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早酥梨正反交后代亲本性状的遗传倾向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早酥梨正反交获得的1328株杂种实生苗的观测和遗传倾向研究.结果表明:杂种后代果实形状倾向亲本,倾亲率为82%;早酥作父本的后代果形遗传传递力较作母本的强.梨果实大小遗传后代倾向减小,果实重量为亲中值的76%;早酥作父本时后代果实较大.杂种后代果心呈较大变异,后代果心为亲本的1.35倍,小果心组合的后代果心较小;早酥作父本的后代小果心株率高于作母本的.杂交后代果实品质变劣,劣变率为95%;早酥作父本的后代果实品质较好.亲本童期为4年的杂交组合,后代童期在3—6年之间,平均为5年.  相似文献   

2.
以早酥梨为主要亲本,与幸水、新世纪梨进行正反杂交试验,设计二次重复,目的为探索优良亲本早酥梨与早熟优良砂梨品种杂交的遗传倾向和培育优良的早熟新品种,解决我国7月份成熟的梨优良百种问题.通过对两批杂交后代1328株实生苗的全面观测和遗传倾向分析表明:梨果实形状的遗传,杂种后代倾向亲本,倾亲串为82%,倾父和倾母株率相同.早酥作父本后代果形遗传传递力较作母本时强,梨果实大小遗传变异广泛,呈数量性状,后代倾向减小,果实重量为亲中值的76%,早酥作父本时后代果实较大;杂种后代果心呈大变异,后代果心为亲代的1.35倍.小果心组合的后代果…  相似文献   

3.
以玉露香梨与新世纪梨杂交后代群体为试材,测定单果重、果形指数、果柄长度和粗度、果心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等7个指标,分析其分布规律,以期为梨遗传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玉露香梨×新世纪梨杂交后代的单果重、果形指数、果柄长度、果实硬度的平均值均高于亲中值,其中单果重变异幅度较大,分离广泛;果形指数为0.91,表现出较高的倾亲现象;果柄长度的遗传传递力为121.48%,母本玉露香梨果柄长这一特点易于遗传给后代;果实硬度的遗传传递力为117.46%,超高亲率为62.67%,有增大趋势。果柄宽度、果心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平均值均低于亲中值,超低亲率分别为48.00%、54.00%和41.33%,表现为趋小方向的回归。  相似文献   

4.
早熟、优质、耐贮梨新品种新梨7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库尔勒香梨为母本,早酥梨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成新梨7号品种。该品种同时兼备优质、早熟与耐贮藏性;该品种遗传了父本的早熟性,比父本更早熟15~20d,盛花期~果实可食期约80~95d,属于早熟品种;且遗传了母本品质性状的质地酥脆、耐贮、清香、阳面红晕,比母本果个大,果心小。果柄木质化,丰产抗风。新梨7号果实贮藏期的可溶性固形物、果实重量、果实硬度和果实前期腐烂率的变化与库尔勒香梨基本相似,但耐热能力高于母本。凡适宜香梨、早酥、苹果梨和巴梨种植的地区,都适宜该品种的种植。  相似文献   

