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试验从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经潮水渥堆做成的普洱茶中,提取茶叶多糖,通过分离、纯化得到纯品茶多糖(TPS),配制成不同浓度的茶多糖溶液,以研究测定其对小鼠降血糖效果的差异;在动物活体试验中共设四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DM)模型对照组、糖尿病80mg/kg/d剂量注射组、糖尿病160mg/kg/d剂量注射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注入同等体积的蒸馏水。采用腹腔注射。糖尿病试验小鼠选择经四氧嘧啶诱发造模后合格的小鼠,观 测其体重与血糖的变化情况,为期一周。其试验结果表明: 1.普洱茶多糖具有促进糖尿病小鼠体重恢复的作用,但无显著性差异。 2.普洱茶多糖能有效的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高剂量的普洱茶多糖(160mg/kg)比低剂量的普洱茶多糖(80mg/kg)降血糖效果要好,在统计上降血糖幅度差异性显著(P<0.05),并且呈现一定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提取山药零余子中的多糖,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结果表明,山药零余子多糖的还原力随着浓度的提高显著增强,对DPPH·和·OH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并呈一定的剂量关系,4.0 mg/ml剂量时清除率分别可达到91.15%和89.06%;山药零余子多糖能显著降低造模小鼠的血糖,且大剂量的山药零余子多糖降糖更明显。山药零余子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和降血糖作用,这为安全天然食品抗氧化剂、降血糖药剂的开发提供了新来源。  相似文献   

3.
提取山药零余子中的多糖,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结果表明,山药零余子多糖的还原力随着浓度的提高显著增强,对DPPH·和·OH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并呈一定的剂量关系,4.0 mg/mL剂量时清除率分别可达到91.15%和89.06%;山药零余子多糖能显著降低造模小鼠的血糖,且大剂量的山药零余子多糖降糖更明显。山药零余子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和降血糖作用,这为安全天然食品抗氧化剂、降血糖药剂的开发提供了新来源。  相似文献   

4.
从清除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三个方面,探讨纯化方法对龙眼多糖清除自由基活性的影响.以抗坏血酸为对照,利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龙眼粗多糖(CLPS)、Sevag法脱蛋白制得的龙眼粗多糖半纯品(SLPS)、TEA法脱蛋白制得的龙眼粗多糖半纯品(TLPS)、经DEAE-Cellulose52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得到的龙眼多糖纯品(LPS-2)对DPPH·OH和O2^-·的清除能力.结果显示:多糖纯度越高,清除DPPH·活性也越强,其清除活性由强到弱依次为:LPS-2〉TLPS〉SLPS〉ELPS;对于·OH和O2^-·,SLPS清除活性最强,ITS-2清除活性最弱,说明杂蛋白质抑制了多糖清除·OH、O2^-·活性,而糖蛋白中的蛋白质则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人参皂苷Rb3 对糖尿病治疗的作用及机理,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模型为材料,系统分析了人参皂苷Rb3 对糖尿病小鼠在降血糖、降血脂、胰岛素调节及抗氧化机能方面的作用.对小鼠禁食血糖浓度的测定显示,人参皂苷Rb3 灌胃给药14 d后对糖尿病小鼠具有极显著的降血糖作用(P<0.01),其中剂量为30 mg·kg-1的人参皂苷Rb3具有更好的降糖效果.人参皂苷Rb3 的降糖效果与糖尿病治疗药物盐酸二甲双胍相近.对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胰岛素(INS)的含量测定发现,人参皂苷Rb3 在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脂浓度和提高胰岛素含量方面均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其中剂量为30 mg·kg-1 的人参皂苷Rb3 具有更好的疗效,各项治疗指标均优于盐酸二甲双胍.对小鼠抗氧化机能的分析表明,人参皂苷Rb3 在提高糖尿病小鼠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同时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这对于改善糖尿病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和缓解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不同月份厚朴叶多糖体外清除羟自由基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月份厚朴叶多糖体外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方法]以不同月份厚朴叶为原料,通过提取及分离纯化得到厚朴叶多糖,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月份厚朴叶多糖对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并与抗坏血酸(Vc)的抗氧化性进行了比较。[结果]不同月份厚朴叶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随多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与抗坏血酸(Vc)比较,厚朴叶多糖具有更强的清除羟自由基能力,8月份厚朴叶多糖的半抑制率圮,。为0.08g/L,相当于O.12g/Lvc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同等浓度条件下,10月份厚朴叶多糖在较高浓度时比抗坏血酸(Vc)的抗氧化活性更高。[结论]不同月份厚朴叶多糖在受适浓度范围内对羟自由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青钱柳多糖组分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采用超声波萃取法,从胡桃科植物青钱柳中提取一种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多糖复合物,提取物得率为9.6%,用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验证了青钱柳多糖的生物活性,ig青钱柳提取物4周后,小鼠血糖值比糖尿病模型组降低了41.3%,葡萄糖耐量实验表明;青钱柳多糖能增强糖尿病小鼠对葡萄糖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8.
