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猪的泌乳力是哺乳母猪在生产性能上的直接体现,母猪的泌乳量直接影响到其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间接影响到仔猪的断奶窝重。初乳直接影响到仔猪在初生时的免疫力。在生产管理中要求充分满足母猪泌乳的营养需要,严格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选择较高泌乳力的母猪品种,合理利用生产胎次,做好疫病的防控工作,正确的药物使用,早发现早预防。  相似文献   

2.
<正> 在农村的养猪生产中,大都采取传统的饲养方式,管理粗放,缺乏科学饲养技术。特别是仔猪生产,饲养管理水平低,生长缓慢,死亡率较高,影响了养猪业的经济效益。要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应取如下措施: 一、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哺乳母猪的饲养水平直接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初生仔猪以哺乳为主,哺乳母猪营养高,泌乳力就强,能够正常供给仔猪乳汁,仔猪能发育好,死亡率低。若哺乳母猪营养贫乏,泌乳力差,不能  相似文献   

3.
母猪产后机体的抵抗力减弱,很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在生产中一定要注意预防。一.母猪产后不食母猪产后不食症是母猪哺乳期常见的普通疾病之一,是指母猪在哺乳期间食欲不振.甚至废绝。该病一旦发生可造成泌乳机能下降,导致哺乳仔猪腹泻、抵抗力减弱,生长缓慢甚至变成僵猪或发生营养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4.
关于哺乳母猪营养与采食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产后3d开始应根据其食欲自由采食哺乳料,保证哺乳母猪达到最大采食量,但避免引起母猪食欲不振。膘情合理的母猪提高采食量泌乳量,进而提高仔猪断奶重。每头母猪都是单独个体,不同母猪采食量不尽相同。哺乳期间母猪掉膘最好不要超过10kg。文章分析了影响哺乳期采食量的因素,如:环境温度、品种、采食量、日粮质量、膘情、仔猪数、疾病等。  相似文献   

5.
仔猪窝重与母猪泌乳力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勇军  黄远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504-6505
研究了仔猪窝重与母猪泌乳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品种母猪的平均和各胎次21 d泌乳量大小均表现为:大白>长白>杜洛克,即大白母猪的泌乳力最大。随着胎次的增加泌乳力逐渐增大,其中杜洛克和大白母猪比较明显,且在第3胎泌乳力最强。3个品种母猪都存在一个规律,即随着全窝仔猪初生重的增大,母猪21 d泌乳量也逐渐增大;在同一个品种内,仔猪窝重与母猪泌乳量的这种变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6.
妊娠母猪长期便秘,营养不良,仔猪出生重小.哺乳母猪少乳或无乳.少部分母猪泌乳性能好,泌乳量下降不明显,但因过度消耗能量及蛋白质而迅速掉膘,导致生产繁殖应激,断奶母猪乏情或不发情.  相似文献   

7.
在母猪妊娠期和泌乳期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营养素或添加剂可改善哺乳母猪的泌乳力、生产性能和某些血液参数。文章就添加蛋白质、氨基酸、油脂、纤维、微量元素、维生素及添加剂对哺乳母猪的影响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研究了哺乳期母猪日粮中添加活性叶酸和肽聚糖对母猪泌乳力(20日龄窝重)、28日龄断奶窝重、仔猪成活率和腹泻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活性叶酸、肽聚糖能显著降低哺乳仔猪腹泻率(P<0.05),并有一定的提高母猪泌乳力,促进仔猪生长、提高成活率作用。  相似文献   

9.
泌乳母猪生产管理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大部分猪场夏季都要面临持续高温的天气.严重的热应激对泌乳母猪产生了一系列不利的影响,给养猪生产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1夏季猪场面临的问题因为热应激.泌乳母猪的采食量下降.导致奶水不足,仔猪生长缓慢、抗病力下降,哺乳期间的仔猪易发生腹泻,造成死亡或形成僵猪。  相似文献   

10.
正1饲养策略饲养哺乳母猪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泌乳量和母猪繁殖性能。哺乳母猪的采食量是限制泌乳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母猪长期繁殖成绩依赖于体况的维持,体况又是母猪营养水平的反映。饲养策略对提高采食量起到重要作用。母猪哺乳期间吸收的营养物质主要是为了达到产乳汁的需要,其产乳量从分娩后每天3~4L增加到泌乳高峰每天10~12L。因此,为了满足营养需要的增加,在哺乳期的第4~5天应开始逐渐提高母猪采食量,使日采食量达到4~5kg。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的饲养策略如下。  相似文献   

