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大型抗风浪海水网箱养鱼在沿海各地兴起并快速发展,为捕捞渔民的转产转业,海水养殖结构的调整增加了新的途径。农业部已把“大型抗风浪海水网箱养鱼技术”列入“十五”渔业发展和技术推广的重点。为组织做好这一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决定今年7月份在福建省召开大型抗风浪海水网箱养鱼技术研讨会暨网箱产品发布会,并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举办专题技术讲座和国内外大型抗风浪海水网箱生产厂家介绍网箱产品。现将有关会议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1.研讨大型抗风浪海水网箱养鱼技术的推广规划,探讨大…  相似文献   

2.
《渔业现代化》1981,(1):13-14
我国古代养鱼采用的“布池”以及一百多年前柬埔寨人民养鱼采用的“笼养”方法,是形成现代网箱养鱼的基础。网箱养鱼在七十年代受到各国水产部门的普遍重视,经过试验和使用认为:网箱养鱼是水产事业中一门新的养殖方法,它具有投资少、产量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海水养殖鱼类品种引进的问题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海水鱼类而言,自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欧洲、北美等许多国家就已大规模开展了鳕、蝶、条纹鲈等鱼类的移植、引种与驯化。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也经常向世界各国推荐有发展潜力的养殖良种,而且在许多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由此可见,引种和驯化鱼类良种在发展现代化渔业生产中作用巨大,意义深远,值得今后继续推动。    我国迄今引进的海水鱼类品种有大菱鲆、条纹鲈、美国红鱼和欧洲鳎等种。我国的海水养鱼方兴未艾,发展空间很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海水养鱼良种化品牌意识的增强,预计今…  相似文献   

4.
大菱鲆"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模式   总被引:22,自引:12,他引:22  
大菱鲆Turbot(Scophthalmus maximus)的引进一方面为我国北方沿海工厂化养鱼增加了一个新的品种,另一方面又创立了“温室大棚+深井海水”工厂化养殖的新模式,大大丰富了工厂化养鱼的内容,有效的推动了我国海水养殖“第四次浪潮”的形成与发展。本文综述了大菱鲆温室大棚式工厂化养殖模式的养殖技术,以促进大菱鲆养殖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国海水工厂化养鱼发展较快,尤以山东半岛沿海的荣成、威海、烟台、日照、青岛等市为抵。仅荣成市现在就有海水工厂化养鱼厂18家,养殖水面8.7万m',牙解存养量800多万尾,1996年工厂化养鱼产量1000多吨。为更好地推动我国海水工厂化养鱼的快速发展,笔者就目前山东  相似文献   

6.
我国海水工厂化养鱼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海水养殖技术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伴随着海水鱼工厂化养鱼业崭露头角。作者围绕何谓工厂化养鱼,工厂化养鱼发展历史和现状,工厂化养鱼类型和特点,我国海水工厂化养鱼的技术现状和差距,我国海水工厂化养鱼发展方向探讨以及实施工厂化养鱼战略的对策等专题进行了全面概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青岛高度重视海水养殖业发展,确定了“以养兴渔”和“科技兴渔”的发展思路。做出了《关于加快水产业发展的决定》和建设“海洋科技产业城”的战略决策,坚持面积、产量、质量和效益并重,重点发展“两高一新”(高科技、高效益、新品种)海水养殖业,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海水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海水养殖逐步走上了精品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轨道,以网箱养鱼为切入口、以八大养殖基地为主要内容的第四次水产养殖浪潮已经在青岛全面形成。截止目前,全市海水养殖品种已达40多个,海水养殖良种覆盖率达90%。海水养殖业已发展成…  相似文献   

8.
关于当前我国北方沿海工厂化养鱼的一些问题和建设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20世纪末,我国沿海出现了海水养殖第四次浪潮的好形势,南方的网箱养鱼和北方的工厂养鱼共同构成海水养鱼的新产业,作者观察和分析当前北方沿海工厂化养鱼易问题的问题,谈一些看法和建议,以飨有关读者。  相似文献   

9.
论胶州湾网箱养鱼基地的创建薛正锐(中国水产科学院渔业工程研究所,青岛266071)1国内外海*网箱并鱼现状随着世界性海洋经济鱼类资源的衰退,6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的海水养鱼业致力于发展陆地工业化养鱼和海水网箱养鱼。网箱养鱼同工业化养鱼相比,具有不需...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全省海水工厂化养鱼规模达到58.62万平方米,产量2987t。为提高我省海水工厂化养鱼技术水平,推动我省渔业生产健康稳定发展,今年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了省科技厅下达的海水工厂化养鱼技术推广项目。6月3日,省站在滦南县召开了全省海水养鱼技术推广会。省水产局副局长王玉枢、唐山市副局长董硕之、  相似文献   