5.
梨果实部分性状遗传倾向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以梨12个杂交组合、342株实生树为试材,进行了各组合亲本和后代的性状分析,探讨了各主要性状的遗传趋势。结果表明,梨果实大小为数量性状,杂种后代果个趋于变小,分离广泛,各组合杂种后代果个的传递力平均为75.2%,平均变异系数为37.5%,果个与亲中值、母本和父本的相关程度相近。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数量性状遗传,杂种后代分离较广,其组合传递力平均为100%。以浓香型大南果梨为父本的两个组合后代中分别出现15%和38.1%的浓香型品系。果形指数的遗传传递力平均为98.1%,遗传力为0.446。果心总体呈增大趋势;石细胞数量呈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6.
梨杂种后代亲本性状遗传倾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9个杂交组合2542株梨杂种实生苗亲本性状遗传倾向的观察研究看出,在河南郑州地区,梨杂种后代的童期为4~5年,6年生杂种一般开花株率可达70%以上;童期的长短主要受亲本遗传特性的制约;梨杂种后代果实重量一般较亲中值小27%,但有些组合超亲现象明显,一般超亲19.2%;果形遗传似表现为圆或扁圆对卵圆或圆锥为显性;皮色遗传表现为黄对褐为显性;肉质的遗传表现为细脆、紧脆和粗脆对细嫩占优势,细嫩型所占比重约为30%;在品质遗传方面,鸭梨、麻梨、库尔勒香梨易将其优良品质传给后代,在鸭梨×金花梨的后代中,果实大小和风味品质超亲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7.
以‘玉露香梨’与‘黄冠’梨及其杂交后代群体为试材,通过调查后代果实主要经济性状,对其遗传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杂种后代亲本性状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果实大小、果实形状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遗传均符合数量性状连续变异的遗传特点;杂交后代平均单果重、果形指数和果柄长度都小于亲中值,表现为趋小方向的回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值大于亲中值,遗传传递力达到105.79%;果实硬度主要集中在3.0~8.0kg/cm2范围内,整体呈正态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8.
砂梨和白梨系统良种杂交育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砂梨和白梨系统的优良品种为试材,进行种间杂交后代早实性和果实大小等遗传性状的遗传动态研究,以期为杂交亲本的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杂种后代结果早晚与亲本有密切关系,以砂梨为母本的组合,其后代的早实性远高于以白梨为母本的组合;同一母本条件下,父本营养期长的,后代的童期也长.亲本果实较大的组合,其后代出现大果比例较高,出现超高亲的比例也高.  相似文献   

9.
1玉露香梨该产品由山西省果树研究所以库尔勒香梨为母本、雪花梨为父本杂交育成,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优质、耐贮、中熟梨新品种。平均单果重237g,最大果重450g。果实近球形,阳面着红晕或暗红色纵向条纹,采收时果皮黄绿色,贮后呈黄色,色泽更鲜艳。果皮薄,果心小,果肉白色,酥脆,无渣,石细胞极少,汁液特多,味甜具清香,品质极佳。果实耐贮藏,恒温冷库可贮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五个梨杂交组合的调查材料的分析表明:梨皮色遗传方面不存在褐色对绿色或者绿色对褐色的显隐性规律;梨杂交后代果实大小的遗传受亲本果实大小的影响,亲本较大的,后代果实也较大,亲本小的后代也小,总的遗传变异倾向是果实减小,纵轴变短,品质和风味变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减少,但都出现了一定比例的超双亲株。个别组合(鸭梨×麻梨)的杂交后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超过亲中值,优株率达到50%。  相似文献   

11.
以216株"富士"×"粉红女士"杂交F1代实生苗为试材,对果实大小、果实形状、果实色泽、风味、成熟期等性状遗传表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果皮表色遗传表现为简单的质量遗传,红色遗传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遗传。果形表现了明显的趋中变异现象,果实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及含糖量呈退化的负向优势,后代群体有劣变趋势。杂交后代果实分别呈现肉质变粗、质地变硬、果汁减少的趋势。双亲晚熟,杂交后代未分离早熟类型,表现双亲遗传优势。  相似文献   

12.
富士苹果果实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志  伊凯  王冬梅  杨巍  杨锋  张景娥 《果树学报》2004,21(6):505-511
通过以富士为亲本的12个杂交组合、502株实生树果实性状的调查,研究了富士苹果果实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趋势。结果表明,富士苹果的果实大小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参试亲本存在明显的非加性效应,杂交后代果实普遍变小,平均单果重均低于亲中值,正交和反交组合间无明显差异,组合间平均传递力为78.6%。各杂交组合后代的果形变异较复杂,但多数后代表现为亲本果形,组合间果形指数差异较小,变异系数为4.23%~8.41%。果实底色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绿色对黄色具有一定遗传优势。果实的彩色表现为简单遗传,红色对黄色为显性;红色的着色程度由多基因控制,后代分离出多种表型;果色遗传与正反交无关;条红对片红显性。果实锈斑和果面光洁度受多基因控制。红色基因可能对果实锈斑和果面光洁度具有一定显性上位作用,表现为“一因多效”。  相似文献   