11.
哺乳母猪饲养是母猪养殖中关键环节,母猪乳汁优质量多,可以使仔猪生长好,疾病少,成活率高。本文从哺乳母猪的生理特点、泌乳规律、影响泌乳量和提高泌乳量的因素入手,详细介绍怎样饲养哺乳母猪才能提高母猪泌乳量。  相似文献   

12.
<正>哺乳母猪除了要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增长体组织外,还要泌乳哺育仔猪,母猪泌乳期通常为60d左右,泌乳量可达200~400kg,日产奶量5~8kg。由于母猪整个泌乳期间的体重约下降30%,且主要集中在产后第1个月,泌乳量和乳中的组成成分取决于饲料中营养成分的供给数量,而  相似文献   

13.
由于母乳是仔猪出生后的主要营养物质因而必须保证母猪有较高的泌乳力。 一、保证食欲。采取母猪产前减料、产后逐渐增料的技术措施。母猪分娩前3天,减到原量的1/3或1/2(瘦弱母猪少减料或不减料),分娩当天停喂。产后3天加至原量,然后随着哺乳日数增加,逐渐增加饲料量。  相似文献   

14.
正哺乳母猪除了要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增长体组织外,还要泌乳哺育仔猪,母猪泌乳期通常为60d左右,泌乳量可达200~400kg,日产奶量5~8kg。由于母猪整个泌乳期间的体重约下降30%,且主要集中在产后第1个月,泌乳量和乳中的组成成分取决于饲料中营养成分的供给数量,而泌乳量和乳的质量又直接影响仔猪断奶体重和存活率。所以哺乳母猪的饲养应以前期营养补充为重点,以防止母猪失重过多,同时提高母猪的泌乳性能,使断奶后能尽快发情。如果  相似文献   

15.
白杰 《现代种业》2010,(2):53-54
母猪产后不食症是母猪哺乳期常见的普通疾病之一,是指母猪在哺乳期间以食欲不振,甚至废绝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病理现象。该病一旦发生可造成泌乳机能下降,导致哺乳仔猪腹泻、抵抗力减弱,生长缓慢甚至变成僵猪或发生营养衰竭死亡;甚至因顽固性不食而消瘦,出现断奶后乏情,或虽能发情配种,却下一胎产仔数低,或久配不孕。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17,(3)
<正>某饲养场的产后母猪由于泌乳量不足,虽仔猪吃奶次数增多,但仍叼着奶头不放,吸允的奶量也极少,使仔猪出现饥饿、消瘦及发出叫声,症状严重的仔猪被饿死。产后母猪出现体温升高、精神萎靡、食欲废绝、泌乳量剧降。本病通常发生在母猪产后几日之内,由于无乳或缺乳,仔猪吃不饱,一直处于饥饿状态,严重时仔猪死亡。病因:母猪在妊娠期或哺乳  相似文献   

17.
母猪在哺乳期间,要分泌大量的乳汁,一般的母猪在60d内能分泌200~300kg,优良的母猪能达到450kg。因此母猪在哺乳期间,尤其是在泌乳旺期(哺乳期的前30d),物质代谢非常旺盛,比空怀母猪要高得多,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也会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正>1.管理目标。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应保证母猪有较高的泌乳力,同时要维持适度的体况,使其断奶后能较快地发情排卵和配种再孕。2.营养需要。母猪泌乳期能量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大,其营养需要应根据哺育仔猪数、泌乳量和母猪体重大小合  相似文献   

19.
<正>哺乳母猪除了要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增长体组织外,还要泌乳哺育仔猪,母猪泌乳期通常为60d左右,泌乳量可达200—400kg,日产奶量5-8kg。由于母猪整个泌乳期间的体重约下降30%,且主要集中在产后第1个月,泌乳量和乳中的组成成分取决于饲料中营养成分的供给数量,而泌乳量和乳的质量又直接影响仔猪断奶体重和  相似文献   

20.
母猪产后尿潴留是生产母猪的常见病,通常叫母猪产后闭尿症.有的母猪由于产仔次数过多,膀胱收缩力减弱,同时圈舍卫生差或接产助产过程消毒不严等,因而引发该病.母猪产后1-2天常不排尿也不排粪,通常伴随母猪产后不食症,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影响母猪食欲,降低泌乳量,进而影响乳猪的成活率,同时膀胱长期积尿所产生的大量氨或细菌会侵害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