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亭县核桃栽植面积大,但是长期管理粗放,核桃产量低,为解决目前情况,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步伐,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本文就对华亭县核桃产业提出一些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甘肃省华亭县核桃产业发展的需求,为提升该县核桃的质量和数量,结合该县管理水平低,产量不高的情况,因地制宜,提出了华亭县核桃园标准化管理措施,为该县核桃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正>1绥德县核桃生产情况我县是核桃适生区,种植范围广、涉及农户多,县委、县政府将核桃产业列为全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落实加快核桃产业发展,需要做到:一是抓好核桃加工企业的扶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挖掘潜在效益;二是狠抓低产低效园改造,使低产园变为高产园,不断提高产业效益;三是重点做好核桃育苗技术,确保核桃高产高效。以下重点阐述核桃育苗实用技术。2选地整地2.1圃地选择核桃育苗在进行土地选择的时需要选择土层厚,土地湿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华亭县核桃生产现状,分析了在核桃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品质良莠不齐、栽植管理粗放、采收时期不当、科技人才缺乏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华亭县核桃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加快华亭县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建设步伐,推动果产业精准扶贫、增加农民收入为,切实提高华亭县核桃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陕西汉中是核桃适生区,栽植历史悠久,但多为实生栽植且管理粗放导致产量低、品质差。为了改良低产园,提高核桃品质,促进核桃产业快速发展,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的指导下,选择立地条件不同、实生树龄不同的样地进行核桃高接换优实验,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出了适合汉中地区核桃高接换优技术与后期管理的技术要点,为广大核桃栽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岐山县现有核桃栽植面积两千多公顷,其中,大面积核桃基地三个,核桃经济林产业,已经成为全县支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岐山县核桃生产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核桃品种混杂、管理水平低下、低产园比重大、销售加工环节薄弱等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思考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核桃是我国的主要经济树种,也是极其珍贵的木本油料树种。核桃为营养价值很高的干果,市场供不应求,发展前景广阔。山阳是陕西省核桃基地县之一。目前山阳县核桃低产园较多,严重影响核桃产业的发展,为探索核桃高产,笔者通过近几年的试验与实践,现将核桃高产栽培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近年来在核桃产业发展过程中探索研究,归纳总结出了华亭县在核桃管护方面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对华亭核桃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近年来在核桃产业发展过程中探索研究,归纳总结出了华亭县在核桃管护方面存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对华亭核桃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共和县核桃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县还应该注重对这些低产林的改造,采取必要的措施,更好的提高低产林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真正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使核桃产业真正成为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主导性产业。本文主要结合作者多年来的实践,就核桃低产林改造进行了必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丹东地区核桃楸资源丰富,低产低效是阻碍核桃楸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解决丹东地区低产核桃楸林改造技术问题,促进核桃楸林增质增效,总结了2013年来开展的核桃楸低产林改造技术,包括嫁接改良、整形修剪、垦复改造、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可促使林木生长环境更趋科学、合理,对地区林业产业发展实现山区致富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农技服务》2017,(13):122-123
在对盘州市核桃产业发展和低产林现状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该市核桃低产林形成原因、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造措施,以提高核桃林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华亭县核桃通过近10多年的不懈努力,栽培面积累积已达到1.3万hm2,但由于果农对发展核桃产业思想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管理粗放等问题,仍有部分果园挂果迟、产量低、品质劣、经济效益不高。针对这一现实问题,选择优良核桃品种,采用高接换优技术是最经济有效的技术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核桃是循化县的主导农业特色产业之一。生产发展前景广阔,产业开发潜力巨大。以往由于发展生产资金投入不足,良种短缺,经营管理粗放,栽培方法落后,普遍采用混杂劣质品种点播,实生繁殖定植低标准,综合抚育管理跟不上,造成生长不良,病虫害比较严重,树势弱。循化县核桃生产中形成的低产小老树有30.6万株,占现有资源总株数的20.15%。为了综合控制新发展栽培中"小老树"的产生,全面改造原有低产小老树,提高核桃产业开发的质量和效益。本文在总结过去低产小老树改造技术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6项综合管理及配套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16.
核桃是循化县的主导农业特色产业之一。生产发展前景广阔,产业开发潜力巨大。以往由于发展生产资金投入不足,良种短缺,经营管理粗放,栽培方法落后,普遍采用混杂劣质品种点播,实生繁殖定植低标准,综合抚育管理跟不上,造成生长不良,病虫害比较严重,树势弱。循化县核桃生产中形成的低产小老树有30.6万株,占现有资源总株数的20.15%。为了综合控制新发展栽培中"小老树"的产生,全面改造原有低产小老树,提高核桃产业开发的质量和效益。本文在总结过去低产小老树改造技术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6项综合管理及配套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17.
核桃不仅仅具备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同时还有着相当高的经济价值。然而如果核桃低产低效,那么就不能发挥出其经济效益。为此需要对核桃低效园进行有效改造。基于此,就宜君县的核桃低效园改造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省经济林低产园形成原因的初步分析,提出了促进我省经济林生产持续发展的建议,即充分利用和发挥我省的名优特新品种的优势,加大对经济林低产园有的资金投入,促进农村经济林产业的发展,尽快取得经济效益。并提出改造经济林低产园的主要措施是:认真落实经济林生产承包责任制,明晰产权关系;加强组织领导,稿好技术服务,建立健全技术服务队伍;采用综合技术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加快果品产业建设步伐,增强县域经济实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科学地提出了建设"全省核桃大县"的发展战略,因此我县的核桃产业发展要从建园向管理逐步转型,积极采取"一份栽、九份管"的措施,从而达到核桃园建设提质增效的目标。现就从园址选择和栽植、栽后防冻管理、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等五个方面结合自己在核桃建园及幼园管理工作中汲取的技术经验总结如下。谨为我县核桃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陕西省凤县平木镇的优质核桃品种进行田间栽培试验,筛选出优质丰产的核桃品种进行不同园址选择,采用不同的种苗繁育方法、整地方法、栽植方式以及抚育管理措施的田间种植试验,按照无公害生产要求建立优质核桃园,解决优质丰产核桃品种从种苗繁育、园址选择、整地、栽植、抚育管理的配套生产栽培技术问题,为凤县核桃优质丰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