13.
梨杂种果质量、耐贮性及果心大小的遗传倾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果实大小、耐贮性及果心大小等是重要的梨果实性状。以龙香×早酥等4个组合的杂种后代为试材,研究梨在果重、耐贮性、果心大小等方面的果实性状遗传倾向。结果表明:梨的果重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杂种后代表现广泛的连续性偏小分布。基因效应为积加效应,并含有较大的非加性效应。梨后代果实的耐贮性呈明显的偏小分布,集中分布于30d以内,但有耐贮株系出现。梨后代果心大小遗传与组合类型有关,小果心出现的比例从高到低的组合类型依次为:小×小、小×中、大×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SSR-PCR荧光标记检测技术对葡萄杂种后代进行真伪性鉴定,并对葡萄果形的遗传变异规律进行分析。【方法】以圆形果粒葡萄品系E42-6(红地球的实生后代)、长圆形果粒葡萄品种里扎马特及其杂交F1新雅和F2群体为研究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结合毛细管电泳-PCR方法鉴定真杂种。通过调查后代群体果实横径、纵径、果形指数等指标,进行葡萄果形遗传倾向分析。【结果】在亲本E42-6和里扎马特中筛选出34对多态性标记,其中18对SSR标记在亲本间具有特异性互补位点,证实新雅为E42-6和里扎马特杂交F1代;随机选取5对多态性标记,从528株F2代群体中鉴定出520株为新雅自交后代,鉴定率为98.5%。后代果形偏向椭圆形和长椭圆形,占比64.6%;果粒横径、纵径、果形指数均呈连续正态分布,表现数量性状遗传特点;果形指数均值大于亲中值,组合遗传传递力为104.07%,加性效应占优势,能够稳定遗传给后代;群体中也有一定比例(7.88%)的超高亲后代。【结论】利用SSR荧光标记结合毛细管电泳-PCR检测方法对葡萄杂交F2群体进行真伪性鉴定是可行的。F2群体果形变异类型丰富,以椭圆形和长椭圆形为主,具有获得父本里扎马特长形果粒性状的遗传优势,果形指数呈正向增强趋势遗传,其遗传变异主要来自遗传效应,遗传潜能大。  相似文献   

15.
红皮梨育种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以红皮梨“火把梨”为杂交亲本之一的5个组合637株杂种后代的观察研究看出:果实大小的遗传倾向与作者及其他一些研究者过去提出的“梨杂种后代果实平均大小大多小于亲中值”的结论不相一致;果形的遗传倾向表现为卵形对扁圆和长圆形为显性,雪花梨的纺锤形果形遗传力很强;果实色泽的遗传倾向表现为褐、黄、黄绿对红色均为显性,红色出现的比例为9.2%(廿世纪×火把梨)和33.3%〔鸭梨×火把梨);果实风味的遗传表现为甜对酸为明显显性,但在廿世纪x火把梨的后代中则酸占优势。根据杂种综合性状选出的92-2和59-49(均为幸水x火把梨的后代)两个优系果实品质优于与其同期成热的新水和幸水;红色优系74-32、74-35和68-40(幸水x火把梨)果大、色泽鲜艳、品质优、耐贮。  相似文献   

16.
茄子果形遗传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乔军  刘富中  陈钰辉  连勇 《园艺学报》2011,38(11):2121-2130
 以果形差异显著的3个茄子高代自交系106(扁圆)、114(短筒)和111(长筒)为试验材料,用人工和计算机图像测定相结合获得果形指数和三角果形指数,通过P1、P2、F1、B1、B2和F2世代联合分析,研究茄子果形性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组合Ⅰ(106 × 114)和组合Ⅱ(114 × 111)果形分离群体的果形指数以及组合Ⅰ分离群体的三角果形指数均呈单峰偏态分布,说明茄子果形属于数量性状,存在主基因效应;茄子果形性状符合D-2遗传模型,即符合一对加性主基因 + 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主基因遗传力以F2代最高,多基因遗传力以B2代最高。茄子果形性状遗传总体表现出多基因遗传特征,果形选择效率在F2代中最高。  相似文献   

17.
梨新品种——延香梨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香梨是延边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选用苹果梨×南果梨杂交后代优良株系78-14的自然杂交种子进行播种获得的实生苗,延香梨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80 g,果皮始熟绿黄色,贮后变黄色,可溶性固形物13.5%,总糖含量10.1%,总酸含量0.37%,维生素C含量为42 mg.kg-1。果肉白色,质地细,石细胞少,酥脆,口感好,多汁,味甜,品质上。丰产,较抗黑星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