织培养研究工作进展则较为缓慢,自Grace从鳞翅目昆虫Antheraea eucalypti建立首株细胞后,昆虫组织培养才进一步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3.
<正> 研究鱼类的染色体和染色体组型,对探索鱼类的发生、遗传、杂交育种、水质监测等都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细胞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的基础工作之一。早期研究染色体的方法,多采用压片和石蜡切片,且鱼类染色体一般小而多,进行分析有一定的难度,以致数据不尽确切。六十年代后,由于空气干燥法、细胞和组织培养术的兴起和发展,才使鱼类染色体研究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国外对鱼类染色体的研究颇多,在25,000种现生的鱼类中,按(1980)的  相似文献   

4.
鱼类在越冬期间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越冬鱼类一般死亡率高达10-20%,这样不仅减少了越冬鱼类的数量,还要影响来年鱼类的养殖,对渔业生产的影响较大。现将鱼类在越冬期死亡的原因与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的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80:20生态水产养殖技术已经在我国开展了较为广泛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80:20技术适用于我国广大地区多种鱼类的养殖。应用80:20生态养殖技术,与我国的常规养殖模式相比,鱼类生长状况较好,饲料转化系数较低,可以取得更佳的综合经济效益。同时,应用80:20技术的养殖水体更加有利于鱼类的健康,基本可避免鱼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一)环境条件 1.水温:冷水性鱼类8—20摄氏度;温暖水性鱼类12—30摄氏度,最适20-28摄氏度。  相似文献   

7.
《水产科技》2007,(1):46-46
欧洲委员会日前说,欧盟国家在采取措施拯救深水鱼类方面做得不够,鳕鱼等主要鱼类遭到滥捕后,其它稀有、濒危的鱼类正在迅速成为捕捞的对象。欧洲深水鱼类,如大西洋胸棘鲷、蓝好鳕等,生长繁殖比浅水鱼类慢得多,对过度捕捞的抵抗也更弱。鳕鱼、鳎等欧洲商业鱼类的数量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下降,拖网渔船转而开始捕捞深水鱼类。2006年11月,[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深度学习鱼类识别方法正确率较低、模型训练过程中参数不能够自适应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Transfer Learning, TL)的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改进ShuffleNet鱼类识别方法。以20种鱼类为对象,采用粒子群算法将模型的损失函数作为适应度函数,对批处理大小和学习率两个超参数进行优化,并利用迁移学习方式进行训练,构建了TL-PSO-ShuffleNet模型。结果显示:该方法与AlexNet、MobileNet、ShuffleNet模型相比,识别正确率分别提高了57.89%、30.43%、23.28%。本研究提出的鱼类识别方法具有正确率较高、参数设定具备自适应性等特点,为鱼类自动化识别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我国海洋鱼类群落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鱼类群落研究为海洋生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海洋鱼类群落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为我国渔业的开发与保护提供了第一手的参考资料.本文从我国海洋鱼类群落研究的方法、历史、进展等几个方面对我国海洋鱼类群落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专家指出,最近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养殖鱼类,发现很多死亡,原因是鱼类发生病害。经鱼类研究人员研究,已经找到子弹型体病毒与鱼类死亡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水温直接影响鱼类的代谢强度,从而影响鱼类的摄食和生长。各种鱼类均有其适宜的温度范围,一般在适温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鱼类的代谢相应加强,摄食量增加,生长也加快。主要养殖鱼类鲢、鳙、草、青、鲤等生长的适温范围在20℃-30℃左右,15℃以上较适宜,10℃以下则食欲减退,生长也缓慢了。因此,必须用人工控制鱼塘的水温。  相似文献   

12.
六线鱼科属铀形目、六线鱼亚目,包括六线鱼属和斑头鱼属,分布于日本、朝鲜、俄罗斯远东诸海及我国黄、渤海区,我国共有大泷六线鱼、长线六线鱼、叉线六线鱼和斑头鱼4种。六线鱼科鱼类具有外形美观、肉质鲜嫩和营养丰富等特点,是游钓及养殖的主要品种。目前,六线鱼科鱼类进行人工繁殖的仅见于大泷六线鱼,其肉质细嫩,经济价值较高,除供我国市场外,还可以出口。该鱼目前已成为北方海水养殖鱼类之一。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对其人工繁殖进行研究,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也开始研究,但目前大泷六线鱼的人工育苗技术仍在逐步完善中。  相似文献   

