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省耐密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09年参加辽宁省中晚熟高密组玉米区域试验的15个玉米杂交组合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百粒重>穗长>穗位高>出籽率>株高>空秆率>倒伏率>秃尖长>倒折率.百粒重、穗长、穗位高、出籽率、株高等因素与产量的关联度较高,与产量的关系较密切,对产量影响较大.百粒重和穗长是辽宁省中晚熟高密玉米杂交种选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辽宁省选育中晚熟耐密玉米品种时,应在保证适当的百粒重和果穗长度的前提下,注重选育株高、穗位合理,出籽率高,空秆率低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及相互关系,本文以9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分析穗高系数、穗位叶面积、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的变异系数及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和通径系数。结果表明:秃尖长在玉米品种选育过程中的变异程度大,选育潜力也较大;各性状与玉米单株产量的相关性从大到小依次为穗长穗位叶面积行粒数穗行数穗粗百粒重;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贡献的大小依次为穗长行粒数穗行数穗位叶面积穗粗百粒重。在选择时,要协调好各性状之间的关系,着重于穗长、穗位叶面积、行粒数、穗行数、穗粗、百粒重的选择,可放宽秃尖长、穗高系数和出籽率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熟玉米杂交种产量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10年参加辽宁省中熟玉米区域试验的10个玉米杂交组合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排序为:百粒重、行粒数、出籽率、空秆率、穗长、秃尖长、穗粗和倒折率。百粒重、行粒数、出籽率、空秆率、穗长等因素与产量的关联度较高,对产量影响较大。百粒重和行粒数是辽宁省中熟玉米杂交种选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在选育中熟玉米品种时,应在保证适当百粒重和果穗长度的前提下,注重选育出籽率高,空秆率低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08年种植的20个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各性状的关联度按大小顺序依次为株高、穗长、百粒重、含水率、穗粗、穗行数、秃尖长、穗位高、行粒数。该结果表明影响玉米产量主要性状是株高,其次是穗长和百粒重,而穗位高和行粒数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5.
影响玉米产量效应因子的多元回归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影响玉米子粒产量的因素很多。试验采用Statistica AX5.5软件对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粗、穗长、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出籽率等10个效应因子与玉米子粒产量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穗粗、穗长、秃尖长、百粒重和出籽率对玉米产量有显著效应,它们对子粒产量的相对作用大小依次为穗粗〉百粒重〉株高〉秃尖长〉穗长〉出籽率。  相似文献   

6.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和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吉林省种植的晚熟玉米杂交种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系数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秃尖长、穗位高的变异系数较大,生育期的变异系数最小,每hm2产量、茎粗、株高、百粒重、穗长、穗粗、容重居中;对10个性状间进行了相关分析,性状中呈显著正相关以上的有:株高与穗位、秃尖与穗粗、熟期与穗位、穗粗与每hm2产量、穗位与每hm2产量、株高与穗粗、穗粗与穗位、穗长与茎粗、株高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以上的有:容重与穗粗、容重与秃尖、容重与熟期、穗长与穗粗.产量与其他几个性状的显著相关程度依次为:穗粗>穗位高>株高,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的是容重.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对黑龙江省中晚熟玉米产量贡献较大的性状,以指导玉米自交系组配组合,提高育种效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黑龙江省自育中晚熟玉米杂交组合101个品种的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组合的产量是由多种因素控制的,农艺性状中影响产量的因素排列顺序为:株高>出籽率>穗位>百粒重>穗行数>出苗期>穗长>吐丝期>散粉期>穗粗>秃尖长.所确定的各因素对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可为玉米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30个不同产量水平玉米品种为试材,将产量与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穗粗、穗行数、出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与空秆率和倒伏率呈极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直接绝对作用大小依次为倒伏率>空秆率>出籽率>株高>穗位高>穗行数>穗粗>百粒重>秃尖长>生育期>穗长,其中出籽率、株高、穗粗、百粒重、生育期为正向作用,倒伏率、空秆率、秃尖长、穗行数、穗位高和穗长为负向作用。在高产玉米品种选育中应增强抗倒性、降低空秆率、提高出籽率。适当增加百粒重和穗粗,降低穗位高。  相似文献   

9.
以正在参加黄淮海国家糯玉米区域试验的19个新品种为材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1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糯玉米农艺性状与产量关联度的大小依次为穗粗>穗行数>穗长>株高>收获期>行粒数>轴粗>穗位高>鲜百粒重>鲜出籽率>秃尖长。穗粗、穗行数、穗长、株高是影响糯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而鲜穗百粒重、鲜出籽率、秃尖长度对产量影响则较小。但影响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在不同产量水平品种中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
安治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4):31-33,44
[目的]分析豫南地区夏玉米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方法]对2016年豫南地区3个地点9个玉米新品种的10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豫南地区对夏玉米产量影响较大的农艺性状依次是单穗粒重、百粒重、穗行数、出籽率、穗长、穗位高,而株高、秃尖长、倒伏率3个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则因地区或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结论]该研究为豫南地区新品种评价与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2个鲜食玉米品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鲜百粒重>鲜出籽率>穗行数>穗粗>行粒数>秃尖长>穗位高>穗长>株高。  相似文献   