11.
海水网箱养鱼湿颗粒配合饲料优势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海水网箱养鱼现状我国是海水养殖大国,目前全国海水网箱养鱼规模在60万箱左右,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浙江、山东沿海。海水网箱养鱼绝大多数集中在内湾浅海养殖,随着养殖技术的日渐成熟和养殖种类的增多,内海海水的污染和鱼病的多发,国内一些水产科技园区从欧洲引进深水网箱进行外海养殖,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海水网箱养殖的蓬勃发展与目前传统饲料投喂方式已形成矛盾,现在全国南北方海水网箱养鱼所用饲料绝大多数还是冰鲜杂鱼,鲜杂鱼资源有限,饲料转化率低,冰鲜杂鱼易氧化,质量不稳定,生鱼肉中往往含有硫胺素酶,破坏鱼…  相似文献   

12.
海南省海水网箱养鱼又有新发展,“近海浮绳式网箱养鱼试验”已正式通过了省内有关养殖专家的现场验收。这个既可减少污染,又能提高养殖规模效益的高效海水养殖项目的试验成功,为海南省海水养殖业又添“新军”。它标志着海南省海水网箱养鱼将由内港向近海发展。 该项目由海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属于海南省百项农业新技术水产项目之一,去年11月开始在陵水县和三亚市设点试验,两个试验点各设置一组10网箱,网箱规格6mx6mx6m。陵水试验点位于陵水县新村港外约2海里的青葛湾(水深13~16米),这里风浪较小,水流畅通…  相似文献   

13.
湛江市硇洲岛的海水沉箱(又称潜箱)养鱼业是近二、三年才开展的,是在原来海水网箱养鱼的基本上,根据该岛海湾较少、热带风暴和台风侵袭次数较多、风浪大和避风条件较差等实际情况而采用的海水养鱼方式。先由岛东北的潭北管区潭井、叮哨、潭北湖、斗龙等地试养成功,现在已迅速推广到北港、津前等管区,  相似文献   

14.
汕头市海水网箱养鱼始于1985年,至1989年已发展到6,453个箱,产量755吨,产值达4,530万元。现已形成相当规模的海水网箱养鱼基地。  相似文献   

15.
王喆 《海鲜世界》2003,(6):10-13
上世纪末.我国沿海出现了海水养鱼的良好局面.南方的网箱养鱼和北方的工厂化养鱼,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海水养鱼新产业。进入新世纪后,海水养鱼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并成为热门话题和投资热点。在此养鱼产业趋旺之时,我们要特别汲取其他产业发生过的正反两方面教训,认真观察和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沿海各地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积极发展网箱养鱼生产,到1986年底止,全省已发展海水养鱼网箱4,000多个,放养石斑鱼、鲈鱼以及鲷科鱼类等多种名优质鱼类,网箱养鱼产量达20多万公斤。  相似文献   

17.
王如芳 《海洋渔业》1995,17(2):85-87
网箱养鱼是一种新的养殖方式,投资大,产出多,收入大,效益高。推广网箱养鱼,对加速发展海南省渔业生产,振兴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1981年以来,随着经济特区建设的发展,各地引进外资,引进技术,新的海水养殖技术也日益得到引进应用,广东省的珠海市、汕头市等沿海海岛的生产单位和个人,陆续发展了海水网箱养鱼生产。1985年全广东省共推广海水网箱养鱼3000多箱,据不完全统计,共获得石斑、鲷鱼等优质海  相似文献   

18.
翁祖兴 《齐鲁渔业》2020,37(2):22-23
海水沉箱养鱼法是日本发展起来的一种养殖新技术,1997年被引入我国广东一带,并进行大范围试验。它是在原来海水网箱养鱼的基础上,根据海岛海湾较少、热带风暴和台风侵袭次数较多、风浪大和避风条件较差等实际情况而采用的海水养鱼方式,经过示范推广,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更先进、更科学的养殖方法。  相似文献   

19.
商志强 《齐鲁渔业》2000,17(5):15-15
最近,一种新的海水养鱼方式──大棚井水养鱼风靡莱州。短短几年间,该市大棚养鱼面积发展到近30万 m2,形成了新的渔业经济增长点。这种养鱼方式为什么发展如此之快?对此,笔者进行了一番调查研究,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棚井水养鱼,是北方沿海地区发展养鱼业的明智选择,优势明显,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现在北方地区海水养鱼的最大障碍是越冬。目前海上网箱和虾池养殖的鱼类,绝大多数当年长不到商品规格,冬季水温太低,又不能在海上越冬,制约了发展。搞工厂化养鱼,投资大,成本高,老百姓无能为力。而大棚养鱼就象大棚蔬菜、…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海水网箱养鱼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堂 《海洋渔业》2001,23(4):182-184,187
一、我国海水网箱养鱼的历史及现状 我国的海水网箱养鱼始于70年代末,广东省惠阳县、珠海市首先开展了海水网箱养鱼试验,放养了石斑鱼、鯛科鱼类、尖吻鲈等20多个种类,并获得成功。1981年以后转入生产性养殖,商品鱼主要销往港、澳地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984年在广东省的沿海地区迅速发展,随后在福建的平潭和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