13.
CC趋化因子(CC Chemokine)是一类能够促进动物体内炎症部位的各种白细胞的补充、激活和黏附的趋化性细胞因子家族,是鱼类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趋化因子也是当今国际鱼类分子免疫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了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和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等重要经济鱼类的CC趋化因子基因结构特点和功能,并采用Clustal X的NJ法对所有新的CC趋化因子和先前发表的鱼类趋化因子与其他动物的CC趋化因子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建立了3个独特的包含非鱼类OC趋化因子的直向进化同源组。第1个直向进化同源组建立于人的CCL27和CCL28,有丽鱼科(Cichlidae)Melanochromis auratus和Pamlabidochromis chilotes的SCYA101、SCYA101a、大西洋鲑(Salmo salar)的CB510320、斑马鱼(Danio rerio)的B1839410、虹鳟的CK11、斑点叉尾鮰的BM027974和BM029630;第2个直向进化同源组是以人类C/2L20建立的,包括虹鳟的CK8a、CK8b、斑点叉尾鮰的SCYA112和鸡(Callusgallus)从K84434,其中鸡的序列与人的CCL20最相近(与其他鱼类CC趋化因子相比);第3个直向进化同源组是以鸡的XP-424980和蓝鮰(Ictalurus furcatus)的SCYA109建立的。所有其他鱼类CC趋化因子都没有归类到非鱼类CC趋化因子的同源组中。为了进一步分析鱼类CC趋化因子和哺乳类CC趋化因子间的关系,采用Clustal W的非自举检验(Bootstrapping)启发式搜索(heuristic search)比对法对这些OC趋化因子进行归类分析,结果得到7个潜在的直向进化同源组,包括含有4个鱼类OC趋化因子的CCL20直向进化同源组、5个鱼类CC趋化因子的CCL24直向进化同源组、8个鱼类CC趋化因子的CCL22直向进化同源组、4个鱼类CC趋化因子的CCL17直向进化同源组、15个鱼类CC趋化因子的CCL25直向进化同源组,7个鱼类CC趋化因子的CCL27/CCL28和17个鱼类CC趋化因子的CCL19/CCL21直向进化同源组。趋化因子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鱼类抗病性与天然免疫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来自东瀛的山女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女鳟是原产于日本山区河川的冷水性鲑科鱼类。其体态雍容,色彩典雅,肉质细嫩.品味鲜爽,自古就受到日本人民的珍爱,视其为具有女性美的鱼类,名为山女鳟,甚至直呼为山溪女王,是淡水游钓业最受欢迎的鱼类,是餐饮业中的珍稀食品。日本的鲑科鱼类共有20种,其中山女...  相似文献   

15.
晚秋时节,当水温降至8℃以下时,鱼类基本停止摄食,此时鱼类即可井塘越冬。为了提供鱼类良好的越冬条件,降低鱼类越冬死亡率,据多年的实践经验,越冬池要做到“五个不宜”。一、淤泥不宜过多:越冬池淤泥最多应不超过20cm。淤泥过多,有机物分解时大量消耗水体中氧气.二氧  相似文献   

16.
鱼类的营养需要的研究是配合饲料的理论基础,以最少的饲料和成本换取养殖鱼类的最大增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鱼类营养需要的研究。鱼类营养研究目前在我国虽然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但是国内外对不同鱼类的营养指标已有不少报导和交流,  相似文献   

17.
研究鱼类营养的目的,在于了解鱼类健康成长所需的饲料量及其营养组成。由于鱼类生活在水中,因此,鱼类营养学的研究比起哺乳动物要晚且困难得多。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来,海洋水产资源的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总的趋势是经济鱼类资源衰退,低值鱼类大幅度增加,底层鱼类数量减少,中上层鱼类数量增加。海洋捕捞的鱼种替代频繁,而且鱼种向生长周期短、营养级到低层的种类转变。在世界各地海洋中水产资源的变化十分相似,这种状况不由得引人注意。苏联沿海的巴伦支海、地中海、亚速海、波罗的海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为四十余年来(1952-1993)我国鱼病及研究的综述,包括鱼类病毒性病立克次氏体性病,细菌性病,噬菌体,真菌和藻类性能,原虫性病,蠕虫性病,甲壳类性病,营养性病,鱼类病理学,鱼类肿瘤,鱼类免疫,鱼类细胞学,鱼类药物学和展望等部分。  相似文献   

20.
汤旺河是我国冷水性鱼类栖息繁衍的主要水域之一,现有20多种鱼类,该水域的特产鱼类——哲罗,是最近国内外兴起的游钓渔业的主要品种。1990年夏季,一林业工人在汤旺河干流五营辖区水域捕到一条重达30.5公斤的哲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