12.
普通玉米高产品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8~2012年广西普通玉米区试品种一年两季平均产量大于7 500 kg/hm2的37个高产品种为研究对象,对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8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穗粗百粒重穗行数秃尖长出籽率株高穗长穗位高,其中穗粗、百粒重、穗行数对产量的影响较大。这说明在玉米高产育种与品种改良工作中,要选择果穗较粗(大于5.00 cm)、籽粒较重(百粒重大于32 g)、穗行较多(14~16行)的品种,同时降低穗位,减少秃尖长,其他各性状保持当前水平,可以实现进一步的增产。这一结果与回归分析基本一致,说明其可作为指导玉米高产育种和品种改良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2018年国家黄淮海地区鲜食糯玉米区试的18个组合15个农艺性状的分析,求得鲜穗产量和鲜籽粒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度,并对关联度进行排序。结果表明:鲜穗产量与各农艺性状的关联度的次序为鲜籽粒产量鲜百粒重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籽粒深度双穗率空秆率行粒数出苗-采收鲜出籽率穗位株高,鲜籽粒产量与各农艺性状的关联度次序为鲜穗产量穗长秃尖长鲜百粒重双穗率穗行数空秆率穗粗鲜出籽率出苗-采收行粒数籽粒深度穗位株高。鲜穗产量与鲜籽粒产量关联系数最大为0.9。因此,在鲜食糯玉米育种中,不管是鲜食果穗型或籽粒加工型,都要高度重视产量因素,加强对穗长、鲜百粒重、秃尖长和穗行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淮北地区夏玉米品系(种)的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度。[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14个夏玉米品系(种)的产量与10个主要农艺性状间关联的主次关系及各性状间的相互关联程度。[结果]有76.9%品系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郑单958;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秃尖长、株高、穗行数、穗长、行粒数、穗位高、百粒重、倒伏倒折率、出籽率、穗粗。[结论]在育种实践中应尽可能选择秃尖短、株高中等偏上、穗行数较多和穗长较长的品系。  相似文献   

15.
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对玉米24个杂交组合与产量相关的11个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其在当地(桂林地区)特定气候条件下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之间关系,进而筛选出适合桂林地区种植与推广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其相关性状的关联度为:单穗粒重0.890 0、穗长0.741 0、穗粗0.758 5、秃尖长0.704 5、穗行数0.709 5、行粒数0.661 3、百粒重0.739 4、出籽率0.720 9、株高0.743 7、穗位高0.726 3、生育期0.761 4;关联序为:单穗粒重生育期穗粗株高穗长百粒重穗位高出籽率穗行数秃尖长行粒数。因此,在玉米育种实践中,应注重对单穗粒重、生育期的选择,兼顾其他性状的协同发展,有利于培育高产品种,进而选择单穗粒重较重、生育期适宜的品种在桂林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大庆盐碱地区玉米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关联性表现为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行粒数出籽率株高穗位高秃尖长度。  相似文献   

17.
多性状、多点考察对玉米新品种评估有重要意义,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可使新品种的评估更加科学、客观。本试验通过对2016年豫北地区3个地点9个玉米新品种的11个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在豫北地区对夏玉米产量影响较大的农艺性状依次是单穗粒重、百粒重、穗行数、秃尖长、倒伏率、穗长,而出籽率、生育期、穗位高、株高等4个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则因地区或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8.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18年南方(东南)鲜食甜玉米组(桂林点)13个甜玉米参试品种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甜玉米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株高>穗位高>行粒数>穗粗>穗行数>出苗—采收天数>穗长>鲜百粒重>鲜出籽率>秃尖长;株高是影响甜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秃尖长对鲜穗产量影响最小。试验结果为桂林地区选育出优质高产甜玉米品种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推广种植优良的玉米品种,以10个早熟玉米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各参试玉米品种的产量品比结果、各主要农艺性状间与其产量关系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查玉米生育期的9个性状中,对产量的贡献排名由小到大依次为生育期、秃尖、株高、穗长、穗位高、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穗粗,其中穗粗、行粒数和百粒重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提出选择生育期适中的,综合农艺性状好的品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在所参加试验的品种品系中结合性状与产量关系,DN270表现最好,产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0.
鲜食甜玉米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以2010年四川省鲜食甜玉米区试14个组合的10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关联度的大小依次为德行数>穗长>行粒数>穗粗>出苗-采收>穗位高>株高>百粒重>秃尖>出籽率,穗行数是影响甜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穗长、行粒数,而出籽率对产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