仙人掌多糖的降血糖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观察仙人掌多糖的降血糖作用,依次往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120,40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然后,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灌胃仙人掌多糖150,200,250mg/kg,并测定其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仙人掌多糖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小鼠多饮、多食、消瘦症状,具有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鑫  朱明微  李瑞楚  王柳婷 《特产研究》2022,45(11):2239-2246
目的 确定复方桦树茸降糖片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 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桦树茸-苦荞(1∶1)、桦树茸、苦荞的粗多糖,采用大孔树脂对粗多糖进行纯化,获得精多糖。以累积溶出率为指标,单因素试验确定复方桦树茸降糖片的制粒方法、甘露醇占填充剂的比例、填充剂比例、湿法制粒的烘干时间,采用BoxBehnken星点设计试验进一步优化其制备工艺。采用高糖高脂喂养联合ip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考察二甲双胍(5 mg·kg-1,阳性药)和桦树茸多糖、苦荞多糖、复方桦树茸降糖片(400 mg·kg-1,以多糖含量计)对2型糖尿病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GSP)水平的影响。结果 优化处方为:桦树茸-苦荞多糖占37%、淀粉占51%、甘露醇占12%,湿法制粒,于60℃下干燥22 min后加1%硬脂酸镁,压片,所得片剂多糖含量为每片58.27 mg。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小鼠体质量显著升高(P<0.05),空腹血糖显著降低(P<0.01),GSP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与桦树茸多糖组及苦荞多糖组比较,复方桦树茸降糖片组小鼠的空腹血糖显著降低(P<0.05),GSP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复方桦树茸降糖片制备工艺简单,且具有良好降血糖功效。  相似文献   

10.
低剂量复合螺旋藻多糖降血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动物试验来观察低剂量复合螺旋藻多糖的降血糖功能。通过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灌胃不同成分的低剂量复合螺旋藻多糖。30d后测量血糖值、肝脏SOD酶活性、免疫器官指数、负荷葡萄糖耐量试验以及肝糖原的含量。通过数据分析对结果进行判断。结果:复合组PSPGBE=21的降血糖作用优于其他组分。结论:低剂量复合螺旋藻多糖具有一定的降血糖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疏毛罗勒治疗蚊虫叮咬引起痛痒的原理,利用乙醚浸渍法提取疏毛罗勒弱极性成分,采用气-质联用法对疏毛罗勒弱极性的化学成分,DPPH·清除能力测定法和O_2~-·清除能力测定法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杯碟法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疏毛罗勒弱极性组分共检出26种成分,鉴定出化学成分的质量占总量81.45%,其主要化学成分是乙酰小茴香酯(29.26%)、1,2,3,4,5,6,7,8-八氢-1,4-二甲基-7-(1-亚异丙基)-甘菊环烃(7.24%)、莰烯(2.95%)等;弱极性成分对DPPH·和O_2~-有中等程度的清除能力;其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及白色念珠菌4株菌种有抑菌作用,且浓度越高,抑菌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藤茶泡水前后乙醇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福林酚法进行酚含量的测定,抑菌圈法进行抗细菌活性测定,菌饼法进行抗真菌活性测定,并采用DPPH法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藤茶泡水前后乙醇提取物的多酚含量分别为168和56 kg/g,藤茶泡水前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灰葡萄孢霉、胶孢炭疽菌和葡萄白腐病菌均有抑制作用,泡水后的乙醇提取物对枯草芽胞杆菌不再有抑制作用,对其他5种菌仍有抑制活性但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藤茶泡水前乙醇提取物的DPPH清除活性IC50分别为5.09和36.01μg/m L。[结论]藤茶泡水后的残渣仍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氧化活性,可被继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葛根素对正常小鼠肠道微生物活度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对12只SPF级雄性昆明小鼠进行了无菌水(常规组)和葛根素(葛根素组)喂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组相比,葛根素组小鼠肠道微生物活度显著降低;蔗糖酶、蛋白酶及淀粉酶的活性升高,纤维素酶的活性显著降低;此外,葛根素的干预并未显著改变小鼠的摄食量及脏器系数,但体重增长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生物质秸秆降解速度,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微生物资源.[方法]以黑翅土白蚁菌圃为菌源,采用平板稀释法初筛分离得到降解纤维素的目标菌株,再复筛得到最优菌株FUN-ce4,然后对其进行ITS序列分析鉴定以及酶稳定性研究.[结果]菌株FUN-4归属于栓孔菌属(Trametes).经对酶活性研究,菌株FUN-4在温度为60℃、pH为4、发酵时间为6 d时酶活相对较高;而温度为40℃、最适pH为5时酶活相对较稳定.[结论]白蚁菌圃中存在活性较高的纤维素降解菌株,可以成为高活性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5.
