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泥鳅的繁殖力测定及几种激素人工催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全  王云龙  牛风利 《水利渔业》2005,25(5):16-17,32
对泥鳅的繁殖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体长在15~17cm的泥鳅的绝对怀卵量较大,达20200~24200粒,最大怀卵量79700粒.测定泥鳅的成熟系数为0.57%~30.61%.并选用几种激素对泥鳅进行催产效果比较.初步认为B型、A型高效混合激素催产效果较好,LRH-A2对泥鳅的催产效果较差,但是LRH-A2和DOM混合对泥鳅进行催产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马来酸地欧酮(DOM)组成混合催产剂对曲靖金线鲃催产获得成功,单独使用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鲤鱼脑垂体(PG)+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混合催产剂均失败。  相似文献   

3.
白甲的人工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2006年对白甲进行人工繁殖研究,共获苗106.5万尾,正常受精率高于82%,孵化率高于78%。混合使用DOM、LRH-A2、HCG三种催产剂能较好地达到催产效果。  相似文献   

4.
试验设计3个温度16.0~17.0℃、18.5~20.5℃和22.0~24.0℃,采用3种催产剂组合催产,对花人繁子代亲鱼进行催产试验。试验表明:用HCG 1000 IU/kg LRH-A21.2μg/kg、DOM5.0 mg/kg LRH-A21.2μg/kg、PG 3.0 mg/kg LRH-A21.0μg/kg组合均能成功催产人繁子代花亲鱼。其中,在18.5~20.5℃和22.0~24.0℃催产中,DOM 5.0 mg/kg LRH-A21.2μg/kg具有较短的催产时间和较高的催产率、受精率。人繁子代亲鱼在池塘培育条件下完全可以进行人工催产,花可以像“四大家鱼”一样进行全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5.
鳡鱼人工繁殖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夏季,从长江收集了28尾当年野生鳡鱼种,经4年池塘驯养培育成亲鱼24尾.2007年5月9~19日,从中选择了7尾母本、3尾父本进行了人工催产,用DOM、LRH-A3、PG和B型激素等4种催产剂混合注射,挤卵授精,共产卵323万粒,孵出鱼苗98.3万尾.催产率100%,受精率29%~85%,出苗率36.6%~57.1%.  相似文献   

6.
多年使用LRH-A催产的经验说明,不同鱼类对LRH-A的敏感性不同。为探索催产条件的规律,我们曾测定池塘中能自然产卵的鲤和不能自然产卵的草鱼、鲢产卵季节血清促性腺,激素(sGTH)的日周期变化。本文则观察和比较心脏灌注LRH-A后1小时和2生小时之内sGTH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宁波市水产养殖场激素厂,继生产促排卵素2号(LRH-A)后,于1980年3月又试制成促排卵素3号(暂定代号LRH-A3,下同)。同年五、六月,国家水产总局长江水产研究所等几个单位,将促排卵素3号分别用于青、草、鲢鱼催产,相继获得成功。1981年5月,温州市淡水养殖试验场与宁波市水产养殖场对鲢、鳙鱼进行了催产试验,也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8.
滇池金线鲃全人工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 )、马来酸地欧酮(DOM)组成的混合催产剂对滇池金线鲃催产获得成功,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鲤鱼脑垂体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组合的催产失败。采取两次注射催产效果明显,第一次用LRH-A2 2μg /Kg催熟,第二次用LRH-A2 8μg /Kg + DOM 3mg/Kg +HCG1000IU/Kg催产,效果较好;采取遮光孵化,孵化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马来酸地欧酮(DOM)组成的混合催产剂对滇池金线鲃催产获得成功,单独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鲤鱼脑垂体(P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混合催产剂均催产失败。采取2次注射催产效果明显,第1次用2μg/kgLRH-A2催熟,第2次用8μg/kgLRH-A2+3mg/kgDOM+1000IU/kgHCG催产,能获得88.5%的催产率。催产成功后,采取遮光孵化,孵化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对鲶鱼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亲鱼强化培育和人工催产试验,发现鲶鱼对催产激素选择性不强;筛选了3组配型LRH-A250μg/kg、DOm20mg/kg+LRH-A210μg/kg+HCG1000IU/kg、HCG3000IU/kg;产卵过程中雄鱼具有挤压雌鱼胸腹部,压迫雌鱼产卵的特性。前期采用蛋黄水、轮虫、枝角类作为开口饵料培育鱼苗,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人工驯化的黑尾近红鲌进行人工药物催情、产卵和孵化。结果表明:用激素PG+HCG+LRH-A2、HCG+LRH-A2+DOM、PG+LRH-A2+DOM、HCG+LRH-A2组合催情,催产率100%,受精率72.4%~97.9%,孵化率63.80%~80.4%。  相似文献   