黑蜂蜂胶免疫活性和体内抗肿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东北黑蜂蜂胶醇提取物对昆明鼠免疫活性的影响和肿瘤抑制率。[方法]通过动物体内试验,制备H22模型小鼠,计算黑蜂蜂胶提取物肿瘤抑制率,测定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的吞噬指数。[结果]东北黑蜂蜂胶醇提取物各组的吞噬指数、瘤重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东北黑蜂蜂胶醇提取物能够提高H22小鼠的免疫活性,对肿瘤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东北黑蜂蜂胶的乙醇提取物抗肿瘤作用显著。[结论]该研究为蜂产品进一步走向医疗领域特别是治疗癌症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不同绿地土壤微生物活性特征,应用荧光素比色法和碱液吸收滴定法,对郑州市不同绿地的FDA(荧光素二乙酸酯)水解酶活性及微生物呼吸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绿地表层土壤FDA水解酶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人工林地>人工草灌地>行道绿地(文化路)>行道绿地(诚信路)>隔离带绿地>人工草坪>人工灌木地>花卉绿地;人工...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土壤和动物肠道分泌物中筛选具有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性,且具有抑菌作用的肠道益生微生物,为开发可供人类或动物直接使用和喂食的活菌制剂提供技术基础。[方法]通过酪素培养基、淀粉培养基和纤维素培养基分别筛选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菌株,通过琼脂扩散法测定活性菌株的抑菌活性,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后进行紫外诱变,测定比较正变菌株的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活性及抑菌效果,通过10次传代培养分析菌株的遗传稳定性。[结果]诱变复筛得到1株高酶活,高抑菌的芽孢杆菌菌株,其摇瓶发酵液中蛋白酶活、纤维素酶活和淀粉酶活分别为39.100、0.093和1.353 U/ml,比原有菌株分别提高4.08%、7.90%和67.00%,以滤纸片法测得抑菌效果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达1.03 cm,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0.85 cm,抑菌效果也明显增强。[结论]分离得到的菌株酶活性、抑菌活性均较高,遗传稳定性较好,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不同益生素对鲤鱼肠道蛋白酶、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应用4种不同的益生素(光合菌组Ⅰ、光合菌组Ⅱ、芽胞杆菌组及复合菌组)饲养鲤鱼.测定鲤鱼肠道内容物中蛋白酶和淀粉酶(AMS)含量,算出蛋白酶比活和淀粉酶比活。结果显示:试验组鲤鱼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比活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4个试验组中复合菌组蛋白酶和淀粉酶比活又高于其它试验组。  相似文献   

19.
李健  杨昌鹏  黄虹心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77-13079
[目的]研究蕉类果实发育过程中多酚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为蕉类果实加工原料的选择和工艺技术的改进及香蕉多酚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于坐果后60、75、90、105、120d取样,测定果实的重量、多酚含量及PPO、POD活性。[结果]威廉斯蕉(Musa cavendishii L.,AAA基因型)、大蕉(M.sapientum L.,ABB基因型)、鸡蕉(M.paradisiaca L.,AAB基因型)和粉蕉(M.paradisiaca L.,ABB基因型)果实发育过程中,多酚含量及PPO、POD活性在果实发育初期都相对较高,而随着果实的发育逐渐下降,最后趋于稳定或稍有下降,且同一品种中PPO活性均明显高于POD活性。[结论]蕉类生产中疏果时废弃的幼果含有较多的蕉类多酚物质。因此,若要利用蕉类果实的多酚物质,宜选用幼果作为原料。以成熟的蕉类果实作为原料进行加工,有利于酶促褐变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中酪氨酸酶活性测定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酪氨酸酶的活性,为防止马铃薯及其它含酪氨酸酶的水果和蔬菜等发生褐变提供参考。[方法]以马铃薯为原料,以pH=7.2的Na2HPO4-HCl缓冲溶液为体系,用分光光度计在480nm处测定马铃薯提取液的吸光度,建立曲线,从而得出酪氨酸酶的活性。[结果]在该条件下,所测数据波动小,酪氨酸酶的活性稳定性高。[结论]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马铃薯中酪氨酸酶活性,方法简便、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