12.
贺红川 《水利渔业》2007,27(2):41-42
对华鲮天然捕捞成熟个体及池塘培育成熟个体的人工繁殖研究,探明了华鲮人工繁殖及池塘驯养培育亲鱼的方法与规律,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数据。2002~2005年共获苗570.4万尾,正常受精率在85%以上,孵化率在75%以上。混合使用DOM、LRH-A、HCG 3种催产剂能较好地达到催产效果。雌鱼催产剂量LRH-A 8~15μg/kg HCG 800~1 200 IU/kg DOM 3~5 mg/kg,雄鱼剂量减半或注射1/3。雌雄比控制在1~3∶1。  相似文献   

13.
在池塘中利用网箱人工繁殖、培育鲶鱼苗种。采用HCG或DOM LRH-A催产。试验证明HCG催产优于DOM LRH-A。投喂活饵培育鱼苗的成活率高于投喂死饵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对长春鳊的人工繁殖进行了初步试验,共收集驯养亲本298kg,分3批催产56组。先用2μgLRH-A3预备针催熟,再用2mgDOM+8μg LRH-A3+800 IU HCG混合催产,产卵66.8万粒,受精率达84%,水温在24~27℃,效应时间为22~24h,孵化率达82%。  相似文献   

15.
长吻鮠精子保存液在人工授精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在安徽长江流域的无为和淮河流域的滁州进行长吻鮠的人工繁殖,使用LRH-A2、PG、混合激素B型、DOM 进行催产,从长江捕获的亲鱼立即催产,其催产率为66.67%,受精率80%-85%,经培育选择后催产率为83.33%,受精率65%- 87%。在滁州经多年培育的亲鱼催产率为100%,受精率78%-95%。精子保存液在精子保存和人工授精中使用效果良好。在冰桶内保存,20-30 h仍能保持良好的受精能力。  相似文献   

16.
鱼用药物大全戈贤平编著王伟俊审稿第三章商品鱼药和生化制品第四节鱼用催产激素(二)四、A、B型混合催产激素1.作用:能促使动物分泌促黄体素和促滤泡素,并使性机能得到维护和亢奋。2.用途:鲢、鳙或其他鱼类的催产。A型混合催产激素对鲢效果更佳,B型混合催产...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人工催产青鱼,孵化出质量好的青鱼苗,各地都做了不少工作,我场在1972年青鱼首次人工孵化成功的基础上,经多年摸索、试验,在197b年开始,试用了LRH-A茶油乳剂进行人工催产,几年中平均催产率达97%,我们认为这一办法简便有效,现将本试验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18.
《广西水产科技》1978,(1):38-39
在“全区新激素座谈会议”和“武鸣会议”的经验交流、总结提高的基础上,我场今年继续对LRH—A进行推广使用.在不加鱼脑垂体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情况下,单独使用LRH-A,共催产了49组,获产42组,催产率达85.6%,获得鱼苗1786万尾,占全场孵化鱼苗总数3200万尾的55.8%.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红白鲫人工繁殖及鱼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鱼用LRH-A2催产剂,体腔注射法催情红白鲫亲鱼,使其同步产卵,经池塘孵化、鱼苗培育可以获得批量红白鲫鱼苗。  相似文献   

20.
池养鳜鱼性腺发育能达成熟。水温20℃以上时,在华中地区5月上旬可进行催产,催产采用混合药剂(PG LRH-A HCG)。一次注射。水温23℃时孵出后经100—110小时的幼鱼即开口捕食,影响鳜鱼苗成活率的因素诸多,供给适口活饵料鱼是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